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站在巨人肩上看新品德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站在巨人肩上看新品德教育

——《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一、关于中小学品德教材的更名

1、依据: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

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

治精神。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为了深入贯彻这一“决定”的要求,今年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了《青少

年法治教育大纲》;教育部部署将法治大纲内容与要求落实到2014年送审教材中,六上八下要编写法治专册,1至9年级品德课程全部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因此编写组根据教育部部署修订了教材。

2、对课程名称《道德与法治》的理解

(1)为何用“法治”而不用“法制”?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

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

(2)为何将“道德”与“法治”组合?

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来说,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道德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法律去规范,法律管不到的地方,需要道德去弥补。

对个人来说,既有高雅的道德情操,又有敬畏法律的法治精神,才能成为一个好公民。如

果说道德提倡的是比较高尚的境界,那么法律规定的则是人们的行为底线。

3、《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

因为《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教学设计依据仍然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所以,课程的实施分两种情况:

编写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基础上,编写中小学法治专册教材(六年级上册)

在其他各学期,结合相关内容,分散嵌入,确保法治教育贯穿始终、全程不断线。

二、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教材图片)

1、教科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基本架构

“单元主题—教学课题—教学话题”的基本架构

5单元×3课题=15教学课题

教学课题—教学话题(活动)

2、教材的调整与重构

相对于以往的《品德与生活》,教科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大量

的调整和重构。

(1)整体把控教材容量,适当降低难度。

相比原来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从页数方面看,整套教材减少了8.9%。

(2)取消三级标题。

刚刚在教材的基本架构方面已经谈到过了。

(3)整合有关栏目。

将原来教材的“交流”与“活动”栏目整合为“活动”栏目,用统一的形式提示儿童根据

要求进行交流、观察、操作、游戏、调查、探究等活动。

(4)减少交叉与重复。

教材更重视相关学科的衔接,避免与其它学科课程的重复,淡化具体学科内容如科学课、

体育与健康课等的教育;同时,在本学科内也进行了一些整合,避免重复。

(5)增加、融入法治教育内容。

按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要求,教材设计了法治教育内容图谱,以保证将法治教育

的内容逐一渗透在各册教材中。

(6)着力提炼学生生活。

对于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线索的典型事件,或模拟儿童现实生活的典型场景,教材都用“可

能吗?”“可信吗?”“可行吗?”进行追问,回归生活,避免教材在“说”儿童自己的生活事

件时,使学生产生疏离感。

(7)努力锤炼教材语言。

教材主要从三方面对教材语言进行锤炼。

一是精简文字。二是突出图片的特殊作用,新教材中的图文如影随形。三是将法制教育内容“法言法语”与儿童生活化的语言有机结合。新教材采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将法治的内

涵准确表达出来,是学生非常容易理解。

3、教科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在继承和发扬《品德与生活》教材原有的特色:生活化、活动性、儿童化、情感性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努力体现如下特色:(结合图片)(1)强化法治教育内容,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力求使教材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魂,更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要有两种呈现方式:

显性呈现——(结合图片)

一是在教材中统一设置“古今智慧”/“法律连线”栏目,主要进行核心价值观,尤其是

法治教育。

二是通过设立显性单元题或课题,旗帜鲜明地表达核心价值观和法治教育。

隐性“融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教育内容置于教材的儿童生活场景中,真实、自然、循序渐进、润物无声地实现生活化、真实化、自然化融入。

第一,情境化引入。

以故事、儿歌、经典名言等方式创设学习的情景,展开教育内容。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教育内容置于教材的儿童生活场景中。

第二,活动化参与。

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教育生动形象,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

第三,生活化体验。

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为背景,从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解决学生面临的生活问题,从而认同核心价值观。

第四,思维化感悟。

用设问思考、讨论争辩等多种方式呈现思维的过程,并注重在思维过程中形成概念、观点、结论,鼓励学生的感悟与思考。

(2)便于教,利于学。(结合图片)

※便于教师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教材中单元导读页简洁的语言,就能给老师指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而且教材的每一页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也能给教师以明确的目标指向。

※便于教师设计和开展活动,操作性强。

由于新教材提供了多样化的活动设计,同时提供了活动范例,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把握这

些活动,而且教学活动的效果也能保证。

※利于学:让教材成为学生爱不释手的读物。

教材不仅让图画说话,而且注重图画的美感,使教材既具有可观赏性,又具有可读性。通

过儿歌、童话、故事等展现教材的童真、童趣。对学生而言,这套教材不仅是课堂学习的材料,同时还是题目喜闻乐见的生活读物。

※利于学:,注重学生真实的表达。

教材内容主要提炼了发生在孩子身边的真实生活,为孩子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如观察小动物、参与家务劳动等。同时,教材还向孩子提供了可供模拟的真实生活素材或情境,

如参观校园、观察路边的标志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方便孩子学习,提升自己。

※利于学:给予学生实实在在帮助。

由于教材做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样就使师生生活中的问题和话题,很容易变成课堂教学主题和专题。让师生都非常喜欢讨论、交流教材中的话题,从而能帮助学生实实在在解决生活中的矛盾,指导学生生活。

(3)具有时代感和开放性

一是反映时代变迁,捕捉时代亮点,关注社会热点。

教学时,将最新知识、新材料引入、充实到教材内容中来,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学

习内容。

二是展现时代对学生成长的新要求,直面当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新问题。

(4)关注农村,和谐城乡生活,凸显地域兼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