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徐渭对中国水墨写意花鸟画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徐渭对中国水墨写意花鸟画的贡献
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年)时期的中国,美术正处在学习古人与创新两种意识碰撞的特殊阶段。
水墨写意画迅速发展,以徐渭为代表的泼墨大写意画非常流行,名家出现很多,技法也不断更新,徐渭凭借自己特有的才华,成为当时最有成就的写意画大师。
徐渭生性狂放,性格恣肆,但他在书画、诗文、戏曲等方面均获得较大成功。
他的写意水墨花鸟画,气势纵横奔放,不拘小节,笔简意赅,用墨多用泼墨,很少着色,层次分明,虚实相生,水墨淋漓,生动无比。
他又融劲健的笔法于画中,书与画相得益彰,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似与不似之间徐渭的泼墨写意花鸟画,别开生面自成一家。
其花鸟画,兼收各家之长而不为所限,大胆变革,极具创造力。
其写意画,无论是花卉还是花鸟,皆一挥而就,一切尽在似与不似之间,对笔下的四时花木,画家运用勾、点、泼、皴等多种笔墨形态,将牡丹之雍容、紫薇之隽秀、竹子之萧疏、霜菊之孤傲、寒梅之挺洁的神韵刻画的入木三分,分别舒展九尺与五尺的梧桐和芭蕉,直冲画外,不见首尾,与密如骤雨的葡萄、虬如蟠龙的藤蔓构成了巨大的张力,充溢在画面中的纵横之气和豪放境界更是前所未有。
他的水墨葡萄,串串果实倒挂枝头,水鲜嫩欲滴,形象生动,茂盛的叶子以大块水墨点成,风格疏放,不求形似,代表了徐渭的大写意花卉的风格。
丰富的运动轨迹与浓淡、徐疾、大小、干湿、疏密程度各异的笔踪墨韵,无不具备振笔急书的即兴性和不可重复性,呈现出中国绘画中最为强烈的抽象表现主义。
这不是一般的描摹物象,而是艺术的加工,使其蕴含某种内在的气质、精神,这种气质、精神又使欣赏者有如临其境之感。
徐渭笔下的南瓜、菊花图,一气呵成,驱墨如云,气势逼人,同时又恰如其分的驾驭笔墨,轻重、浓淡、疏密、干湿极富变化。
墨法上既呈随意浸渗的墨晕,又见控制得宜的浓淡。
虽然被徐渭自称“戏抹”,然而在写意中仍生动的传达出了花果的不同秉性和生韵。
它的梧桐图,只以泼墨笔法绘其一小部分,却有使人联想到挺拔正直的参天梧桐。
正如翁方纲所说:“纸才一尺树百尺,何以著此青林庐。
恐是磊落千丈气,夜半被酒歌嘘唏。
”(《复初斋诗集》)徐渭以其精湛的笔法,在似与不似之间,为欣赏者营造出一片开阔的审美天地。
徐渭是一个书法家,在绘画中,他将自己的书法技巧和笔法融于画中,使人觉得他的泼墨写意画简直就是一幅慷慨淋漓的苍劲书法。
正如张岱所言:“今见青藤诸画,离奇超脱,苍劲中姿媚跃出,与其书法奇绝略同。
昔人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余谓青藤之书,书中有画,青藤之画,画中有书。
”(《陶庵梦忆》)他的《墨葡萄图》,墨的浓淡显示了叶的质感,题诗的字体结构与行距不规则,如葡萄藤蔓一样在空中自由延伸,书与画融为一体。
徐渭的书法造诣很高,其跌宕纵横的笔法有助于绘画艺术的巧妙变化,如画墨荷、葡萄,大刀阔斧,纵横驰骋,没有深厚的书法功力是难以做到的。
徐渭曾做一幅《梅花蕉叶图》,将梅花与芭蕉放在一起,并且在画上题写道:“芭蕉伴梅花,此是王维画”,显示出徐渭与王维在某些构图上的源流关系。
当然,王维画雪里芭蕉,更突出一种禅机,即,使得雪的清寒与芭蕉的心空构成画面的宗教底蕴,而徐渭在这样的画面组合中,更突出一种超越时空的主体解放性。
徐渭的书法和画法都极为娴熟,功底深厚,他的题字,如他的泼墨写意画,纵横不羁,洋洋洒洒;他的泼墨写意画,融合了精熟的笔法,意趣横生,极富韵味。
徐渭是明末花鸟画的集大成者,同时更是明清花鸟画坛的一座高峰,在之后的若干世纪,几乎都没有人能够逾越。
自号“青藤道士”的徐渭一生命途乖蹇,有人将他与法国的凡高相提并论,试图印证两个绘画天才生前所遭受的相同的“待遇”。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徐渭《墨葡萄图》里的自题诗很可说明此点:“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徐渭的不幸反而成就了他在诗词、戏曲、绘画上的辉煌业绩。
在绘画上则表现为泼墨写意花鸟的充分发挥。
他的花鸟兼林良与吴门派之长,更多的融入己意。
他的恣肆纵横,他的解衣盘薄,在其泼墨大写意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他自己认为作画“大抵
以墨汁淋漓、烟岚满纸、旷如无天、密如无地为上”,又说“百丛媚萼,一干枯枝,墨则雨润,彩则露鲜,飞鸣栖息,动静如生,悦性弄情,工而入逸,斯为妙品”【19】。
基于此,他以狂草般的笔法,抒发内心的郁闷与愤懑,将思想情感扩张到前所未有的极致,让人透过其画,洞悉到内心蕴藏的潜流。
《竹石图》和《瓶花图》反映出他的基本作风。
前者泼墨大写意,虽然不及他的《墨葡萄》一般恣肆淋漓,但其挥洒之墨韵、笔法之无拘无碍已非平常画手所及,作者并有题诗曰:“纸畔濡毫不敢浓,窗前欲肖碧玲珑;两竿梢上无多叶,何自风波满太空”,可见其胸襟及创作理念;后者仅写一束折枝花卉,随意写就,笔简意饶,正如作者所自谓“墨沈闲涂花裏王”。
徐渭亦擅草书,他能以画入书,以书入画,将书与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徐渭的影响是深远的,清代朱耷、石涛、李鱓、李方膺及近代吴昌硕、张大千、齐白石等都受其熏染而卓有所成。
徐渭的艺术才能超群。
在他的作品中,诗、书、画三者经常很完美地结合为一体。
他在绘画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开创了大写意的一派画法,把传统的水墨写生技巧,发展至大刀阔斧、纵横睥睨的高度,墨酣笔健,流露出豪迈的气度。
他利用泼墨画写生的山水、人物及各种花卉、虫鱼、瓜果,发展为墨汁淋漓、烟岚满纸的面貌。
他的画特别讲究气韵,他的题画诗云:“不求形似求生韵。
”但徐渭不求形似,并非不注重观察自然,他极喜爱花木,屋外种竹、种葡萄,亲自浇灌,目的在于写生。
他喜欢画牡丹,常以浓墨泼洒,这种泼墨牡丹画法,是他的创举,也表达了他愤世疾俗、怀才不遇的情怀。
徐渭亦擅写竹和芭蕉,他的写竹妙诀为“化工无笔墨,个字写青天”,尤喜囝雪中之竹,常用破笔、断笔为之,初时一点也不象竹子,等到用淡墨钩染,以笔中飞白做叶上积雪,竹的神形跃然纸上。
徐渭画芭蕉,有时泼墨为之,有时则施以勾勒,十分精致。
徐渭的作品中有不少墨葡萄作品,以中锋行笔画藤,以泼墨法画叶,画果用秃笔,随意点擢,颇耐人寻味。
题句中有“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笑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正是写出了徐渭晚年落魄的悲惨景况。
徐渭开创的花鸟画大写意之风,影响深远,明清花鸟画家莫不对其顶礼膜拜,故历代画史都对徐渭有极高的评价。
徐渭在明朝“水墨写意画派”中成就最高。
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名画家之一。
徐渭多才多艺,在书画、诗文、戏曲等领域均有很深造诣,且能独树一帜,给当世与后代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一改因袭模拟之旧习,喜用泼墨勾染,水墨淋漓,重写意慕生,不求形似求神似,以其特有之风格,开创了一代画风。
徐渭继承了林良、沈周等写意花卉的画法,故擅长画水墨花卉,用笔放纵,画残菊败荷,水墨淋漓,古拙淡雅,别有风致。
其笔法奔放、简练,干笔、湿笔、破笔兼用,风格清新,恣情汪洋,自成一家、形成“青藤画派”。
中国画在宋代以前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工细笔法描绘物象,大多以勾线后平涂颜色为主。
宋代的苏轼开创文人画以后,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的理论。
于是院体画与文人画齐头并进的发展起来。
在苏轼的倡导下文人多以梅兰竹菊为题材“聊写胸中逸气耳”。
但是从题材到笔法基本追求还是冲和平淡的意境。
然而,至明代的徐渭,一变古法。
他开创了大写意画法,不但丰富了写意画的泼墨画法,并且大量的运用了破墨法,在墨色上也是对比夸张,章法起伏跌宕。
并把芭蕉石榴甚至水族螃蟹等题材引入画面。
意境鲜活而奔放。
在艺术史上是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