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福矛盾问题的分析定稿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福矛盾问题的分析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德福矛盾问题的分析

现实生活中不乏有这样的事例:

(1)一个生意人因恪守诚信而亏本了;他的邻居却因制假贩假拥有了灯红酒绿、车美女的生活;

(2)一个好心的司机在公路上将一个被车撞成重伤的老人送进医院后,被老人的家属缠上了,从此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而真正的肇事者逍遥于责任之外;

(3)一个学习刻苦、追求真才实学的大学生成绩只在中上;另一个大学生凭着临时突击、甚至舞弊却拿了奖学金。……

看到这些,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社会上许多缺德或无德之人有“福”,有德之人无福或少福呢?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和看待现实生活中这些“德福矛盾”

一、“德福矛盾”产生的原因

1.制度不完善。在社会主义的初期阶段,社会各方面的制度建设还不是很完善,同时在制度和法律法规执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问题。制度监督及执法的漏洞会使一些人钻空子,导致商场上投机取巧者发财,官场上徇私舞弊者升官,盗版取代正版,贪官排挤清官………没有良好的道德环境和有效的约束机制。

2.道德观念的转轨。由于目前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所有制的变动、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等原因导致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经济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观念的转轨与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旧的价值道德体系和道德规范都受到了巨大的冲

击,而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处在建立的过程中。于是,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不和谐的荣辱观。

3.媒体舆论的负面影响。前面提到现实生活中诸多德福矛盾的现象。我们应该认识到正

式因为此种现象是不正常的,所以才会引起社会和媒体的特别注意,并加以报道。虽然德福矛盾的事件并不具有普遍性,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在社会上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因为事件的偶发性,人们口耳相传,相互影响。拜金、权力、享乐之类的内容充斥着民众的眼球,片面强调个人自由、个人利益,不讲对社会的奉献和责任。这种舆论导向污染和侵蚀人们的心灵,助长了只求“福”,不管“德”的社会风气。

人人都希望生活公平地对待我们,有付出就有等价的收获,但是,比尔·盖茨曾经说过,生活是不公平的。在日常的生活中,处处可见不公平的事情。为什么有人一出生就是吃得饱穿得好,有些人连学都上不起;为什么有人运气特别好,机遇总是会来,而有些人奋斗了大半辈子,也没有翻身的机会。这些不公平是先天或巧合,还可以让人想得下,但是,有些现象确实让人咽不下这口气。有些人老老实实做生意,却还抵不过邻居制假作假赚黑心钱发达,别人吃香的喝辣的,自己却十分寒碜。

本来制假作假就是伤天害理的事,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该遭天打雷劈的,但是却没见到报应在哪,叫人心里忿忿不平。但是,事实摆在眼前,的确不少黑心商贩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对于这样的德福矛盾,我们还是应该看清事情的是非曲直。事情的对错并不能但看收效,有很多事情不是只看收效的。比如黑心商贩的例子,商贩们的确赚到了钱,但是出卖了良心,更甚至于,良心对于他们已经不重要了。不过一旦消费者察觉出问题或是政府机

构检查出事实,那么他们的还日子就到头了,等待他们的是彻底的失败和巨大的损失,更甚者将会一无所有。反观真正老老实实的厚道生意人,虽然有一段时间会受到影响,但是,路遥是马力,日久见人心,好的东西一定会长久,金子迟早会发光。

对于学生,现在正是学着凭自己的认识去判断一件事情的是非,这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关系到我们以后工作上的判断,生活中的决策。去多人判断一项事物会直觉地看事情的结果,不错,收效好自然方法不会很逊色,但是我们要看,这个方法让我们得到这么多,靠的是什么是过程中的努力,还是出卖自己的良心和道德

其实,很多事情单看自己很容易坚持,但是一旦看到别人通过这种途径获得巨大收益的时候,不免会动摇自己的坚持,特别是自己的付出换来的收获远不如投机取巧的人的收效时,不平与动摇就在心中蔓延,此时克制自己的想法显得尤为重要。面对社会上常常见到的德福矛盾,德与福的不平衡关系,我们要做的就是看清真相,看清自己。只要坚信,生活不是天平,本来就是不公平的,而能在不公平的社会,从劣势走向成功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佛教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善恶有报的信念维系着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底线。而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正说明:道德上的无愧才有正当的幸福,只有正当的幸福才可能有心安理得的享受。亚里斯多德也说过:"幸福是合于品德的现实活动。",幸福的含义应是多样的、广泛的,它不只是内在的快乐、外在的功利,当然最好也不只是精神的福祉。伦理学只关注获得幸福的合理和必

然的条件,而无法提供获得幸福的种种手段。即追求品德不以是否幸福为转移。从这些意义上看,德就是福,当然也就意味着德与福是一致的。

然而对于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德福矛盾现象,又该如何理解呢?

1、制度不完善。在社会主义的初期阶段,社会各方面的制度建设还不是很完善,同时在制度和法律法规执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问题。商场上投机取巧者发财,官场上营私舞弊者升官,盗版取代正版,贪官排挤清官……没有良好的道德环境和有效的约束机制,无德却有“福”,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另外,我们目前的道德建设主要是借助于对道德行为的褒与对不道德行为的贬来进行, 褒与贬是一种精神形式的奖与罚, 而精神形式的奖罚在社会舆论缺乏一致性的情况下其作用是有限的。如果道德行为不仅不会带来物质利益, 相反会牺牲自己的物质利益甚至最可宝贵的生命; 而不道德行为不仅不会丧失物质利益, 相反可以保住既得的物质利益, 甚至可以得到新的物质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 精神形式的奖罚就很难起大的作用。

所以,仅仅靠个人的道德观念和舆论褒贬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道德观念在人好利的本性面前是势单力薄的。这时候,还需要外在的力量来制约只求“福”不讲德的行为。

2、公民意识有待提高。见难不帮见危不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有涉及到自身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使关系到自己,也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比如不少人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利益受到侵害后,并没有以道德与法律所赋予的权利来扞卫自己的权益和利益,而是往往“忍了”,这种缺乏对自身权利的扞卫意识和行为无形中纵容了恶德者得了“福”,这又如何能够使德福一致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