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及其作品中体现的爱情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及其作品中体现
的爱情观
内容摘要:(至少150字)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是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的,人文主义原则虽然遭到现实的挫折,但莎士比亚始终未能放弃,一直把它作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人文主义者的理
想只是把人类前途寄托在道德改善上而无力变革现实,因此,本文结合人文主义理论,论述了莎士比亚弘扬人文主义精神,倡导人性解放和自由,反对一切形式的封建桎梏,谴责资本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及从他充满人文主义的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爱情观。

关键词:3-5个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爱情观;女性。

正文:
说到莎士比亚,人们首先想起文艺复兴、喜剧大师及诗人等词语。

而他一声创作的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部抒情长诗也足以让他配的上这些称号。

尤其是他世界闻名的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更是将他人文主义的思想以及浪漫主义的表现收法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了世人。

对推动社会的思想进步以及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世上没有命中注定或是偶然的成功。

莎士比亚的童年就像普通孩子一样的接受教育。

只是从小受戏剧熏陶的他对此产生了兴趣。

于是利用课下时间研读古罗马剧作家的作品,尝试练写诗歌。

然而,14岁时,由于他父亲陷入债务,家道中落,莎士比亚不得不辍学谋生。

1586年,他离开家乡,赴伦敦谋生。

当过一家剧院的打杂工,在戏剧中扮演
一些小角色。

在繁忙的演员生活之余,他开始从事剧本改编和创作。

在16世纪末叶,厚积薄发的莎士比亚已经成为一位成功的作家。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作家,也是伟大的人文主义者。

他的戏剧深刻地、多层次地、多视角地描写了他的时代,关注着各个阶层的人们,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人文主义精神是莎士比亚高举的旗帜,他不仅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与泯灭人性,同时也暴露出新兴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种种恶习。

在作品中,莎士比亚肯定人生,赞美人生,主张人有争取幸福美满生活的权利。

他倡导人性的解放和自由,反对一切形式的封建桎梏,谴责资本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文主义推崇“人”,主张以人为本,反对神的绝对权威。

具体讲,人文主义用人性来反对神权。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

歌颂了人文主义的友谊.爱情及个性的自由解放。

剧中的夏洛克是高利贷资本的代表,是一毛不拔的守财奴。

但爱财如命的夏洛克在戏的开头却一反常态,不要比借款多几倍的还款,而要一块无用的人肉,可见其心胸狭窄,冷酷无情。

夏洛克对别人的谩骂反唇相讥,冷静和自信的态度活灵活现。

安东尼奥:是理想化的商业资产者形象。

他从事海外贸易,船队遍布全球。

他慷慨乐助,宽宏大度,重视友谊,济人于危。

莎士比亚站在新兴资产阶级立场,肯定当时对生产发展、市场繁荣有促进作用的商业资本,憎恶对生产发展起
阻挠作用的高利贷资本。

在道德上,安东尼奥体现了讲求仁爱和友谊的人文主义理想。

鲍西娅:这是作者极力歌颂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

是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博学多才的女性,作者在法庭审判一场突出地表现了她的机智和才能。

鲍西娅对夏洛克晓之以理,指出法与情的关系。

正是鲍西亚的聪明才智使夏洛克借法律杀人的图谋破产,让人道、正义、爱情和友谊赢得了胜利。

莎士比亚将信奉基督教的安东尼奥和犹太教徒夏洛克设立为主角,其中的用意不言自明。

表面看是两者在人格、道德、影响上的层层较量。

但其中隐含的是由来已久的两种信仰的尖锐对抗。

莎士比亚以现实主义的手笔为我们展现出了那个时代的情景。

而在爱情观方面,许多剧作中都描写了男女青年冲破封建伦理道德、传统偏见、宗教禁忌以及自私、欺骗等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运用个人的智慧与勇气,大胆地追求自由与纯洁的爱情。

莎士比亚的作品多倡导人们追求个性解放,理智地追求婚姻与恋爱自由,他的诗一般的文字中表现出的热情、浪漫和自由,无论在哪个时代,都能与世人产生共鸣。

也许也正是因此,他的作品才广为流传,被奉为爱情经典名著。

在这当中塑造了一系列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女性艺术形象。

她们年轻美丽、温柔多情、乐观,敢于为实现美好理想而斗争到底。

如《无事生非》中的贝特丽思漂亮、聪慧、泼辣、好为人抱不平,《威尼斯商人》的鲍西娅有勇有谋,《辛白林》的伊摩琴美丽善良爱憎分明、为了爱情可以不惜抛弃荣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朱丽叶为情人的
死去而殉身等等。

在他的悲剧作品中,莎士比亚更是张扬人文主义思想,歌颂人文主义理想,展示人文主义的理想同黑暗现实的冲突和斗争,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莎士比亚在他的诗篇中也大胆歌咏爱情。

盛赞尘世的情欲,以炽热的情怀谱写出一曲曲爱的赞歌。

抒发了爱情给人带来的欢愉与欣喜,悲凉与忧伤。

表达了对矢志不渝的忠贞爱情海枯石烂誓死不变的坚定信念。

在诗人的心目中,爱情是那样的珍贵和美妙,神圣而又崇高。

在莎士比亚的爱情诗篇中,使用了一系列的缤纷“意象”。

烘托出爱人的娇媚容颜和美好心灵,讴歌了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

他把爱人比作“太阳”、“夏天”和“芳艳”等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

即使这样。

这些自然尤物仍然稍逊一筹,因为它们都有自身的缺点。

而他的爱人却是那样的完美无缺。

一见钟情是莎士比亚爱情故事的一大特色。

一旦主人公找到自己的所爱,就会遇上各种的困难,阻滞他们的结合。

但他们仍会爱得轰轰烈烈,并坚贞不渝地追求他们的纯洁的爱情,并为之斗争。

最典型的,就是《威尼斯商人》中的富家女鲍西亚爱上了贵族穷青年巴萨尼奥的故事,后来是鲍西亚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解救了安东尼奥,也守护了自己的爱情。

运用的正是一见钟情的手法。

莎士比亚笔下的爱情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洋溢着纯洁浪漫的气氛。

戏剧中有着不少男女主人公充满抒情性的、浪漫的优美情话,使主人公的爱情变得更为之动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等待罗密欧前来赴约的优美独白:“来吧,黑夜!来吧,罗密欧!来吧,
你黑夜中的白昼!因为你将要睡在黑夜的翼上,比乌鸦背上的新雪还要皎白。

来吧,柔和的黑夜!来吧,可爱的黑夜,把我的罗密欧给我;等他死了以后,你再把他带去,分散成无数的星,把天空装饰得如此美丽,使全世界都恋爱着黑夜,不再崇拜眩目的太阳。

”这深情热烈的词句不知打动过多少少男少女的心。

纵观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我们不难发现,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理想女性身上的人文主义光彩都超过了男性。

正是通过这些女性形象实践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

这也正是他所要表达的基本观念。

通过这些作品,莎士比亚赞颂了自由恋爱。

他把爱情看做至高无上,认为只要坚持斗争,就会赢得真正的爱情。

作为一个伟大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他的许多观点意见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

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以及人文主义爱情观的许多方面至今都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1.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M】朱生豪。

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63.
2.杨周涵.莎士比亚评论汇编【G】、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85
3.姚汝勤.外国文学参考资料【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4 ;153
4.孙家秀.莎士比亚辞典【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2.97
5.赵礼.莎士比亚专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1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