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

摘要:本文介绍了会计政策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定义,并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和动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在会计政策选择上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初步建议。

关键词:会计政策;会计政策选择;上市公司

会计政策是指会计政策主体为指导会计运行,实现会计目标,就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而作出的制度安排。会计政策分为宏观会计政策和微观会计政策两个层次。宏观会计政策是国家为规范会计运行,对其运行的原则,程序和方法所作出的制度安排。

一会计政策选择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会计政策选择作为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这不仅是因为企业经营环境和经营业务千差万别,注定不可能存在单一的会计政策能包罗万象,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会计的目标是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要实现这一目标会计就必须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实质而这只有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才可能实现。

第一,会计业务和实务的现实性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会计业务和实务的现实性包括不确定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们把那些无法预料的和难以测度的变化定义为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客观世界的根本属性,会计系统所处理的经济事项中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事项,如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可能在不同的企业之间以及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时期有多种不同的回收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的未来价值都面临着不确定性,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加剧了会计政策选择的范围和程度。在现今的经济社会中,无论是企业的组织形式还是其经济性质都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会计准则作为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可适用各种类型的企业,涉及到具体会计实务处理的会计政策则因企业经济业务性质的不同而应有所区别。

第三,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信息不对称源于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信息不对称分为真实的信息不对称和人为的信息不对称,真实的信息不对称是契约签订之前,缔约各方拥有的信息量存在差异造成的。人为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是由事后人为因素或签订契约后无法检测的行为所导致,如隐藏信息和隐藏行为(Arrow,1985)。现有的研究成果认为:真实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逆向选择的行为;人为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道德风险的发生(William R.Scott,2000)。在上市公司,经理人员掌握了公司的主导权和控制

权,经理人员可以利用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向股东提供有利于自己的信息而隐藏对自己不利的信息,甚至会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第四,会计准则和制度的不完善性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一方面,制度和准则规定的各种处理方法是在对经验的总结,而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不可能穷尽一切业务;另一方面,经济业务复杂多变,而且不断出现新的业务,这就是人的认识的阶段有限理性与世界的无穷性之间的矛盾了,解决这一矛盾就必然要给企业自主选择的空间,同时也体现了会计处理的灵活性。第五,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在现代企业中,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内部人控制”现象具有普遍性,企业管理当局在事实上完全拥有了会计政策选择权。企业管理当局的利益与利益相关各方的利益往往不一致,自利的企业管理当局具有机会主义行为动机,通过垄断会计政策选择权有意识地选择能使其报酬现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选择能高估或提前确认资产与收益的会计方法来满足债务契约的约定,以避免因技术性违约而增加资本成本等等。可见,公司治理结构是产生会计政策选择的内在原因。

二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分析

由于上市公司和普通公司不一样的特殊性,在选择会计政策应着重考虑经营安全的需要,谨慎从事,采取各种建立准备金或改变计价方法等抵御风险的会计政策;而经济形势一旦好转,市场趋旺,通货趋于稳定时,选择会计政策就可以相应大胆些,避免过于稳健保守的会计政策。所以在选择的策略和动机上要格外的重视和谨慎,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点考虑:

1.管理层获取经济利益动机。上市公司是一种契约的联盟,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分离开来的。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那么假设企业所有者是委托人,而管理者则是受雇主体,那么管理者自然会以得到的报酬作为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当会计信息可能损害他们的这个目标时,他们就会产生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由于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改变会计信息的生成,导致了会计信息的不公允,影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常决策。

2.上市公司融资动机。公司上市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从证券市场上募集到大量的资金。根据有关规定,连续三年盈利是上市必备的条件之一。于是一些不符合资格的公司,不惜采取各种恶意的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操控,如剥离不良资产,拆分公司等手段,以达到上市融资目的。

3.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动机。利润操纵就是上市公司通过操纵可操控性应计项目,把以前年度应确认而没有确认的损失或把以后期间有可能发生的损失集中在一个会计期间确认,使利润在不同的会计期间转移,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证券法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亏损,则从年报公布之日起暂时停止上市交易,时间一年左右,一年中如果赢利,则可申请复牌,否则就将退入三板。所以,上市公司为避免第三年继续发生亏损而导致被摘牌时,就会采用利润操纵的方法,从而使当期的净资产收益率大幅度下跌,而在以后年度使公司利润反弹,以避免被摘牌的危险。

4.上市公司减少契约成本动机。围绕契约的订立、执行和监督,产生了契约成本。契约成本包括交易成本、代理成本、信息成本、契约的复审成本及破产成本等。只有想办法使契约成本最小,才能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所以使企业的契约成本达到最小会计政策选择,能促使公司价值最大。从公司的角度看这是提高效率的选择,从影响管理者会计政策选择的因素分析,在有效契约的约束下,管理者利益与企业价值有直接的密切的联系。所以管理者为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在不影响其他经济利益关系人的情况下,选择使契约成本最小的会计政策,使企业财富得到增加。

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准备了条件。首先,以法人财产权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地确立,使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有了内在动力。其次,面对竞争性经验环境的瞬息万变,要求企业会计系统的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适应性,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心情况和出现的新问题,使得会计政策选择有了外在需求。第三市场观念强化着会计人员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观念。因此,我国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环境条件已成熟了。然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的问题:

1、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法律体系存在缺陷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至少存在两方面的缺憾:其一作为基本法的《公司法》和《证券法》对强制审计没有给予合理关注其中《公司法》仅对年度报告之审计作出规定而《证券法》则未做出任何有关强制审计的规定。其二对法律责任的关注不够不是处罚太轻就是处罚条款模糊。而从现有的违规案例来看对相关责任人的刑事处罚选择了从轻原则对于行政责任虽有具体规定但由于相关责任人是为公司服务因而在公司内部得不到实质性的处分对于公司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仅仅规定了罚款而且太轻明显不够对民事责任则未做出明确规定使得针对信息披露的违法行为的民事诉讼可操作性不强不能对违法者构成实质性的制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