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2.3制取氧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度比空气小,不 与空气的物质反应 (收集较干燥的气 体)
气体的性质
2、实验装置注意事项:
1)长颈漏斗要液封(防止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2)用外焰加热
3)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口的冷凝水倒流 到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特 点
“一变多”的化学反

X→ A + B + …
“多变一”的化学反 应 C+ D + … → Y
联 系
两者都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多变一) A+B+……=C
2)分解反应(一变多) A=B+C+……
3)置换反应 单质1+化合物1=单质2+化合物2
4)复分解反应 化合物1+化合物2=化合物3+化合物4
1、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H2O2 2、氯酸钾
KClO3
二氧化锰 H2O + O2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 + 氧气
二氧化锰 加热
KCl + O2
3、高锰酸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氧气 钾 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二、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 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一变多)
发生装置
固 液 不 加 热
固 固 加 热 型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收集装置
氧气的 物理性质
不易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大
收集装置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气体装置:
气体的收集装置
排水法
不易溶于水且不 与水反应(收集 较纯净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不 与空气中的物质反 应(收集较干燥的气 体)
向下排空气法
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探究 :
编号
实验内容
现象与结论
加热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 木条没有复燃
1 木条检验。
二氧化锰没有反应
加热氯酸钾,用带火星的木 木条复燃晚,有氧气
2 条检验。
产生,但反应较慢
3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 木条复燃早,有氧气 合物,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产生,且反应较快
友情提醒 :
1. 过氧化氢、氯酸钾等产生氧气的反应,不使用 催化剂时,反应仍能发生。 2. 使用催化剂,会影响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总 量没有影响。 3.要说某物质是催化剂,必须指明在哪个反应中。 4.对某一个反应能起催化作用的,不一定只有一 种物质,也可能有多种物质。
问题与探究:
1.过氧化氢的反应中,是不是只有二氧化锰才起催 化作用呢?
实验2-5
编号
实验内容
现象与结论
在试管中加入2滴管过氧化氢 几乎没有气泡冒出,
1
溶液,观察有无气泡,然后用 带火星的木条试验。
木条也没有复燃。 能反应但很慢
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 快速产生大量气泡,
2
化锰, 观察有无气泡,再用带 木条复燃。过氧化氢
火星的木条检验。
遇二氧化锰反应加快
ຫໍສະໝຸດ Baidu
在实验2结束后的试管中,重 又快速产生大量气泡
方法之二:向上排空气法
如何验证氧气已经 充满集气瓶了?
注意事项: 导管要伸到集气瓶底部
成果展
示 ❖ 1实验室制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则(C)
❖ (A)不能产生氧气 (B)使氧气质量减少 ❖ (C)产生氧气的速率慢 (D)没什么变化
❖ 2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 B )
❖ (A)用火柴点(B)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气体(C)闻气味 (D)用天平称量
3
新加入1滴管过氧化氢溶液, 观察有无气泡。
二氧化锰仍然存在
请你想一想
❖比较上述三个实验,哪个最 适合在实验室制氧气?你的 理由是什么?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过程
1、连接装置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装固体药品 ,塞紧带导管的塞子
4、将集气瓶装满水倒立在水槽里 5、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6、当试管的气泡连续并均匀地放出时,开始 收集 7、当集气瓶的一侧有气泡放出时,将盖有毛玻 璃片的集气瓶移出水槽,并正放在桌子上。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1、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H2O2 2、氯酸钾
KClO3
二氧化锰 H2O + O2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 + 氧气
二氧化锰 加热
KCl + O2
3、高锰酸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氧气 钾 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如: 1、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2、氯酸钾
3、高锰酸 钾 4、水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 + 氧气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氧气
通电
氢气+ 氧气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
概 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 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 念 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应,叫做化合反应
2.向过氧化氢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铁溶液,观察有 何现象?硫酸铜溶液
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
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
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从下图中选出制取氨
气的发生装置
,收集氨气应采用的
装置是 。
A
B
C
D
E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三、实验室制取氧气
1、装置
固液不 加热装 置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固固加 热装置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反应原理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过氧化氢 溶液制氧 气
液体 不需加热
氯酸钾制 氧气
高锰酸钾 制氧气
固体
需要加热
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 111
❖ 3收集氧气用(AC)
❖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 (C)排水法 (D)向上排空气法与向下排空气法
二、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 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
催化剂特点 :
“一变”:改变其他物 “二不变”:本身的质 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改 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 变≠加快也可以减缓) 后都没有改变
我的收 获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过氧化氢 溶液
二氧化锰 (催化剂)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H2O2
H2O O2
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长颈漏斗的下端管 口必须在液面以下
2.伸入锥形瓶中的导 管不能太长
3.使用前检查气密性
收集氧气方法之一:排水法
先将集气瓶中盛满水,用玻璃 片盖住瓶口,然后倒立在水槽 中。当导管口有连续而均匀的 气泡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 到装满水的集气瓶中,等瓶里 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里用玻璃 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 槽,正放在桌面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