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红十字运动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概况:
在国际上,国际红十字运动与联合国、奥林匹克运动一起称为三大国际组织。
国际红十字运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普遍性,目前有183个成员国;二是有七项基本原则保证其公正、中立;三是有醒目的红十字标志和良好的形象。
(一)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概况
1、国际红十字运动的诞生
1859年6月,瑞士商人亨利•杜南在一次商业旅行中,路经意大利北部索尔弗利诺地区,遇到法国、意大利联军与奥地利军队的激战。
战场上,伤兵痛苦的惨状激起了杜南的同情和怜悯,他组织附近的村民进行了救护活动。
事后,亨利•杜南写出了著名的《索尔弗利诺回忆录》,提出了两项重要建议:(1)在各国设立伤兵救护组织,以便在战时支援军队医疗服务。
(2)订立一项国际公约,给予军队医务人员和救护组织及单位中立地位不受袭击。
在杜南的不懈努力下,1863年2月在瑞士成立了“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标志着国际红十字运动的诞生(1875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1864年8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了国际外交会议,参加会议的12个国家的正式代表共同签署了第一部日内瓦公约——《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
杜南因创立国际红十字运动,1901年获得第一个诺贝尔和平奖。
2、国际红十字运动的组成
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全称为“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各国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三部分组成。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是红十字运动的创始组织,也是日内瓦公约缔约国所公认的日内瓦公约的监护人。
总部设在日内瓦,在世界各地设有18个地区办事处、52个代表团,工作人员达1万余人。
它的职责是:保护和救助因战争和武装冲突而受害的伤者、病者、战俘和平民,并帮助离散家人进行查人转信使其团聚;负责日内瓦公约的保存以及监督日内瓦公约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和实施;审理新成立的国家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加入国际联合会的资格。
因其在人道救助领域的贡献,于1917年、1944年、1963年三次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是各国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的联合体, 1919年5月在法国巴黎成立。
现总部设在日内瓦,在世界各地设有40个地区和国家代表团,拥有179个成员国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1.2亿会员和志愿工作者。
它的职责是:促进和协调各国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开展自然灾害的救济和备灾活动,协助武装冲突地区以外的难民的救助,以及红十字人道服务工作(包括卫生急救、输血献血、社会福利和青少年工作)。
曾在1963年与国际委员会共同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各国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章程对国家红十字会的成立有许多要求,但主要有以下内容:该国政府已承认日内瓦公约/只能有一个全国性的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总会)/并已通过国家立法承认该会是从事人道主义救助工作的组织,使用红十字或红新月标志,尊重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以国际人道法指导其活动等。
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最高审议机构每四年举行一次的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大会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最高审议机构。
会议由国际委员会、国际联合会、日内瓦公约签署国政府和各国红十字会四部分组成。
3、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工作目标、基本原则
国际红十字运动以弘扬人道主义为宗旨,以动员人道的力量,改善易受损人群生活为目标,以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和普遍等七项基本原则作为行为准则。
红十字运动的箴言是:“战时行善”和“通过人道获致和平”。
(一)红十字基本知识
一、红十字运动的起源
一个人——瑞士人亨利﹒杜南先生(1828-1910)
是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
亨利·杜南先生于1828年5月8日诞生于日内瓦。
一场战争——索尔弗利诺战役(1859.6.24)
1859年6月24日,奥地利陆军与法国--撒丁(意大利邦国之一)联军30多万人激战于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地区一个叫索尔弗利诺的村庄,因缺乏医疗救护,士兵伤亡惨重,约有4万多名受伤垂死之人被遗弃在战场。
正在欧洲各地从事私人商务的亨利·杜南先生6月25日途经此地,为惨象所震惊,当即决定将个人的事业放置一边,投入战场救护。
一本书——《索尔弗利诺回忆录》
这次经历深深触动了亨利·杜南先生的良知和思维。
1862年11月他回到日内瓦后立即撰写了《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一书,把在索尔弗利诺见到的一切情景,以直观感人的方式叙述出来。
一个组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他的重要建议,首先得到日内瓦的4位知名的公民的赞赏和支持。
1863年2月9日,他们5人在瑞士日内瓦宣告成立“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又称为“日内瓦5人委员会”。
1875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一个公约——日内瓦公约
1864年8月8日-22日,正式名称为“关于中立化在战地服务的军队医务部门的国际会议”的外交会议在日内瓦召开。
8月22日,参加会议的12个国家的正式代表签署了第一个日内瓦公约――《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
从此,红十字运动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运动开始运作起来,并得到国际法的保障。
二、红十字运动的组织机构及职能
国际红十字运动,从1863年初成立“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算起,迄今已近142年,组织机构逐渐发展,现已遍及全世界。
运动由三个部分组成,即:1、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简称国际委员会);2、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简称国际联合会);3、全世界共182个(截至2005年2月)获正式承认的国家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简称各国红会)。
▲国际委员会
国际委员会的前身是“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1875年改为现在的名称,是由瑞士人担任委员的独立机构。
主要负责武装冲突或动乱局势中的受害者的保护与救助工作。
一是救济和医疗援助。
二是探视战俘及因安全原因被逮捕和拘留的人们。
三是查人转信。
▲国际联合会
国际联合会是由各国红会组成,创立于1919年,起初名为国际红十字协会,1991年改为现名。
各国红会和国际联合会之间的关系如同联合国各成员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一样。
1995年,国际联合会在联合国获得观察员身份,属于国际性非政府组织。
主要职责是:促进和协助各国红会的发展;负责组织自然灾害和疾病受害者的救济以及武装冲突地区以外的难民的救援工作;协助推进社区卫生和社会福利;发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
▲各国红会
各国红会是各个主权国家统一的红十字组织,建立一个独立国家的领土上,而且该国已加入日内瓦公约。
是该国唯一的红十字会,且由一个中央机构管辖。
其主要职责是:战时辅助本国武装部队医务部门开展医疗救护工作;平时协助本国政府开展救灾,备灾,卫生救护,社区服务,传播国际人道法,青少年活动,寻人工作;各国红会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对国际委员会、联合会的支持。
三、红十字标志
红十字标志含义
——表明这是与红十字运动有关的人或物(标明性)。
——表明这是一个受到国际人道法保护的人或物,不应受到攻击的人或物(保护性)。
红十字标志的起源
在1863年10月召开的日内瓦国际会议上,该委员会几名成员就提出一项议案:以印有红十字的白色袖章作为医务人员保护性标志。
红十字标志的法律渊源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1996年1月29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以及各省地方法规都对红十字标志的使用做出了明确规定,在国内法规方面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
这正是红十字标志具有坚实的法律地位与基础在我国的具体体现。
四、七项基本原则
1875年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5位委员提出了四项工作原则是:深谋远虑、休戚与共、集中统一、一视同仁。
1965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的许多观念浓缩为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和普遍作为红十字运动的基本原则提交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大会正式通过。
1986年第25届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大会,经过投票决定,把这七项原则纳入《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章程序列》之中。
五、国际人道法
国际人道法的核心是“保护”,“保护”的对象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人员:伤病员、战俘、平民、医务人员、宗教人员、佩戴红十字标志的救护人员;
场所、物品:医院和医务用车、宗教或文化场所、民用物品或场所;
自然环境:确保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如森林、河流、水库等。
六、中国红十字会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政府人道领域工作的助手。
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以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为工作目标;协助政府独立自主地开展与自己职责有关的工作。
中国红十字会的各级组织遍布全国。
目前,中国红十字会拥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红十字分会,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红十字会,铁路、商业2个全国性行业红十字会;共有9.1万个基层组织,2577万会员(其中青少年会员约1380万名),志愿工作者56.8万多名。
是世界上会员最多的国家红十字会之一。
在国内外人道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际红十字运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成为国际红十字运动的重要力量。
1、中国红十字会的职责
“红十字会法”规定:中国红十字会是全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
有下列七项职责:
(1)开展救灾的准备工作,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对伤病人员和其他受害者进行救助;
(2)普及卫生救护和防病知识,进行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组织群众参加现场救护;参与输血献血工作,推动无偿献血;开展其他人道主义服务活动;
(3)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
(4)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
(5)宣传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
(6)依照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的基本原则,完成人民政府委托事宜(包括民间交往、台湾事务、突发事件的救护等);
(7)依照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的有关规定开展工作(包括战场救护、探视和交换战俘、查人转信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