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交通流基本特性第一节 流量(交通量)Q.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交通量的空间分布



主要包括: 交通量的城乡分布 交通量的路段分布 交通量的方向分布 交通量在车道上的分布
2018/9/25
9 9
四、设计小时交通量


含义及作用: 交通量具有随时间变化和出现高峰小时的特点, 因此,在进行道路设施规划设计时,必须考虑这 个特点。工程上为了保证道路在规划期内满足绝 大多数小时车流能顺利通过,不造成严重阻塞, 同时避免建成后车流量很低,投资效益不高,规 定必须选择适当的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 量。 根据美国的研究、认为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作 为设计小时交通量是最合适的。
第二章 交通流基本特性
第一节 流量(交通量)Q
2018/9/25
1 1
一、交通量的定义
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 通过道路某一地 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按交通 类型分, 有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和行人 交通量,一般不加说明则指机动车交通量,且指来往 两个方向的车辆数。
2018/9/25
2018/9/25
29 29
一、交通流三参数基本关系

交通流三参数之间的基本关系式为: Q KV 式中:Q —流量(辆/h); V —速度(区间平均速度)(km/h); K —密度(辆/km)。
2018/9/25
30 30
一、交通流三参数基本关系

流量、密度、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见下图:
2018/9/25
安德伍德模型 的适用范围
2018/9/25
36 36
三、流量与密度的关系

交通流的流量-密度关系是交通流的基本关系,根 据格林希尔茨公式及三参数的基本关系式可得:
K Q KV f (1 ) Kj K2 Vf (K ) Kj
16 16
2018/9/25
二、行车速度的统计分布特性
常用以下特征车速表示车速的统计分布特性: 中位车速:也称50%位车速,是指在该路段上在 该速度以下行驶的车辆数与在该速度以上行驶的 车辆数相等。 85%位车速:在该路段行驶所有车辆中,有85% 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只有15%的车辆 行驶速度高于此值。 15%位车速:意义与前亦同。 车速分布的标准偏差S与85%位车速和15%车速之 差存在着下列近似关系: S (85% 位车速 - 15% 位车速)/2.07
二、速度与密度的关系

1959年,格林柏(Greenberg)提出了用于密度很 大时对数模型:
Kj V Vm ln( ) K
格林柏模型 的适用范围
2018/9/25
35 35
二、速度与密度的关系

1961年安德伍德(Underwood)提出了用于密度 很小时的指数模型:
V Vf e

K Km
二、交通量的时间分布
时变化:一天24小时中,每个小时的交通量亦在 不断变化。 一天24小时中,流量最大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称 为高峰小时交通量。 高峰小时系数: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 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 比。 高峰小时交通量 PHFt 60 (高峰小时内t时段的交通量) t 一般 t=5min或t=6min或 t=10min,最常用t=15min
2018/9/25
11 11
四、设计小时交通量
设计小时交通量的计算(不考虑方向不均衡性) DHV DHV AADT k n W W1 n C单 式中:DHV—设计小时交通量(辆/h); K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 N — 车道数; C单— 每一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辆/h); AADT — 规划年的年平均日交通辆量 (辆/d); W —路幅宽度(m); W1 —一条车道宽度(m)。
二、车道占有率


由于密度是瞬时值,随观测时间和区间长度而变 化,且反映不出车辆长度和速度的关系,尤其是 在车辆混合行驶时密度的大小并不能明确表示交 通流的状态,这就要引入车道占有率的概念表示 密度。 车道占有率包括空间占有率和时间占有率两种。
2018/9/25
23 23
二、车道占有率

空间占有率:是指在一定路段上,车辆总长度与 路段总长度之比(%),表达式为:
2018/9/25
1 7 WADT Qi 7 i 1
4 4
二、交通量的时间分布

月变化 :一年内各月交通量的变化称为月变 化。年平均日交通量与月平均日交通量之比,称 为交通量的月变化系数(或称月不均衡系数,月 换算系数),以K月表示 。
AADT K月 MADT
2018/9/25
5 5
一、基本定义



地点车速:这是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车 速,因此观测时L取尽可能短,通常以20~25m为 宜,用做道路设计、交通管制、交通规划资料。 行驶车速:这是从行驶某一区间所需时间(不 包括停车时间)及其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用于 评价该路段的线形顺适性和通行能力分析,也可 用于计算道路使用者的成本效益分析。 运行车速:是指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良好 的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 持的安全车速:用于评价道路通行能力和车辆运 行状况。
1 n V t vi n i 1
2018/9/25
18 18
三、时间平均车速与区间平均车速
区间平均速度:是指某路段的长度与通过该路 段所有车辆的平均行程时间之比(以后讲到速度 如果不加说明即为区间平均速度)。当观测长度 一定时,其数值为所有车辆行程车速的调和平均 值,计算公式为: s 1 Vs n 1 1 n 1 ti n i 1 n i 1 v i 式中: V s —区间平均速度(km/h) ;s —路段长度 (km);ti —第i辆车的行驶时间(h);n —观 测到的车辆数;vi —第i辆车行程车速(km/h)。

2018/9/25 7 7
二、交通量的时间分布
如: t=15(min)
高峰小时交通量 PFH15 4 (高峰小时中高峰 15 min交通量)
t=10(min)
高峰小时交通量 PFH10 6 (高峰小时中高峰 10 min交通量)
城市中短时间的高峰交通量造成交通阻塞。
2018/9/25 8 8
15 15
2018/9/25
一、基本定义



行程车速:行程车速又称区间车速,是车辆行 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 间)之比。行程车速是一项综合性指标,用以评 价道路的通畅程度,估计行车延误情况。要提高 运输效率必须提高车辆的行程车速。 临界车速:这是指道路达到理论通行能力时的 车速,对于选择道路等级具有重要作用。 设计车速: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 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 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的标准。
2018/9/25 17 17
三、时间平均车速与区间平均车速

时间平均车速:在单位时间内测得通过道路某断 面各车辆的点车速,这些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即为该断面的时间平均车速,即:
式中: V t —时间平均车速(km/h); v i —第i 辆车的地点车速(km/h); n —单位时间内观测到车辆总数(辆)。
10 10
2018/9/25
四、设计小时交通量




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 所谓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就是将一年中测得的 8700个小时交通量,从大到小按序排列,排在第 30位的那个小时交通量。 研究表明,第30位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 (AADT)之比的K值十分稳定。 据国外观测,按道路类别及所在地区不同K值分 布在12%~18%范围内。
27 27


2018/9/25
三、车头间距 hs 、车头时距 ht

平均车头间距与平均车头时距与宏观交通流参数 Q、K存在以下关系:
1000 K hs 3600 Q ht
式中:hs —平均车头间距(m); ht —平均车头时距(s)。
2018/9/25
28 28
第四节
交通流的基本特性 及其相互关系
1 n Rt ti T i 1
式中: Rt —时间占有率; T —观测总时间; ti —第i 辆车的长度; n —观测时间内通过该路段的车辆数。
2018/9/25 26 26
三、车头间距 hs 、车头时距 ht
前述Q、K、V(这里V是指什么?)均属于宏观 交通流参数,而车头间距和车头时距属于微观交 通流参数。其定义为: 车头间距:是指一条车道上前后相邻两车(用前 保险杠等具有代表性的点测量)之间的距离。 车头时距:是指连续行驶的前后两辆车(具有代 表性的点)通过行车道上某一点(或某一断面) 的时间差。 对观测路段上所有的车头间距和车头时距取平均 值称为平均车头间距与平均车头时距。
2 2
一、交通量的定义

交通量时刻在变化,在表达方式上通常取某一时 间段内的平均值作为该时间段的代表交通量。如 果以辆/d为单位,平均交通量表达式为: 1 n 平均交通量 Qi n i 1 按平均值所取的时间段的长度计 ,常用的平均交通 量有: 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 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 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
2018/9/25
33 33
二、速度与密度的关系

1933年,格林希尔茨( Green shields )提出了速 度—密度线性关系模型,且模型与实测数据有良 好的吻合性。
K V V f (1 ) Kj
K=0 →V=Vf K=Kj→V=0 K=Km→V=Vm Q→Qmax
2018/9/25 34 34
2018/9/25 20 20
第三节 密度 k、车道占有率 车头间距 hs 、车头时距 ht
2018/9/25
21 21
一、密度 K

交通流(车流)密度: 是指某一瞬间内单位道 路长度上的车辆数目。
N K L 式中:N —路段内的车辆数(辆); L —路段长度(km)。
2018/9/25
22 22

2018/9/25 12 12
四、设计小时交通量

设计小时交通量的计算(考虑方向不均衡性)
DDHV AADT K KD
式中:DDHV——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 K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 KD —方向不均匀系数(%)
2018/9/25
13 13
第二节 速度V
2018/9/25
14 14
3 3

2018/9/25
一、交通量的定义

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
1 365 1 366 AADT Qi或闰年 : AADT Qi 365 i 1 366 i 1


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 1 k MADT Qi k i 1 k:为当月的天数。 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

2018/9/25
19 19
三、时间平均车速与区间平均车速


时间平均速度与区间平均速度之间的互换关系 由时间平均速度可以推算出区间平均速度:
σt2 Vs Vt Vt
式中:σt2 —时间平均速度观测值的方差。 由区间平均速度同样可以推算出时间平均速度:
σ s2 Vt Vs Vs
2 式中: σs —区间平均速度观测值的均方差。
31 31
一、交通流三参数基本关系
2018/9/25
32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2
一、交通流三参数基本关系



交通流特性的一些特征变量: 极大流量Qm —Q-V曲线上的峰值; 临界速度Vm —即流量达到极大时的速度; 最佳密度km —即流量达到极大时的密度; 阻塞密度Kj —车流密集到所有车辆基本上无法移 动(V=0)时的密度; 畅行速度Vf —车流密度趋于零,车辆可以畅行元阻 时的平均速度。
1 n Rs si S i 1 式中: Rs —空间占有率; S —观测路段总长度; si —第i 辆车的长度; n —观测路段内的车辆数。
2018/9/25
24 24
二、车道占有率

空间占有率示意图:
S
s1
s2
s3
s4
2018/9/25
25 25
二、车道占有率

时间占有率: 在道路的任意路段上,车辆通过时 间的累计值与观测总时间之比(%),其表达式 为:
二、交通量的时间分布

周变化:交通量的周变化是指一周内各天的交通 量变化,因此,也称周日变化。 周变系数定义为:年平均日交通量除以某周日的 平均交通量。
K周 日 年平均日交通量 某周日平均交通量

某周日的平均日交通量等于全年所有该周日的交 通量除以全年该周日的总天数。
2018/9/25
6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