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前预习的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课前预习的策略研究》
的开题报告
单位:蒲河九年制学校课题组组长:唐志康
一.问题的提出:
(一). 选题的背景及现状分析:
《新课标》中指出“课程理念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终生学习的基础,学会学习,学会思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于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等教学方法不断在现今的课堂教学中出现,而在这些教学中,“预习”这一环节却在不知不觉中被老师和学生遗忘了。很多学生课前不预习,老师也不重视,课堂上老师讲的津津有味,而学生却不知所云。上了半天课了,学生还不知道老师讲的学习内容在课本的什么地方?尤其对我校来说,学校地处农村,学生整体基础较差,很多学生小学毕业时,已经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进入初中后,如果教师不改变教学方法,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不仅辛苦,学生还会一如既往地上课听不进去,下课应付作业,考试成绩很低,初中毕业两手空空。这是我们每位教师最不愿意看到的、最不希望的结果。
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提出“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先学后教”。先学也就是预习,自主学习,后教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点拨、拔高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
(二).研究意义
1、预习对学生而言是一种铺垫。显然,预习是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初级阶段。其实质在于通过预习让学生站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无形中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起点,从而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为高质量的教和学打好基础。
2、预习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自练。预习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和独立思维的机会,一般说来,它是学生根据一定的预习要求进行自己练习的过程。这种自练,从近期目的看,是为学习具体数学知识作铺垫;从长远目的看,它是在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独立掠取、驾驶知识等能力。预习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
很好有效的学习习惯,它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良性行为,又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3、学生成功的进行了预习,对所要学习的教材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上课听讲就能做到胸有成竹,带着问题听,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听课效果就比较理想。数学基础知识听懂了,问题解决了,作业就会很快独立完成,当然空出更多的时间来预习或进行课外自学。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就进入了良性循环,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知识视野也不断拓展,学习的兴趣就会与日俱增。
4、预习对教者来说是一种预测。对于施教者来说,预习具有侦察作用,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环,也应看作备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二者之间的“过渡段”。因此,施教者应十分重视预习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以便恰当调整教学方案,取得较好效果。通过预习,初知概貌,生出疑问。“测量”出自己知识的深浅,认识到数学知识难点之所在,然后再去学习数学知识,其积极意义是很明显的。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预习其实质是学生的一种主动自学,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类有机体有一种自我—主动学习的天然倾向。”所以他主张“人的学习应以自主学习的潜能发挥为基础。”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先驱皮亚杰把儿童看成一个“独立的变量”,反对传统上把儿童看成是一个依赖的变量。一再强调认识是一种主动积极而不断建构的活动,儿童并不只是受教育于成人,他们自己也能独立进行学习。
在20世纪90年代,江苏洋思中学创设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证明了放手让学生先学是可行的,学生能自主试学,甚至可以学得很好。由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明确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的“学会认知”就应该从学会预习入手。当前的教育界,对预习有着不同的认识:有的教师认为预习会使学生的思维定势局限于课本,而
没有经过预习的课堂,更能闪现学生的思维火花,所以不赞成预习;有的教师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提倡学生预习;也有的教师持中立态度。一些善于总结经验的教师写出了高质量的相关论文,如高洪亮,李秀华的《数学教学应重视课前预习》;张晓华的《重视课前预习搞好数学教学》等等,还有少数数学教师也总结了自己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预习的经验。总之,现在已经有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关注到学生数学预习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却没有系统的方法。
在这一方面国内做的好的当属著名教育家魏书生,魏书生的“六步自
学法”享誉全国。魏书生曾说过:“学生通过资料能弄懂教材的百分之九十九,教师只起百分之一的作用,百分之一与百分之九十九,这个比例也许是夸张了点,但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学生是有自求得知能力的。”因此,作为教师就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让他们具有终生学习的资本,而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就是在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近年,山东省杜郎口中学采用的“三三六”或“10+35”教学模式就突出了学生预习,自主探索的特点,并且已经取得了不凡的成效。“三三六”模式指: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个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此模式又称为“10+35”模式,意思是:教师讲解≦10分钟,学生自主≧35分钟。这其中,无论是它的三个特点的突出,六个环节的完成,还是两个时间的实现,都取决学生预习的效果。本课题也是针对农村孩子的预习习惯、方法、能力展开研究,希望能通过我们的研究改变农村孩子的学习方式,培养起良好的预习习惯,发展他们的自学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理论意义
1、现代教育理论:学校教育应着眼于教会学生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努力打好学生终身学习的底子,打好学生进取的基础。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突破口和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