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职业与休闲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职业院校职业与休闲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对当前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开展职业与休闲体育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改革设想,并就其指导思想、内容形式及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等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学校体育职业体育休闲体育
国家对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定位是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坚持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突出办学特色,培养技能型人才。
高职阶段的体育是衔接社会体育的桥梁,应体现出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特征,但同时也应体现高职教育鲜明的职业特性,突出对学生职业体能适应能力的培养。
然而多年来,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模式多是跟着普通高校走,这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太相符,也不能完全体现出高职体育教学的特点所在。
因此,积极探索适合高职办学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便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并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探索,提出新的教学模式。
一、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依据
(一)应以高职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为导向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我国高职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科学的创新精神和熟练的操作技能的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上是职业岗位教育,是按社会职业岗位设专业,并以该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来设置课程,根据“必需、够用”原则进行教学和实际训练。
我国高职体育教育目标应当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适应,即以提升未来岗位体能胜任力和终身体育锻炼能力为培养目标。
如果继续细化目标,则是在理解高职办学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专业特点,有效培养学生顺利从业所需的职业体能,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服务,这样才能体现出高职院校自己的特色。
(二)应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2002年我国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实现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
同时,提倡学校自主制订教学大纲、自主选择教学内容,鼓励各高校结合实际进行课程改革实验。
在不违背和实现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各校完全可以根据学校情况自主构建体育课程,进行适合于本校的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体现本校的优势、风格和特色。
《指导纲要》对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评价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为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依据。
二、当前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考虑到了要加强职业体育能力,但忽视长久、单一的职业技能对健康的损害
目前,许多高职的体育教学模式,基本套用本科模式,缺乏对学生职业体育能力的培养,因此,基于职业本位,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必需的。
近两三年关于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果比较多,不少研究者都认为提高学生职业体育能力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根本所在,提出了岗位主导式、职业实用性等特色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但不可忽视的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加强学生职业体育能力的同时,也应考虑到高职学生的职业及岗位技能特点,即在一定环境和操作规程的制约下,他们身体活动的部位,动作轨迹大多是局部的、重复的或是持续固定的,这样长期下去,极易造成身体疲劳性伤害和畸形发展等由职业引起的疾病。
如长期从事财会、电脑设计工作的人员容易得颈椎病,而长期从事机电维修、机械制造的人员容易得静脉曲张和单侧肢体过于发达等,这些都是长期保持单一的固定姿势活和动作引起的职业病。
(二)重视课堂教学,但忽视课外锻炼及休闲体育知识的传授
高职学生在校3年,有着丰富的课余时间,这些时间利用得好,对他们的身心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然而,就当前对高职学生的课余锻炼调查情况看,存在着锻炼次数偏少、时间不够及锻炼项目相对单一的问题,原因在于没有真正认识到正确地进行休闲给人身心带来的好处,也缺乏相应的体育休闲技术和技能。
长期以来,高校教育中缺乏休闲
教育这一环,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文色彩比较缺乏的表现之一,而体育作为度过闲暇时间最有益、有趣的休闲活动,应该是学生正确的休闲观念和技能获得的最佳途径。
但从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看,大多数教师比较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参与到学生的课外锻炼中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毕竟,每一个学生一周只有一次体育课,如果他们能在闲暇的时间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体育锻炼,才真正意义上说明了课堂教学的成功。
在这一点上,大多数高职院校不够重视体育课堂内外教学的一体化。
三、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中导入休闲教育的重要性
(一)立足现在,体育休闲教育是对高职“职业本位”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有效补充,有助于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高职院校受到经济运行形态的影响较大,所设专业跟学生未来职业的岗位需求紧密相连,但如果仅仅有工作的技能而没有休闲的技能的话,将使人在休闲时间里变得无助、空虚、失去方向感并缺乏创造力,对身心健康造成比较大的负面影响,从长远看,对个人及社会的发展也将产生不利影响,容易引起以一系列问题。
因此,当我们在呼吁建立“职业本位”的体育教学模式时,特别应注意休闲理念、技能的传授和健康知识的导人,使学生能较为系统的接收职业与休闲体育教育,立足现在,为他们以后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着眼未来,体育休闲意识和习惯的培养是把课内外结合起来的
桥梁,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形成。
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大学生闲暇体育活动的教肓和引导,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休闲观念和意识,用丰富的体育活动来引导高职学生良好的闲暇生活;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休闲体育延伸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把在课堂教学中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在课外得到使用和体验,从而强健身体、放松心情,使身心健康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从而使高职学生能真正体会到体育带来的自由和快乐,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终生锻炼的习惯。
四、职业与休闲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一)职业与休闲体育教学模式指导思想
依据高职教育的总体培养日标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要求,高职体育课程体系中,应包括满足学生个体健康需求与胜任岗位所需的职业体能两大范畴.与其相对的课程结构为第一学年开设体育选项课,学生可按个人兴趣选择运动项目;第二学年各专业课程及实习开始逐步进行,与此相应,可开设职业与休闲体育课程,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职业岗位所需体能,同时传授相应的体育休闲知识和技能,简单地说,是通过两种形式(职业体能和体育休闲的知识和技术)、根据两种需求(岗位和健康需求)、采用一个目标(专业培养目标)、达到两种目的(职业体能的提高,具备相应的体育休闲意识和能力)的模式,即职业与休闲体育教学模
式。
(二)职业与休闲体育教学模式内容结构
根据岗位和健康需求,针对未来职业岗位对学生体能胜任力的要求,选择相关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这类课程可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
理论课是不容忽视的一环,包括丽大方面内容:一是让学生了解与掌握与职业密切相关的体育及保健知识。
如涉外旅游、公关文秘专业具有与客户接触较多的职业特点,需具备一定的形体表现力,要让她们能充分理解正确的站、立、行基本姿态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职业体育能力的重要性,为实践课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另外,还可以介绍一些与职业有关的保健知识与方法,学生也非常愿意听。
二是让学生明白体育休闲和终身锻炼的益处。
应让学生明白较大的学习、工作后进行适合的体育休闲活动,可起到积极性休息的作用,有助于消除身心疲劳。
同时,还要加强终身体育思想教育,使他们能根据职业和身体条件的变化来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
通过这些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能逐步树立正确的职业和休闲体育观,为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实践课教学也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突出“职业实用性体育”。
如需要气质、仪态的专业,应开展形体训练;需要耐心细致的专业,多进行太极拳、气功练习;需要团队合作的专业,多进行拓展练习和参与、组织集体比赛等,二是突出“补偿性休闲体育”,并力求体现针对性和
合理性。
如对长时间不活动部位选择幅度大的练习;对长时间屈缩的部位选择伸展练习;对长时间局部肌肉关节活动部位选择对称的练习等。
如财会、应用电子等专业,长期静坐,低头含胸,脊柱特别是颈椎容易出现劳损,胸部和心血管也得不到发展,应选择慢跑和羽毛球等项目,弥补运动不足,锻炼心肺,使颈椎得到反向运动,从而预防劳损疾病的发生。
(三)实现职业与休闲体育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的途径
1.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在职业与休闲体育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明确课程能力标准。
由各个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及体育教学部门共同确定课程标准,体育教学部门再根据各运动项目自身的健身特点和社会学功能,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设计职业体能校本课程,制订教学大纲。
在教学实际中,也要紧紧围绕学生所学专业对职业岗位体能胜任力和健康的要求,根据各专业教学大纲,对照学生自身情况来制定出相应的课堂学习、课外体育锻炼的计划和分段目标。
在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也要充分结合学生的意愿,让他们自主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体育课内容和授课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才会真正感兴趣,也学得进。
其次,应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他们不但在课堂上能发挥“教”的作用,还要参与到职业与休闲体育教学的各个阶段,如此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教”和“怎么教”的问题,使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具体地说,要根据高职
院校已有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和体育教师自身的优势,由体育教学部门确定各个专业学习相关体育项目的大菜单,供不同专业的学生去选择,每一学期可选择1项,体育教师再根据不同项目特点,结合各专业学生不同身体素质情况,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2.坚持课堂内外教学一体化,并在课外体育休闲实践中对课堂教学成果进行检验。
大力开展课外体育锻炼,也是高职院校进行职业与休闲体育教学模式教学的重要形式。
要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与专业特点,组织多种适合学生身体要求和职业技术体能要求的业余锻炼小组,教师应积极地参与进去,加强技术上的指导和体育休闲与保健知识的传授,比如可举办“体育休闲与健康”、“现代休闲体育”等各种形式的讲座,加强学生正确的休闲意识和观念,弥补课堂教学时数的不足,从而使课堂教学能延伸到课外。
通过这种途径,一方面使学生能积极地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真正应用起来,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教师通过了解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掌握职业与休闲体育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效果,并根据实际应用的情况,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修正,真正达到课内外教学一体化,并相互促进。
3.坚持客观、公正的动态评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学生体育考核,应采用动态的办法,即将学生学习评价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应用在每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活动和课外锻炼中。
要以学生职业体能和体育休闲能力为中心,对学生的学习态度、锻炼意志、技能掌握、体能提高等凶素都要制定出一定的评价标准,力争做到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