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兴趣的尝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求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兴趣方法的尝试
江华创新实验学校蒋江玉
内容提要:如何寻求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这是引导学生喜欢经典、阅读经典、掌握经典的关键。

本文主要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从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挤出阅读时间、指导学生选择适宜的书籍以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等四个方面出发,谈谈笔者在这方面的教学尝试。

关键词:激发阅读经典兴趣方法尝试
笔者从事教育教学已近十年了,根据平常对学生阅读的了解,发现大部分学生所阅读的课外书内容思想比较颓废,不符合初中生这个本应充满活力上进的年龄段。

他们读的课外书多为《少男少女》《男生女生》《恐怖故事》等,很少看到学生所读的课外书,是我们语文教材中要求必读或宣读的书目,更不用说经典之作。

在平时的阅读训练过程中,受到陈琴老师经典素读的启示,又受余秋雨“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思想的影响,开始尝试探究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兴趣的方法。

一、发挥榜样作用,以教师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1.笔者始终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奇妙的世界。

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与教师度过的,而教师就是他们的榜样。

有怎样兴趣的教师就会有怎样兴趣的学
生,所以,一个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

笔者认为,作为老师,我们应自己喜欢读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2.兴趣引领的作用是无穷的
一直以来,笔者都将经典诵读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

如语文早读课时,提前进入教室,带着学生们一起朗读将要学的古文,带着学生朗读《记承天寺夜游》,原来不喜欢读书的同学看到笔者挺个大肚子还那么认真地朗读,就不再好意思再沉默了,而是跟着大家一起朗读起来。

十五分钟下来,一个班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已能背下来了。

比如说,在上《湖心亭看雪》时,先给学生们背一遍,背完后,学生们都为此鼓掌,有的人已等不及老师要求,就已经开始朗读起来了,恨不得快点背下来;就连下课铃响都全然不顾,朗朗读书声不断。

由此可见,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引人入胜,就能够激发学生的读书情趣,引发学生的读书爱好。

二、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为学生挤出阅读时间
1.学业压力造成学生缺少阅读时间
学生因各科学习压力,造成没时间去阅读,导致他们没有阅读甚至朗读的欲望,不管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作品,这一现象在我校特别严重。

周一到周五都要上课,自习课少得可怜,仅有的自习课全被各科作业占领。

周末,又有大量的家庭作业。

此时,有阅读兴趣的学生,也被这些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了,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了。

2.将授课时间压缩,留给孩子们阅读。

教师对学生要理解,不能对学生进行指责,这样会使学生越来越不喜欢去阅读。

面对这种现象,我们语文老师就要在自己的
课堂里为学生们挤出时间。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必须要把上教材的时间缩短,用三分之二的时间,带着学生去背诵经典,进行海量阅读。

在课堂内阅读,孩子们是非常喜欢的。

在阅读初期,对学生不做太多的要求,只要求他们记录每堂课的读书情况,如今天读了什么书,读了多少页,大致讲的是什么,等等。

进行一段时间后,再在阅读上做更多的要求,如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优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你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小说)或动物(寓言)以及原因。

当学生能做到这一步后,可以要求学生们读后写写读后感。

这样有层次的进行阅读,学生才乐于接受。

如一开始对他们提出高要求,他们会觉得这样的阅读也是有压力的,也不会对阅读产生兴趣。

三、强化思想引领,指导学生选择适宜的书籍
1.选择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书籍
个性是作为个体的人所体现出来的全部心理特征的总合。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人的个性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教师、家长要善于发现学生个性特点,并根据学生个性的特点推荐课外读物,以此来激发兴趣。

比如:性格外向好动爱打抱不平的学生,可向其推荐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传记和战争的读物,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爱冒险想象力丰富好奇心比较强的,可向他们推荐一些科普知识类和科幻类(适合本年龄)的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奇闻趣事未解之迷》《知识百科全书》《哈利波特》系列等;大部分女生性格比较柔弱多情伤感,可向她们推荐故事情节丰富和历史女名人的故事的作品,如《简爱》《红楼梦》《复活》《巴黎圣母院》《居里夫人》等;爱好手工制作的学生,可向他们推荐一些有关手工制作的书目,如《巧手易》《浪漫改造T恤&衬衫
&针织杉》《碎布头大制作》《北欧风编织饰物》等;钟爱书画的学生,可向其推荐一些有关书画类和书画名人故事的读物,如《魏晋名流画赞》《书法指南》《素描完全教程》等;喜欢音乐的学生,可向他们推荐《聂耳》、《贝多芬》《名人传》等。

投其所好,循循善诱,让他们在这些名人趣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点燃他们的希望之光,以此引发他们的斗志。

因为“强烈的希望是人生中比任何欢乐更大的兴奋剂”。

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兴奋就可以将“被动”变成“主动”,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2.结合课文内容,帮助学生选择适合年龄段的书籍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节动人、感人肺腑的课文;也有不少能激励学生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课文;还有教材后面的名著导读。

在上这些课文时,我就会给学生们讲解里面的一些书上没有的故事情节,但不会全的说完,由此引起学生们自己课后去找到这部作品阅读。

同时,教材后面的名著导读有的也与课文内容相关,教师可由从节选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们阅读该作品的兴趣。

如上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时,就引出这篇文章选自《草房子》,这部作品中还写了许多与本文作品的小主人的人物。

因为本文中的主人翁与学生们的年龄接近,这样学生们就乐于去了解,进而就去阅读了。

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阅读效果
我们都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为什么要三次搬家呢?因为孟母充分认识到了孩子学习环境是多么的重要。

因此,要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把学生置身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这是激发学生喜爱读书的重要客观因素。

1.营造一个充满书香的班级
我们一直都强调各班要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而真正落在实处时,只不过是看学生的成绩。

因此,老师们都不敢放手让学生阅读,而且课程安排也是一个问题。

所以,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得到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及其他任科老师的支持,尤为班主任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前,需激发班主任对语文教师提出的相关要求给予支持。

如果班主任明白这一举措,首先会在教室里贴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在教室设置图书角,鼓励学生们阅读。

我所任教的班级的班主任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这样再在我的激励下,学生们喜欢阅读的人越来越多。

所以,一个具有良好的读书氛围的班级,激起学生阅读兴趣也容易多了。

2.利用活动,激发兴趣
学生往往有一种争强好胜的心理,老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内、外阅读活动,以奖励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如前几天,我就说本周六组织一次背诵比赛,看哪个组哪个人背得最多,学生们都非常高兴地高呼着:好!好!好!看来他们真的很喜欢这样的活动。

这样就刺激一些还没背太多的同学抓紧时间背诵,免得到时落后了。

在后面的阶段,除组织此类的背诵课内优秀诗篇外,在期中考试后,组织学生们开始背诵《弟子规》,我与学生们同背,到时进行比赛。

还有组织学生们先把三年里课后的名著导读的书目阅读完,再引申到课外一些名著。

我与学生们共同阅读,读完后组织读书交流会。

因有教师的参与,学生们的热情就会更高了,这样,学生由“被动”慢慢地会变为“主动”。

3.家校配合,促进读书
老师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把学生课外阅读的活动由校园延
伸到家庭,引起家长的重视,争取在家里也能掀起“读书热”。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家长明白,多阅读好的书籍对孩子的成绩与做人都是有利的。

这样就不会有家长认为,孩子在家看课外书而没做作业是在浪费时间,不准孩子看课外书。

教师还可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对家长进行合理的要求。

如有时可要求家长与学生进行“亲子阅读”,这样孩子就会越来越喜欢读书。

因此,家长对于阅读的支持,也是激励孩子阅读的一个有利因素。

在此方面,教师也要做好家长工作。

激发学生阅读经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做好了这一工作将会受益无穷。

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扩大了阅读量,丰富了知识,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让他们从中学到一些做人的道理,提高了道德修养。

对于老师来说,与学生一道阅读,在孩子心中树立了榜样,增进了师生之情,提高了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文,《和儿子一起成长》,中信出版社,2010;
2.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愧文锦,《语文考试论》,广西教育出版;
4.杨飞云,《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的解读与思考》,《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年第6期;
5吴华成,《从科学试题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考试周刊》,2007年第50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