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理视角审视文学演变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学理视角审视文学演变研究
一、“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意涵
古人云:“名不正,言不顺。

”因此,对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
学理思考的逻辑起点应从正名,即对“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关键词
的意涵辨析开始。

1.“中国文学”之辨。

在“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中,“中国文学”是第一个关键词,辨其意涵,一是确定主体研究对象与内容是“中国文学”,而非其他国别文学,或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等;二是确定主体研究
对象与内容是通代“中国文学”,而不是中国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
代文学、当代文学。

这是对中国文学从起源到当今时代的古今贯通。

2.“古今”之辨。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中的第二个关键词“古今”,这本是一个时间概念,是基于对中国文学“古”、“今”两大时
段划分,同时又具有“古”、“今”两大时段中的两种不同文学形态———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意义。

因为长期以来中国古代文学
与现当代文学分属两个不同学科,治中国古代文学者不知中国文学流向
何方;治中国现代文学者不知中国文学源自何处。

章培恒先生最初由
“重写文学史”倡导开展“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其目的就是为了
打破目前这一人为的学科壁垒,融合古今,贯而通之。

当然,“古今”又
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相对概念,今天之“古”曾是昨天之“今”,今天之“今”又将成为明天之“古”,以此类推,以至无穷。

换言之,每个时代
都有自己的“古今”之别,这仅仅一个绝对变动中的相对界定。

就当今
对中国文学的“古今”划分与学科设置而论,则“古今”分别对应于中
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通常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学诞生为界,
或由此往前追溯至1840年前后为近代文学,作为“古今”之间的中介
与过渡。

以此衡量当今“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中的古今贯通、就
古论古、就今论今的三种取向,严格地说,只有第一种才真正契合“古今”这一关键词的内在意涵。

3.“演变”之辨。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中的第三个关键词“演变”反映的是一个动态过程,即中国文学由古而今的发展变化过程。

但“演变”一词的意涵较之“古今”宽泛得多,因而对其内涵与外延的界
定也就困难得多。

对此,黄仁生教授新近提出以下三种思路:一是中国
文学观念的古今演变;二是中国文学内容的古今演变;三是中国文学形
式的古今演变,可以视为对“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中的“演变”这
一关键词内在意涵的方向性理解与阐释1。

需要略加补充的是,在观念、内容、形式之外,还有一类交叉性、综合性、影响性的演变研究,如文
学原型研究,即合内容与形式于一体而难分彼此;如相关区域文学的古
今演变,同样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特点;如古代文学精神、内容、形式
以及某一文学经典对现当代作家作品的影响等;又如文学形态与规律的
演变研究,这不仅兼具观念、内容、形式三者,而且更具宏观性、本源
性意义。

4.“临界点”与“关联点”之辨。

因为“古今”的游动性与“演变”
的宽泛性,不同的学者对此多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对于“中国文学古今
演变研究”的意涵辨析,需引入“临界点”与“关联点”这两个概念。

“临界点”研究重在探索中国文学由古而今的发展变化过程、形态与
规律,葛永海教授的《文学古今演变的临界点之辨》2、范伯群教授的《文学语言古今演变的临界点在哪里?》3分别从理论范畴与具体形态
两个层面对此作了比较精辟的阐述。

葛文指出,所谓文学演变的临界点
也就是文学古今演变的关键时间点,具体指的是文学体系各要素在由古
而今的演进中发生重大改变的转折点,它可能是一个时间点,亦可能是
一个时段。

“临界点”之于文学演变的意义,譬如江之入海,其境始阔大,铁之淬火,焕然已成钢,在古今贯通的文学视域中,“临界点”的辨
析与判定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正是它的存有使文学古今演变的概念被
赋予了完整的内涵而获得了合法性的意义,同时具备了方法论的内涵。

实际上,“临界点”是从事“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所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从“古今”“演变”研究的游动性与宽泛性概念落到实处的关节点。

因此,基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范畴,对临界点研究的内
涵特性进行学术层面的界说、解析和提升,使之转化为有效的学理资源,可以为自觉的学术探索提供充足的启示和借鉴。

“关联点”研究重在探索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古今具体作家或作品的某种源流关系。

“关联点”之不同于“临
界点”,主要在于“临界点”具有明显的时间标志,是指文学体系各要
素在由古而今的演进中发生重大改变的转折点,而“关联点”则主要是
指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之间的源流关系,并无明显的时间标志。

若要
探索和研究古代文学精神、内容、形式乃至某一文学经典对现当代作
家作品的影响,其前提条件是彼此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然后才有可
能发现和确认彼此的关联点,包括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后者对前者的借鉴,从而有助于彼此之间的意义互释与重释。

关联性水准越高,关联点
的研究也就越有价值。

5.“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整体意义。

概而言之,即是力图打破
长期以来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分学科设置的人为壁垒与鸿沟,而
对中国文学发展演变作贯通性的研究。

因此,它既不能局限于中国古代
文学或现当代文学各自演变的研究,也不仅仅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或
加上近代文学的简单连接,而是着重强调在古今贯通中对中国古代文学
与现当代文学内在关系和演变规律的重新审视及探索。

从总体上
看,“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理论性研究,主
要集中于对其内涵、外延、理论、范式、方法等重要学理问题的研究。

二是实体性研究,又可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相关中国文学由古而今的
发展变化过程、形态与规律的整体性研究;其二是相关中国古代文学与
现当代文学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古今具体作家或作品之间存有的源流
关系的研究。

二、“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学科定位
对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而言,如果说“正名”重在辨析其名
称之争,那么学科定位则旨在辨析其身份困惑。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究竟是一种研究方法、研究领域还是一个
交叉学科,目前学术界尚存有不同看法。

不过,既然“中国文学古今演
变研究”被定位于贯通两个不同学科的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那
毫无疑问应该具有某种交叉学科的准学科性质。

所谓学科,通常有两种
含义:一是指学术分类体系,即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学科的分类,如人
文社会科学中的哲学、文学、史学、法学等;二是指高校教学、科研等
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隶属范围的相对
界定,与专业密切相关。

目前,高校的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划分为哲学、
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
管理学等11大门类。

在各门类之下,又由88个一级学科、381个二级
学科所组成。

例如,在文学门类之下再划分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
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等四个一级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之下再划
分为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
与世界文学等八个二级学科。

相关学科的以上两种含义既有联系又有
区别。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两个
二级学科,是贯通这两个二级学科的一种交叉性、综合性研究,所以应
从一种特定的研究方法、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作出跨学科的定位与设计。

从一般的学科含义上看,“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偏重于前者,
即重在学术研究之意义。

自2001年9月起,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
究中心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新辟“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这一研
究方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2003年9月,又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再至2005年,经国家学位办公室批准,终于将“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增列为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平行的二级学科,至
此,“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总算在国家学位序列中拥有了与中国古
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二级学科同等地位的“户口”,取得了某种
合法身份,同时也因此拥有了学科———包括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相
对完整的意义。

不过,从深层次看,“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身份困惑并没有获得
真正解决。

一方面,在目前国家学位序列中,“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仅仅是一个临时“户口”,还没有真准确立与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
两个二级学科同等的地位,迄今为止,在大多数高校中,古代文学还是古
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要打通彼此的课程、教材都显得
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学术界对“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学科归属
与定位上还远未达成共识。

鉴于现行学科体系中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
代文学依然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状况,倡导和设立“中国文学古今演变
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这种人为壁垒而进行贯通古今的研究,因而,它既不能等同或附属于中国古代文学,也不能等同或附属于中国现当代
文学,而是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贯通性研究。

那么,其未来的
发展方向是什么?是否真准确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
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三分天下格局,或者一并合之为中国文学?的
确需要学术界一同思考并作充分的论证,但不管那一种方案,都应该有
一个明确的结果。

学科定位与建设涉及到学术理念发展、学术分类体系、人才培养体制、学术交流平台以及学术组织形式。

学科分类与“身份”确认的负面作
用是“画地为牢”,在打破旧的学术壁垒的同时,又可能会制造新的人
为壁垒,但其正面意义是对现行学科体制进行重新调整,是对学术资源
进行重组和优化。

所以,“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独立设置,从总
体上说还是有利于其作为一个新兴交叉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的。

三、“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理论引领
在“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中,是否具有前沿性、
导向性、创新性的理论引领,是一个事关学科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事实求是地说,在过去十余年的学术探索过程中,这一核心问题尚
未引起学术界应有的重视,整体理论创新不强,直到新近复旦大学中国
文学研究中心黄仁生教授从中国古代文史理论中发掘、重释“通变论”并应用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理论建设1,才在这个核心问题
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现以此为基础,一方面参照相关研究成果对“通变
论”加以重释;另一方面以“转型论”、“对话论”为辅助,通过与
“通变论”三位一体的组合,一同为“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通变论”可以上溯至《周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西汉司马迁自述编纂《史记》宗旨为“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
之言”,遂以“通变论”运用于史学研究。

南朝时期,以沈约、刘勰等
为代表,又以“通变论”运用于文学批评实践与文学理论建构。

沈约率先承接和借鉴“通变论”论述文学源流变迁,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首倡“文体三变”说:“自汉至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相如巧为形似之言;二班长于情理之说;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并标
能擅美,独映当时。

”论汉魏至晋宋两段文学,文体各有“三变”,实为两个“文体三变说”。

刘勰《文心雕龙》则进而承接和借鉴“通变论”运用于文学理论建构,其第二十九篇经直以“通变”为名,提出“文律运周,日新其业。

变则
其久,通则不乏。

趋时必果,乘机无怯。

忘今制奇,参古定法”。

第四十五篇《时序》进而结合时代变迁,论述上古至于当代的文学演变进程与规律,谓:“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可以说是对当时自古而今文学演变研究的典范论述,富有理论创新性与历史深邃感。

作为文学“通变论”的一种更为具体的文学史观,由沈约首倡的“文
体三变”说在南朝之后,一再得到各代学者的回应和重释,进而演变为
中国文学史的一种基本论述模式。

比如,梁代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提出“今之文章,作者虽众,总而为论,略有三体”;北周庾信《赵
国公集序》提出“自魏建安之末晋太康以来,雕虫篆刻,其体三变”。

而后到中唐,梁肃《补阙李君前集序》提出“唐有天下几二百载,而文
章三变”的“唐文三变说”。

北宋宋祁、欧阳修《新唐书·文艺列传序》提出“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无虑三变”的新“唐文三变说”。

北宋杨龟山、南宋刘克庄等提出盛唐、中唐、晚唐的“唐诗三变说”。

再到南宋周必大《广昌县学记》、楼钥《北海先生文集序》、元代脱
脱《宋史·文苑传序》提出“宋文三变”说;南宋刘克庄《江西诗派
序·黄山谷》提出“宋诗三变说”,汪莘《方壶诗余自序》提出“宋词
三变说”;元末陈基《孟待制文集序》提出“元文三变”说,杨维桢
《玩斋集序》提出“元诗三变”说;明代黄佐《文体三变》提出“明文
三变”和“明诗三变”说;清钱谦益《题怀麓堂诗钞》、邓显鹤《岳归
堂全集序》亦有“明诗三变”之说。

由上可知,沈约的“文体三变说”
在其后的一千多年里影响长远,已成为历代文学史的基本论述模式。


定广教授总结由沈约首倡的“文体三变说”的主要理论意义在于:一
是开创了中国文学史论述的基本模式,是古代文学史论述最富理论形态、最有方法论意义同时也是影响最为长远的论述模式。

后世的理论家从
此掌握了一种最简洁、最有效的文学史研究方法和论述模式,并广泛运
用于各个朝代各种文体,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二是开辟并规范了古代文
学史论述的基本视角,即从“文体”角度来观照文学史的演变。

三是确
立了古代文学史论述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即以“变”来观照和研究文学史。

《周易》从哲学上强调“变”的精神,有所谓“变化日新说”,唯
有“变”才能“久”,是为后世文学新变思想的哲学依据。

四是创立了
一种推尊某些作家或流派文学成就和文学史地位并使之合法化的基本
论述方法,尤其是将某些作家放在第三变上,突出其崇高的文学史地位,
从而树立文学偶像和文学经典。

这也许是“文体三变说”最重要的理
论意义4。

明清时代,随着大量区域性文学流派的产生以及诸多区域性文集的问世,区域文学的意识与研究开始受到学术界重视,相继出现了一些总体
性或专题性的相关区域文学古今演变的论述。

比如,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文集序》称:“广东居天下之南,故曰南中,亦曰南裔。

火之所房,祝融之墟在焉,天下之文明至斯而极。

极故其发之也迟,始然于汉,
炽于唐于宋,至有明乃照于四方焉,故今天下言文者必称广东。

”是为
区域文学的古今通观之论。

“通变论”的核心意旨在于通观古今之变,洞悉和把握文学演进的形
态与规律,臻于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这是通中之变与变中之通的互
动和结合,积淀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蕴涵
与重释价值,因而可以作为“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理论支撑的基石
和主轴。

“转型论”的提出,主要基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不仅标示着中国
文学从古代延续于现代的不同时段之意义,而且标示着中国文学从古代
向现代转型的不同形态之意义,因而需要“转型论”对“通变论”加以
补充和完善。

所谓“转型”,是指事物的外部形态与内在结构发生根本
性变化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不同转型主体的内质
与状态及其与客观环境的适应水准,决定了转型内容和方向的必然性与
多样性,“转型论”即是对这一现象和规律的深入思考与研究而形成的
系统理论及模型。

就“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而论,“转型论”要系
统解释和回答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中中国古代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型的动
因与动力、方向与模式、过程与结局、成效与影响等问题,并对其成果
与不足、经验与教训加以历史性的反思和总结。

“对话论”的提出,主要基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中的中国古代文
学与现代文学既有内在的相通性,又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因而需要
“对话论”对“通变论”与“转型论”加以补充和完善。

“对话论”
既源于古老的先哲智慧,更有现代的理论创新意义。

现代对话概念的提
出与对话理论的发展,是与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德国存有主义哲学
家马丁·布伯、英国物理学家、思想家戴维·伯姆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巴赫金强调了对话的必然性,认为人类情感的表达、理性的思考乃
至任何一种形式的存有都必须以语言或话语的持续沟通———对话为
基础,“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

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

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
决不了。

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

“意识的
对话本质,人类生活本身的对话本质,用话语来表现真正的人类生活,唯
一贴切的形式就是未完成的对话”(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布伯强调了对话的平等性,认为因为原初之词“我—你”和“我—它”是双重的,所以,人们在认识世界时也是持双重的态度,世界也因此变成
双重的了。

由世界的二重性与人生的二重性,构成了“你”之世界与“它”之世界的对立以及“我—你”与“我—它”人生的对立。

“存有”并非“我”自身所具有,“我”只存有于“我—你”或“我—它”之间,个体之“我”不应当把“他者”视为客体而形成“我—它”关系,而是应当建构平等的“我—你”关系,使人与世界、与他人之间构成平等的“相遇”,这种“我—你”关系和敞开心怀便被称之为“对
话”(马丁·布伯《我与你》)。

伯姆则强调了对话的创造性,认为“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

对话所追求的是“一赢俱赢”,“在对话中,人人都是胜者”(戴维·伯姆《对话论》)。

就“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而论,对话的必然性、平
等性、创造性意义,对于通过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的深度对话而相互走进对方进而发现新的意义,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要之,“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理论引领,应以“通变论”为主轴,以“转型论”、“对话论”为两翼,由此形成三位一体的稳固性结构。

这不仅可以进一步夯实“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学科基础,而且对“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范式建构具有导向和启示意义。

四、“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方法整合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方法选择,伴随着研究实践的兴起而兴起,并且日益呈现为多样化趋势和丰富性特点,而从学理上加以探讨,则与其范式建构密切相关。

作者在《“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学科范
式的探索与建构》5一文中曾简要涉及“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提出就“古代—现代”的第一重维度而言,在方法论上可以
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站在古代文学本位立场的从“古”观“今”;二是站在现代文学本位立场的以“今”溯“古”;三是站在“近代文学”本位立场的“古”“今”连通。

但其最高境界应是超越以上三个本位
立场的古今通观。

就此而论,以往有些论文仍局限于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或近代文学本身论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实不符合跨学科研究的基本规范。

就“西方—本士”的第二重维度而言,在方法论上可以从以下三
个层面入手:一是以现代文学为本位的以“中”溯“西”,接近于比较
文学的渊源研究;二是以西方文学为本位的以“西”观“中”,接近于
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三是基于平行视点的中西互观,接近于比较文学
的平行研究。

但其最高境界应是超越以上三个本位立场并与古今通观
相交融的中西通观。

就此而论,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既需借鉴于比较
文学研究,但彼此有分有合,不能简单等同。

就“文学—文化”的第三
重维度而言,在方法论上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入手:一是站在文学的本
位立场,由文学演绎文化;二是站在文化的本位立场,由文化审视文学,
两者都属于交叉研究,其最高境界或最高价值是文学与文化精神脉络的
寻绎、复原与重释。

现在看来,需要进一步强调和凸显以上“三重维度”中的中介———“近代”、“日本”与“审美”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关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方法论问题,黄仁生教授在向研究
生授课中介绍过三种最基本的方法1。

一是溯源探流式(水经研究)。

这是指从古今文学相互联系的视角出发,把中国文学的发展看作是一条大河,从古代(源头)一直探讨到当代(汇入世界的大海大洋)。

其中又可采
取多种形式,比如说,既可写一部通史性质的《中国文学古今演变史》,
也可以分体裁或特定的研究对象,撰写诸如中国诗歌古今演变史、中国
小说古今演变史、中国散文古今演变史、中国文学思想古今演变史。

不过,这些题目都很大,对作者的专业功底和学术积累要求较高,因此不
适宜于年轻学者来做。

但我们可以进一步缩小研究的范围,例如,研究
吴越故事演变史、王昭君故事演变史、中国文学人物肖像描写演进史、中国文学心理描写演进史等。

其中关于源头发生比较晚的研究对象,也
可以划入这一类。

例如,李(隆基)杨(玉环)故事演变史、中国戏剧冲突
演进史等。

二是溯源式(DNA检测)。

这是站在后世的立场上,对作家作
品所受古代文学传统基因的影响进行检测。

这种检测不仅可用于研究
现代文学作家作品,例如鲁迅、周作人、郁达夫、林语堂等人都不同水
准地受到过古典文学的影响,而且可以用于研究当代文学作家作品,例
如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和《废都》,郑义的《远村》、《老井》,莫言的《红高粱》,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等,甚至包括中
国当代台湾、香港作家和海外华人作家的作品,例如,金庸的武侠小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