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国外交文化中的实用主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美国外交文化中的实用主义

摘要:从建国初期的十三州到横贯东西两大洋的超级大国,美国已走过了二百多年的历程。纵观美国历史向外扩张一直是这个国家生活的主线。正是这种不停地扩张早就了今天的美国,回顾美国的扩张历程在不同的时期它打出不同的口号,从孤立主义直至今天的人权高于主权等形式的扩张主义等,其实不过是为其谋求自身利益而寻找的合法外衣。这种实用主义的外交为美国赢得了极大的利益,1探究这种实用的民族心理从其形成的民族文化元素中寻找依据不失为一种方法,对了解美国长期的基本外交实用主义规律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美国实用主义外交文化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在发现之初还是一片等待开发的处女地,身受迫害的清教徒们成为它的第一批居民。这些带有欧洲传统敢于冒险的思想的移民面对近乎原始的土地开始了艰苦的开发工作,清教徒们面对创业初期的艰苦生活和当地原住民的侵扰以及欧洲迫害势力追捕的环境,获得一片宁静和充足的食物成为他们的最初追求。这是实用主义的第一表现。物质利益的追逐在这片土地上上演,这一时期随着更多移民的迁入逐渐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地区之间联系也在不断加强,来自同一地区同样的大陆文化和同样的生活经历,以一种共同的眼光看待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民族之间的认同感也慢慢产生,为民族主义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一个新的国家群体正在产生。

然而这种仅停留在物质上的交流是没有精神文化支撑的,这种追逐仅仅是为满足个人的需要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泛滥使这片土地显得杂乱无章。纵然有丰富的物质基础依然弥补不了这种精神文化上的空洞。“我们通常所说的物质主义实际上是外在表现而不是内在原因。物质主义的根源是人们对自己内心世界以及外部世界认识的贫乏,当我们的当代文化中,具有重大内在意义的商业活动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人们也懒得去追求,正是这种精神上的匮乏使得人的精神世界萎靡不振,这才是物质主义最基本的要素,物质主义是人类在精神世界中缺乏理想的疾病”。①这时候宗教成为弥补这种空虚不足的首选,用宗教的教条原则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道德以适应新的世界。同样也成为之后这一民族不断扩张的原始依据。

美国学者洛弗尔曾说过‘人是在文化的氛围中长大的受到其中的基本的价值观、风俗和信仰的熏陶。那些在美国社会中握有政治权力的人易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与态度有许多文化根源。此外,每个民族国家,统治本身和外交政策的制定都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中产生的,’以物质和宗教为两面大旗,换句话说就是现实利益与理想主义。“理想和现实不完全是对立和冲突的,而是有机地互相联系与补充,就像美元钞票的两面,一面是赤裸裸的用金钱物化了利益,另一面则是开国之父们的庄严肖像,象征着美国作为立国之本的民主和理想信念”。

②正是在这种文化之下美国开始漫长的扩张之路。

民族主义的自由主义的泛滥一方面推动了这一群体反对英国争取独立的斗争,另一方面也在独立之后成为进一步扩张的精神动力。毫无疑问这2批不断壮大的移民潮中不乏信奉上帝的基督教徒,他们带着传播基督耶稣的使命来到这片土地,这种带有普世主义性质的思想是不容否定的,然而在美国以我为中心皆可为我所用的思想支配下,清教的“宿命论和种族优越论也成为其理论根源,除了为最初的领土扩张辩护外,“天定命运论””还包含美国建国的必然性和传播民主

制度的双重理论意义。随着美国的诞生,民主制度的建立,这种自我的优越感便更加显现,自身反对西方封建等级而又完全区别与西方而建立的民主制度‘三权分立’,从制度上为美国确立了的这种优越感。“伏尔泰说每个人手持自己心中圣贤的大旗愉快地走向罪恶。任何一个雄心勃勃的民族在取得些许成功后,如果再用成功熏陶民族的各种宏图大志,就可能会不自觉地夸耀自己的历史财富,以上帝的选民自居,这种对自身力量信仰,相信自己福星高照的本身与政治或宗教上的神秘,信仰完全不能相提并论,无论是光耀着神圣的光环或带有世俗的色彩,这种最明显的倾向就是强调自我的优越性”。③但是它也是产生所谓“天定命运论”学说的理论,即使这种理论禁不起现实的推理,但它毕竟为美国的扩张找到了理论支撑。“思想本身并不能促成扩张主义。原始的土地、矿产资源和商业通道,所有这些因素和其他物质利益,吸引了扩张分子,、、、扩张似乎是确保国家未来前途的必要条件”。④美国建立后一段时期内实行孤立的外交政策,这不过是其在相对较弱的不利形势下的一种自保。孤立主义并不孤立它只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扩张形式。现实将证明这种政策的短暂性。

在通过各种方式确立稳固国家之后,这种孤立便明目张胆的向扩张转变,西部广袤的土地成为这种政策的试金石。“天定命运论使得民族主义者能够寻求扩张而又没有背叛其最初理想的感觉、、、、道德思想是自私自利的同伴,而扩张主义则是两者亲密结合的产物。”⑤以天定命运论为旗帜,现实的魔爪已伸向那里。正如马克思韦伯所说“直接支配人们行动的是利益(物质的和精神的)而不是观念,然而,这些观念所形成的‘世界表象’,往往充当了转换器,它决定着利益的动力在什么轨道上推进行动。无论是民间的利益团体还是政府组织,‘美国领导人越来越多地从领土扩张这个角度来认可自由与国家地位的大力增强之间的关系’⑥“美国把空旷的北美大陆看成未来经济机会的保障,他们对于土地的饥渴始终支持着天定命运观的‘现实’一面,、、、、、对西部的进驻和对经济资源的开发、、、、避免了美国重新走上欧洲的老路,成为一个阶级分化的、、、、、社会。西部就成为维系美国自由的必不可少的社会条件”。⑦“门罗宣言把美国孤立扩大为美洲的孤立,在当时有维护美洲独立于主权的进步意义但在实际上,也为日后美国向中美洲扩张扫除障碍,、、、、‘反对外国干涉拉美事务的门罗主义变成了为美国单独干涉地区事务作辩护的门罗主义’⑧(从一个附属国到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为维护美国人心中的完美国度,美国的外交政策也随之转变,这既是适应时代的变化也是其实用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传统扩张时期的所谓“天定命运论”“种族优越论”等宗教色彩的空头虚无学说必会随着美国国家利益的超出本土的范围扩展而湮没无闻。文化中所含有的实用因素不会随之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而恰恰相反,它却在一定作用下左右这种形势。

建国之初的华盛顿作为土生土长的美国人长期生活在现实之中,是一位务实的政治家,美国刚独立时“他写道,‘那些按照无私原则行事者相对来说只是沧海一栗’,他承认爱国3主义会使人民产生激情和勇气,具有强大的力量,‘但是我冒昧地断言,一场伟大而持久的战争从来不只是根据这些原则而受到支持,这场战争肯定得益于一种利益的远景’⑨他在后来的告别演说中也提到“面对外国势力暗藏的诡计,一个自由的民族必须经常保持警惕”⑩(这也是告诫后来者在美国对外政策中要坚持实用主义原则。后来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曾经也谈到他的前辈们所秉承的理想主义的现实主义思想“他们都是理想主义者,但也是非常实际的人,他们对于建立一个、、、新乌托邦不存在幻想。他们知道人应朝着尽善尽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