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锻造方法及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锻前加热的目的是什么?

二、自由锻工序有哪些?制订自由锻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和步骤是什么?

自由锻工序分为基本工序、辅助工序和修整工序。基本工序有镦粗、拔长、冲孔、弯曲、切割、错移和扭转;辅助工序有压钳口、倒棱和压痕等;修整工序有校正、滚圆、平整等。

制订自由锻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和步骤如下:

(1)绘制锻件图:锻件图是在零件图的基础上,考虑切削加工余量、锻件公差、工艺余块等所绘制的图样。

(2)选择锻造工序:确定锻造工序的依据是锻件的形状、尺寸、技术要求和生产数量等。

(3)确定坯料质量和尺寸:坯料有铸锭和型材两种,前者用于大、中型锻件,后者用于中、小型锻件。

(4)选择锻造设备:应根据坯料的种类、质量以及锻造基本工序、设备的锻造能力等因素,并结合工厂现有设备条件综合确定锻造设备。

三、何为模型锻造?常用的模型锻造设备有哪些?与自由段相比,模型锻造有何特点?

四、绘制模锻件图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绘制模锻件图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如下:

1)选择分模面:一般按以下原则确定:①应保证锻件从模膛中顺利取出,故分模面一般应选取在锻件最大尺寸的截面上;②应使分模面处上、下模膛外形一致,以便能及时发现错模;③应使模膛浅而宽,以利于金属充满模膛;④应保证锻件上所加余块最少。

2)确定加工余量、公差、余块和连皮:模锻件的加工余量一般在1~4 mm之间;公差一般取±0.3~3 mm。具体可查阅相关手册确定。模锻件均为批量生产,应尽量减少或不加余块,但直径小于30 mm的孔一般不予锻出。

模锻时不能直接锻出通孔,在该部位留有一层较薄的金属,称为连皮(图1113),在锻造后与飞边一同切除。

3)确定模锻斜度和圆角半径。模锻件平行于锤击方向的侧面,应设计成一定斜度,以便顺利取出锻件。外斜度α(锻件外壁上的斜度)值一般取5°~10°,内斜度β(锻件内壁上的斜度)值一般取7°~15°。

模锻件所有转角处均应设计成圆角,以便使金属在模膛内易于流动,保持金属纤维的连续性,提高锻件质量和模具寿命。一般外圆角半径r取1.5~12 mm,内圆角半径R取(3~4)r。

七、自由锻件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八、模锻件结构设计原则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