浅论革家人的服饰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革家人的服饰文化
姓名:王维斌
学号:0941*******
班级:09级历史学(1)班
指导教师:黄群老师
摘要:
革家人的服饰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革家人的服饰独具特色,尤其是年轻妇女的盛装,以蜡染、刺绣和银饰完美的巧构而成,色彩鲜艳,光灿夺目。在服饰的图案花纹上,革家人主要以弓箭和太阳为主,这是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传说中的射日英雄“后羿”,因此,弓箭和太阳在他们的服饰文化中一直被传承下来。可以说,革家人的服饰对其民族而言,既是一种物质财富的象征,又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革家人;服饰;习俗;物质财产;民族文化
革家人,是现居贵州省境内有待识别的民族,人口近6万,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黄平、施秉等十余个县、市。其中素有“革家人之乡”的黄平县重安江河畔,就聚居约革家人总人口的二分之一。革家人好居高山,从革家人大寨的望坝村,枫香寨,塘都村可以得到见证,这已成为其民族居住的地域特征。革家人拥有属于其民族共同的生活地域,共同的民族语言,共同的民族服饰,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和共同的生活习俗。其中,革家人的民族服饰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一本“历史古书”,它形象生动地容纳了革家人对先祖的记忆,民族战争迁徙的过程和民族文化的构造。革家人的服饰主要由蜡染、刺绣、银饰三者的巧构而成,其工艺独特,整齐,美观,大方,朴实,色泽艳丽。革家人的服饰对其族群而言是一种骄傲,因为他们的服饰凝结着其民族的勤劳和善良,也是其民族智慧的结晶,对民族的识别和民
族文化的传承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近年来,研究革家人文化的学者颇多,小则大学教授、专家、社会中的民族文化爱好者,大则地区或国家的民族文化研究所及民族事务委员会等,其发表了较多有关革家人文化的文章和著作,对革家人文化在生活特征、语言特征、服饰特征等诸多方面作了自我论述和发扬,使革家人的文化得以与外族文化碰撞的机会和加强人们对革家人的认知起到了不可否认的作用。同时,对加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本文中,笔者以革家人的身份,并以革家人的服饰文化作为主题,来对其民族服饰文化的起源,发展,工艺构造以及社会影响等要素进行论述,这对进一步探究和挖掘革家人的服饰文化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革家人的概况与服饰的历史渊源
(一)、革家人——一个有待识别的民族
革家人,实称“亻革(g e)家人”, “亻革”为合成词,在中文字库里无“亻革”字,故去“亻”取“革”,简称“革家人”。革家人自称为“哥摩”(革语),汉族称其为“仡兜”或“革兜”,苗族称其为“嘎兜”或’嘎斗”,不同的民族对革家人的称呼都有所不同,这是在于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所导致的结果,其实质都是对革家人的认同。革家人虽然是一个有待识别的民族,但其有着悠久是历史渊源,这也是一个民族永存下来的依据。
革家人在史料中有纵多记载,汉代史籍中载有:“僚在牂牁”。“牂牁”是古代郡名,在今贵州境内,说明贵州很早就有革家人居住。《黄平县志》载:“仡兜一名盖牌,男人性悍……革家先民是古僚族支系”。[1]《贵州图经新志》载:“府志附郭士之民,境内夷民种类不一,其居山者,曰洞人、曰扬黄、曰仡僚、曰仡头、曰沐僚”。[2]《贵州通志》载:“黔之苗蛮,为类不一,有曰革、曰佳、曰僮、曰僚……革者其俗出入,以革为生,故曰革”。[3]其中“以革为生”之意,是以“狩猎”来维持生存。《平播全书》载:“仲家苗、仡兜、木仡……原是贵州铜仁、镇远等处良民”。[4]《黔南识略》载:“施秉有黑苗、花苗、仡兜三种”。[5]《老学庵笔记》载:“辰州,靖州蛮有仡伶、仡僚、仡榄、仡楼和山瑶等五族”。[6]《镇远府志》载:“仡兜,镇远,施秉皆有之,好居高坡,不篱不垣,男子衣类土人,女子短衣,偏髻,绣五彩于胸袖间,背负海巴”。[7]上述史料记载,革家人多与“僚”有关,因此,“僚族”作为革家人先民被史载下来。在明朝万历期间,官方和民间皆以“仡兜”来区分革家人和其他民族,“仡兜”亦为“革兜”,亦是现汉族人对革家人的称呼。
据史料记载,革家人原居于黄河以北,战争失败,不断南迁,迁入江西,大约600多年前再战败,由江西迁入贵州境内东南部地区。革家人人口少,好居高山,少被关注,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苗族的一支,但革家人拥有其独立的生活地域、语言、服饰以及生活习俗。现在的革家人一直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传说中的射日英雄后羿,从他们的服饰图纹和生活习俗来看,弓箭和太阳一直是他们的图腾和崇拜的信物,他们从不承认是苗族的一支。社科界泰斗费孝通先生早在1952年就撰文指出:“革兜是一个名族,是少数民族中之少数,是古代僚族的后代”。但在解放后的十多年里,国家和贵州民族事务委员会曾多次对革家人调查研究,得出结论有二:“其一是革家人可能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其二
是革家人可能是苗族的一支”。论断不定,未能将革家人列入中华民族之册,仍待识别。直至2003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出(2003)公(治)118号文件,按照“凡已按照少数民族对待的仍按少数民族对待,填写民族成分时原来怎么填写仍怎么填写”的原则,将革家人居民身份证民族项目填写为“亻革家人”。
(二)、革家人——民族服饰文化的历史渊源
关于革家人的服饰,早在先秦两汉时期的史籍中就有“椎髻斑衣”的记载,而今革家妇女头顶绾的椎脊形状发髻(高约十厘米,直径约五厘米)和上身穿的蜡染刺绣花衣,均与“椎髻斑衣”互为印证。清代段荣励的道光《清平县治》卷五就有“兜……妇人髻高,缠以花带……。女子带花帽帽边贯以珠缨,前面相交后拖一幅,女子上帽下裹,均带海巴,头巾对角方巾为之……衣块裙脚皆绣花……”。[8]爱必达的道光《黔南识略》卷十二亦云:“兜……妇女绾髻,束花布一条,两端披与肩齐,衣盖膝,刺绣于胸袖间,昔称佩刀挟弩之风……”。[9]而在清乾隆《镇远府志》龚传绅纂本皆有类似记载。上述记载,比较系统地体现革家人的服饰形状特征,以后的变化甚小,究其原因,一是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下,革家人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有了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二是族群部落间的征战减少,革家人的人口逐增,民族的共同的心理素质形成;三是国家开明的民族政策,使革家人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形成族群意识。
革家人的服饰主要以“弓箭”和“太阳”的图纹入图,尤其是红缨珠太阳帽,抹额为弓,发簪为箭,红缨须为太阳,形成了立体的实物射日图。这与他们传说中的先祖有关,传说在远古时期,天上出现七个太阳,没日没夜地在大地上空周旋,温度极高,烤得万物枯死,江河枯竭,人们无法生存。当时,僚部落有一个善于射箭的人,名叫“羿”,人们都要求羿射掉太阳,拯救苍生。一天,七个太阳又同时出现于上空,羿立即备弓取箭,爬上苍天大树,举弓一气射掉了六个太阳,留下最小的一个,从此,这个太阳昼夜有规律的出现。大地不再炎热,万物重生,江河滔流,苍生兴盛。此传说在现在革家人婴儿满月酒的古歌“摆解轰”(歌词很长,需两个多小时方能唱完)的歌词中有明确的记载,其义是把婴儿似为出升的太阳,希望健康成长。革家人把羿视为心目中的名族英雄,为了永远纪念羿对人类做出的贡献,革家人把“弓箭”和“太阳”图纹融入了他们的服饰文化之中。“羿”亦为“后羿”,同“后裔”皆同音,这大概就是革家人是“后羿”的“后裔”吧。革家人的上衣,被称为“蜡染刺绣铠甲”,名字的由来,亦与一个传说有关,传说中革家人的祖先是一名将军,屡立战功,受皇帝赐赏“红色铠甲战袍”,功成身退后,常取袍于院里晾晒,不慎被孙女穿于身上,外观十分英姿潇洒,便叫孙女仿制战袍,传于后世,以此来传承祖先的荣耀,于是就有了现在革家人“战袍式的铠甲盛装”。
革家人的服饰主要以红、白、黑三色为主,红色为主调。毛泽东曾说:“中华儿女多壮志,不爱红妆爱武装”。从革家人的服饰色调来看,可以断言,革家人既爱红妆,也爱武装。革家人的服饰制作,工艺精巧,工序复杂,学制需时长。革家人的女孩一般从五、六岁就开始跟革家人的服饰能手(祖母,母亲,姐姐,伯母等)学习蜡染和刺绣的工艺,到了十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