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材料进入机体后,可以向全身组织弥散。 WANG等[3]用放射性125I标记的单壁碳纳米 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WCNT) 经灌胃、腹腔注射和静脉等不同途径给药后, 相对分子质量超过60万的SWCNT可以像小分 子一样在身体各部分间自由穿梭,迅速分布于 小鼠身体各器官组织中(除大脑),这一点与 常规物质截然不同。
5、纳米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环境科学领域将出现功能独特的纳米膜。这种膜能够探测 到由化学和生物制剂造成的污染,并能够对这些制剂进行过滤, 从而消除污染。 6、纳米技术在纺织工业领域的应用 在合成纤维树脂中添加纳米SiO2、纳米ZnO、纳米SiO2复 配粉体材料,经抽丝、织布,可制成杀菌、防霉、除臭和抗紫 外线辐射的内衣和服装,可用于制造抗菌内衣、用品,可制得 满足国防工业要求的抗紫外线辐射的功能纤维。 7、纳米技术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 采用纳米材料技术对机械关键零部件进行金属表面纳米粉 涂层处理,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耐磨性、硬度和使用寿命。
大气纳米颗粒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为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 性评价提供了参考,但是,纳米材料特殊的理化性质对其粒径、 组成和在媒介中分布情况的影响是否与人们所熟悉的总悬浮颗 粒物(TSP)、PM10和超细颗粒物(UFPs)等具有相似性, 目前还没有科学定论;能否将大气纳米颗粒的流行病学研究结 果简单地外推到纳米材料上,也还有待研究证实。
技术分类
1993年,第一届国际纳米技术大会(INTC)在美国召开,将 纳米技术划分为6大分支:纳米物理学、纳米生物学、纳米化学、 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技术和纳米计量学,促进了纳米技术的发 展。由于该技术的特殊性,神奇性和广泛性,吸引了世界各国的 许多优秀科学家纷纷为之努力研究。 纳米技术一般指纳米级(0.1 一100nm)的材料、设计、制造,测量、控制和产品的技术。纳 米技术主要包括:纳米级测量技术:纳米级表层物理力学性能的 检测技术:纳米级加工技术;纳米粒子的制备技术;纳米材料; 纳米生物学技术;纳米组装技术等。
关键突破
1990年,IBM公司阿尔马登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成功地对单 个的原子进行了重排,纳米技术取得一项关键突破。他们使 用一种称为扫描探针的设备慢慢地把35个原子移动到各自的 位置,组成了IBM三个字母。这证明费曼是正确的,二个字母 加起来还没有3个纳米长。不久,科学家不仅能够操纵单个的 原子,而且还能够“喷涂原子”。使用分子束外延长生长技 术,科学家们学会了制造极薄的特殊晶体薄膜的方法,每次 只造出一层分子。现代制造计算机硬盘读写头使用的就是这 项技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 费曼预言, 人类可以用小的机器制作更小的机器,最后将变成根据人类 意愿,逐个地排列原子,制造产品,这是关于纳米技术最早
研究应用
当前纳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主要在材料和制备、微电子和计算机技 术、医学与健康、航天和航空、环境和能源、生物技术和农产品等方面。 用纳米材料制作的器材重量更轻、硬度更强、寿命更长、维修费更低、 设计更方便。利用纳米材料还可以制作出特定性质的材料或自然界不存 在的材料,制作出生物材料和仿生材料。
⒋纳米电子学 包括基于量子效应的纳米电子器件、纳米结构的光/电 性质、纳米电子材料的表征,以及原子操纵和原子组装等。当 前电子技术的趋势要求器件和系统更小、更快、更冷,更小,是指 响应速度要快。更冷是指单个器件的功耗要小。但是更小并非 没有限度。 纳米技术是建设者的最后疆界,它的影响将是巨大 的。
纳米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门高新技术 ,目前已成功用于许多领域,现 在主要讲下面几个方面: 1 、纳米技术在生物、医药学中的应用 医药使用纳米技术能使药品生产过程越来越精细,并在纳米材料的尺度 上直接利用原子、分子的排布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药品。纳米材料粒子将使 药物在人体内的传输更为方便,用数层纳米粒子包裹的智能药物进入人体后 可主动搜索并攻击癌细胞或修补损伤组织。使用纳米技术的新型诊断仪器只 需检测少量血液,就能通过其中的蛋白质和DNA诊断出各种疾病。 2、纳米技术在家用中的应用 家电用纳米材料制成的纳米材料多功能塑料,具有抗菌、除味、防腐、 抗老化、抗紫外线等作用,可用处作电冰霜、空调外壳里的抗菌除味塑料。 3、纳米技术在电子计算机和电子工业中的应用 可以从阅读硬盘上读卡机以及存储容量为目前芯片上千倍的纳米材料级 存储器芯片都已投入生产。计算机在普遍采用纳米材料后,可以缩小成为 “掌上电脑”。
随着越来越多的纳米材料、纳米产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它究竟会对环境及健康引起什么样的生物效应,我们知之甚少。 到目前为止,仍未见专门针对纳米材料的系统人群流行病学研 究报道,更无纳米材料全面的生物安全性评价资料。
近几年,纳米毒理学研究成为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价研 究的一个热点,从传统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功能的影 响研究扩展到当前流行的生物学终点研究,例如纳米材料引发 的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炎症反应的氧化应激、细胞信号传导的 改变以及炎症介子的激活和释放情况;从研究纳米材料对生物 体局部影响的观察到对各种纳米材料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 谢和清除,以及生物靶器官相互作用规律的系统研究。纳米毒 理学的快速发展,为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建立积累 了重要的数据资料,同时,为探索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价方 法以及纳米材料安全性标准及安全防护提供了科学线索。
纳米技术包含下列四个主要方面: 1、纳米材料: 当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大约是在0.1—100纳米这个范围空间,物质的性能就会 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这种既具不同于原来组成的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的 物质的特殊性能构成的材料,即为纳米材料。如果仅仅是尺度达到纳米,而没有特殊 性能的材料,也不能叫纳米材料。 纳米技术不同于微米技术。后者是利用光刻及腐蚀等技术,从宏观尺度自上而下 地进行材料的制造,集中表现在集成电路的生产等方面。而纳米技术则相反,其突出 特点是基于自组装这种自下而上的方式制造纳米材料。 第一个真正认识到它的性能并引用纳米概念的是日本科学家,他们在20世纪70年 代用蒸发法制备超微离子,并通过研究它的性能发现:一个导电、导热的铜、银导体 做成纳米尺度以后,它就失去原来的性质,表现出既不导电、也不导热。磁性材料也 是如此,象铁钴合金,把它做成大约20—30纳米大小,磁畴就变成单磁畴,它的磁性 要比原来高1000倍。80年代中期,人们就正式把这类材料命名为纳米材料。
一般而言,纳米材料在体内组织间的弥散主要有以下3种途 径:①由呼吸道表面向黏膜下组织弥散:OBERDORSTER等 [4]发现,大鼠暴露于20 nm多聚四氟乙烯 (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4 h 后,PTFE已经进入呼 吸道黏膜下及肺泡间质区。LAM[5]和WARHEIT[6]也观察 到了SWCNT向动物肺间质组织弥散的情况。②通过循环系统弥 散:OBERDORSTER等[7]给大鼠吸入13C颗粒(30 nm), 24 h后在肝脏中发现了聚集的13C。③穿透血脑屏障: KREUTER等。[8]发现,静脉注射聚山梨酯-80包裹的阿霉 素纳米颗粒,可被大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吞噬后穿透大鼠血脑 屏障。OBERDORSTER等。[9]还发现了另一种进入中枢神 经系统的可能通路——嗅神经通路。所有这些说明,纳米材料 进入机体后可以在体内弥散,因此有必要对其毒代动力学进行 深入研究。
美国和欧洲的科学家针对大气污染物中纳米颗粒成分进行了 一项长达20年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发现: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 与他们所处生活环境空气中大气颗粒物浓度和颗粒物大小密切相 关,死亡率增加是由浓度非常低的相对较小的颗粒物的增加引起 的[2]。世界卫生组织(WHO)[2]对已有的实验数据进行 分析发现:①周围空气10 μm的颗粒每增加100 μg/m3,死亡率 增加6%~8%,周围空气2.5 μm的颗粒每增加100 μg/m3,死亡 率增加12%~19%;②周围空气10 μm的颗粒每增加50 μg/m3, 住院病人增加3%~6%,周围空气2.5 μm的颗粒每增加50 μg/m3, 住院病人增加25%;③周围空气10 μm的颗粒每增加50 μg/m3, 哮喘病人病情恶化和使用支气管扩张器增加8%,咳嗽病人增加 12%。
⒉纳米动力学 主要是微机械和微电机,或总称为微型电动机械 系统(MEMS),用于有传动机械的微型传感器和执行器、 光纤通讯系统,特种电子设备、医疗和诊断仪器等.用 的是一种类似于集成电器设计和制造的新工艺。特点 是部件很小,刻蚀的深度往往要求数十至数百微米, 而宽度误差很小。这种工艺还可用于制作三相电动机, 用于超快速离心机或陀螺仪等。在研究方面还要相应 地检测准原子尺度的微变形和微摩擦等。虽然它们目 前尚未真正进入纳米尺度,但有很大的潜在科学价值 和经济价值。
· 1993年 ,继198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搬走原子团“写”下斯坦福大学英文名 字、1990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在镍表面用36个氙原子排出“IBM” 之后,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自如地操纵原子成功写出“中国”二 字,标志着我国开始在国际纳米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 1997年 ,美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地用单电子移动单电子,利用这种技术可望 在20年后研制成功速度和存贮容量比现在提高成千上万倍的量子计算机。 · 1999年 ,巴西和美国科学家在进行纳米碳管实验时发明了世界上最小的 “秤”,它能够称量十亿分之一克的物体,即相当于一个病毒的重量;此后 不久,德国科学家研制出能称量单个原子重量的秤,打破了美国和巴西科学 家联合创造的纪录。 · 近年 ,近年来,一些国家纷纷制定相关战略或者计划,投入巨资抢占纳米 技术战略高地。日本设立纳米材料研究中心,把纳米技术列入新5年科技基 本计划的研发重点;德国专门建立纳米技术研究网;美国将纳米计划视为下 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美国政府部门将纳米科技基础研究方面的投资从1997 年的1.16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4.97亿美元。
⒊纳米生物学和纳米药物学 如在云母表面用纳米微粒度的胶体金固定dna的粒子, 在二氧化硅表面的叉指形电极做生物分子间互作用的试验,磷 脂和脂肪酸双层平面生物膜,dna的精细结构等。有了纳米技术, 还可用自组装方法在细胞内放入零件或组件使构成新的材料。 新的药物,即使是微米粒子的细粉,也大约有半数不溶于水; 但如粒子为纳米尺度(即超微粒子),则可溶于水。
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体育学院 孙金月
纳米Hale Waihona Puke Baidu术的定义
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是用单个原子、分子 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研究结构尺寸在0.1至100纳米范 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纳米技术是许多如生物、物理、 化学等科学领域在技术上的次级分类。纳米科学技术是以 许多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它是现代科学 和现代技术结合的产物。纳米科技的神奇之处在于物质在 纳米尺度下所拥有的量子和表面现象,因此可能可以有许 多重要的应用,也可以制造许多有趣的材质。
展料 的 价 段 评 较的 毒 还 , 价 目 少系 理 主 对 体 前 。统 学 要 纳 系 , 人研集米的纳 群究中材建米 流,于料立材 行而对生还料 病针其物处生 学对健安在物 研纳康全探安 究米效性索全 开材应评阶性
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纳米材料大量涌 现,其优良特性及新奇功能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人们接触纳米材料的机会也随之迅速增多。对纳米材 料的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然而, 现有的环境与职业卫生接触标准及安全性评价标准及 方法能否直接适用于纳米材料还未能确定,纳米材料 生物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建立还处在探索阶段。目前, 对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价还主要集中在对其健康效 应的毒理学研究。本文从人群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研究 两个方面分析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1、纳米是一种几何尺寸的度量单位,1纳米=百万分之一毫米。 2、纳米技术带动了技术革命。 3、利用纳米技术制作的药物可以阻断毛细血管,“饿死”癌细胞。 4、如果在卫星上用纳米集成器件,卫星将更小,更容易发射。 5、纳米技术是多科学综合,有些目标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才会实现。 6、纳米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是当前的科学发展主流,它 们的发展将使人类社会、生存环境和科学技术本身变得更美好。 7、纳米技术可以观察病人身体中的癌细胞病变及情况,可让医生对症下 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