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的运移和聚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t/Ma
崖13-1圈闭不同地质时期供气量与扩散量直方图
模拟的地质储量 (未包括其它破坏方式)
推论:
– 形成年代古老的气藏如果没有持续的天然气 供应将会散尽而被破坏
• 长期有效的天然气供应
– 天然气藏形成晚
• 扩散数量少,还没有被完全破坏
中国主要大中 型气田成藏晚
• 成藏时期较 晚,绝大部 分在晚第三 纪和第四纪, 散失时间短, 散失量小, 大量天然气 得以保存下 来
水型和矿化度的影响
与水型有关
随矿化度增 加而变小
天然气溶解度与温度、矿化度、压力 的定量统计关系
对资源评价意义: 1)计算溶解气量 2)计算脱气量
高溶解度的地质意义
1)成为重要的水溶相运移方式 2)成为一种资源——水溶气
2、天然气从水溶状态析出的条件
–地下水向上流动,使压力降低 –地壳运动使含水层抬升,使含水层压力降低 –地下水区域泻水面下降 –温度下降 –水的矿化度增大
( D. Leythaeuser,1982)
盖层
储量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400m
4.5Ma
300m
2.7
200m
1.3
100m
0.4
扩散致使大气田成为小气田-鄂尔多斯盆地刘家庄气田
刘家庄气田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断折带上,是个储量仅
有1.9×108m3的小气田,但在近50Ma前是个储量 454.9×108m3的大气田。由于近50Ma中扩散散失天然气量
相当于该气田目前储量的266倍而成为小气田。
气 田 名 称
时 代
圈闭
面积 km2
探明
储量 108m3
盖层 岩性
直接 盖层 厚度
m
中 坝
T32k
49.1
185
页岩 夹砂 岩
35

家 P2s庄 P1x
17
1.9 泥岩 142.3
原始烃 浓度
(岩石) 10mol /cm3
5.48
3.12
扩散
系数 cm2/s
评价区带
55% 23% 22%
80%
8%
12%

膏岩盖层是最重 要的盖层类型
全 球 80%以 上 油气区 带以泥页岩盖层为主,但 其石油探明储量仅占世界 22% ; 而 不 到 8% 以 盐 岩 盖 层为主的区带拥有世界 55% 的 石 油 探 明 储 量 ; 其 余 12% 的 盐 岩 和 页 岩 复 合 盖 层 区 带 拥 有 世 界 23% 的 石油储量。盐岩盖层具有 更有效的封闭性。
第三讲 天然气的运移和聚集
• 油气运移和聚集是油气成藏机 理研究的核心内容
• 天然气的运移和聚集在遵守石 油运移和聚集的一般原理的同 时,还具有其特殊性。
课前回顾: 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一般原理
1. 油气从源岩到圈闭的运移阶段 2. 油气运移的基本相态 3. 油气二次运移的条件 4. 油气二次运移方向的影响因素 5. 有效圈闭 6. 油气藏的成因分类 7. 油气藏破坏与次生油气藏
储集层
气藏内
气藏外
形式பைடு நூலகம்分子状态——很小的孔隙就可以通过
实测扩散剖面
• 从源岩向上浓度变小 • 与分子大小有关
2、扩散系数
扩散系数与分子大小有关
扩散系数与介质性质、环境温压有关
温度对扩散系数的影响
介质对扩散系数的影响
甲烷在岩盐和膏盐中的扩散系数要比在泥岩中小100倍
样号
1 2 3 4 5 6 7 8
第三讲 天然气的运移和聚集
一、天然气和石油物性比较 二、天然气的扩散在天然气运聚中的作用 三、天然气在地下水中的溶解及析出与天
然气的运聚 四、水动力在天然气运聚中的作用 五、天然气成藏要素有效性评价 六、天然运聚时期的确定
一、天然气和石油物性比较
聚集效率: 10-15(25)%; 〈1%
二、天然气的扩散作用
氯化钙型
<1
<0
<1
油田水的水化学类型以氯化钙型为主,重碳酸钠型为次,硫酸钠型和氯化镁型较
为罕见。
五、天然气成藏要素有效性评价
• 天然气成藏条件具有特殊性
– 扩散的永恒性 – 运聚动平衡过程
• 长期供气、高效供气 • 高质量盖层
1、盖层对气藏形成具重要地位
▪盖层评价基本内容
▪盖层的封闭机理:物性封闭、超压封闭、烃浓度封闭 ▪盖层微观评价:排替压力、孔隙度、渗透率、比表面等 ▪盖层宏观评价:岩性、厚度、连续性
三、天然气在地下水中的溶解 及析出与天然气的运聚
• 水溶相是天然气运移的重要相态之一; • 气体呈水溶相存在是一种天然气资源; • 从水溶相到游离相是纯气藏的形成模式
之一。
1、天然气在水中有较高的溶解度
• 亨利公式及溶解系数
压力是影响溶解度关键的因素
温度对天然气溶 解度的影响因素
• 以80度为界
昌德气藏目前地质储量117.08×108m3。气藏从泉头组沉积末期气藏形 成至今125.1Ma扩散损失气量共205.47×108m3,是目前储量的175.5%,也 就是说该气田在泉头组末期形成是个储量为322.55×108m3的大气田,由于
扩散而目前只是个中型气田。
启示:1、天然气成藏是一个运聚动平衡过程 2、天然气要聚集成藏前提:供应量〉扩散量
AAPG Memoir 66, p.173-183 2、扩散在石油初次运移中的作用。英文:AAPG,1982, Vol.66, No.4 P408-429.中文:油气运移译文(2),1987. 石 油工业出版社,p56-66。 3、四川盆地油气保存与破坏的地质研究,国家“八五”攻 关成果,四川石油管理局,1995
– 海水则相反。
• Sulin分类根据 Na/Cl、 (Na-Cl)/SO4、 (Na-Cl)/Mg 分四类。
苏林的油田水分类
水的类型
成因系数(以毫克当量%表示浓度比)
Na/Cl
(Na-Cl)/SO4 (Cl-Na)/Mg
大陆水
硫酸钠型
>1
<1
<0
重碳酸钠型
>1
>1
<0
海水
氯化镁型
<1
<0
<1
深层水
岩性
粉砂质泥岩 粉砂质泥岩 粉砂质泥岩 粉砂质泥岩 粉砂质泥岩
泥岩 泥岩 岩盐
扩散系数(10-7cm2/s) 9.8 8.57 52.5 7.87 6.86 6.23 5.01
0.051
孔隙对扩散有影响
孔隙度
例如,准噶尔腹部彩25井盖层实 测数据拟合关系:
D=4x10-8(z)-7x10-10
• 孔隙结构
扩散与天然气藏的形成、保存与破坏 ——小结
• 天然气可以通过扩散发生初次运移,但并不是高效率 的方式,需要改变成其它运移方式才有助于成藏
• 气的聚集是动态的,供给量需大于散失量 • 扩散对气藏的破坏是永恒的。早期的气藏,因扩散而
多被破坏,聚集时间较晚的气藏才可得以保存,即天 然气具有晚期成藏特点 • 盖层对气藏保存具有特别重要地位。烃源岩作为气藏 上覆盖层时,可以阻止气藏的扩散破坏;岩性细(孔 隙小,少)、地层厚度大对气藏保存有重要意义。 • 天然气扩散对气藏破坏是必然的,但其破坏的效率远 远低于渗流破坏;盖层的渗漏和通过断层的渗漏是最 需要重视的。
1.天然气扩散机理 2.扩散系数影响因素 3.扩散量计算模型 4.天然气从源岩到储层的扩散运移 5.扩散对天然气藏的破坏
1、天然气扩散机理
扩散的特点
扩散作用是物质在浓度梯度的作用下, 自发地发生的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转移, 以达到浓度平衡的物质传递过程。
动力:浓度差;由气体分子热运动引起
运动的方向: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烃源岩
–Deff=Dfluid/
3、浓度分布(场)和扩散量计算
• 理论基础
–Fick第一和第二定律
• 扩散模型
–半无限空间介质模型 –单层模型 –多层生储盖组合模型
1)半无限空间介质模型
• 边界条件:
–扩散介质无限厚,初始浓度一定 – 源的初始浓度不变(扩散损失瞬间得到补偿) –充分远处,浓度为0
数学表达:u/t=D•2u/2x u|t=0=C0 u|x=0=Cl u|x=0
扩散在初次运移中的作用模式
5、扩散对气藏的破坏
• 气藏中的气会因扩散作用而导致破坏 • 扩散破坏作用是永恒的
–问题:
• 破坏需要多长时间 • 气藏形成条件——物质平衡
模拟实例:
采用模型:单层扩散
Q
D L C0t
n1
2 LC 0
n2 2
(1 e (n2 2Dt)
) 4 L2
储量 20亿立方米的气田
域(异常高压区) –渗入水承压系统内,矿化度低,水溶解度高,
淋滤交替作用剧烈(气藏易被破坏) –矿化度高,Cl-、Na+、K+、Ca2+、Ba2+富集,
HCO3-、SO42-低,封闭性好;
油田水的类型
• 以离子含量及其组合关系进行划分:
– 大陆水:Cl-<SO42-<HCO3-、Mg2+ <Na+ <Ca2+、Cl-< Na+(当量)
初期储层中甲 烷在烃类的相 对含量高,随 着时间推移, 甲烷的相对含 量逐渐减低。
初次运移扩散量
1)7种不同烃源 岩:有机质类型、 丰度、演化程度 不同;
2)气源岩厚度

100m,面积
同 的
1000km2,没有 继续生烃;
3)模型假设:

{源

甲烷进入储层后
立即离开(源岩
顶部浓度为0)
浓度平衡时,D 与F源岩扩散量 达到中型气田的 储量规模
扩散 时间 Ma
扩散
量 108m3
2.34
× 120 50.8 10-10
3.23 ×10-7
50
453
松辽盆地昌德气藏天然气扩散散失时间及扩散量
地质时期 嫩四段至今 嫩一段至嫩三段
姚家组 青山口组 总计
扩散时间(Ma) 101.33 7.77 4.50 11.50 125.1
扩散量(108m3) 167.50 12.70 7.59 17.68 205.47
• 水动力是油气运移的重要动力 • 对天然气藏的保存破坏也有影响
1)盆地水动力演 化阶段与类型划分
区域重力流与局部重力流
构造运动导 致盆地水流 类型的转变
2)水动力大小 对油气聚集位 置的改变
3)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地 球化学研究油气藏的保存条件
–水交流停滞带,封闭性好 –工业气藏多分布于沉积水承压系统控制的区
天然气在岩盐和膏盐中的扩散系数要比在泥岩中小100倍
样号
1 2 3 4 5 6 7 8
甲烷在不同岩性中的扩散系数
岩性
粉砂质泥岩 粉砂质泥岩 粉砂质泥岩 粉砂质泥岩 粉砂质泥岩
泥岩 泥岩 岩盐
扩散系数(10-7cm2/s) 9.8 8.57 52.5 7.87 6.86 6.23 5.01
推荐文献阅读
1、Molecular diffusion of light hydrocarbons in sedimentary rocks and its role in migration and dissipation of natural gas.
Kross,B.M.,and D. leythaeuser,1996
深度1000m, 压力11.0MPa、
温度45oC、 矿化度80000ppm。
溶解度1.676/m3
深度500m, 压力5.5MPa、
温度25oC、 矿化度50000ppm。 溶解度0.774m3/m3
四川盆地威远气田、西西伯利亚盆地的大气田 都有可能是水溶气析出成藏的实例
四、地下水动力与天然气运移 和聚集
❖ 崖13—1气田天然气散失率为
282.0×108m3/Ma,
❖天然气补充速率为535.7×108
m3/Ma,
❖补充量大于散失量,因此崖
13-1气田仍处于储量递增期。
天然气量/10 8m 3
1600 1400 1200
阶段供气 阶段散失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1.5 -8.6 -5.7 -2.8
深度1500m, 压力16.5MPa、
温度65oC、 矿化度8000ppm。 溶解度2.285m3/m3
深度2500m,
深度1200m,
压力27.5MPa、 压力13.2MPa、
温度102oC、
温度55oC、
矿化度15000ppm。 矿化度150000ppm。
溶解度2.887m3/m3 溶解度2.105m3/m3
3、从溶解相到游离相是天然气成藏 的一种模式
• 在中浅层,孔隙水较多,生成的气被溶解,以 溶解状态储存在地层水中,随后经过各种地质 因素的改变,导致水层压力降低,气体从水中 释出,运移到合适的圈闭中聚集成藏。
•水溶释放成藏实例
•阿拉新和二站两个气田获得 的水溶释放气量约为 11.35×108m3,去掉途中吸附 损失量(2.75×108m3),有效水 溶释放气量约为8.6×108m3, 约占其储量的18.64%,
扩散量:Q(t)=2(Cl - C0 )(D • t/ )
2)单层模型
Cl L
C0
3)多重生储盖组合模型
物质连续性方程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四川盆地磨14井天然气 扩散数值模拟结果
4、天然气从源岩到储层的扩散运移
基于单层扩散模式
通过扩散运移,储层 天然气组分相对含量 储层浓度 变化示意图
浓度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