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及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最新医学PPT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最新医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214f184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9.png)
学术交流
组织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促进护理专业人员之间的交流与 合作,推动颅脑损伤病人护理水平的提高。
护理科研成果与实践转化
科研成果
开展颅脑损伤病人护理相关的科学研究,探索新的护理方法 和手段,为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实践转化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通过实践验证和不断完善,推 动颅脑损伤病人护理的进步和发展。
病因
主要由于交通事故、跌倒、工伤事故 等外力作用引起。
病理
颅脑损伤可能导致脑组织水肿、颅内 出血、脑挫裂伤等,影响中枢神经系 统功能。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偏瘫等。
诊断
通过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确诊颅脑损伤,同时需结合病史和体格检查。
02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现状
肠外营养
对于严重营养不良或无法进食的病人,可采用肠外营养,通过静脉途径给予营养 支持。
05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
新型护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综合护理模式
01
综合运用多种护理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心理干预
等,以提高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个性化护理模式
02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满足
评估周期
定期进行康复评估,以便及时调整 康复计划和方案,确保病人得到最 佳的康复效果。
康复训练
训练内容
训练周期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 练计划,包括认知训练、语言训练、 运动训练等。
根据病人的恢复情况,制定康复训练 周期,确保病人得到足够的康复训练。
训练方法
采用多种康复训练方法,如物理疗法、 作业疗法、针灸等,以促进病人的功 能恢复。
组织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促进护理专业人员之间的交流与 合作,推动颅脑损伤病人护理水平的提高。
护理科研成果与实践转化
科研成果
开展颅脑损伤病人护理相关的科学研究,探索新的护理方法 和手段,为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实践转化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通过实践验证和不断完善,推 动颅脑损伤病人护理的进步和发展。
病因
主要由于交通事故、跌倒、工伤事故 等外力作用引起。
病理
颅脑损伤可能导致脑组织水肿、颅内 出血、脑挫裂伤等,影响中枢神经系 统功能。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偏瘫等。
诊断
通过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确诊颅脑损伤,同时需结合病史和体格检查。
02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现状
肠外营养
对于严重营养不良或无法进食的病人,可采用肠外营养,通过静脉途径给予营养 支持。
05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
新型护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综合护理模式
01
综合运用多种护理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心理干预
等,以提高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个性化护理模式
02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满足
评估周期
定期进行康复评估,以便及时调整 康复计划和方案,确保病人得到最 佳的康复效果。
康复训练
训练内容
训练周期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 练计划,包括认知训练、语言训练、 运动训练等。
根据病人的恢复情况,制定康复训练 周期,确保病人得到足够的康复训练。
训练方法
采用多种康复训练方法,如物理疗法、 作业疗法、针灸等,以促进病人的功 能恢复。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cd840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6.png)
瞳孔改变
伤后可出现一侧或双侧瞳孔散 大或不等大,对光反射减弱或
消失。
肢体瘫痪
伤后可出现一侧或双侧肢体瘫 痪,严重时可导致长期卧床不
起。
02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评估
意识状态评估
意识状态评估
定期评估
观察病人的反应、意识状态和认知能 力,判断是否清醒、嗜睡、昏睡或昏 迷。
定期评估病人的意识状态,记录变化 情况,以便及时发现病情恶化或好转。
情感状态
观察病人情感变化,判断 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等情 绪障碍。
03
颅脑损伤病人的基础护理
病情观察
意识状态
观察病人是否清醒、是否有昏 迷现象,以及昏迷程度。
瞳孔变化
观察病人瞳孔大小、对光反射 等变化,判断是否有颅内压增 高或脑疝等情况。
生命体征
监测病人心率、血压、呼吸等 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 况。
肢体功能评估
01
02
03
运动功能
检查病人肢体运动功能, 判断是否存在偏瘫、截瘫 或肌肉萎缩。
感觉功能
评估病人痛觉、触觉、温 度觉等感觉功能是否正常。
协调与平衡
观察病人协调性和平衡能 力,判断是否存在共济失 调或步态不稳。
认知与情感状态评估
记忆力
测试病人记忆力,了解是 否存在记忆障碍。
注意力
评估病人注意力集中能力, 判断是否存在注意力缺陷。
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 素、易消化的食物,增强病人 免疫力,预防肺部感染。
褥疮的预防与护理
总结词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 常见的并发症,预防 与护理同样重要。
定期翻身
每2小时为病人翻身 一次,减轻局部受压, 预防褥疮发生。
颅脑损伤护理学PPT课件
![颅脑损伤护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a5112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6.png)
注意事项
在评估过程中,要保持冷静、 细致、耐心,避免漏诊和误诊
。
评估结果与记录
记录评估结果
将每次评估的结果详细 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分析评估结果
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 判断患者的病情状况和
预后。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 性化的护理计划,并组
织实施。
反馈评估结果
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 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 以便协同治疗和护理。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 缓解其焦虑、恐惧等情绪,增
强其康复信心。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肺部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鼓 励患者咳嗽排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 入治疗。
应激性溃疡
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出血症状,如出 现呕血、黑便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并 协助处理。
电解质紊乱
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保持水、电解 质平衡,根据需要补充电解质。
降低并发症风险
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 的紧张和恐惧,降低因不 良情绪引起的并发症风险。
心理护理的方法与技巧
建立信任关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倾听患者的心 声,尊重患者的感受。
情绪调节技巧
教授患者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 练等,以缓解焦虑和压力。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负面思维模 式,纠正不合理的信念。
05
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的目标与原则
目标
帮助颅脑损伤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
原则
以患者为中心,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注重康复过程中的心理支持和家庭参与。
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手段
颅脑损伤的护理PPT课件
![颅脑损伤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dff95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1.png)
恢复认知功能。
运动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进行有针对性的肢体运 动训练,帮助患者恢复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 技能训练,提高其生活
自理能力。
康复护理措施
定期评估
定期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估,了解康复进展情况 。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保证营养摄入。
安全防护
采取措施确保患者安全,预防意外发生。
05
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评估与诊断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了解患者受伤前后的心理变化,评估其是否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障碍。
诊断心理问题
根据评估结果,诊断患者是否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 。
心理干预措施
01
02
03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调整患者的思维模式 和行为习惯,帮助其缓解 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
总结词
生命体征是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病 情的重要指标
详细描述
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 血压,观察其变化趋势。生命体 征的异常可能提示颅内压升高或
脑干功能受损。
注意事项
生命体征不稳定时应立即报告医 生,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
血压稳定。
04
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
康复评估
评估认知功能
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记忆 力、注意力等认知功能,评估颅
02
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
现场急救
1 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口腔和呼吸道内的异物,如呕吐物、血液等,以防 止窒息。
控制出血
2
对于头皮裂伤或开放性颅骨骨折导致的出血,应立即止血,
并加压包扎伤口。
运动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进行有针对性的肢体运 动训练,帮助患者恢复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 技能训练,提高其生活
自理能力。
康复护理措施
定期评估
定期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估,了解康复进展情况 。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保证营养摄入。
安全防护
采取措施确保患者安全,预防意外发生。
05
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评估与诊断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了解患者受伤前后的心理变化,评估其是否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障碍。
诊断心理问题
根据评估结果,诊断患者是否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 。
心理干预措施
01
02
03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调整患者的思维模式 和行为习惯,帮助其缓解 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
总结词
生命体征是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病 情的重要指标
详细描述
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 血压,观察其变化趋势。生命体 征的异常可能提示颅内压升高或
脑干功能受损。
注意事项
生命体征不稳定时应立即报告医 生,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
血压稳定。
04
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
康复评估
评估认知功能
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记忆 力、注意力等认知功能,评估颅
02
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
现场急救
1 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口腔和呼吸道内的异物,如呕吐物、血液等,以防 止窒息。
控制出血
2
对于头皮裂伤或开放性颅骨骨折导致的出血,应立即止血,
并加压包扎伤口。
重型颅脑损伤护理PPT课件
![重型颅脑损伤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303af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9.png)
康复护理措施
早期康复训练
01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包括 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认知训练等。
物理治疗
02
利用物理因子如电刺激、温热疗法等促进神经 功能恢复。
作业治疗
03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心理护理
04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增高或脑疝等危险。
肢体活动
检查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以判 断是否有偏瘫、截瘫等神经系统
损伤。
患者状况评估
颅脑损伤程度
根据患者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评估患者的病 情和预后。
并发症情况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 发症,并评估其对护理的影响。
营养状况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以便为患者提供合适的 营养支持。
染。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颅内压增高
严密监测颅内压变化,及时给予脱水 治疗,预防脑疝形成。
应激性溃疡
定期检查下肢周径、血流变等指标, 给予抗凝治疗。
肺部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鼓 励患者咳嗽排痰。
深静脉血栓形成
给予保护胃粘膜、制酸止血等药物治 疗,预防消化道出血。
04
重型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护理研究的热点问题
01
02
03
康复护理
研究如何通过康复护理手 段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 高。
心理护理
探讨如何有效应对重型颅 脑损伤患者的心理问题, 如焦虑、抑郁等。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研究如何预防和处理重型 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 症,如肺部感染、褥疮等。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颅脑损伤护理PPT课件
![颅脑损伤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7274d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9.png)
03
评估指标
包括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肢体功能、语言表达能力、 心理状态和认知能力等方 面的指标。
评估方法
采用量表评估、观察评估 和测试评估等方法,对患 者的康复效果进行定期评 估和记录。
评估结果
根据评估结果,对康复计 划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 高康复效果。
06
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问题识别与评估
平稳搬运
做好记录
在搬运伤者时,应保持平稳,避免剧 烈晃动。
对伤者的急救过程和生命体征变化进 行详细记录,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监测生命体征
在转运过程中,应持续监测伤者的生 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04
颅脑损伤的并发症护理
颅内压增高护理
总结词
严密监测、及时处理
详细描述
颅内压增高是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脑疝等严重后果。护理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 和生命体征,尤其是颅内压的变化。一旦发现颅内压增高,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降低颅内压的措施,如抬高床 头、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使用脱水药物等。
康复目标与原则
康复目标
帮助颅脑损伤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回归 社会。
康复原则
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注重全面康复,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
康复训练方法
运动康复
通过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等手段,对 患者进行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协调 性训练等,以改善肢体功能。
焦虑和恐惧
颅脑损伤患者常常面临 巨大的心理压力,表现 为焦虑、恐惧和紧张等
情绪反应。
抑郁和绝望
颅脑损伤可能导致患者 产生抑郁和绝望的情绪 ,对治疗失去信心,对
颅脑损伤ppt课件
![颅脑损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f56f5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1.png)
注意心理调适
颅脑损伤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应注意心理调适和心理咨询。
关注生活品质
关注患者的生活品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THANKS
感谢观看
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进食、穿 衣、洗漱等。
影像学检查
头颅X线
了解颅骨骨折情况。
头颅CT
显示颅内出血、脑挫裂伤等病 变,有助于诊断和指导治疗。
MRI
对于脑实质损伤和脑干病变的 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DSA
了解脑血管病变情况,如脑血 管狭窄、动脉瘤等。
03
颅脑损伤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颅脑损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用于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和预防并 发症。
生活质量评估
了解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 及心理状态。
影像学检查
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了解颅脑损伤 后的结构变化和恢复情况。
康复后的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康复后应定期进行颅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坚持康复训练
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和认知能力的恢复。
处理常见并发症。
家庭康复技巧
向患者家属传授家庭康复技巧和方法, 如按摩、被动运动等,以帮助患者在 家庭中进行康复训练。
心理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关心, 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积极配合康 复治疗和家庭护理。
05
颅脑损伤的预防与预后
预防措施
安全教育
加强公众对颅脑损伤的 认识,提高安全意识,
避免危险行为。
安全防护
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加装床栏、 使用约束带等,防止患者发生意外伤 害。
用药管理
颅脑损伤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应注意心理调适和心理咨询。
关注生活品质
关注患者的生活品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THANKS
感谢观看
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进食、穿 衣、洗漱等。
影像学检查
头颅X线
了解颅骨骨折情况。
头颅CT
显示颅内出血、脑挫裂伤等病 变,有助于诊断和指导治疗。
MRI
对于脑实质损伤和脑干病变的 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DSA
了解脑血管病变情况,如脑血 管狭窄、动脉瘤等。
03
颅脑损伤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颅脑损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用于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和预防并 发症。
生活质量评估
了解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 及心理状态。
影像学检查
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了解颅脑损伤 后的结构变化和恢复情况。
康复后的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康复后应定期进行颅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坚持康复训练
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和认知能力的恢复。
处理常见并发症。
家庭康复技巧
向患者家属传授家庭康复技巧和方法, 如按摩、被动运动等,以帮助患者在 家庭中进行康复训练。
心理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关心, 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积极配合康 复治疗和家庭护理。
05
颅脑损伤的预防与预后
预防措施
安全教育
加强公众对颅脑损伤的 认识,提高安全意识,
避免危险行为。
安全防护
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加装床栏、 使用约束带等,防止患者发生意外伤 害。
用药管理
颅脑损伤镇痛镇静护理课件
![颅脑损伤镇痛镇静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1d2c6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7.png)
在镇痛效果稳定后,确 定一个合适的维持剂量。
在疼痛缓解或治疗结束 后,逐步减少药物剂量
至停药。
监测与评估
疼痛评估
采用疼痛评分量表,定期评估 患者疼痛程度。
镇静评估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反应能力 等指标,评估镇静程度。
生命体征监测
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等 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不良反应监测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药物过敏、 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01
保持病房安静、清洁、 舒适,减少外界刺激, 促进患者休息。
02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定时吸痰,防止窒息。
03
定时记录患者意识、瞳 孔、生命体征变化,评 估患者情况。
04
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保 持水电解质平衡。
病情观察与监测
01
02
03
04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评估患者 昏迷程度。
观察患者瞳孔大小、对光反射 等变化,判断是否有颅内压增
不良反应与处理
呼吸抑制
密切监测患者呼吸情况,必要时给予机械通 气支持。
过敏反应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 及时抗过敏治疗。
循环抑制
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出现异常时及 时处理。
药物依赖与成瘾
避免长期使用,控制用药剂量和时间,减少 药物依赖和成瘾风险。
05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一般护理
非阿片类镇痛药
非成瘾性镇痛药,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疼痛,常见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和出血。
非阿片类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和布洛芬等,通常用于轻度至中度疼痛的治疗。它们通 过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炎症介质的合成来达到镇痛效果。非阿片类镇痛药的常见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 适和出血,但通常较为轻微。
颅脑创伤的急救护理PPT课件
![颅脑创伤的急救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db233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03.png)
预防口腔感染
定期检查口腔粘膜有无水肿、出血、 溃疡、假膜,意识清楚者告知保持口腔 清洁的重要性,指导漱口、刷牙,意识 不清者口腔护理。
预防组织受损
➢对眼睑闭合不全者,涂眼膏保护、纱布遮 盖,严重者行眼睑缝合术。
➢对昏迷、卧床、肢体瘫痪的病人每2~3小时 翻身一次,按摩受压及骨隆突部位,勤换 床单保持干燥平整,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床上擦浴改善血液循环。
➢ 双侧瞳孔大小多变,不等圆,光反应灵敏或迟钝, 多为脑干损伤。
➢ 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深昏迷, 为临终状态。
➢ 眼球不能外展伴复视,可能外展神经损伤。 ➢ 眼球震颤,可能为小脑或脑干损伤。 ➢ 注意药物对瞳孔的影响。
生命体征的观察
➢血压增高,脉搏慢而宏大有力,呼吸深而 慢,可能颅内压增高,颅内血肿,脑疝早 期。
• 3、对呼吸道梗阻部位的判断:倾听呼吸气 流声有助于判断呼吸道梗阻的部位。鼾声 表示舌根后坠;高调的“呜啼”声是喉痉 挛或喉部大的异物阻塞所致;痰鸣音指示 气管内有分泌物潴留;哮鸣音说明是支气 管痉挛;呼吸道完全梗阻时仅有吸气动作, 无气体进出呼吸道。
• 4、对脉搏细数或测不清者:紧急行静脉穿 刺,首先建立起一条或两条通畅的静脉通 道,补充血容量,提高血压。对血压过低 (<90/60mmHg)者,可结合病人的一般 情况,适量应用升压药物。对脉搏洪大且 慢,呼吸减慢并合并有瞳孔一侧或双侧散 大者,在保证呼吸道通畅和血压的前提下, 紧急给予20%甘露醇250ml,以降低颅内 压。对有合并伤者,作相应的处理。
运动反应
遵命动作
6
刺痛定位
5
刺痛肢体回缩 4
刺痛肢体屈曲 3
刺痛肢体伸直 2
无反应
1
颅脑损伤的护理ppt课件
![颅脑损伤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37d0ff524de518974b7d0f.png)
4、拔管后24—48小时应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长期带管者何时更换气管套管?
长期带管使创面发生溃疡出血、肉
芽组织增生,甚至疤痕,造成拔管困难。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监护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颅脑损伤的概述、发病机理
2、熟悉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表现、诊断 和治疗原则 、掌握临床监测与护理
一、概述
颅脑损伤是指颅脑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致的损 伤,无论在和平或战争时期都是一类极为常见的
损伤性疾病。发生率次于四肢居第二位,但由于
伤及中枢神经系统,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 居第一位。
(1)中枢性体温升高:常见于脑干及体温调节中 枢受损,以物理降温为主 (2)周围性体温升高:感染引起,药物及物理降 温
2、脉搏:评估脉搏的脉率,节律,强弱,区 分异常脉搏。脑疝的早期脉搏有轻微减慢,而 到中期慢而有力,晚期则快而弱 3、呼吸:特别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幅度, 形态,判断呼吸道是否通畅,是否有呼吸停顿。 当脑疝发展至中期时,呼吸深而慢,到了晚期 出现潮式或叹息样呼吸。
(五)特殊监测
1、 CT检查:
动态CT检查有助 于早期发现迟发 性血肿,观察血 肿的变化,有助 于及时制定诊治 方案,判断疗效。
2、颅内压监测:
(1)监测的目的
1)了解颅内压的变化 2)作为手术指征的参考 3)判断预后 (2)监测的方法
六、昏迷病人的护理:
(一)确保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五)脑脊液漏:颅底骨折所致
(六)外伤癫痫: 1、早期:伤后1个月以内 2、晚期:伤后1个月以上
(七)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率5%—10%, 呼吸困难、咳出血性泡沫痰、肺部满布水泡音; 血气分析显示PaO2 降低和PaCO2升高
《颅脑损伤护理查房》课件
![《颅脑损伤护理查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93283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7.png)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饮食,保证营养摄 入。
特殊护理措施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 、瞳孔变化等,及时发
现病情恶化迹象。
防止颅内压升高
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 便等增加颅内压的行为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脱
水剂。
预防感染
加强口腔护理、皮肤护 理等,预防肺部、泌尿
系等感染。
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情况,早期进 行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评估周期
定期进行评估,一般每周进行一次评估,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调 整康复计划。
05
颅脑损伤的护理研究进展
护理研究现状
1 2
颅脑损伤患者护理需求多样化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需求 也日益多样化,需要针对不同病情和需求制定个 性化的护理方案。
护理实践指南不断完善
针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实践指南不断更新和完 善,为临床护理提供了更加科学和规范的指导。
《颅脑损伤护理查房》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
• 颅脑损伤概述 • 颅脑损伤的护理评估 • 颅脑损伤的护理措施 • 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 颅脑损伤的护理研究进展
01
颅脑损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颅脑损伤是指外界暴力对头部造 成的伤害,常常导致脑组织损伤 和神经功能缺损。
分类
颅脑损伤可以根据伤情轻重分为 轻度、中度、重度和特重度颅脑 损伤。
病因与病理
病因
颅脑损伤的常见原因为交通事故、跌 落、撞击等意外伤害,也有部分是因 头部暴力伤害所致。
病理
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可发生出血、水 肿、挫裂伤等病理变化,导致颅内压 升高或降低,对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临床表现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饮食,保证营养摄 入。
特殊护理措施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 、瞳孔变化等,及时发
现病情恶化迹象。
防止颅内压升高
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 便等增加颅内压的行为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脱
水剂。
预防感染
加强口腔护理、皮肤护 理等,预防肺部、泌尿
系等感染。
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情况,早期进 行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评估周期
定期进行评估,一般每周进行一次评估,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调 整康复计划。
05
颅脑损伤的护理研究进展
护理研究现状
1 2
颅脑损伤患者护理需求多样化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需求 也日益多样化,需要针对不同病情和需求制定个 性化的护理方案。
护理实践指南不断完善
针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实践指南不断更新和完 善,为临床护理提供了更加科学和规范的指导。
《颅脑损伤护理查房》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
• 颅脑损伤概述 • 颅脑损伤的护理评估 • 颅脑损伤的护理措施 • 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 颅脑损伤的护理研究进展
01
颅脑损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颅脑损伤是指外界暴力对头部造 成的伤害,常常导致脑组织损伤 和神经功能缺损。
分类
颅脑损伤可以根据伤情轻重分为 轻度、中度、重度和特重度颅脑 损伤。
病因与病理
病因
颅脑损伤的常见原因为交通事故、跌 落、撞击等意外伤害,也有部分是因 头部暴力伤害所致。
病理
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可发生出血、水 肿、挫裂伤等病理变化,导致颅内压 升高或降低,对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临床表现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PPT课件(2024版)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PPT课件(2024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c3bf8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a.png)
性骨折
发生机制
• 颅骨骨折的性质和范围取决于致伤物的大小 和速度
• 外力作用于头部的方向和部位
解剖概要 颅骨分为颅盖和颅底两部分
骨折机制
1.颅底骨折(skull base fracture)
• 颅底部的线性骨折多 为颅盖部骨折延伸至 颅底,也可有间接暴 力引起。
• 根据发生部位分为: • 一)颅前窝骨折 • 二)颅中窝骨折 • 三)颅后窝骨折 • CSF漏、颅N损伤、
• 慢性硬膜下血肿有临床症状者,一经确诊应尽 早手术,可采取钻孔引流术 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病人预后较硬膜 外血肿病人差。
• 慢性硬膜下血肿预后好。
三、脑挫裂伤
脑挫裂伤:包括脑挫伤和脑裂伤, 【病理生理】 脑水肿高峰期在伤后3-4天,可能有癫
痫、脑积水及脑萎缩等后遗症 【临床表现和诊断】:
1、意识障碍 2、局灶症状和体征 3、头痛、呕吐 4、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5、特殊类型:脑干损伤 6、诊断依“CT”和“MRI”检查
(3)骨膜下血肿
常位于骨膜与颅骨外板之间,颅骨骨 折引起。由于解剖结构特点,导致血肿常 界限于颅骨骨缝。
• 治疗:
小的头皮血肿,1~2周自行吸收。(冷热 )
大的头皮血肿,4~6周自行吸收,可适当 加压包扎,防止血肿扩大。同时预防感染 应用抗生素,一般不穿刺抽吸以免感染。
2.头皮裂伤 Scalp Laceration
脑损伤的发生机制
• 两种作用力(直接损伤):
• 1、接触力(冲击力、冲击伤):物体与头部直 接碰撞,由于冲击、凹陷骨折或颅骨的急速内 陷和弹回,而导致局部脑损伤(着力部位)受 伤轻可无昏迷。
• 2、惯性力:来源于受伤瞬间头部的减速或加 速运动,使脑在颅内急速移位,与颅壁相撞, 与颅底摩擦以及受大脑镰、小脑幕牵拉而导致 多处或弥散性脑损伤。
发生机制
• 颅骨骨折的性质和范围取决于致伤物的大小 和速度
• 外力作用于头部的方向和部位
解剖概要 颅骨分为颅盖和颅底两部分
骨折机制
1.颅底骨折(skull base fracture)
• 颅底部的线性骨折多 为颅盖部骨折延伸至 颅底,也可有间接暴 力引起。
• 根据发生部位分为: • 一)颅前窝骨折 • 二)颅中窝骨折 • 三)颅后窝骨折 • CSF漏、颅N损伤、
• 慢性硬膜下血肿有临床症状者,一经确诊应尽 早手术,可采取钻孔引流术 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病人预后较硬膜 外血肿病人差。
• 慢性硬膜下血肿预后好。
三、脑挫裂伤
脑挫裂伤:包括脑挫伤和脑裂伤, 【病理生理】 脑水肿高峰期在伤后3-4天,可能有癫
痫、脑积水及脑萎缩等后遗症 【临床表现和诊断】:
1、意识障碍 2、局灶症状和体征 3、头痛、呕吐 4、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5、特殊类型:脑干损伤 6、诊断依“CT”和“MRI”检查
(3)骨膜下血肿
常位于骨膜与颅骨外板之间,颅骨骨 折引起。由于解剖结构特点,导致血肿常 界限于颅骨骨缝。
• 治疗:
小的头皮血肿,1~2周自行吸收。(冷热 )
大的头皮血肿,4~6周自行吸收,可适当 加压包扎,防止血肿扩大。同时预防感染 应用抗生素,一般不穿刺抽吸以免感染。
2.头皮裂伤 Scalp Laceration
脑损伤的发生机制
• 两种作用力(直接损伤):
• 1、接触力(冲击力、冲击伤):物体与头部直 接碰撞,由于冲击、凹陷骨折或颅骨的急速内 陷和弹回,而导致局部脑损伤(着力部位)受 伤轻可无昏迷。
• 2、惯性力:来源于受伤瞬间头部的减速或加 速运动,使脑在颅内急速移位,与颅壁相撞, 与颅底摩擦以及受大脑镰、小脑幕牵拉而导致 多处或弥散性脑损伤。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护理PPT精品医学课件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护理PPT精品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ac3b9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0.png)
2、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突然停药、改药及增减药 量(尤其是抗癫痫、消炎药物及 激素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3、 生活有规律,注意气候变化,预防感冒,保持个人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4、 神经功能缺损者应继续坚持功能锻炼,可选择行辅助治 疗(高压氧、针灸、理疗、按摩、 中医药助听器等)。
病因
1.钝器伤 常见的致伤物有棍棒、砖、锤、斧背等。该
类损伤所造成的头皮挫裂伤创缘不整,颅骨 呈粉碎性骨折伴凹陷,硬脑膜常被骨折片刺 破,脑组织挫裂伤面积较大,可伴有颅内血 肿及一定程度的脑对冲伤,常有异物、毛发、 泥沙等污染创面,感染发生率高。
病因
2.锐器伤 常见的致伤物有刀、斧、匕首等。该类损伤
14. 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用漱洗液清洗口腔, 一日2至3次,张口呼吸者用湿纱布盖口,保持湿润清洁。对 于肢体瘫痪者,在病情许可的条件下给予被动运动, 四肢 肌张力极高者,注意被动活动四肢关节,防止肢体萎缩和足 下垂。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15. 气管切开的病人,更换体位时避免气管导管过 度牵拉扭曲,保持人工气道的通畅,定时给予雾化 吸入和及时吸痰,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 顺序为气管内→口腔→鼻腔,不能重复使用同一根 吸痰管,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秒。
16. 每日气切伤口处消毒换药,套管口处应覆盖1— 2层潮湿的无菌纱布,保持呼吸道湿润通畅,做好 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的护理。
17. 做好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剃头、清洁头部 皮肤等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健康教育
1、 加强营养,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纤维素、维生素 丰富的饮食(如谷类、鱼、瘦肉、 奶、鸡蛋、豆制品、蔬菜、 水果等),发热时多饮水。
10. 对尿失禁或尿潴留者,应给予导尿。对急性期有蛛网膜 下腔出血,头痛明显者,应协助医生行腰椎穿刺,放出血性 脑脊液,对于颅内压增高者,应抬高床头(15-30度)。
3、 生活有规律,注意气候变化,预防感冒,保持个人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4、 神经功能缺损者应继续坚持功能锻炼,可选择行辅助治 疗(高压氧、针灸、理疗、按摩、 中医药助听器等)。
病因
1.钝器伤 常见的致伤物有棍棒、砖、锤、斧背等。该
类损伤所造成的头皮挫裂伤创缘不整,颅骨 呈粉碎性骨折伴凹陷,硬脑膜常被骨折片刺 破,脑组织挫裂伤面积较大,可伴有颅内血 肿及一定程度的脑对冲伤,常有异物、毛发、 泥沙等污染创面,感染发生率高。
病因
2.锐器伤 常见的致伤物有刀、斧、匕首等。该类损伤
14. 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用漱洗液清洗口腔, 一日2至3次,张口呼吸者用湿纱布盖口,保持湿润清洁。对 于肢体瘫痪者,在病情许可的条件下给予被动运动, 四肢 肌张力极高者,注意被动活动四肢关节,防止肢体萎缩和足 下垂。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15. 气管切开的病人,更换体位时避免气管导管过 度牵拉扭曲,保持人工气道的通畅,定时给予雾化 吸入和及时吸痰,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 顺序为气管内→口腔→鼻腔,不能重复使用同一根 吸痰管,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秒。
16. 每日气切伤口处消毒换药,套管口处应覆盖1— 2层潮湿的无菌纱布,保持呼吸道湿润通畅,做好 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的护理。
17. 做好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剃头、清洁头部 皮肤等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健康教育
1、 加强营养,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纤维素、维生素 丰富的饮食(如谷类、鱼、瘦肉、 奶、鸡蛋、豆制品、蔬菜、 水果等),发热时多饮水。
10. 对尿失禁或尿潴留者,应给予导尿。对急性期有蛛网膜 下腔出血,头痛明显者,应协助医生行腰椎穿刺,放出血性 脑脊液,对于颅内压增高者,应抬高床头(15-30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折累及蝶骨伴脑膜破裂时,有鼻出血 或脑脊夜鼻漏(经蝶窦);
骨折累及颞骨岩部伴中耳鼓膜破裂时, 脑脊液经外耳道流出,鼓膜完整时经耳咽 管鼻腔流出;
面听神经(Ⅲ-Ⅷ颅神经)易受损; 颈内动脉海锦窦漏中颅窝骨折临床最常 见; 骨折波及破裂孔时常导致致命性的大出 血。
.
17
早期治疗及护理
1.早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4
第一节 头皮损伤
头皮损伤
头皮损伤分为: 头皮血肿 头皮裂伤 头皮撕脱伤
.
5
第一节 头皮损伤
头皮血肿的临床特点
血肿类型 皮下血肿 帽状腱膜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
临床特点
血肿体积小,位于头皮损伤中央,中心软,周围硬,无 波动感
血肿范围广,可蔓延全头,张力低,波动感明显
血肿范围不超过颅缝,张力高,大者可有波 动感,常伴 有颅骨骨折
.
15
动眼神经损伤?视神经损伤?如何鉴别
动眼神经损伤:视力存在;瞳孔直 接和间接光反射消失;患侧眼睑下 垂;眼球外斜;眼球向上、向下、 向内及下斜运动障碍;伴有复视。
视神经损伤:视力消失;瞳孔直 接对光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无眼睑下垂;无眼球运动障碍。
.
16
第二节 颅骨损伤
颅中窝骨折
(fracture of middle fossa)
lacerations)
病理: 主要是大脑皮层的损伤,好发于额、
颞极及其底面。 脑挫伤指软脑膜尚完整者;脑裂伤指
软脑膜、血管和脑组织同时有破裂,伴 有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20
第二节 颅骨损伤
脑脊液漏的处理
1.早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体位:半卧位,头偏向一侧。 3.不可堵塞、冲洗,不做腰穿,避免用力咳嗽、 打喷嚏和擤涕。 4.如超过一个月仍未停止漏液,可手术修补。
.
21
第二节 颅骨损伤
凹陷骨折的手术指征
(1)合并脑损伤,大面积骨折片凹陷使颅腔缩小 引起颅内压增高,CT示中线移位明显有脑疝可能者。
第三节 脑损伤
.
28
第三节 脑损伤
二、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 损伤
原发性脑损伤 指暴力作用于头部时立即发 生的脑损伤,主要有脑震荡、脑挫裂伤及 原发性脑干损伤,原发性丘脑下部损伤及 弥漫性轴索损伤等。
继发性脑损伤 指受伤一定时间后出现的脑 受损病变, 主要有脑水肿和颅内血肿。
.
29
第三节 脑损伤
.
11
第二节
颅骨损伤
.
12
第二节 颅骨损伤
颅底骨折
颅底线型骨折多为颅盖骨 折延伸到颅底。
根据发生部位分: 颅前窝骨折 颅中窝骨折 颅后窝骨折 (注意是否有颈椎骨折可 能,必要时颈托固定)。
.
13
第二节 颅骨损伤
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
三大临床表现: 1.脑脊液漏 2.迟发性的局部瘀血 3.相应的颅神经损伤症状
.
6
第一节 头皮损伤
头皮血肿的处理
1.小的血肿不需特殊处理。 2.较大的血肿早期可冷敷和加压包扎。 3.为避免感染,一般不穿刺抽吸。
.
7
第一节 头皮损伤
二、头皮裂伤 (scalp laceration)
可由锐器或钝器伤所致。 出血较多,可引起失血性休克。
.
8
第一节 头皮损伤
头皮裂伤的处理
清创缝合 1.检查伤口深处有无骨折或碎骨片。 2.若有脑脊液或脑组织外溢,须按开放性脑损伤 处理。 3.清创缝合时限允许放宽至24小时。
脑震荡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临床表现: (1)短暂的意识障碍(<30分钟) (2)逆行性健忘 (3)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CT检查颅内无异常
治疗: 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1)卧床休息,注意病情观察 (2)对症治疗,镇痛、镇静等
护理要点:需要避光、安静、通风环境。
.
30
第三节 脑损伤
脑挫裂伤
(brain contusions and
2.体位:半卧位,头偏向患侧,让 耳道渗血流出(外耳道流血侧)。
3.不堵塞外耳道、不冲洗,不做腰 穿,避免颅内感染。
.
18
第二节 颅骨损伤
颅后窝骨折 (fracture of posterior fossa)
骨折累及颞骨岩部后外侧 时,伤后1~2日出现乳突部皮 下 瘀 血 斑 , 又 称 Battle 征 。
(2)引起脑功能障碍→偏瘫、癫痫、失语等。 (3)凹陷深度>1cm。 (4)开放性骨折。 (5)静脉窦处骨折,手术应慎重,导致静脉回流 受阻引起颅内高压者,仍应手术治疗。
.
22
凹 陷 性 骨 折 手 术 示 意 图
.
23
第二节 颅骨损伤
凹 陷 性 骨 折 手 术 示 意 图
.
24
第三节
脑损伤
.
.
9
第一节 头皮损伤
三、头皮撕脱伤 (scalp avulsion)
多因发辫受机械力牵扯所致,严重时可撕脱整 个头皮,可导致失血性或疼痛性休克,较少合并颅 骨骨折或脑损伤。
.
10
第一节 头皮损伤
头皮撕脱伤的处理
处理原则: 压迫止血、止痛、防治休克、清创、抗感染。
手术方法: 头皮瓣复位及清创缝合术。
25
第三节 脑损伤
闭合性脑损伤
(1)冲击伤 指受力侧的脑损伤 (2)对冲伤 其对侧者属对冲伤
好发部位 额极、颞极及其底面
.
26
第三节 脑损伤
头部作减速运动时脑损伤机制
.
27
由于颅前 窝和颅中 窝的凹凸 不平,各 种不同部 位和方式 的头部外 伤均易在 额极、颞 极及其底 部发生惯 性力的脑
损伤
骨折在基底部,有枕下淤 血肿胀。
骨折在枕骨大孔处可有后 组颅神经的损害。
.
19
后组颅神经?
包含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后组颅神经功能? 包含吞咽、发音、咽反射、咳嗽、咳痰等功能。
患者脑疝时,因颅内压力高,经常后组颅神经 受压后麻痹,功能消失,所以神经外科术后最常 见为鼻饲及气管切开。
.
14
第二节 颅骨损伤
颅前窝骨折
(fracture of anterior fossa)
常累及眶顶及筛骨; 常伴有鼻出血、脑脊 液鼻漏、外伤性颅内积气;球结膜下出血、 眼眶周围淤血(“熊猫眼”征); 损伤嗅、 动眼神经及视神经。 护理方面:1、半卧位(床头抬高15-30度) 2、不可堵塞、冲洗,不做腰穿,避免用力 咳嗽、打喷嚏和擤涕。
颅脑损伤的护理
建瓯市立医院神经外科 叶益军
2017 9 18
.
1
概述
颅脑损伤是指颅脑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致的损伤, 无论在和平或战争时期都是一类极为常见的损伤 性疾病。
发生率次于四肢致残率都很高,居第一位。
.
2
第一节
头皮损伤
.
3
第一节 头皮损伤
头皮各层示意图
骨折累及颞骨岩部伴中耳鼓膜破裂时, 脑脊液经外耳道流出,鼓膜完整时经耳咽 管鼻腔流出;
面听神经(Ⅲ-Ⅷ颅神经)易受损; 颈内动脉海锦窦漏中颅窝骨折临床最常 见; 骨折波及破裂孔时常导致致命性的大出 血。
.
17
早期治疗及护理
1.早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4
第一节 头皮损伤
头皮损伤
头皮损伤分为: 头皮血肿 头皮裂伤 头皮撕脱伤
.
5
第一节 头皮损伤
头皮血肿的临床特点
血肿类型 皮下血肿 帽状腱膜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
临床特点
血肿体积小,位于头皮损伤中央,中心软,周围硬,无 波动感
血肿范围广,可蔓延全头,张力低,波动感明显
血肿范围不超过颅缝,张力高,大者可有波 动感,常伴 有颅骨骨折
.
15
动眼神经损伤?视神经损伤?如何鉴别
动眼神经损伤:视力存在;瞳孔直 接和间接光反射消失;患侧眼睑下 垂;眼球外斜;眼球向上、向下、 向内及下斜运动障碍;伴有复视。
视神经损伤:视力消失;瞳孔直 接对光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无眼睑下垂;无眼球运动障碍。
.
16
第二节 颅骨损伤
颅中窝骨折
(fracture of middle fossa)
lacerations)
病理: 主要是大脑皮层的损伤,好发于额、
颞极及其底面。 脑挫伤指软脑膜尚完整者;脑裂伤指
软脑膜、血管和脑组织同时有破裂,伴 有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20
第二节 颅骨损伤
脑脊液漏的处理
1.早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体位:半卧位,头偏向一侧。 3.不可堵塞、冲洗,不做腰穿,避免用力咳嗽、 打喷嚏和擤涕。 4.如超过一个月仍未停止漏液,可手术修补。
.
21
第二节 颅骨损伤
凹陷骨折的手术指征
(1)合并脑损伤,大面积骨折片凹陷使颅腔缩小 引起颅内压增高,CT示中线移位明显有脑疝可能者。
第三节 脑损伤
.
28
第三节 脑损伤
二、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 损伤
原发性脑损伤 指暴力作用于头部时立即发 生的脑损伤,主要有脑震荡、脑挫裂伤及 原发性脑干损伤,原发性丘脑下部损伤及 弥漫性轴索损伤等。
继发性脑损伤 指受伤一定时间后出现的脑 受损病变, 主要有脑水肿和颅内血肿。
.
29
第三节 脑损伤
.
11
第二节
颅骨损伤
.
12
第二节 颅骨损伤
颅底骨折
颅底线型骨折多为颅盖骨 折延伸到颅底。
根据发生部位分: 颅前窝骨折 颅中窝骨折 颅后窝骨折 (注意是否有颈椎骨折可 能,必要时颈托固定)。
.
13
第二节 颅骨损伤
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
三大临床表现: 1.脑脊液漏 2.迟发性的局部瘀血 3.相应的颅神经损伤症状
.
6
第一节 头皮损伤
头皮血肿的处理
1.小的血肿不需特殊处理。 2.较大的血肿早期可冷敷和加压包扎。 3.为避免感染,一般不穿刺抽吸。
.
7
第一节 头皮损伤
二、头皮裂伤 (scalp laceration)
可由锐器或钝器伤所致。 出血较多,可引起失血性休克。
.
8
第一节 头皮损伤
头皮裂伤的处理
清创缝合 1.检查伤口深处有无骨折或碎骨片。 2.若有脑脊液或脑组织外溢,须按开放性脑损伤 处理。 3.清创缝合时限允许放宽至24小时。
脑震荡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临床表现: (1)短暂的意识障碍(<30分钟) (2)逆行性健忘 (3)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CT检查颅内无异常
治疗: 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1)卧床休息,注意病情观察 (2)对症治疗,镇痛、镇静等
护理要点:需要避光、安静、通风环境。
.
30
第三节 脑损伤
脑挫裂伤
(brain contusions and
2.体位:半卧位,头偏向患侧,让 耳道渗血流出(外耳道流血侧)。
3.不堵塞外耳道、不冲洗,不做腰 穿,避免颅内感染。
.
18
第二节 颅骨损伤
颅后窝骨折 (fracture of posterior fossa)
骨折累及颞骨岩部后外侧 时,伤后1~2日出现乳突部皮 下 瘀 血 斑 , 又 称 Battle 征 。
(2)引起脑功能障碍→偏瘫、癫痫、失语等。 (3)凹陷深度>1cm。 (4)开放性骨折。 (5)静脉窦处骨折,手术应慎重,导致静脉回流 受阻引起颅内高压者,仍应手术治疗。
.
22
凹 陷 性 骨 折 手 术 示 意 图
.
23
第二节 颅骨损伤
凹 陷 性 骨 折 手 术 示 意 图
.
24
第三节
脑损伤
.
.
9
第一节 头皮损伤
三、头皮撕脱伤 (scalp avulsion)
多因发辫受机械力牵扯所致,严重时可撕脱整 个头皮,可导致失血性或疼痛性休克,较少合并颅 骨骨折或脑损伤。
.
10
第一节 头皮损伤
头皮撕脱伤的处理
处理原则: 压迫止血、止痛、防治休克、清创、抗感染。
手术方法: 头皮瓣复位及清创缝合术。
25
第三节 脑损伤
闭合性脑损伤
(1)冲击伤 指受力侧的脑损伤 (2)对冲伤 其对侧者属对冲伤
好发部位 额极、颞极及其底面
.
26
第三节 脑损伤
头部作减速运动时脑损伤机制
.
27
由于颅前 窝和颅中 窝的凹凸 不平,各 种不同部 位和方式 的头部外 伤均易在 额极、颞 极及其底 部发生惯 性力的脑
损伤
骨折在基底部,有枕下淤 血肿胀。
骨折在枕骨大孔处可有后 组颅神经的损害。
.
19
后组颅神经?
包含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后组颅神经功能? 包含吞咽、发音、咽反射、咳嗽、咳痰等功能。
患者脑疝时,因颅内压力高,经常后组颅神经 受压后麻痹,功能消失,所以神经外科术后最常 见为鼻饲及气管切开。
.
14
第二节 颅骨损伤
颅前窝骨折
(fracture of anterior fossa)
常累及眶顶及筛骨; 常伴有鼻出血、脑脊 液鼻漏、外伤性颅内积气;球结膜下出血、 眼眶周围淤血(“熊猫眼”征); 损伤嗅、 动眼神经及视神经。 护理方面:1、半卧位(床头抬高15-30度) 2、不可堵塞、冲洗,不做腰穿,避免用力 咳嗽、打喷嚏和擤涕。
颅脑损伤的护理
建瓯市立医院神经外科 叶益军
2017 9 18
.
1
概述
颅脑损伤是指颅脑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致的损伤, 无论在和平或战争时期都是一类极为常见的损伤 性疾病。
发生率次于四肢致残率都很高,居第一位。
.
2
第一节
头皮损伤
.
3
第一节 头皮损伤
头皮各层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