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与细胞的固定化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与载体必须结合牢固, 4.酶与载体必须结合牢固,从而使固定化酶能回收 贮藏,利于反复使用; 贮藏,利于反复使用;
固定化酶应有最大的稳定性,所选载体不与废物、 5.固定化酶应有最大的稳定性,所选载体不与废物、产 物或反应液发生化学反应; 物或反应液发生化学反应; 固定化酶成本要低,以利工业使用。 6.固定化酶成本要低,以利工业使用。 四.酶的固定化方法
米氏常数: 6.米氏常数: 载体:扩散限制; 载体:扩散限制; 载体的带电性质: 载体的带电性质:底物分子在扩散层和整个溶液之 间的不均一分布。 间的不均一分布。 电中性载体及与底物电荷相同的载体: 电中性载体及与底物电荷相同的载体: 与底物电荷相反的载体: 与底物电荷相反的载体:
固定化酶的应用举例: 六:固定化酶的应用举例:酶传感器 酶传感器是由固定化酶与传感元件两部分组成的 两部分组成的, 酶传感器是由固定化酶与传感元件两部分组成的,其 固定化酶 中酶是与适当的载体结合形成的不溶于水的固定化酶 膜。 最常用的酶传感器是酶电极, 最常用的酶传感器是酶电极,即将固定化酶膜与转换 酶电极 电极做在一起, 电极做在一起,当酶膜与被测物发生催化反应而生成 电极活性物质后, 电极活性物质后,电极检测活性物质并将其转换为电 信号输出。 信号输出。
第一节 酶的固定化 固定化酶( 一.固定化酶(immobilized enzyme)的定义 ) 指固定在一定的载体上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催 化反应的酶。 化反应的酶。
水溶性酶 水不溶性载体
固定化技术 水不溶性酶 (固定化酶) 固定化酶)
二.固定化酶的优缺点 (一)优点 极易将固定化酶与底物、产物分开; 1.极易将固定化酶与底物、产物分开; 2.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反复分批反应和装柱连续反 应; 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提高酶的稳定性; 3.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提高酶的稳定性;
硅藻土
羟基磷灰石
活性炭
特点:操作简便,条件温和, 特点:操作简便,条件温和,不会引起酶变性失活或 细胞结构的改变,载体廉价易得且可反复使用。 细胞结构的改变,载体廉价易得且可反复使用。但结 合力较弱,因而使用受限。 合力较弱,因而使用受限。
4.离子键结合法: 离子键结合法: 载体:某些不溶于水的离子交换剂,如DEAE-纤维 载体:某些不溶于水的离子交换剂, 纤维 纤维素, 葡聚糖凝胶等。 素, TEAE-纤维素,DEAE-葡聚糖凝胶等。 纤维素 葡聚糖凝胶等
特点: 特点: 结合牢固,制得的固定化酶可长时间使用。 结合牢固,制得的固定化酶可长时间使用。但交联反应 条件剧烈,酶分子的多个基团被交联, 条件剧烈,酶分子的多个基团被交联,使酶活力损失较 而且制备成的固定化颗粒较小,给使用带来不便。 大,而且制备成的固定化颗粒较小,给使用带来不便。
包埋法:将酶或细胞包埋在各种多孔载体中, (三)包埋法:将酶或细胞包埋在各种多孔载体中,使酶 或细胞固定化的方法。 或细胞固定化的方法。 凝胶包埋法: 1.凝胶包埋法:
酶反应过程能够加以严格控制; 4.酶反应过程能够加以严格控制; 产物溶液中没有酶的残留,简化了提纯工艺; 5.产物溶液中没有酶的残留,简化了提纯工艺; 较游离酶更适合于多酶反应; 6.较游离酶更适合于多酶反应; 可以增加产物的收率,提高产物的质量; 7.可以增加产物的收率,提高产物的质量; 酶的使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8.酶的使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二)缺点 固定化时,酶活力有损失; 1.固定化时,酶活力有损失; 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工厂初始投资大; 2.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工厂初始投资大; 只能用于可溶性底物,而且较适用于小分子底物, 3.只能用于可溶性底物,而且较适用于小分子底物,对 大分子底物不适宜; 大分子底物不适宜;
凝胶的孔径应控制在小于酶分子或细胞直径的范围 内。所以该方法不适用于那些底物或产物分子很大的 酶类的固定化。 酶类的固定化。 半透膜包埋法:微囊型, 2. 半透膜包埋法:微囊型,适合于底物和产物都为小分 子物质的酶的固定化。 子物质的酶的固定化。
微胶囊
脂质体包埋
(四)各种固定化方法的比较
特性 制备 结合力 酶活力 底物专一性 再生 固定化费用 物理吸附 法 容易 中 高 无变化 可 能 低 离子键结 合法 容易 弱 高 无变化 可 能 低 包埋法 容易 强 高 无变化 不可能 中 共价结 合法 困难 强 中 有变化 交联法 困难 强 中 有变化
原因:固定化载体成为扩散障碍, 原因:固定化载体成为扩散障碍,致使固定化酶所处 催化区域的pH值发生改变,故周围反应液的 值也 催化区域的 值发生改变,故周围反应液的pH值也 值发生改变 应发生变化,才能达到酶所要求的pH值 应发生变化,才能达到酶所要求的 值。
底物特异性: 4.底物特异性: 变化与底物分子量的大小有一定关系。 变化与底物分子量的大小有一定关系。 原因:由于载体的空间位阻效应而引起。 原因:由于载体的空间位阻效应而引起。酶固定在载 体上以后, 体上以后,使大分子底物难于接近酶分子而使催化速 度大大降低。 度大大降低。而分子量较小的底物受空间位阻作用的 影响较小或不受影响,因而与游离酶的作用没有显著 影响较小或不受影响, 不同。 不同。 酶活力: 5.酶活力: 多数情况下比天然酶小,其专一性也能发生改变; 多数情况下比天然酶小,其专一性也能发生改变;
物理吸附法: 3.物理吸附法:利用各种固体吸附剂将酶或细胞吸附在 其表面而使其固定化的方法,又简称为吸附法。 其表面而使其固定化的方法,又简称为吸附法。 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碳,氧化铝,硅藻土, 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碳,氧化铝,硅藻土,多孔陶 多孔玻璃,硅胶,羟基磷灰石等。 瓷,多孔玻璃,硅胶,羟基磷灰石等。
固定化应该有利于生产自动化、连续化。为此, 2.固定化应该有利于生产自动化、连续化。为此,用 于固定化的载体必须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于固定化的载体必须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固定化酶应有最小的空间位阻, 3.固定化酶应有最小的空间位阻,尽可能不妨碍酶 与底物的接近,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与底物的接近,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与完整细胞相比不适宜于多酶反应, 4.与完整细胞相比不适宜于多酶反应,特别是需要辅助 因子的反应; 因子的反应; 胞内酶必须经过酶的分离手续。 5.胞内酶必须经过酶的分离手续。 三.固定化酶的制备原则 必须注意维持酶的催化活性及专一性; 1.必须注意维持酶的催化活性及专一性;
保护酶的活性中心:尽量保护酶的催化作用, 保护酶的活性中心:尽量保护酶的催化作用,并使酶 的活性中心的氨基酸基团固有的高级结构不受到损害。 的活性中心的氨基酸基团固有的高级结构不受到损害。 在制备固定化酶时,需要在非常严格的条件下进行, 在制备固定化酶时,需要在非常严格的条件下进行, 避免用高温、强酸、强碱等处理, 避免用高温、强酸、强碱等处理,而且操作应尽量在 非常温和的条件下进行。避免使用有机溶剂、 非常温和的条件下进行。避免使用有机溶剂、高浓度 的盐等使酶变性失活的条件。 的盐等使酶变性失活的条件。 保护酶的功能基团:如游离的氨基、羧基、 保护酶的功能基团:如游离的氨基、羧基、半胱氨酸 的巯基、组氨酸的咪唑基、酪氨酸的酚基、 的巯基、组氨酸的咪唑基、酪氨酸的酚基、丝氨酸和 苏氨酸的羟基等,当这些功能基团位于酶的活性中心 苏氨酸的羟基等,当这些功能基团位于酶的活性中心 要求不参与酶的固定化结合。 时,要求不参与酶的固定化结合。
不可能 不可能 高
五.固定化酶的性质 稳定性: 1. 稳定性: 固定化酶的稳定性一般比游离酶的稳定性好。 固定化酶的稳定性一般比游离酶的稳定性好。主要表 现在:热稳定性提高,保存稳定性好, 现在:热稳定性提高,保存稳定性好,对蛋白酶的抵 抗性增强,对变性剂的耐受性提高。 抗性增强,对变性剂的耐受性提高。
(a)用双功能试剂交联;(b)共价或非共价偶联于载体上;(c)包埋到载体中。 (a)用双功能试剂交联;(b)共价或非共价偶联于载体上;(c)包埋到载体中。 用双功能试剂交联 共价或非共价偶联于载体上 包埋到载体中
空间障碍;分配和扩散限制;抑制酶的自降解。 空间障碍;分配和扩散限制;抑制酶的自降解。
最适温度:一般变化不大, 2. 最适温度:一般变化不大,但可能固定化方法和固定 化载体会对其有一定影响。 化载体会对其有一定影响。 最适pH值 3. 最适 值: 载体的带电性质 影响因素 酶催化反应的性质
原因: 原因: 酶分子在固定化过程中,空间构象会有所变化, ①酶分子在固定化过程中,空间构象会有所变化,甚至 影响了活性中心的氨基酸; 影响了活性中心的氨基酸; 固定化后,酶分子空间自由度受到限制( ②固定化后,酶分子空间自由度受到限制(空间位 阻); ③内扩散阻力使底物分子与活性中心的接近受阻; 内扩散阻力使底物分子与活性中心的接近受阻; ④包埋时酶被高分子物质半透膜包围,大分子底物不能 包埋时酶被高分子物质半透膜包围, 透过膜与酶接近。 透过膜与酶接近。
特点:结合牢固,酶不会脱落, 特点:结合牢固,酶不会脱落,可连续使用较长时 但载体活化的操作复杂,比较麻烦。 间,但载体活化的操作复杂,比较麻烦。同时由于共 价结合时可能影响酶的空间构象而影响酶的催化活 性。 2.交联法:借助双功能试剂使酶分子之间发生交联作用 交联法: 制成网状结构的固定化酶方法。 制成网状结构的固定化酶方法。 试剂:戊二醛,己二胺,顺丁烯二酸酐等。 试剂:戊二醛,己二胺,顺丁烯二酸酐等。
第五章 酶与细胞固定化 (P179)
酶在实际应用中的缺陷 酶的稳定性差,容易变性失活; 1.酶的稳定性差,容易变性失活; 2.酶在反应系统中与底物和产物混在一起,不便于酶的 酶在反应系统中与底物和产物混在一起, 回收利用。这不仅使使用酶的成本增加, 回收利用。这不仅使使用酶的成本增加,而且难于连 续化生产; 续化生产; 酶反应后成为杂质与产物混在一起, 3.酶反应后成为杂质与产物混在一起,给进一步的分离 纯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纯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酶的固定化方法 固定化方法 分类 固定化方法 化学结合法 分类 共价结合法 交联法 包埋法 微囊法 网格法
非共价结合法 结晶法 分散法 物理吸附法 离子键结合法
(一)非共价结合法 1.结晶法:使酶结晶从而实现固定化的方法; 结晶法:使酶结晶从而实现固定化的方法; 特点:特别适合于活力低的酶的固定。 特点:特别适合于活力低的酶的固定。但在不断的重 复循环中,酶会有损耗,从而使得固定化酶浓度降低。 复循环中,酶会有损耗,从而使得固定化酶浓度降低。 2.分散法:通过酶分子分散于水不溶相中从而实现固定 分散法: 化的方法; 化的方法; 方法:直接将干粉悬浮于溶剂中, 方法:直接将干粉悬浮于溶剂中,并可以通过过滤和 离心的方法将酶进行分离和再利用。 离心的方法将酶进行分离和再利用。
a. 载体性质对最适pH的影响: 载体性质对最适 的影响: 的影响 负电荷载体→最适 向碱性一侧移动 向碱性一侧移动; 负电荷载体→最适pH向碱性一侧移动; 正电荷载体→最适 向酸性一侧移动 向酸性一侧移动; 正电荷载体→最适pH向酸性一侧移动; 不带电荷载体→最适pH一般不移动。 一般不移动。 不带电荷载体→最适 一般不移动
特点: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但结合力较弱, 特点: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但结合力较弱,且条件 改变时,易脱落下来。 改变时,易脱落下来。
(二)化学结合法 共价键结合法: 1.共价键结合法: 载体:纤维素,琼脂糖凝胶,甲壳素等。 载体:纤维素,琼脂糖凝胶,甲壳素等。 过程:首先使载体活化, 过程:首先使载体活化,即借助于某种方法在载体上 引进某一活泼基团。 引进某一活泼基团。然后这一活泼基团再与酶分子上 的某一基团反应,形成共价键。 的某一基团反应,形成共价键。
原因:载体对反应液中H+或OH-的选择性吸引作用。 原因:载体对反应液中 的选择性吸引作用。
b. 产物性质对最适 的影响: 产物性质对最适pH的影响: 的影响 产物为酸性→最适 向碱性一侧移动 向碱性一侧移动; 产物为酸性→最适pH向碱性一侧移动; 产物为碱性→最适 向酸性一侧移动 向酸性一侧移动; 产物为碱性→最适pH向酸性一侧移动; 产物为中性→最适 一般不移动 一般不移动。 产物为中性→最适pH一般不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