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地名文化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费县”语源简析
“费县”一词属于汉语政区地名。其标准读音为“Fèi Xiàn”。它所指代的县级行政区域(地理实体),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处北纬35°01′~35°33′,东经117°36′~118°18′。东邻临沂市兰山区,东北连沂南县,西接平邑县,西南与枣庄市毗邻,南邻苍山县,北隔蒙山与蒙阴县接壤。县境南北长58.8公里,东西宽64.3公里,面积1917.6平方公里。人口92.5万人。县人民政府驻地费城,在省会济南东南方向228公里处。为临沂市辖县。
费县历史悠久。据《续山东考古录•卷二十》记载:“隐公元年,费伯帅师城郎,后为鲁季氏邑。……战国时,费盖自为小国,即汉费县。”也就是说:春秋时称费邑,战国时称费国,西汉时称费县。从设置费县至今已有二千二百余年的历史。关于“费”字的读音,作为古地名,应读“毕”音,原“费”字应为“鄪”,据《辞海》载:“鄪,古邑名亦作费、肸。春秋鲁地,在今山东费县西北”。古费城遗址在今县城西北二十五里,附近村曰东毕城、西毕城,“毕”即“鄪”也。古费城建于鲁襄公七年(公元前566年),从西汉设置县以后,经过几个朝代,一直是县治所在。至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费县治所由鄪城移至古祊城,即今费城,后一度迁移阳口山。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重新迁回祊城。从那时起,经过唐、宋、元、明、清、民国,至今1300年间,县治未迁徙。
二、费县政区沿革简况
费县历史悠久。据《续山东考古录•卷二十》记载:“隐公元年,费伯帅师城郎,后为鲁季氏邑。……战国时,费盖自为小国,即汉费县。”也就是说:春秋时称费邑,战国时称费国,西汉时称费县。从设置费县至今已有二千二百余年的历史。关于“费”字的读音,作为古地名,应读“毕”音,原“费”字应为“鄪”,据《辞海》载:“鄪,古邑名亦作费、肸。春秋鲁地,在今山东费县西北”。古费城遗址在今县城西北二十五里,附近村曰东毕城、西毕城,“毕”即“鄪”也。古费城建于鲁襄公七年(公元前566年),从西汉设置县以后,经过几个朝代,一直是县治所在。至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费县治所由鄪城移至古祊城,即今费城,后一度迁移阳口山。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重新迁回祊城。从那时起,经过唐、宋、元、明、清、民国,至今1300年间,县治未迁徙。
三、费县地名语词特征
费县地处沂蒙山区。中部为河谷地带,山丘地占总面积的76.3%,因而自然村的形成规模较小,数量较多,加之该地移民众多、战乱频繁,使境内地名的形成、演变和词语等具有鲜明的特征。
1、以山、水、地形地物命名者多据不完全统计:以“沟”命名者最多,140个,如王家芝麻沟、张家芝麻沟,号称一溜沟;以“峪”命名89个,如岩峪、梁家峪;以“湾”命名者56个,此湾一般也有沟,但显著特点是依傍山峦,如茅草湾,东依利尖崮;“洼”7个,如洼里。其次是以山岭命名,以“山”命名46个,如皇路山、周家山头。以“岭”命名有63个,如张家岭、糊涂岭。山岭被大水冲刷,形成断崖,以“崖”命名的28个,如许家崖、老君崖、黄泥崖。以“河”命名的17个,如毛家河、石河。与河水有关的以“桥”为名的9个,“泉”11个。
2、以战事命名的“寨”16个费县经过明清两代战事,一是明末农民起义,二是清末农民起义,当时,山头修砦,平川筑圩扎寨,做防御工事,如孙家寨、张家寨、刘家寨。民国年村民有谣:村村立寨,年景要坏。
3、由迁民带来的村名按《费县志》记载,明朝末年,山左荒芜,当朝者自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此,仅费县就设立“官庄”46处,现仍存梁邱镇仁厚官庄碑一幢可证。
4、以象形石命名费县山石品种多,裸露地表,有许多象形“石”,成了村名。如:元宝石村、石老婆峪村、石龙、水牛石、鹅脖石沟、安子石沟等。其他尚有以古迹命名者,以城命名的有:古城、香城、许由城、方城等;以方位命名者有:荣茂山前、苟山后、火石顶;以传说故事命名:封侯庄、东策马、北尹、太白庄、养马庄、诸满。以姓氏命名的如:张庄、韩庄、
刘庄、马庄等。
地名实体文化内涵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
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积淀深厚,是费县的一大特点。上冶镇翟家村、朱田镇兴富庄村等大汶口文化遗址和新桥镇西西蒋村、方城镇古城里村等龙山文化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证明至迟在公元前4000年前,即有先民在此活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费县人民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费县素有“学道名区”之称,春秋时期孔子的著名弟子“笃圣”闵子、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明代监察御史王雅量、大学士张四知等的祖籍均在于此,被誉为“圣人化行之邦,贤人钟毓之地”。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文明的深厚内蕴,使其保存在地上地下文物十分丰富,据不完全调查,目前费县的古遗址、古墓群近900处,古建筑30余处,古树木近百株。已普查的古文化遗址有525处,其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4处,县级58处,县内重要文物保护点181处,古树保护单位25处。馆藏文物8000余件(县文管所馆藏2500余件,另近5500件被省考古研究所保存),其中国家级文物数十件。
(一)文物古迹
1、古遗址
(1)上冶镇翟家村大汶口文化遗址南北长约60米,宽约40米,文化层厚0.7米。出土文物证明此地分属大汶口文化中前期和商周时期文化遗存。
(2)朱田镇兴富庄大汶口文化遗址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3)新桥镇西西蒋龙山文化遗址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80米,文化层厚约5米。(4)城北乡崮子商代遗址南北长约60米,东西宽约40米,文化层厚4余米,出土文物多为龙山文化和商周时期文化遗物。
(5)朱田镇苑上商周遗址长60米,宽40米,高出平地约10米,表面及横断面有残陶窑、灰坑和大量残陶片、贝壳、木炭、灶土等。
(6)费县故城遗址费县故城遗址,地处上冶镇西毕城、古城、宁国庄一带。南东两侧邻浚河。城址呈“椭圆形”,北墙长954米,西墙长2170米,南墙长1007米,东墙长1935米,现存有“季桓子得羵羊之井”、“季桓子井”碑二幢,分别为清嘉庆年间和乾隆年间所立。据《国语、鲁语下》记载: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有羊焉。使问孔子曰:“吾穿井而获狗,何也?”对曰:“丘闻之,木石之怪曰夔、蝄蜽;水之怪曰龙、罔象;土之怪曰羵羊也”。井已填平,址尚存。故城遗址主要为春秋至北魏时期的文化遗存,城内文化堆积一般在2米左右,曾出土“半两”钱范,“千秋万岁”瓦当,铁犁范,铜镜,铜剑,铜鼎,铜戈,车马器,陶罐,陶盆,陶盂,陶鬲等。此外尚有祊城、防城、许由城、鲁郎城、翼城等古城遗址5处。
2、古建筑
梁邱清真寺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遭兵火,1868年重修扩建。民国初年,又扩建为南北两院。“文革”时又遭破坏,损失严重。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多次拨款、驻地村居出资、回族群众及社会各界捐资,先后于1983年、1986年、1999年、2002年重修。现寺院占地面积2275平方米,主要由礼拜大殿、讲经堂、沐浴室、门楼等建筑组成。另外尚存的古建筑有费城镇岩坡村西明代凤山桥,此为古驿道;汪沟镇闵家寨闵子祠;上冶镇驻地东枕流亭;1894年德国神甫建塔山别墅;大邵庄古建筑院落等。
3、古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