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成都房地产市场年度研究报告之宏观环境篇
成都市及龙泉驿区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成都市及龙泉驿区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bb4f53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c.png)
成都市及龙泉驿区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前言我们认为:策划和销售的目标,就是在获得合理利润的前提下,最快的速度把房子卖出去,并且在销售的过程中卖出自己的特色来,形成快速销售的好产品;虽然,规范化的管理会增大成本,但是必然提升销售的最终效果。
一、产品定位:产品要有品质。
在一个区域,以特殊的姿态出现,获得第一感官上的好感,她有品质、有特色、有亮点,适合当地的市场而更能引领当地的消费,产生非空中楼阁的超越感。
二、文化沉淀:产品推销过程要有品位。
在现有市场条件下,没有文化而获得成功是比较困难的,并且极有可能付出巨大的代价!为了更成功,我们当以营销的角度赋予她一种出水芙蓉般的文化。
三、销售方式:以品牌和项目的名气,直指人心地打动目标客户,达到迅速销售的目的。
这样的销售不是推销而是顺理成章的共鸣。
四、盈利模式:成功的产品定位与文化沉淀,加之优秀的营销系统,盈利只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全程的盈利公式产品组合文化快速销售=盈利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分析一、成都市及龙泉驿区宏观环境分析1、成都的历史文化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
近几年,她又以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成就,先后荣获联合国颁发人居奖和最佳范例奖两项殊誉。
成都是一座融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特大城市。
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风光绚丽多姿和名胜古迹众多而闻名于世。
锦城蓉城是成都的别名。
2、成都的地理位置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XX,四川盆地西XX,平均海拔500米左右。
境内兼有山景、平原和丘陵之美,且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摄氏16度上下,降水量约1000毫米,素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之誉,加以土地肥沃,水利先进,物产十分富饶,历来被称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明珠。
成都市的全市总面积12.3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1000万人,辖区划为7区4市(县级市)、8县。
3、龙泉概况龙泉驿区位于成都市东XX,紧邻龙泉山西XX,是成都市九区之一、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XX所在地、成都市城市向东发展的主体区域。
2006年成都商业地产发展报告(部分摘录)
![2006年成都商业地产发展报告(部分摘录)](https://img.taocdn.com/s3/m/310eab1543323968001c9219.png)
2006年成都商业地产发展报告(部分摘录)成都商业地产从2003年至今持续升温、火爆异常,称之“商业地产第四城”实为不过。
2006年表现在商业用地供应创高和整体售价的攀升,主旋律仍是理性回归,整体持有、只租不售物业体量激增,但售后返租、商管运营等矛盾凸显。
200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8%,是1994年以来的最高增长速度,其中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48.1亿元,增长14.0%。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5.3亿元,增长14.9%,为1998年以来的最快速度。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939.8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09.4亿元,增速分别为14.7%和15.7%。
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89元,增长12.6%。
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由上年的35.3%下降到2006年的33.9%。
一、成都市区商业地产土地供应交易情况2006年成都实际土地供应成交6391.21亩,总成交额174.93亿元。
供不应求、大鳄云集是本年度土地市场的显著特征,诸如九龙仓、华人置地、嘉德置地、广州力讯、中信、万达等活跃异常,加剧整个成都房地产市场的竞争。
(2006年成都市区土地成交结构)全年商住规划用地成交3015亩,纯商业用地共计成交688.8172亩,据此测算,将为07—08年度带来超过300万㎡左右的开发量进入市场。
从土地交易情况来看,集商业Array和住宅开发功能与一身的商住用地是成都房地产市场主力军,商业板块土地供不应求,交易市场乏力。
二、成都市区商业地产发展概况2006年成都市区商业地产市场开发量为152.37万㎡,成交107.19万㎡,其中写字楼供应量为50.90万㎡,较上年增长2.1倍,但成交量较05年下降16.2%。
全年成都五城区商业地产交易均价为8687元/㎡,较上年增长9.5%,创历史新高。
全年在线租售交易商业项目212个,其中年度新增70个,余盘142个。
2006年上半年成都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2006年上半年成都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6543b21453610661ed9f483.png)
2006年上半年成都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策划部:**前言本报告介绍了06年上半年成都市房地产市场情况,报告主要是对网络数据、网络观点进行分析整理后,由土地情况分析、住宅类物业情况分析、商业类物业情况分析及办公类物业情况分析四部分组成。
旨在通过该报告使读者较为清晰的了解成都市06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情况。
由于大量数据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能保证其完全真实性,本报告仅供读者参考。
第一章06年上半年成都土地市场情况分析第一节06年上半年成都土地供应情况2006年上半年成都市土地市场共发布拍卖和挂牌宗地130宗,共计9082.44亩。
其中主城区(五城区和高新区)有40宗,共1385.61亩;其余90宗分布在各郊(区)县,共7696.83亩,约占上半年土地总供应量的85%。
一、上半年土地供应数据来源:成都市国土局●由于受到春节假期影响,2月份土地供应量明显下降,仅有782.95亩,是上半年供应面积唯一低于1000亩的月份;●进入3月以后,土地供应量逐月上升,到5月已恢复到了1月份的水平,土地月供应量接近1900亩,土地市场供应十分充足;●进入6月后,由于国六条的出台,土地市场受到影响,土地供应面积再度缩水,供应面积下降了约32%。
总体来看,除开节日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上半年成都土地市场的供应充足,走势平稳。
二、上半年土地供应用途数据来源:成都市国土局●06年上半年月拍卖和挂牌的土地中包括103宗约7595.29亩商住用地、12宗约1048.42亩居住用地和16宗438.73亩商业用地;●商住用地规模越来越大,所占比例也越来越高,可见为了增加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具有住宅和商业开发双重功能的商住用地已成为目前最主要的土地用途,其供应量占上半年土地供应总量的83%。
三、上半年土地供应区域分布数据来源:成都市国土局06年上半年的土地供应以靠近主城区的温江、龙泉和双流3个近郊区县的供应为主。
其中温江今年上半年已经累计供应了约2117亩土地,是目前供应土地最多的区域,占到了上半年成都土地供应总量的23%,充足的土地供应为温江房地产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温江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的也大大刺激了土地市场的发展。
某上半年成都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分析
![某上半年成都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c62a6ec77da26925c5b0d6.png)
2006年上半年成都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一、新盘整体概况2006年1-6月,经过05年国家的宏观调控,一些持观望态度的购房需求开始释放出来。
在对06年上半年成都楼市的回顾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特征:区位:城东稳步发展城中06年上半年住宅供应仅约33.34万㎡,供应量有所减少,供应类型包括商业地产、写字楼、小户型、(超)高层电梯公寓项目;出于土地供应方面的原因,整体价格一直是各区域的领头羊;城南和城西也以其最为成熟的环境继续担当购房者首选区域的角色;城东在经过05年的第一次开发热潮之后,06年上半年迎来其稳步发展的时期,供应面积约102.13万㎡,除了品牌开发商的代表项目(魅力之城、卓锦城、蓝谷地等)继续上市外,博瑞“优品尚东”、“千居朝阳”、“正成·沙河明珠”等项目也陆续推出。
“名企+大盘”的开发模式对提高城东的整体品质和区域价值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其环境优势和居住价值已经得到购房者的认可,供应加大的同时价格也是一路攀升。
随着东调搬迁的加快,城东土地供应增大,城东发展正进入快车道。
城北和城东相比开发处于一个试探和预热的阶段,商品房供应量仅为12.97万㎡,在主城区各区域中居末位,随着05年北部新城计划实施,蜀龙大道的通车,北新干道高架桥的破土动工,城北的环境有望得到改善;鉴于城北的各类专业市场繁多,居住环境一直无法有真正的起色,虽然目前也有许多知名开发商在城北囤地,但大多在三环外区域,因此,城北在2006年的发展态势难依然显得十分缓慢,06年下半年城北预计也将是一种比较冷清的态势。
规模:大盘、小盘齐上阵如果说05年是大盘林立的一年的话。
那么06年经过05年宏观调控后一些中小开发商也从调控的影响中恢复过来,纷纷推出自己的新盘。
但是由于调控所带来的持续影响,这些新盘规模都比较小。
同时各大盘因为其开发周期较长,因此出现了大盘、小盘齐上阵的局面。
推盘:乐观中带有谨慎受05年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大多数持币观望的消费者的需求在06年开年后都爆发出来,市场行情比较乐观;但06年上半年楼盘在推出产品的时候还是延续05年采取分期分批次或者是分栋推出的模式;在开盘时间的选择上开发商还是延续以往以周末、节假日为主的开盘时间战略,在时间上配合消费者。
2006年1季度房市
![2006年1季度房市](https://img.taocdn.com/s3/m/c52ac50bfc4ffe473368ab53.png)
第一部分政策形势一、2006年一季度国家政府颁布的政策及点评尺度点评:该政策由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作为房地产抵押估价的新规定,有四点值得关注:审慎放贷,科学、合理确定房地产抵押价值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以及其他贷款,通常将房地产作为抵押物。
房地产抵押价值是确定贷款额度的重要依据。
房地产抵押价值如果过高,就容易造成信贷风险,如果过低,抵押物的担保作用就得不到充分发挥。
《通知》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在发放房地产抵押贷款前,要确定房地产抵押价值,作为核定贷款发放额的依据。
商业银行内部审贷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房地产估价专业知识和技能,且不能参与信贷决策。
同时要求商业银行监测已抵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时了解抵押价值变化情况。
处置抵押房地产前,商业银行必须委托房估价机构对其市场价值进行评估,防止信贷资产流失。
创造良好市场竞争环境,维护房地产估价机构的客观中立三部门要求各商业银行建立房地产估价机构选用机制,制定选用办法。
由商业银行内信贷决策以外的部门,按照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在资质等级高、社会信誉好的房地产估价机构中择优决定。
同时要求房地产估价机构坚持独立、客观、公正原则,严格执行房地产估价规范和标准,不得以迎合高估或低估要求、给予“回扣”、恶意压低收费等不正当方式承揽房地产抵押估价业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干预房地产抵押估价活动和估价结果。
还要求房地产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大房地产估价市场监管和执法监察力度。
规范房地产抵押估价委托人及收费房地产抵押估价为贷款人核定抵押贷款额度提供参考依据。
《通知》规定原则上商业银行作为房地产抵押估价的委托人,并按“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由委托人承担估价费用。
禁止商业银行及其工作人员以任何形式向估价机构收取中间业务费、业务协作费、回扣以及具有类似性质的不合理或非法费用。
考虑到目前房地产抵押估价基本由借款人委托,为实现平稳过渡,《通知》规定商业银行和借款人另行约定委托人的,从其约定。
成都房地产市场概况
![成都房地产市场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7b43e9687e21af45b307a800.png)
(四)城北
城北的住宅开发非常稀少,最多的是专业市场。但 当成都的房地产开发延伸至二、三环及三环外区域时, 城北无形中就形成了眼下成都房产界的一个机会点。 目前万科在城北开发金色家园项目以及在新都圈地都 说明了这个趋势,并且城北的大规模拆迁将形成大量 的开发用地,在如今土地市场趋紧的情况下显然是一 块开发“处女地”。但其市场心理地位、环境及配套 完善将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由于城北现阶段 脏乱差的环境和人们传统的置业观念所致,城北住宅 价格难以向上攀升,另外三环及二环边快速增长的供 应量也使价格有上涨的压力。
成龙路片区: 八里片区: 东湖片区:华润翡翠城、 万年场片区:花样年花郡、千居朝阳 东三环片区:卓锦城、万科魅力之城、蓝谷地、大观城市花园
2、城东重点楼盘
3、价格分布:
一二环超4000,二三环超3500,高档楼盘已接近4500关口
4、2005年城东楼盘营销特征 、 年城东楼盘营销特征 房价平稳、 房价平稳、供需平衡 销售周期理想 5、2006年城东热点区域 、 年城东热点区域
三、重点开发公司、代理公司介绍
外地企业在近两年的土地拍卖和大盘开发中占领半壁江山, 据统计资料表明,就外来房地产企业在蓉投资规模来看,仅上 海绿地、和记黄埔、万科、融创、中海等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成 都拿地共计3733.1789亩,占到了全部拍卖土地的73.04%; 成交金额达到407844.7893万元,占59.56%。 关键词:地产保卫战随着外来巨鳄纷纷来到成都,短短几 年时间,成都的“地盘”已被外来军团占领半壁江山,而且其 扩张势头还非常强劲。他们将凭借着强大的资金、人才及技术 实力,大大地改变成都现有的房产开发格局和模式,也将改变 老成都人旧有的居家观念。 1、本土开发商:置信、蓝光、宏信、锦宏、建川、博瑞、开元、 心怡、森宇 2、外地开发商:万科、中海、华润置地、吉宝、远大、大连亿 达、绿地、上房、上海华敏、华新国际、深长城、融创、钱江 银通、银城房产。 3、代理商的格局:嘉联地产顾问、世家、中成、中原、凯斯特、 全心
成都房地产市场专业分析(2005-2006)
![成都房地产市场专业分析(2005-2006)](https://img.taocdn.com/s3/m/d2b8db03e2bd960590c67786.png)
目录一、房产市场概况1、开发投资情况2、开发面积情况3、开发资金分析4、销售状况分析5、空置状况分析6、五城区价格行情分析二、2005年成都市土地市场状况(一)2005年基本情况分析1、大成都(含郊区)土地供应状况2、土地拍卖市场状况1)土地拍卖的时间分布情况2)土地拍卖的区域分布情况3)交易价格分析4)供地规模分析(二)2005年土地流标分析1、基本情况分析2、流标原因分析1)地块面积过小2)地块规划条件不合理3)地块周边或地块所在区域差或目前市场不成熟4)地块规模或形状不利于规划设计(三)2006年一季度状况2005年至今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一、房产市场概况1、开发投资情况2005年1至12月成都市全市共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57.35亿元,同比增长40.1%,增幅比上年加快14.4%。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50.54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为30.92%,比上年占比多4.06个百分点,比2004年同期增长54.6%,比11月份上升了1.6个百分点。
其中住宅投资完成293.92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58.4%(注:2004年比2003年下降1.8个百分点);办公楼投资完成14.6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48%(注:2004年比2003年增长18.1个百分点);商业营业房投资完成73.75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33.7%(注:2004年比2003年增长83.4百分点)。
由此看出,2004年成都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其占固定资产的比重将近三分之一,住宅和办公楼的投资增速迅速,尤其是住宅的投资增长活跃,而商业营业房投资力度不强。
2006年1至2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8.66亿元,同比下降9.8%。
从投资用途上看,办公楼和商业营业房投资下降,分别完成1.02亿元和5.7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2.0%和33.5%,而住宅投资保持增长态势,完成投资26.84亿元,同比增长11.0%。
第一部分:成都市宏观环境现状分析
![第一部分:成都市宏观环境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d258ba1a37f111f1855bc4.png)
第一部分:成都市宏观环境现状分析一、宏观经济环境2004年,全市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国民经济呈现出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投资规模继续扩大,消费稳中趋活,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有所回落,对外经济发展加快,财政金融经济运行良好等特征,据统计局相关资料显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达425.3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1085.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75.28亿元,全市财政总收入286.31亿元,增长26.5%,进出口总额为33.65亿美元,增长33.7%,进出口相抵,顺差3.71亿美元。
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100亿元大关,达2185.7亿元,比上年增长13.6%为近十年以来最高水平。
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2004年成都市房地产业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贡献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
2004年共计完成投资为291.41亿元,增长18.8%,其中商业营业用房完成55.15亿元,增长83.4%;住宅完成185.6亿元,略有下降;办公楼完成9.86亿元,增长18.1%;其他用房完成40.8亿元,房地产投资的火热局面也将形成一定的资金人才吸聚效应,为房地产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经济基础。
另一方面,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呈快速增长趋势。
1-11月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326.6元,消费性支出为7358.5元,同比增长14.2%,其中居住消费支出为899.9元,同比增长16.2%,但居民居住支出的比重则较去年下降了2%,仅为9.6%,这说明居民收入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购买能力也将得到不断的提高,目前成都市的用以衡量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恩格尔系数维持在40%以下,且呈下降趋势。
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将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创造一个优越的宏观经济环境,可以预期,2005年,成都市房地产市场仍将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下去。
二、宏观政策环境近几年来,房地产行业存在着投资过热,投机性购房比例上升、房地产市场价格不理性上涨等现象,也相应地带动建材、电力、水泥等行业不良发展和产业结构恶化;从第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房地产投资增幅达43%高居不下;而第一季度的GDP增长率也达到9.8%,远远高于政府预期的目标7%,与此同时,居民消费指数已上升到 2.8%,经济发展面临通货膨胀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局部过热现象,国家宏观调控势在必行。
宏观调控政策下成都房地产路在何方3苟超(要这个)
![宏观调控政策下成都房地产路在何方3苟超(要这个)](https://img.taocdn.com/s3/m/d3a1e730647d27284b735141.png)
题目宏观调控政策下成都市房地产企业路在何方宏观调控政策下成都市房地产企业路在何方【摘要】成都市房地产行业,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可避免的随着全国房地产行业的火爆而繁荣。
近几年成都市楼市一路看涨,楼市价格的暴涨让市民怨声载道。
在这种背景下,成都市房地产行业出现了,盲目开发、盲目圈地现象,在成都市内出现了很多“空巢”。
成都市房地产市场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泡沫经济现象,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家从2005年开始有针对性的对房地产行业进行宏观调控。
本文根据所学的营销专业理论知识,结合成都市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现状,阐述了国家宏观调控对成都市房地产行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找出成都市房地产行业发展过程中,逐渐显露的弊端,进而提出成都市房地产行业要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字】成都市房地产宏观调控Macro-control policy Where is the way real estate companies inChengdu【Abstract】Chengdu,the real estate industry,as China's real estate industry an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of the inevitable as the country's hot real estate industry and prosperity. Chengdu,the property market is booming in recent years,soaring property prices to the public complaints.In this context,emerged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in Chengdu,blind development, blind enclosure phenomenon,in Chengdu,there have been many"empty nest.”Chengdu,the inevitable emergence of the real estate market bubble economy,in this backdrop,the state starting in2005has targeted macro control on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According to the study of market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in Chengdu,as well as development status, described the national macro-control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in Chengdu, health,the need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hengdu to find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cess,gradually revealing the defects and then presented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in Chengdu Suggestions.【Key words】Chengdu Real Estate Macro control目录绪论 (1)第一节选题背景 (1)第二节国内外房地产市场营销研究现状 (1)一、国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1)二、国内研究现状 (2)第三节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3)第四节研究方法pest分析法介绍 (4)第一章成都市宏观调控政策出台背景 (6)第一节成都市房地产行业情况介绍 (6)一、成都市房地产行业供需情况 (6)二、楼市价格上涨迅速 (7)第二节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政策出台 (7)第二章成都市房地产行业的pest分析 (9)第一节成都市房地产行业的pest要素分析 (9)一、政治因素分析 (9)二、经济因素分析 (9)三、社会因素分析 (9)四、技术因素分析 (10)第二节成都市房地产行业面临的问题 (10)一、成都市房地产行业产业结构问题 (10)二、成都市房地产企业存在的问题 (10)第三章成都市房地产行业发展对策 (12)第一节增加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市场供应 (12)第二节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在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方面 (12)第三节活跃住房二级市场 (12)第四节品牌策略和精准定位 (12)第五节营销联盟 (13)结论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绪论第一节选题背景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深入,成都市房地产行业在历经多年的发展,其建筑工艺、销售水平、房屋品质方面每年都有新的发展,投资和竣工的增长每年都低于销售量和销售面积的增长,成都市商品房价格年涨10%,而商品房的销售效果非常的好。
戴德梁行2004-2006年成都房地产市场分析和2007预测
![戴德梁行2004-2006年成都房地产市场分析和2007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5c630ba30029bd64783e2cb7.png)
2004-2006年成都房地产市场分析和2007预测政策规划从2004年开始,国家就先后通过多种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税收、金融、土地等),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力度,对抑制投机、投资起到了积极作用。
成都的房地产市场也进入了一个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合理科学健康发展的时期,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商和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根据2003年政府规划,未来成都的都市区将由5城区、高新区和近郊的六个区县(6个组团)组成,城市将依照"向东向南"的发展策略,大成都都市格局将逐渐形成。
同时,为了更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成都政府提出向"高密"发展的战略方针,为未来房地产指出了方向。
地铁的开通促进了地铁沿线物业和远郊物业的发展,但由于地铁将城郊与市区距离缩短,过去着重于市区中心的物业投资势必受到分散,传统的物业格局尤其是商业物业格局将被打破,区域商圈将在地铁经济的带动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土地市场在2004年,以"8.31"大限和"三个暂停"为标志,政府加强了对土地市场的控制和管理。
在"三个暂停"结束后,国务院紧接着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建立了国家土地督察制度,一方面可促进土地的节约使用,另一方面加强了土地市场规范。
由于加强了对土地市场的合理科学控制,2005年土地供给总量比2004年有较大幅度下降,具体表现在:1)大块土地供应减少。
2004年,和黄、中海分别拍下的两宗地块占地面积均在千亩以上。
2005年以后,除2006年8月金牛区挂牌出让一宗300 0亩土地外,没有再出现千亩以上的大宗土地供应;2)2005年小块土地供应面积增多,成交单价涨幅较大,同比增长109%。
虽然在区位、规划限制、现状和宗地大小上都各不相同,但这一涨幅足以说明近2年成都市地价大幅上涨。
预测:1)土地供应区域性明显鉴于城北区域环境改造及城东产业结构调整,预测未来1-3年中,大城北及大城东都将处于土地供应的热点区域。
2006年成都房地产市场年度研究报告之宏观环境篇
![2006年成都房地产市场年度研究报告之宏观环境篇](https://img.taocdn.com/s3/m/eab8d2a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5.png)
2006年成都房地产市场年度研究报告之宏观环境篇2006年成都房地产市场年度研究报告之宏观环境篇目录一、 ............... 房地产市场宏观环境分析21............ 全市房地产市场宏观开发情况22........... 成都市全年商品房宏观市场情况2二、 ..................... 国家宏观政策41............ 《房地产抵押估价指导意见》42....... 《关于制止违规集资合作建房的通知》 4三、 ..................... 市政发展动态51........ 地铁1号线一期2007年5月完成建设52........... 物业大鳄世邦魏理仕登陆成都63............... 公务员掀起“南迁潮” 6四、 ..................... 土地市场政策71........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充协议》72...........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用地“新政” 83..... 成都市国土局将拍卖240余亩住宅及商业用地84.《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十地使用权规范》和《协议出让国有十地使用权五、.................... 二手房市场政策101............ 税务部门将加强房产税收管理102 .... 工行开办二手房直客式贷款房龄5年内不需评估10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征收个人二手房转让所得税的通知》114 ..... 成都二手房买卖突然升温强征个税引发新抛售潮11六、................... 针对开发商的政策121......... 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圆满闭幕122 ........... 建设部“限外”新政即将发布133 ........... 成都顶级写字楼市场论坛召开13七、................... 针对消费者的政策141 ..... 光大银行房贷固定利率锁定提前还款将收违约金142?《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的通知》143 ....... 5月15日起,经济房建设将实行订单制154 ... 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165. ..... 公积金制度政策性推行六大方面的创新16八、 ...................... 热点政策分析171?《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试行)2 ..... 《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17一、一、房地产市场宏观环境分析1. 1. 全市房地产市场宏观开发情况工业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672.48亿元,同比增长25.4%。
上2006成都市房地产市场报告
![上2006成都市房地产市场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264753f6edb6f1aff001f86.png)
聚贤庄目录第一章成都概况 (3)一、成都地理二、成都人文三、历史成都四、成都未来第二章成都宏观经济分析 (8)一、成都产业结构二、成都国民经济增长分析第三章成都市房地产市场概述 (13)聚贤庄第四章 成都市历年房地产市场供需分析 (26)一、成都市市场供应分析 二、成都市住宅价格水平分析 三、成都市商品房供需分析第五章 2006年1-7月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31)第六章 成都市房地产市场综述 (41)一、“高密度规划”催生城市精品住宅二、土地供应单宗规模调整,为中小开发商带来契机 三、地铁发展改变城市格局四、下半年可能将出现供大于求趋势五、城东北成为成都近两年最具潜质开发区域六、商业物业供大于求,商业地产开发模式面临挑战 七、商务发展面临新格局 八、购房郊区化成必然趋势聚贤庄上2006成都市房地产市场报告第一章成都概况一、成都地理1、地理及气候成都,四川省省会,位于川西平原腹地,介于东经102°54'-104°53'、北纬30°05'-31 °26'之间,成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6 °C,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
成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云雾,日照时间短。
成都气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空气潮湿,因此,夏日虽然气温不高,却显得闷热,冬天气温平均都在5°C以上,但由于阴天多,空气潮,却显得很阴冷。
2、行政辖区及面积全市东西长192公里,南北宽166公里,土地总面积1.239 万平方公里,辖9区4市6县。
聚贤庄二、成都人文1、人口2005年末总人口超 过1082.03万 ,共366.72万户。
其中市区人口482.07万, 168.31万户。
2、人文习惯成都是西南科教、商贸、金融中心,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拥有独具魅力的巴蜀文化和丰富的情趣各异的旅游胜地,是积极迈向国际化进程的开放之都。
上半年成都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之商业篇
![上半年成都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之商业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d1e99633687e21ae45a96a.png)
2006年上半年成都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之商业篇一、2006年上半年成都市商业地产供应状况研究06年上半年成都市新开商业楼盘仅7个,其中不包含还未正式销售的潜在商业楼盘及商业面积小于10000平方米的住宅底商。
新开商业楼盘总体供应面积为70.3万平方米,从价格供应来看,商业楼盘整体均价在15900元/平方米左右。
从各个区域来看,分布不太平均,其中,城西新开的商业楼盘中,包括有社区商业(时代空间),高校商铺(大地新光华广场),专业市场(三九九峰汽配城)和商业街(醉香街)等,涵盖类型较多;市中心则为体量较大的综合性消费场所,如熊猫城·尚品馆,以及一个手机专业市场——赛格广场;城东仅一个商业楼盘——尖东时尚生活广场,现已全部呈现并交房;城南、城北由于过去几年商业发展较快,今年对商业楼盘的需求量少,因此今年上半年暂无商业楼盘销售。
1、供应总量特征2006年新开盘商业项目共7个,商业物业总建面积约70.3万㎡左右,平均体量为10.04万㎡/个,大部分较大规模楼盘均为分期项目。
新开商业楼盘全部集中在市区,郊区仅有规模极小的住宅底商,没有纳入研究范围。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近几年虽然近郊经济状况有一定发展,但作为商品交易场所的商业物业市场还有待开发。
上述商业楼盘大部分将在2007年投入经营使用,市场能否消化现在仍然未知;部分项目,如熊猫城·尚品馆、尖东时尚生活广场目前已经进入经营阶段。
2、供应区域分析➢城西楼盘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占有总量的57.1%。
其他区域均较少;➢各区域商业楼盘总建筑面积相差较大,城中供应体量居各区之首,所占比例达到了72.5%;➢城东商业项目供应较少,仅从属于“尖东·旺座”的尖东时尚生活广场进入市场销售,对整体商业市场影响不大;➢城南、城北由于过去几年商业发展较快,近年对商业楼盘的需求量少,因此今年上半年无商业楼盘销售;➢城西商业楼盘在总量上占绝对优势,但体量上次于城中。
环境分析小结_共10篇.doc
![环境分析小结_共10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5f16d632a45177232f60a29c.png)
★环境分析小结_共10篇第1篇:环境分析小结一、房地产市场宏观环境分析1、宏观环境分析(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呈反弹趋势——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恢复到7月水平成都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成都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达到311.72亿元,同比增长59.1%。
开发投资额略有反弹,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35.01亿元,8月为29.77亿元,9月为34.22亿元,接近7月投资额。
受房交会影响,9月商品住宅开盘数量和可供应量较上月有所提高,同时也刺激了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回升。
(2)1-9月销售面积降幅减小,呈现回暖势头今年年初,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9.9%。
6-9月房地产销售面积降幅分别为11.9%、8.9%、2.1%和0.2%,销售面积降幅逐月递减。
1-9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预售+现房销售)面积为784.4万平方米,下降0.2%。
商品房预售面积为680.81万平方米,增长16.9%。
销售降幅减小且期房所占比例上升,新政带来的短期需求萎缩现象开始慢慢改变,市场正逐步回暖。
(3)1-9月商品房空置面积持续下降,楼市逐步恢复活力1-9月,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43.26万平方米,下降3.7%,其中,住宅空置55.80万平方米,下降19.2%;商业营业用房空置55.13万平方米,增长29.0%,大大高于全国4.2%的增长率。
从商品房空置特性来看,空置期在一年以内的“待销房”为79.92万平方米,增长16.3%。
空置期在一年以上的“滞销房”和“积压房”为63.34万平方米,下降21.9%,其中:住宅空置24.62万平方米,下降36.4%;商业营业用房空置23.95万平方米,增长33.9%。
由此可见,成都的住宅房地产市场状态良好,而商业房地产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4)9月商品房销售额增幅加快受去年商品房开工面积持续多月下降的影响,商品房的竣工面积继续呈下降态势,竣工面积为360.18万平米,下降20%,比上月降幅低3.6个百分点。
2006年上半年成都房地产场研究报告
![2006年上半年成都房地产场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d94d4a453610661fd9f465.png)
2006 年上半年成都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一、新盘整体概况2006年1-6 月,经过05 年国家的宏观调控,一些持观望态度的购房需求开始释放出来。
在对06 年上半年成都楼市的回顾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特征:区位:城东稳步发展城中06年上半年住宅供应仅约33.34万川,供应量有所减少,供应类型包括商业地产、写字楼、小户型、(超)高层电梯公寓项目;出于土地供应方面的原因,整体价格一直是各区域的领头羊;城南和城西也以其最为成熟的环境继续担当购房者首选区域的角色;城东在经过05年的第一次开发热潮之后,06年上半年迎来其稳步发展的时期,供应面积约102.13万卅,除了品牌开发商的代表项目(魅力之城、卓锦城、蓝谷地等)继续上市外,博瑞“优品尚东”、“千居朝阳”、“正成•沙河明珠” 等项目也陆续推出。
“名企+大盘”的开发模式对提高城东的整体品质和区域价值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其环境优势和居住价值已经得到购房者的认可,供应加大的同时价格也是一路攀升。
随着东调搬迁的加快,城东土地供应增大,城东发展正进入快车道。
城北和城东相比开发处于一个试探和预热的阶段,商品房供应量仅为12.97 万卅,在主城区各区域中居末位,随着05年北部新城计划实施,蜀龙大道的通车,北新干道高架桥的破土动工,城北的环境有望得到改善;鉴于城北的各类专业市场繁多,居住环境一直无法有真正的起色,虽然目前也有许多知名开发商在城北囤地,但大多在三环外区域,因此,城北在2006 年的发展态势难依然显得十分缓慢,06 年下半年城北预计也将是一种比较冷清的态势。
规模:大盘、小盘齐上阵如果说05 年是大盘林立的一年的话。
那么06 年经过05 年宏观调控后一些中小开发商也从调控的影响中恢复过来,纷纷推出自己的新盘。
但是由于调控所带来的持续影响,这些新盘规模都比较小。
同时各大盘因为其开发周期较长,因此出现了大盘、小盘齐上阵的局面。
推盘:乐观中带有谨慎受05 年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大多数持币观望的消费者的需求在06 年开年后都爆发出来,市场行情比较乐观;但06 年上半年楼盘在推出产品的时候还是延续05 年采取分期分批次或者是分栋推出的模式;在开盘时间的选择上开发商还是延续以往以周末、节假日为主的开盘时间战略,在时间上配合消费者。
2024年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a52ed5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2.png)
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2024年,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增加的挑战,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也面临着多重压力。
不过,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下,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在2024年依然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下面对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进行详细分析。
二、市场供给分析2024年,成都市新增房源持续增加,供应量不断提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年新增住宅供应面积达到X万平方米,同比增长X%。
同时,商业地产和办公楼市场也呈现较为活跃的态势。
随着城市发展不断扩张,成都市房地产市场供给较为充足,为购房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三、市场需求分析尽管供应量增加,但由于城市人口流入和经济发展等原因,对于住房的需求依然较大。
成都市2024年购房人数超过X万人,同比增长X%。
尤其是刚性需求,比如改善型需求和刚需购房需求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
此外,外来人口对住房的需求也在增加,进一步拉动了市场需求。
四、房价走势分析2024年,成都市房价整体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
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压力较大,导致部分购房者选择转战二线城市,成都市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受到了一定的资金流入。
因此,成都市房价在供求双方面的影响下,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成都市平均房价为XXX元/平方米,同比增长X%。
五、政策环境分析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方面,成都市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旨在稳定市场发展。
政府把发展房地产市场与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相结合,鼓励开发商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房源。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力度,防止房地产泡沫的出现。
六、风险分析尽管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在2024年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但仍然面临一定的风险。
一方面,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可能对房地产市场带来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房产市场过快增长也可能导致房价泡沫的出现,增加市场风险。
七、发展趋势展望在2024年,成都市房地产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随着国家政策的继续支持和城市发展的持续推进,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将继续吸引资金流入。
2006年成都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2006年成都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1cb3bdcad51f01dc281f1b6.png)
前言调查目的:了解在城东二环沿线老成仁路区域以及城东各板块房地产供应市场情况以及区域内需求情况;了解城东住宅市场供应竞争情况以及城东住宅需求情况;寻找城东成仁路及沙河区域房地产开发最有发展的市场机会;寻找项目开发的可行性方向以及竞争方向;为项目的产品发展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提供可行性支撑;第一部分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一、房地产整体开发状况2006年1-8月成都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65.17亿元,同比增长31.5%,其中住宅投资252.22亿元,同比增长46.6%,各累积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幅快速增长,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稳步上升。
今年上半年全市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105.29万㎡,同比增长了1.2%,其中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920.79万㎡,同比增长5.5%,涨幅不大,显示出开发商对市场的判断比较谨慎;不过,从单月走势来看,3-8月商品房及商品住宅的新开工面积呈逐月增长的趋势,市场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
1、成都市区总交易量分析2006年1-9月五城区累计成交商品房675.3万㎡,其中,第二季度成交量最大,为234.75万㎡,分别比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多出了27.05万㎡和1.9万㎡。
一方面因为每年的4、5月份通常为楼市的热销期,众多楼盘都会选择这个时间段开盘,而春交会的举行同时也积极的促进了房产交易,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成都楼市稳步发展的态势。
(图一:成都市2006年1-9月商品房交易面积)2、成都五城区房地产供应市场现状1) 成都市五城区概况老成灌路建设北路高升桥路老成仁路(图二:成都市五城区房地产区域划分示意图)市中心府南河的整治工程刷新城中环境,带动了沿岸房地产的开发,大量“亲水”概念的房地产项目应运而生。
旧城改造给市中心区的房地产开发和格局重组带来新的机遇,城区面临有史以来最密集和大规模的旧城拆迁,地块规模虽小,口岸却很成熟。
《成都市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出台,使成都市中心区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将形成一个以商业办公、文化休闲与旅游观光为主的核心区。
成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分析
![成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fd3b8dd0d233d4b14e696a.png)
成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分析一、成都市房地产市场的兴起(一)成都市概况成都市辖9区4市6县,面积12390平方公里,总人口1103.4万,其中市区人口497.15万。
9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及通信枢纽,综合实力西部第一。
200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327.5亿元,比上年增长5.3%。
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926.8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45.5%提高到47.6%,带动经济增长6.6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99.6亿元,比上年增长30.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5.3亿元,比上年增长14.9%。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6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3%。
其中出口总额41.4亿美元,增长54.6%;进口总额28.1亿美元,增长51.4%。
2006年,“中心城区旧城改造”完成投资18.2亿元,“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投资3.1亿元,“天府广场改造”完成投资3.7亿元。
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2564元,比上年增长13.0%。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89元,增长12.6%。
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905元,增长9.4%,其中工资性收入2080元,增长14.6%。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1%。
成都先后荣获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台商“极力推荐”城市、“十大中国大陆最佳商务城市”、“中国城市综合实力十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今天的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的风土人情彰显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恒久魅力,孕育了“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更凭添了一份迷人的现代气息。
(二)成都房地产市场的兴起成都的房地产有今天的繁荣局面,离不开1993年的府南河整治,整个工程耗时5年,投入资金27亿元,使市中心人口最密集、污染最严重的府南河15公里河段面貌焕然一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成都房地产市场年度研究报告之宏观环境篇目录一、 ............... 房地产市场宏观环境分析21............ 全市房地产市场宏观开发情况22........... 成都市全年商品房宏观市场情况2二、 ..................... 国家宏观政策41............ 《房地产抵押估价指导意见》42....... 《关于制止违规集资合作建房的通知》 4三、 ..................... 市政发展动态51........ 地铁1号线一期2007年5月完成建设52........... 物业大鳄世邦魏理仕登陆成都63............... 公务员掀起“南迁潮” 6四、 ..................... 土地市场政策71........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充协议》72...........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用地“新政” 83..... 成都市国土局将拍卖240余亩住宅及商业用地84.《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十地使用权规范》和《协议出让国有十地使用权五、.................... 二手房市场政策101............ 税务部门将加强房产税收管理102 .... 工行开办二手房直客式贷款房龄5年内不需评估10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征收个人二手房转让所得税的通知》114 ..... 成都二手房买卖突然升温强征个税引发新抛售潮11六、................... 针对开发商的政策121......... 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圆满闭幕122 ........... 建设部“限外”新政即将发布133 ........... 成都顶级写字楼市场论坛召开13七、................... 针对消费者的政策141 ..... 光大银行房贷固定利率锁定提前还款将收违约金142•《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的通知》143 ....... 5月15日起,经济房建设将实行订单制154 ... 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165. ..... 公积金制度政策性推行六大方面的创新16八、 ...................... 热点政策分析171•《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试行)2 ..... 《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17一、一、房地产市场宏观环境分析1. 1. 全市房地产市场宏观开发情况工业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672.48亿元,同比增长25.4%。
企业产销衔接情况稳定,实现产销率96.2%。
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05.89亿元,增长27.4%;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66.59亿元,增长22.6%,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4.8个百分点。
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完成176.32 亿元,增长14.8%;股份制经济完成389.41亿元,增长27.3%; “三资”企业完成91.76 亿元,增长20.9%。
投资1-11月份,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38.86亿元,同比增长32.2%。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61.52亿元,增长36.8%;更新改造投资327.03亿元,增长23.6%。
消费1-11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0.34亿元,增长14.8%;其中住宿与餐饮业191.22亿元,增长15.7%。
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52.88亿元,增长5.1%;私营个体经济507.65亿元,增长14.7%;外商及港澳台经济118.06亿元,增长19.4%;股份制及其他经济287.37亿元,增长17.8% 1-11月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8金融截止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353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全市储蓄存款余额2368亿元,增长17.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558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到512亿元,增长32.1%。
居民收入1-11月份,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97元,同比增长12.2%,比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
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045元,同比增长12.6%,其中食品3179元,同比增长2.7%,交通和通讯1308元,同比增长16.0%,教育文化娱乐服务1278元,同比增长13.7%。
2. 2. 成都市全年商品房宏观市场情况全市商品房供求总量大副增长,供应面积首次突破2000万平米今年1-11月,全市供应商品房2029.03万平米,增长29.4%,供应面积首次突破2000万平米规模;成交商品房1755.25万平米,同比增长19.4%,总体市场呈现供销两旺势头。
同期五城区供应商品房1030.57万平米,增长27.1%,成交商品房872.31万平米,增长19.4%。
全市商品房市场供求关系得到缓解1-11月,全市商品房当期供销比为1.16。
同期,五城区商品房当期供销比为1.18。
无论是全市还是五城区,供应量均大于销售量,供销比不断增大,供求紧张关系已得到缓解。
五城区商品房分物业类型供求情况1-11月,五城区累计供应新建商品房1030.57万平米,其中供应住宅物业777.73 万平米,供应占比为75.5%;供应商业物业84.34 万平米,供应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供应占比为8.2%,同比大幅增长,供应占比为4.9%。
同期,五城区累计成交商品房872.31 万平米,其中成交住宅744.10 万平米,成交比为85.35%;成交商业物业68.53 万平米,成交占比为7.9%;成交办公用房28.37 万平米,成交占比为3.4%。
二、二、国家宏观政策1. 1. 《房地产抵押估价指导意见》1 月24 日,由建设部、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联合制定的《房地产抵押估价指导意见》出台,于2006 年3 月1 日起施行。
与以往的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相比,《意见》明确了房地产抵押价值与房地产市场价值的关系;明确了房地产抵押估价的原则;明确了房地产抵押估价要进行变现能力分析;明确了房地产抵押估价要特别提示的内容。
对维护房地产抵押估价各方合法权益,推动整个房地产估价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点评:《意见》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房地产估价技术标准体系,提高了行业自律组织加强自律管理的能力。
可以有效发挥房地产估价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作用,进一步理顺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人与房地产估价机构间的关系。
起到规范房地产抵押估价行为,保证房地产抵押估价质量,维护房地产抵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的作用。
2. 2. 《关于制止违规集资合作建房的通知》8 月18 日,建设部、监察部、国土资源部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制止违规集资合作建房的通知》。
通知要求,自通知下发之日起,一律停止审批党政机关集资合作建房项目。
其目的在于防止他们“超标准为本单位职工牟取住房利益” ——不到市场价一半。
集资房的入市,无疑对分享商品房暴利(价格超过集资房一半)的开发商、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等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构成了威胁。
点评:造价低廉的集资房流入市场,把处于垄断状态的房地产市场撕开了一个缺口,在客观上对平抑房价是有一定帮助的。
一旦叫停,有可能对房地产市场造成三个方面的影响:其一,减少了房地产市场中的房源供应渠道,等于在事实上强化了开发商的垄断地位,房价更容易为开发商等利益主体所左右。
其二,单位集资建的房,并非都入市交易,相当一部分是自住的,一旦集资建房叫停,将把部分需求者逼向市场,使他们被迫从开发商手中买房,这将加剧买房人之间的竞争,形成推动房价上涨的一支重要力量。
其三,通过单位集资建房,人们有了一个看得见的参照,可以大致掌握建房的真实成本与相关利益主体的获利多少——在信息不对称的房地产市场,这个信息显得非常重要。
而且,由于集资建房的价格真实存在着,开发商等相关利益集团在抬高房价时,多少会有所顾忌,他们不敢走得太远。
倘若叫停单位集资建房,个人集资建房又由于种种原因发展不起来,房地产市场的信息将被相关利益集团牢牢地掌控,变得更加不透明,相关利益集团很容易浑水摸鱼,伺机推动房价上涨。
市政发展动态1. 1. 地铁1号线一期2007年5月完成建设成都地铁1 号线一期工程南三环地铁站已于2 月25日开始地铁站点基坑的挖掘工作,这是成都地铁中第三个开始施工的地铁站。
同时,与该地铁站相连接的两段地铁隧道目前也正在进行挖掘施工,2006 年5 月,该地铁站及两侧的地铁隧道就将完成挖掘工作,开始主体施工,并在2007年5月完成建设。
成都地铁1号线初期建设线路,北起红花堰,南至孵化园,全长15.998km,全部为地下线,共设15 座地下车站,并与规划5、6、4、2、3、7 号线及6 号线支线分别在火车北站、人民北路站、骡马市站、天府广场、省体育馆、火车南站及新益州站换乘。
预计2008年底全线土建工程完工, 2010年建成试运营。
成都计划5年内建成全长15.9 公里的地铁1 号线一期工程。
点评:按照设计, 成都地铁最高行驶速度为80公里/小时,最大客流量为每天100万人次。
高峰每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量为4.1 万人次;远期全日客流量(2030 年)为100万人次。
据成都地铁一期工程初步规划,运行时间为早上5:00至晚上11:00, 全日营业时间共计18 小时。
全线建成后, 初期可形成的最大客运能力为全日客流31 万人次,从而减少地面交通压力,较大程度的缓解沿线区域交通紧张矛盾,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和乘车环境。
地铁线横贯南北,成为联系成都经济的桥梁。
2. 2. 物业大鳄世邦魏理仕登陆成都1 月22 日,又一家国际物业顾问公司世邦魏理仕宣布在成都设立办事处,以进一步扩大其在中国的业务规模。
从2005年7月中旬高力国际到年底仲量联行的落户, 再到世邦魏理仕的进入,半年时间内,已连续有三家国际物业大鳄将触角伸到成都, 反映出成都房地产尤其是商业地产市场的巨大潜力。
点评:借助办事处的成立,世邦魏理仕的触角成功伸入成都市场。
高力国际、仲量联行与世邦魏理仕的相继进入,加之戴德梁行、宏腾国际等先入者,成都的物管业由此进入了一个激烈的竞争时代。
虽然跨国公司纷纷进入成都,但随着高档写字楼等商业地产项目不断崛起,成都的物业管理市场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对外资物管大鳄的吸引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消失。
3. 3. 公务员掀起“南迁潮”由于不少机关事业单位将南迁,而单位能够解决的住房数量又极其有限,因此大量的住房需要通过市场途径解决,这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首选在城南置业的真正原因。
为了解决单位员工的住房问题,计划将办公地点搬迁到城南的部分机关企业开始在这里大量团购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