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抗菌药》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泌尿道、呼吸道、胆道、皮肤软组织、 耳鼻喉、眼科感染等
治疗伤寒及抗TB杆菌第二线药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可乐必妥)
1、为氧氟沙星的左旋异构体 2、抗菌谱同氧氟,作用强,为氧氟沙星(消
旋体)的2倍 3、不良反应少
洛美沙星(Lomefloxacin)
特点:1、生物利用度高(90~100%) 2、抗菌活性同氧氟沙星 3、t1/2长,存在PAE, 1次/d 4、光敏反应发生率较高
3、外用磺胺
柳氮磺吡啶(SASP)
磺胺米隆(SML) 磺胺醋酰(SA) 磺胺嘧啶银(SD-Ag)
临床应用
1、流脑 首选SD,PN-G
代头孢菌素
次选氯霉素、第二、三
2、呼吸道感染 选用中、短效
如SD,SMZ+TMP
3、尿路感染 SIZ,SMZ+TMP
4、肠道感染
溃疡性结肠炎——SASP
肠炎、菌痢——SMZ+TMP
物利用度,避免同服
常用药物特点
诺氟沙星(Norfloxacin,氟哌酸) 第一个含“F”喹诺酮类 F为35~45%,血浓度较低 主用于肠道、尿路感染,亦可用于呼吸道 皮肤软组织、眼科感染,疗效一般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F较高,仅比诺氟高,比其他喹诺酮低。
抗菌作用:对G-杆菌最强:如大肠、痢疾、流感、
细菌直径
1~2 M
DNA分子长度
>1000 M
后者需要高度扭转、形成超螺旋结构
装配在菌体内(回旋酶)
A A
3、耐药性:存在交叉耐药,有增长趋势
临床应用
敏感菌感染: 1.呼吸道感染 、胃肠道感染(伤寒、副伤寒、 细菌性肠炎、菌 )、泌尿生殖道感染 、淋病、 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显效 2.骨髓炎、关节感染
人工合成抗菌药
人工合成抗菌 药
喹诺酮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 甲氧苄啶 硝基呋喃类
喹诺酮类药物
第一代 萘啶酸(1962,已弃用) 第二代 吡哌酸(1974) 第三代(含“F”)
诺氟沙星、培氟沙星 、环丙沙星 、氧氟 沙星、 依诺沙星 、氟罗沙星 、洛美沙星 第四代 克林沙星、加替沙星等
药动学
吸收:吸收迅速、完全,除诺氟沙星外,其 余吸收率>80%
磺 胺类药
优点:1、抗菌谱较广 2、某些感染有显效:流脑(SD)
伤寒(SMZ+TMP) 3、使用方便(口服制剂),稳定性强
缺点:1、不良反应较多:肾损害,过敏 2、抗菌活性不高,易耐药且存在交叉 耐药性
抗菌谱——较广(多数G+、G-菌) 敏感: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
淋球菌、 鼠疫杆菌(链霉素首选) 次敏:G-杆菌:大肠、痢疾、变形、肺炎 、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2、中枢神经系统 兴奋症状: 可逆,可能是药物
阻断了GABA的A受体所致 3、过敏反应 光敏性皮炎(尤为皮肤蓄积者,如洛美沙星、 司帕沙星) 4、其他 可能引起骨关节病(动物实验),可致关节
痛,儿童大剂量应用显示缺乏例证。孕妇、乳母 避免用
药物相互作用
1、抑制茶碱类、华法林、咖啡因的代谢,避免合用 2、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CNS兴奋、惊厥的发 生率 3、H 2受体阻断药及Mg2+、Al3+、Ca2+、Fe2+降低其生
二氢叶酸 二氢叶酸 还原酶


四氢 叶酸
转 移 酶
嘌呤、嘧啶
H2N
SO2NH 2
磺胺类 砜类
外源性叶酸 (人及动物)
合成蛋白质
解释(根据作用原理)
1、抗菌谱广? 多数细菌有PABA途径 2、毒性低? 人体靠外源叶酸,不能自己合成 3、首剂加倍? 亲和力低5000-25000倍 4、耐药性(交叉)? 同一机制 (1)酶提高识别力——与磺胺亲和力 (2)细菌改变代谢途径:自身制造PABA,
伤寒——SMZ+TMP
氟罗沙星(Fleroxacin,多氟沙星)
特点:1、抗菌谱广:除一般敏感菌外,对厌氧 菌,支、衣原体强
2、体内抗菌活性强,(氧氟、环丙) 3、生物利用度高(近100%) 4、t1/2长,1次/d 应用:似氧氟,去TB,加厌氧菌,支、衣原体 感染
司帕沙星(Sparfloxacin,司氟沙星)
特点:1、抗菌活性及抗菌谱 (1)对G+菌作用强(葡萄球、链球环丙), (2)对支原体、衣原体强;TB分支杆菌有效 2、t1/2长,1次/d 3、应用(1)敏感菌(含厌氧菌)及耐药菌 (2)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3)第二线抗TB药 4、不良反应 光敏性皮炎
增加酶量,利用外源叶酸 等
分类
1、用于全身感染的磺胺(易吸收)
短效(t1/2 10 h):磺胺异噁唑(SIZ) 中效( t1/2 =10-24 h): 磺胺嘧啶(SD)
4次/d
2次/d
磺胺甲噁唑(SMZ)
长效( t1/2>24 h ):
2、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难磺吸胺收多)辛(SDM) 1次/3-7d
布鲁、流感、伤寒(SMZ)、 绿脓(SML、 SD-Ag) 沙眼衣原体 无效:G+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
选择性:SD——脑膜炎球菌
SMZ——伤寒 SML、SD-Ag——绿脓
作用原理
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成
抑制核酸、蛋白质合
二氢 喋啶
+
L谷 氨酸
+
NH2
二氢叶酸 COOH 合成酶
PABA (-)
分布:组织穿透性好,分布广。可进入骨、 关节、前列腺、脑(氧氟、环丙、培氟) 达治疗浓度
代谢与排泄:差异较大,氧氟、环丙胆汁中浓 度高
共同特点
1、抗菌作用
(1)抗菌谱广:G+、G-细菌、厌氧菌、军团菌、衣
原体、支原体、分枝杆菌(环丙、司帕等)
(2)作用机制独特(抑制DNA回旋酶),与其他抗

药间无明显交叉耐药性
(3)PAE较长
2、给药途径广(口服、注射均可)
百度文库
3、生物利用度较高,通透性较好
4、不良反应较小
抗菌作用(第三代)
1、抑菌谱广
G-菌:大肠、痢疾、伤寒、变形、产气 杆、
氧氟)
淋球——强;绿脓(环丙、
G+菌:金葡、链球——敏感
分枝:(环丙、氧氟、左氧氟、司帕)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敏感
2、机制: (1)抑制细菌DNA回旋酶,
有效,
绿脓等,对 产酶淋球、耐药金葡
伤寒及TB杆菌有效
应用:胃肠道、泌尿道、呼吸道、骨关节及皮肤
软组织感染,第二线治疗伤寒及抗TB药
氧氟沙星(Ofloxacin,氟嗪酸)
F比诺氟沙星高
分布广:肺、痰液、骨、耳鼻喉、前列腺均可 达有效浓度, 尿液浓度高(与左氧氟
沙星并列首位)
抗菌作用:比诺氟沙星强(一般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