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栽培种植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
• (1)风寒感冒,不可用于有汗者。如麻黄汤(2)
咳嗽气喘:热喘麻杏石甘汤。寒喘;小青龙汤(3) 风水水肿,如越婢加术汤。麻黄还有散寒通滞之 功,可治风寒痹证,阴疽,痰阴虚及肺肾虚盗汗 喘者慎用核。用法: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
宜炙用。使用注意:发汗力强,凡表虚自汗者慎用,
.
19
杜仲
• 杜仲: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
.
17
(六)捕捉信息,掌握销售最佳时机
• 根据自己的种植情况及时与本地各医院、
药店联系或与供种单位联系,及早采收交 货。俗话说“货多招得远客来”。如果是 大面积种植,持久发展下去就能引得客商 上门求货。只要把握准销售时机,绝对不 会造成积压。
.
18
常 见中草药
• 麻黄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应
• 一些不法种子经营者,广告言词违背科学
规律,夸大亩产量,虚报市场价,利用别 名使部分药农如坠雾中,用别名使人误认 为这是贵重药材,所以任意标价,使人上 当受骗。
.
16
(五)注意科学总结种植规律
• 许多中药材是野生野长的,现在需求量大
了便引种进行家种。由于其自然规律很难 掌握,所以可先少量种。要注意观察,待 摸准其生长规律、掌握种植技术后再进行 大面积扩种。
20
杜仲
.
21
津柴胡
• 津柴胡:是多年生草本。 • 功效分类:辛凉解表药。
科属分类:伞形科。
• 别名:茈胡、北柴胡、硬柴胡。 • 性味:微有香气,味淡。性微寒,昧 • 苦。 • 归经:归肝经、胆经。
功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少阳证,肝郁气滞,气虚下陷, 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 注意认准用量大的品种则收入无风险。用
量大的药材在一般处方中大多都会用到, 如白术、白芍、党参、柴胡、桔梗、防风、 远志、黄芩、半夏、附子等品种。有时这 些品种的价格虽然不算太高,但其销路一 直很好,一般不会积压。
.
13
(二)、慎种稀、奇、贵品种
• 这些品种,价格虽然昂贵,但对气候、土
质要求较严,生长发育条件较特殊,种子、 种苗价格一般都是很贵的,花高价购进此 类种子,辛辛苦苦种植,其结果好坏却难 以预料。
已鉴定的可供药用的植物有9000多种,其中常用的500多种,
而需求量大,主要依靠栽培的约有250种。
2.生态条件不同种植技术各异
(1)干湿度:旱生植物麻黄、甘草、黄芪等;
•
湿生植物泽泻、菖蒲、莲。
(2)光照 阳性植物莨菪、北沙参、地黄等,
•
阴性植物人参、西洋参、细辛、黄连、三
七等。
(3)温度 高温高湿如砂仁,低温平贝母,变温人参。
.
5
(三)重视中草药的道地性
• 中草药在长期的生存竞争及双向选择过
程中,与产地生态环境建立了相互适应的 紧密联系,如果新引种地区的生态环境与 原产地基本相似,植物能很快适应,生长 发育正常,反之若差异悬殊则会使品质受 到影响。所以,发展药材应以地道产区为 主,选择与地道产区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 发展为好。
中药材栽培技术
金湖中等专业学校 华浩宇
.
1
一、中草药栽培特点
• (一)中草药种类繁多;种植技术复杂 • (二)产量与质量并重 • (三)重视中草药的道地性重
.
2
(一)种类繁多;种植技术复杂
• 1.种类繁多 共有12772种,其中植物来源11118种,
动物来源的1574种,矿物来源80种。全国普查结果表明,
.
14
(三)、注意掌握发展周期性种植
• 中药材与其他农产品类似,库存量少价格
就高,价格涨高又促使种植面积增加,导 致产大于销,因而价格又会很快下降。根 据历年经验,每个品种的价格变化约每5年 一周期。若善于分析,掌握其周期性,抓 浪头赶高峰,方能取得很好的收益。
.
15
(四)、注意正确分析广告,购 种莫贪便宜
.
6
二、中草药栽培技术要点
.
7
二、中草药栽培技术要点
• (一)中草药生产讲究产量、质量并重的
原则
• (二)中草药有忌连作的的特点 • (三)中草药栽培技术量、质量 并重的原则
• 种植者在中草药栽培过程中,除大力提高
产量外,更要注意药材的质量。再生产过 程中尽量减少农药化肥的施入以求获得 “绿色中药材”。
• 用药禁忌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 药材基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 4.繁殖方法的多样性 药用植物的繁殖方法
也多种多样。约有35%的药用植物采用无性繁 殖,如分根、分株或用鳞茎、块根、珠芽等繁 殖,
.
4
(二)产量与质量并重
• 中草药种植除要求一定产量外,更应重
视质量。有效成分的高低是质量优劣的主 要指标,因此,在中草药种植的全过程中, 每一个环节都应按技术规程进行,不能疏 忽。
补药材。
• 功效分类:补益药。
科属分类:杜仲科。 别名:思仙、思仲、木绵、檰、石思仙、扯丝皮、丝连皮、 玉丝皮、丝棉皮。 性味:甘;微辛;性温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治:腰脊酸疼;阳痿;尿频;小便余沥;风湿痹痛;胎 动不安;习惯性流产。
• 用药禁忌 :阴虚火旺者慎服。
.
.
11
三、发展中草药生产的注意要点
• (一)根据自然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品种 • ( 二)、慎种稀、奇、贵品种 • ( 三)、注意掌握发展周期性种植 • (四)、注意正确分析广告,购种莫贪便
宜
• (五)、注意科学总结种植规律 • ( 六)、捕捉信息,掌握销售最佳时机
.
12
(一)根据自然条件因地制宜选择 品种
(4)坡向 光照、温度、风速
(5)海拔高度 对于生长发育与气候有严格要求的植物
而言。主要是温度变化。
.
3
• 3.药用部位与种植技术 由于药用植物的药
用部位不同,栽培技术也不一样。根及根茎类 药材,栽培时常需选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 质壤土,并要求深耕。叶类和全草类药材,应 多施氮肥,适当配合磷钾肥。而花、果实类药 材,一般要求多施磷钾肥,注意修剪整形。
.
9
(二)中草药有忌连作的的特点
• 特别是一些根及根茎类药材大都不易连作。
.
10
(三)中草药栽培技术的多样性
• 1)栽培年限: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 • 2)种子处理:层积处理、催芽、药剂处理、 • 3)播种期: • 4)栽培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遮荫、打头、
摘蕾、修剪、去皮等
• 5)采收期(年限)
• (1)风寒感冒,不可用于有汗者。如麻黄汤(2)
咳嗽气喘:热喘麻杏石甘汤。寒喘;小青龙汤(3) 风水水肿,如越婢加术汤。麻黄还有散寒通滞之 功,可治风寒痹证,阴疽,痰阴虚及肺肾虚盗汗 喘者慎用核。用法: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
宜炙用。使用注意:发汗力强,凡表虚自汗者慎用,
.
19
杜仲
• 杜仲: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
.
17
(六)捕捉信息,掌握销售最佳时机
• 根据自己的种植情况及时与本地各医院、
药店联系或与供种单位联系,及早采收交 货。俗话说“货多招得远客来”。如果是 大面积种植,持久发展下去就能引得客商 上门求货。只要把握准销售时机,绝对不 会造成积压。
.
18
常 见中草药
• 麻黄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应
• 一些不法种子经营者,广告言词违背科学
规律,夸大亩产量,虚报市场价,利用别 名使部分药农如坠雾中,用别名使人误认 为这是贵重药材,所以任意标价,使人上 当受骗。
.
16
(五)注意科学总结种植规律
• 许多中药材是野生野长的,现在需求量大
了便引种进行家种。由于其自然规律很难 掌握,所以可先少量种。要注意观察,待 摸准其生长规律、掌握种植技术后再进行 大面积扩种。
20
杜仲
.
21
津柴胡
• 津柴胡:是多年生草本。 • 功效分类:辛凉解表药。
科属分类:伞形科。
• 别名:茈胡、北柴胡、硬柴胡。 • 性味:微有香气,味淡。性微寒,昧 • 苦。 • 归经:归肝经、胆经。
功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少阳证,肝郁气滞,气虚下陷, 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 注意认准用量大的品种则收入无风险。用
量大的药材在一般处方中大多都会用到, 如白术、白芍、党参、柴胡、桔梗、防风、 远志、黄芩、半夏、附子等品种。有时这 些品种的价格虽然不算太高,但其销路一 直很好,一般不会积压。
.
13
(二)、慎种稀、奇、贵品种
• 这些品种,价格虽然昂贵,但对气候、土
质要求较严,生长发育条件较特殊,种子、 种苗价格一般都是很贵的,花高价购进此 类种子,辛辛苦苦种植,其结果好坏却难 以预料。
已鉴定的可供药用的植物有9000多种,其中常用的500多种,
而需求量大,主要依靠栽培的约有250种。
2.生态条件不同种植技术各异
(1)干湿度:旱生植物麻黄、甘草、黄芪等;
•
湿生植物泽泻、菖蒲、莲。
(2)光照 阳性植物莨菪、北沙参、地黄等,
•
阴性植物人参、西洋参、细辛、黄连、三
七等。
(3)温度 高温高湿如砂仁,低温平贝母,变温人参。
.
5
(三)重视中草药的道地性
• 中草药在长期的生存竞争及双向选择过
程中,与产地生态环境建立了相互适应的 紧密联系,如果新引种地区的生态环境与 原产地基本相似,植物能很快适应,生长 发育正常,反之若差异悬殊则会使品质受 到影响。所以,发展药材应以地道产区为 主,选择与地道产区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 发展为好。
中药材栽培技术
金湖中等专业学校 华浩宇
.
1
一、中草药栽培特点
• (一)中草药种类繁多;种植技术复杂 • (二)产量与质量并重 • (三)重视中草药的道地性重
.
2
(一)种类繁多;种植技术复杂
• 1.种类繁多 共有12772种,其中植物来源11118种,
动物来源的1574种,矿物来源80种。全国普查结果表明,
.
14
(三)、注意掌握发展周期性种植
• 中药材与其他农产品类似,库存量少价格
就高,价格涨高又促使种植面积增加,导 致产大于销,因而价格又会很快下降。根 据历年经验,每个品种的价格变化约每5年 一周期。若善于分析,掌握其周期性,抓 浪头赶高峰,方能取得很好的收益。
.
15
(四)、注意正确分析广告,购 种莫贪便宜
.
6
二、中草药栽培技术要点
.
7
二、中草药栽培技术要点
• (一)中草药生产讲究产量、质量并重的
原则
• (二)中草药有忌连作的的特点 • (三)中草药栽培技术量、质量 并重的原则
• 种植者在中草药栽培过程中,除大力提高
产量外,更要注意药材的质量。再生产过 程中尽量减少农药化肥的施入以求获得 “绿色中药材”。
• 用药禁忌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 药材基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 4.繁殖方法的多样性 药用植物的繁殖方法
也多种多样。约有35%的药用植物采用无性繁 殖,如分根、分株或用鳞茎、块根、珠芽等繁 殖,
.
4
(二)产量与质量并重
• 中草药种植除要求一定产量外,更应重
视质量。有效成分的高低是质量优劣的主 要指标,因此,在中草药种植的全过程中, 每一个环节都应按技术规程进行,不能疏 忽。
补药材。
• 功效分类:补益药。
科属分类:杜仲科。 别名:思仙、思仲、木绵、檰、石思仙、扯丝皮、丝连皮、 玉丝皮、丝棉皮。 性味:甘;微辛;性温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治:腰脊酸疼;阳痿;尿频;小便余沥;风湿痹痛;胎 动不安;习惯性流产。
• 用药禁忌 :阴虚火旺者慎服。
.
.
11
三、发展中草药生产的注意要点
• (一)根据自然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品种 • ( 二)、慎种稀、奇、贵品种 • ( 三)、注意掌握发展周期性种植 • (四)、注意正确分析广告,购种莫贪便
宜
• (五)、注意科学总结种植规律 • ( 六)、捕捉信息,掌握销售最佳时机
.
12
(一)根据自然条件因地制宜选择 品种
(4)坡向 光照、温度、风速
(5)海拔高度 对于生长发育与气候有严格要求的植物
而言。主要是温度变化。
.
3
• 3.药用部位与种植技术 由于药用植物的药
用部位不同,栽培技术也不一样。根及根茎类 药材,栽培时常需选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 质壤土,并要求深耕。叶类和全草类药材,应 多施氮肥,适当配合磷钾肥。而花、果实类药 材,一般要求多施磷钾肥,注意修剪整形。
.
9
(二)中草药有忌连作的的特点
• 特别是一些根及根茎类药材大都不易连作。
.
10
(三)中草药栽培技术的多样性
• 1)栽培年限: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 • 2)种子处理:层积处理、催芽、药剂处理、 • 3)播种期: • 4)栽培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遮荫、打头、
摘蕾、修剪、去皮等
• 5)采收期(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