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斜塔上的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制止这种胡闹”他们威胁说,否则, 他们将给他一顿教训,叫他永不会忘记。
“胡闹”说明教授们认为伽 利略的实验是小孩子的把戏, “威胁”说明教授们心中也 有点恐慌。
(5)为这次“表演”选定的地点在比萨斜塔,教 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 学生们和镇上的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大家 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 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划分层次,讨论详略
《 斜 塔 上 的 实 验 》
一(1—7)摆动挂灯的启示: 发现了自然的节奏原则。
详写
二(8—12)孩提和学生时代: 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略写
三(13—19)斜塔上的实验: 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
详写
思考1:
《斜塔上的实验》中写了伽利略一 生中的哪两个重大发现:
1、摆的规律 2、自由落体定律
“嘘”说明就在实验的最后关头,人们都 不忘给伽利略施加压力,想迫使伽利略在 最关键的时候放弃。 当实验进行时,人们的态度从一阵“哄笑” 到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反映了他们愿 望的破灭。
思考2:当时伽利略科学发现最 大的困难是什么?他凭借什么 战胜了困难取得了成功?
最大的困难来自不讲科学的时代,社 会、学校、乃至家庭对科学发现的阻 遏甚至打击。 他凭借自己对科学的热爱、执着和重 视实验的科学精神,战胜了困难,取 得了成功。
《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 你可以再拟几个题目吗?
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 我们眼前打开着的最伟大的书里面 的。这本书就是宇宙,就是自然, 人们必须去读它。 ——伽利略 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 ——伽利略
课堂练习
选出下列句中引号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
c
)
A、他请他的教父穆契柯·铁达迪帮助他进行这个实 验:“你数这条绳索的摆动次数,我数那一条。” B.老头子耸一耸肩。“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 头。”他咕哝着,但是他同意帮忙。 C.他是一个音乐师的儿子,但从小就对“天空的音 乐”有兴趣。 D.“制止这种胡闹!”他们威胁说,否则,他们就 将给他一顿教训,叫他永不忘记。
思考2:选文未按常规写,却将
发现摆的经过放到前面来写,
这是什么写法?
倒叙。
有什么好处? 从人物经历中最典型的一 个场面落笔,能迅速地吸引读 者,引人入胜,提高读者的阅 读兴趣。
阅读课文1-7自然段,思考:
1这一部分写了伽利略发现的实验原理是 什么?
自然节奏原则
2他是从什么中得到的启示? 教堂油灯的摇摆 3目前你知道的它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3、面对来自周围的巨大压力, 伽利略表明了自己怎样的态度? 请找出相关语句,抓住关键词, 分析他们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1)他说,他的目的是重新检验亚里士多 德有关科学的学说,而不是把这些学说 当作福音真理来接受。他发现真理的道 路,不是靠背诵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 是通过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 “重新检验”说明是再次检验,也反映了以前 有人检验过,但没能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说明伽利略不是把前人的结论当作真理,而是 要用实验去证明。反映了伽利略注重实验、实 践,不迷信权威的精神。
(2)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 伽利略乐于接受这个挑战。
“拒绝”说明伽利略的坚持。
“乐于”说明伽利略愿意用实验来证明自 己的结论,充满信心,坚信科学,坚持真 理。
从刚才的文字,你看出伽利略有哪些优点, 即可以总结出哪几条关于创新的经验?
1、不迷信权威。 2、对每一事物、每一规则 都进行考察。 3、勤于思考。 4、不断实验。
默默无闻 赫赫英名 卷帙浩繁 兴高采烈
心不在焉 等因奉此 天高地厚 窃窃私语
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漫,随便 漫不经心: 心思不在这里,思想不集中。 心不在焉:
焉,代词,这里。 默默无闻 : 不出名;不为人知道。 妥协: 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 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 一劳永逸: 不再费事了。逸,安乐,安闲。 兴高采烈 : 形容高兴的样子。兴,兴致。 采,神采,精神。烈,旺盛。 不折不扣 不打折扣,表示完全,十足,彻底。 :
勤于思考 不断实验
研读课文第二部分(8—12):
1.第8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 2.从第8段我们能发现伽利略怎样的性格 特点? 3.伽利略的意见与父亲一致吗?理想遭 到反对时,他的态度如何? 从而我们又能看出他对科学的什么态度?
阅读课文13-19段,思考: 1、伽利略专心于实验时, 学生和教授们对伽利略的态 度是怎样的?请找出相关语 句,抓住关键词,分析它们 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不知天高地厚”说明在这些人的心目 中,伽利略是个天真无知的人, 这些词都是贬义,表明伽利略当时所 面对的反对势力巨大。
(3)他居然把亚里士多德的神圣的卷帙从 书架上搬走,而代之以绳索„„这样那 样滑稽玩意儿。
“神圣”反映了当时人对亚里士多 德著作的评价很高,奉为至高无上 的真理和经典,“滑稽”是令人发 笑的意思,这里指那些教授对伽利 略的实验及实验器材的鄙视。
大千世界,充满着神 奇和奥秘,很普通的自然 现象中往往蕴含着永恒的 规律:牛顿从苹果落地中 得到启示发现了万有引力, 瓦特从沸腾的茶水壶中得 到启示发明了蒸汽机„„
人 物 传 记
伽利略:伟大的意大利物 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 革命的先驱。利用望远镜 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 第一人,近代实验科学的 奠基人,被称为“近代科 学之父”。恩格斯称他是 “不管有何障碍,都能不 顾一切而打破旧说,创立 新说的巨人之一”。
学习目标:
1.学习科学家善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2.了解课文涉及到的相关知识,丰富 知识背景。 3.学习文章巧妙的构思。
正音正字
祈祷 qí 嘀嗒 dī 粗糙 cāo 倔强 jué jiàng 卷帙 juàn zhì 嘘 xū 漫不经心 一劳永逸 狗血喷头 付诸行动
嘀咕 dí 妥协 tuǒ xié 不屑 xiè 付诸 zhū 赫赫英名 hè
时钟计时,计数脉搏,计算日食,推算星辰的运动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4.第2小节中的“觉得”和两个“似 乎”能去掉吗?
不能, “觉得”和两个“似乎”说 明这仅仅是一种猜想、假设,还需要 加以证明。
5.通过这一部分的阅读,我们可以看出伽利略对 科学是怎样的态度?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将每一件事物都放在自己的感官和 思索的考察之下
(1)学生们听了他的讲课, 不客气地嘲笑他。

这句话中“不客气”和“嘲笑” 说明了学生看不起伽利略,对伽 利略做法的一种不理解,对伽利 略是一种嘲讽和讥笑的态度。
(2)有些教授也骂得他狗血喷头,这个 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小子想要干什么?
也”和“骂”说明学生们对老师是如此, 连教授、有思想的人也对伽利略的做法 持坚决反对态度, “狗血喷头”说明骂得很凶。
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 同时从塔顶落下。
4.这个实验要证明什么问题? 两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从塔顶下 落,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到地上。
这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 同时落到地下。
自由落体定律
历史背景:
公元前4世纪,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 多德提出“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的观点, 并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直到公元16世纪,意 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以著名的斜塔实验纠正 了“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的错误观点。 1971年,美国宇航员在没有空气的月球 表面使锤子和羽毛同时落下,同时到达月球 表面,更证明了伽利略观点的正确性。
整体感知: 1.这是个什么斜塔? 在哪里?
2. 是谁要在这里做实验?为什么要做 这个实验?
3.做了一个什么实验?实验结果怎么样 呢? 4.这个实验要wenku.baidu.com明什么问题?
1.这是个什么斜塔? 在哪里?

比萨斜塔
意大利标志性建筑, 位于古城比萨城大教堂旁。 始建于1173年,设计为垂 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 后不久便由于地基不均匀 和土层松软,塔身向东南 倾斜。由于该塔“斜而不 塌”,名声大噪。
整体感知: 2. 是谁要在这里做实验?为什么要做 这个实验?
伽利略
公元前4世纪,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 士多德提出“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 的观点,并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检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3.做了一个什么实验?实验结果怎样? 伽利略一只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铅 球,另一只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铅球, 让两只铅球从塔顶同时落下。 斜塔上的上实验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最后,父子两人 妥协 ,伽利略进入了 比萨大学学医。(威胁 妥协 要挟)
(2)教学之余,伽利略更忙于实验。他说,他的 目的是重新 检验 亚里士多德有关科学 的学说,而不是把这些学说当做福音真理来 接受。(检查 检察 检验)
这些描写都从反面突出了伽利略的科学 精神与魄力。
归纳概括
本文描述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 自由落体定律的经过和他孩童、学生 时的情况,表现了他不轻信权威,坚 持用实验来检验理论与探索新理论的 科学思想与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甘 为科学奉献终身的精神。
首尾两件事最能体现伽利略的这 种精神。
比较标题:
《斜塔上的实验》《追求真理的道路》
“又是”很多,见其勇于思考,善于 思考的精神。
问题研讨
2、伽利略不停地搞实验。甚至当他还是 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他就不轻易相信权威。
强调伽利略从小就具有独立思考,勇于探 索,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3、课文最后一部分写观众队伍的盛大和 观众情绪的“兴高采烈”有什么作用? 写观众队伍的盛大表现了这次实验的影 响之大,写“大家”的情绪和想法表现了 当时“不讲科学”的风气之盛。
“表演”说明对伽利略来说这只是一次公开 演示,从另一侧面反映伽利略很有信心。
教授们穿着长袍反映了他们对这件事的郑重, 从另一侧面可以看出他们想看看伽利略会在 比萨斜塔上做出怎样荒唐的“游戏”。
(5)表演的地点在比萨斜塔,教授们穿着他们的 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学生们和镇上 的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兴 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 判死刑。 “大家”说明观看这次实验的人数多,场面 大。“吵吵嚷嚷,兴高采烈”说明议论之声很 多,大家兴致很高,神采飞扬。
“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说明所有的人对这次实 验都抱定了一定会失败的想法,说明教授们认为 伽利略的思想和言行荒唐,他们要彻底败坏伽利 略的名声,让他永远抬不起头来。
(6)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 嘘他。„„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然后 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难以相信的事情 真的发生了!
课文标题是“斜塔上的实验”,那么 写“摆的实验”,写伽俐略的孩提和学生 时代的情况有没有离题?为什么?
没有离题。因为这些内容能突出伽利 略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具有创新精 神;能表现他对科学不懈的追求和献身精 神,突出了中心。对下文写伽利略坚持用 实验证明自己的理论也有铺垫作用。
问题研讨
一、揣摩下列语句中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1、老头子耸一耸肩。“又是伽利略一个 发疯的念头。”他咕哝着,但是他同意帮 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