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艺术与艺术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艺术与艺术情感
【摘要】大凡艺术都是创作者情感的体现,可以称为情感艺术。中国画也不例外。中国画讲
究意象造型,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不似之似正是画家不满足于对客观物象的描摹,将
自己的主观情感因素融入作品的结果。中国画的情感是画家个性气质、学识修养、道德观念、审美意识等在作品中的综合体现,它集中反映在画家的审美情趣上,体现在对客观事物的心
灵感悟中。
【关键词】情感艺术;艺术情感;中国画;分析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大凡艺术都是创作者情感的体现,可以称为情感艺术。中国画也不例外。
中国画讲究意象造型,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不似之似正是画家不满足于对客观物象
的描摹,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因素融入作品的结果。中国画的情感是画家个性气质、学识修养、道德观念、审美意识等在作品中的综合体现,它集中反映在画家的审美情趣上,体现在对客
观事物的心灵感悟中。
画家的这种情感体验必须借助具体的笔墨形象才能变成可知可感的外在物化形态作品。这
作品能否称得上艺术,还必须接受观者的检验。欣赏者带着自己的情感意念去观赏作品并与画
作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因素产生共鸣,这件作品的审美价值才得以实现,才能真正称得上是
情感艺术。中国画的情感表达有其特定的方式,即必须在承传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大背景下进行。
这种文化大背景便是中国人对于中国画特有的笔墨线条及其意象造型的传统方式的认可。任何
创新和改革都必须在继承的前提下进行,那种盲目借鉴,盲目抄袭某些外国偏
激手段而制造的洋泾浜,纵然你的创作激情达到了疯狂的程度,而观者却茫然不知所画者何,根本不可能有情感的共鸣,也就根本不能称之为中国画。
中国画是情感艺术,但画中的情感不同于生活中的情感,它是深藏于画家内心深处的人
生体验,不同于日常的喜怒哀乐。所谓喜气写兰,怒气写竹,仍然不是生活中有了高兴的事
就去画兰花,有了生气的事就去撇竹叶,它只是一种比拟,不可牵强附会。
画家要创作一幅作品,总是以一定的情感冲动为动机。这种情感我认为当有感性情感和
理性情感之分。感性者,兴之所至,随意挥洒,不知所画者何,只弄得满纸烟云。是艺术吗?不是!怎么后来就成了艺术呢?因为画家除了感性情感之外还有理性情感。等这种感性冲动
渲泄得差不多了,理性情感便出来收拾残局,这里稍加修饰,那里略加润色,这里画只飞鸟,那里添只小船,便成了可解读的物象。理性者,即情感的有控制状态,那种面纸三日、佳句
三年得的状况便是。一般的主题创作、命题作画或现场表演都属此列。就大多数画家而言,
前者是偶然为之,多数时候是在理性情感的控制下作画的。
要创作一幅国画作品,首先必须确定主题、选择内容、然后因内容选择形式,之后又是构
图章法经营位置,做到胸有成竹。然后才是濡墨挥毫,整个作画过程当在理性情感支配下
进行。但也不能否认,在创作过程中仍然需要而且必须时有感性情感的火花闪现,只有如此,才能使作品机趣迭出而又不失法度,这样的作品方为上乘。
总之,两种情感在创作过程中交互作用,没有纯感性的创作思维过程,也没有纯理性的
创作思维模式,两种情感因素总是同时并存,共同支配画家手中的笔,大胆落笔,细心收拾,达到狂而不野、涩而不滞、枯而不燥、润而不湿的笔墨效果。整个作画过程总是在有控制而
不拘束、想落天外而又在法度之中的状态下进行。也总是处在一种既胸有成竹又胸无成竹,
迁想妙得,临见妙裁的境界中。这也是中国画艺术不同于其它艺术创作的显著特征。
情感因素贯穿于创作过程之始终,有时作品完成,但其情感仍澎湃不已,遂又题句题诗
以期渲泄。那么,画家又是怎样将这种主观的情感体验物化为笔下的客观物象的呢?我认为
大体有三种转移方式:主题情感、笔墨情感、意境情感。
一、主题情感。一般而言,一幅作品的创作必须先确立主题,而这个主题又必须对作者有吸引力,能唤起画家的情感共鸣,才能使画家产生创作的欲望和冲动,这是作品产生的前提。
二、笔墨情感。画家对创作主题产生了情感冲动,接下来便是借助笔墨形象抒发这种情感。画家作画的过程,即是将主观情感注入笔墨的过程,所以在用笔运墨之时肯定时有情感的爆发与渲泄,故能生神来之笔,令画家激动不已,更提高其创作的激情。画家的笔墨技巧越高妙,其情感表现越丰富。反过来,画家对自己物化到宣纸上的笔墨技巧越满意,其创作的情绪越高涨。画家就是在这种情感与笔墨的相互作用下完成了创作。
三、意境情感。什么是意境呢?中国画的意境,就是画家借助笔墨技巧和客观物象所表达的精神世界。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意境的产生,也就是画家情感的转移和物化,即作品最终的情景交融的整体形象特征。这种意境在构思阶段即已大体设定,又在创作过程中有所调整和发挥,待作品完成才得以最后升华。可以说,情感是意境的内存,意境是情感的外化。没有意境的作品不是艺术品!
中国画既然是情感艺术,就必须以情感人,观者面对一幅国画作品,首先感知的不是它的内容,不是它的笔墨,而是画面所体现的意境,亦即整体的情感体验。所谓远则取其势,近则取其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势,就是意境,就是饱含作者激情的整体形象,这是最打动人的。观者总是先被其总体的气势或曰意境所吸引、感染,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共鸣,然后才有进一步欣赏其笔墨韵味的兴致,才有解读其内容主题的可能。可以说,艺术欣赏的过程就是体验艺术情感的过程。虽然这种情感体验只是大体的、朦胧的,与作者的情感有一定距离的。也正是这种不明确的、有距离的艺术情感,才使得具有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思想境界、不同艺术素养、不同性格特征的人都能去欣赏,按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各有其不同的感受和共鸣。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欣赏者完全可以凭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作品中的艺术情感,各有所见,各有所得,这便是中国画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