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节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节选)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一、教育技术学专业知识体系

(一)知识体系设计

根据信息化社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和职业定位,提取出相应的能力体系,从而设计相应的专业知识体系。教育技术学专业知识体系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应该具备的整体知识框架及其结构,是教育技术专业学科所需知识的集合。教育技术学专业能力体系与知识领域映射关系如图4-1所示。

各专业点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该地区的学生就业需求,在培养不同职业取向的专业人才时,其主要培养能力有所不同。

图4-1 能力体系与知识领域映射关系

(二)知识体系结构

本专业知识体系结构是以知识领域、知识模块和知识单元三级形式呈现。知识领域是整个专业知识体系结构的第一层次,每一个知识领域代表一个与教育技术专业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领域方向。知识模块是对知识领域的进一步分解,描述的是特定的学科知识子领域方向。知识单元是知识模块中的一个单元内容,描述的是该知识模块中的一个具体分支或知识章节,是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基本教学或实践单位。知识单元分为核心知识单元和选修知识单元。核心知识单元是本专业知识体系的最小集合,是对本专业的最基本要求。选修知识单元是指不在核心知识单元内的那些知识单元。

本规范将知识领域分为两个层面:基础领域层面与应用领域层面。基础领域层面主要为

本科生奠定专业知识基础;应用领域层面主要培养本科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基础领域层面包括教育技术理论基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基础、媒体与艺术基础等领域。应用领域层面包括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教育资源开发与管理、信息化教育装备与环境开发及管理等领域。

(三)知识体系内容教育技术学专业知识体系内容涉及6个知识领域,共包含51个知识模块,如表4-1所示。

表4-1 各知识领域对应的知识模块

表4-1 各知识领域对应的知识模块

知识领域知识模块

教育技术理论基础(ET)Educational Technology Foundations ET01 教育概论ET02 学习心理与学生发展ET03 教师专业发展ET04 教学论ET05 教育传播理论ET06 教育项目管理ET07 教育研究方法ET08 教育统计与测量ET09 教育技术学发展史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基础(CC)Computer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C01 数据结构与算法CC0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C03 人工智能基础CC04 Web技术基础CC05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CC06 数据通信基础CC07 计算机网络基础CC08 网络安全与管理CC09 多媒体技术基础CC10 软件工程基础CC11 教育软件分析与设计CC12 离散数学

媒体与艺术基础(MA)Media & Arts MA01 艺术基础MA02 摄影技艺MA03 二维动画MA04 三维动画MA05 图像处理MA06 音频技术MA07 摄录编技术MA08 多媒体交互界面设计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CI)Course Development & Instruction Design CI01 课程开发理论CI02 教学系统设计CI03 教学实施与评价CI04 信息技术教育理念与应用CI05 人力资源培训理论基础CI06 培训方案与内容的设计CI07 培训实施与评价

教育资源开发与管理(ER)Educational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nagement ER01 基于网络的应用系统开发ER02 教育电视节目编导ER03 教育电视节目制作ER04 多媒体作品设计开发ER05 教育游戏开发ER06 教育信息处理ER07 学习资源开发与管理ER08 信息化教育组织管理ER09 移动学习应用ER010 远程教育应用ER011 嵌入式系统

信息化教育装备与环境开发及管理(ES)E-educ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 Management ES01 多媒体教学系统集成ES02 远程教育系统ES03 数字化校园规划与管理ES04 教育装备系统建设ES05 教育人机工程

二、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一)课程体系设计

1.课程体系结构

本专业课程分为基础课程、主干课程、高级课程三个层次。基础课程用以奠定专业基础,涵盖知识体系中的部分核心知识单元。主干课程是其他专业不可替代的专业必修课程,涵盖知识体系中的大部分核心知识单元。高级课程可以是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是反映学科前沿和反映学校特色的课程。如果某部分核心知识单元未能包括在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中,则应将其加入到高级课程中。

为更加清晰地描述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定位,本规范采用核心课程概念对课程属性做进一步描述:核心课程应该覆盖知识体系中的全部核心单元及部分选修知识单元。所有主干课程必然都是核心课程,部分基础课程和部分高级课程也可以是核心课程。各专业点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学生就业区域的特点,将培养目标和职业定位具体化后,设计包含相关核心课程的课程体系,适合本专业点的要求。

2. 主干课程设置

对具体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而言,要求主干课程的设置采用"3+5"模式。

模式中的"3"是指各专业点都必须统一开设的3门主干课程,包括:(1)教育技术学导论:指导学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2)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3)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大学生创新训练基础课程。

本规范给出一组推荐主干课程,共15门,包括:教育传播学,学习科学与技术,绩效技术导论,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远程教育应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教育软件分析与设计,教育信息处理,教育装备系统规划与集成,教育人机工程,数字化校园规划与实施。

模式中的"5"是指各专业点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从本规范推荐的15门主干课程中选择5门,并与必须统一开设的3门主干课程组成8门主干课程。各专业点在此基础上,根据各自的办学特色,设置基础课程、主干课程及高级课程,并据此确定教学计划。同时,亦允许办学点根据当地的社会需求,按照本专业的知识体系标准,对本规范推荐的主干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或拓展,但在评估验收时必须说明理由。

(二)推荐培养方向课程组

本规范推荐了教学系统设计、信息技术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数字教育媒体、教育软件工程和教育装备技术6个培养方向课程组,以培养相应的职业取向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在具体教学计划中的课程体系还应该包括相关数理知识和音乐、美术、摄影等基础课程。

对于不同职业取向的培养方向课程组而言,主要培养的专业能力是有所不同的。各专业点可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社会需要,按照本专业的知识体系标准,参照所推荐的课程组和主要培养的专业能力,自行确定专业方向并设计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更详细的能力体系,以提高对教学实施和评估工作的指导性。

课程组一教学系统设计

本课程组主要培养教学与训练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为毕业生在有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