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20162018年“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实践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6

本版编辑/·高中

论道

鹿鸣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曾育林

(广州市第二中学,

广东广州510530)摘

要:2016~2018年“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教学实践,

实践的主体主要为浙江宁波的同行;实践的客体主要是跨媒介的内容,包括广告、图画、影视、动漫、“百度百科”等,也有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新闻、小说、诗歌、散文、名著等。内容丰富多样,百花齐放,充分体现了“媒介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特点。今后还需要在紧密联系教材、融合其他学习任务群、结合文学各体裁、平衡“语文味”与“媒介味”,以及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阶段的内容选择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实践探索。

关键词: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教学实践

综述

一、2016年:跨媒介教学实践的初尝试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颁布前,就有同行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任务群进行尝试,可谓开风气之先。检索“中国知网”发表的论文,较早开展实践的是浙江宁波效实中学的两位同行。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6年第3期发表《试论“跨媒介学习与交流”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影像文本”学习为例》

一文,作者为效实中学杜靖老师。从该文内容来看,杜老师曾尝试比较小说《西游记》、国产动画《大闹天宫》(20世纪50年代)、电影《大圣归来》(2015年)及日本动漫《最游记》四个文本中所刻画的孙悟空形象,杜老师还进行了《三国演义》、《三国志》与电视剧《三国》(高希希导演)的比较阅读。

同期还刊载了效实中学叶松华老师的《“影像·红楼”教学案例》一文。该课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利用分镜头剧本熟悉镜头这一概念,

培养通过镜头阅读影响媒介、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二是“通过编写分镜头剧本掌握镜头选择和镜头拼接的方法,学习辨析镜头语言和文本语言的差异,

培养对媒介信息的评判能力”。课堂以1987年版和2010年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一集为研读对象,选取“吃饭座位安排”“喝茶”等视频片段,通过反复设置文本与影像、新旧版电视剧影像之间的比照,通过分镜头的方法,反复暗示学生影视语言的特殊性,让学生明白镜头是影视的基本单位。

《林黛玉进贾府》

是《红楼梦》经典中的经典,是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第一课。从课堂的教学内容和目的来看,叶老师并未把研读文本内容如人物形象、语言、写作技巧等作为探究对象,文本只是作为与影视对照的辅助手段,让学生获得对影视镜头的认识。

二、2017年:跨媒介教学实践的系统开展

最早有组织、成规模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尝试的也是宁波的同行。

2017年7月3~4日,由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主

办的“宁波市‘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行动研训”在宁波二中举行,来自宁波和台湾的五位同行进行了课例展示。笔者通过网上的相关介绍及《跨界之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一书,

得以见其一斑。宁波效实中学朱俏老师执教

《新闻图片的“构图之美”》。她通过法国摄影家布列松在1962年拍摄的作品《柏林墙边》,教给学生们读图的“正确打开方式”。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只靠文字来传递知识与情感,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必须意识到,文字越来越面临图像以及声音的挑战”

(陈平原《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因此,

如何读懂构图◆聚焦课改

———2016~2018年“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实践综述

本文作者

28

2019.6

本版编辑/·高中

论道

鹿鸣

之美、读懂图片所传递的信息,是跨媒介阅读的重要内容之一。

陈凯歌于1993年执导的电影《霸王别姬》则被搬到了宁波姜山中学郁雪琳老师的课堂。

课堂以“雪地受罚”的视频片段为研读对象,学生对镜头的描写与分镜头脚本进行对比,通过图像与文字的对照,试图破译电影的写作密码。

宁波二中韦琳老师执教《广告中的语文》,以苹果公司20世纪80年代的广告为研读对象,师生观看了一段又一段精彩的广告,一起寻找、总结优质广告的共通之处。

三位老师分别以图片、影视、广告三种媒介为切入点,表达她们对跨媒介阅读的认识和理解。而台湾同行则带来了别样的跨媒介课堂。

台湾新北市丹凤高中的宋怡慧老师,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台湾诗人郑愁予的《小城连作》两首诗(《错误》《客来小城》)文风的变动,让学生尝试与自身的生命体验对接,引领学生向纵深处开掘。

台湾苗栗高中黄琇苓老师,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熟练的网络技术,用Google 地图导入新课台湾作家钟理和的《我的书斋》,借助透视写景地图技术,引导学生走近钟理和故居;通过利用数字信息检索,勾连音乐、绘画等领域对《我的书斋》进行考据,引发学生思考隐藏在文字下面的“冰山”

。来自台湾的两位老师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融教育于时代的特点。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上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又紧跟时代步伐,在“滑滑手指”的时代注重培养学生的专注思考。

三、2018年:跨媒介教学实践的大规模展开2018年1月,新课标正式颁布。这一年,也是研讨新课标最热闹的一年,对本任务群的实践更为频繁。

2018年4月25耀27日,宁波效实中学举办了“解

读新课标,践行新课标”研习活动。笔者通过《跨界之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一书和相关的期刊论文,得以窥见课堂的大概内容。

效实中学蒋文杰老师以2017年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一则宣传广告《家人篇》为核心素材,一步步引导学生捕捉视频中的关键信息,

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进而采用诸如视频剪辑和拼接、时间轴展示、词频分析、高频词解读等多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印证学生观点,最后以“中国人寿的形象是如何逐步建立的”设问,促使学生不断审视视频信息背后的意图和价值。

浙江省宁海中学陈亚敏老师利用自媒体进行跨媒介教学。其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微信公众号传播的特点和过程,掌握运用公众号有效传播的策略和技能,同时树立坚守媒介伦理和道德的意

识”。教学内容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比一比”,比较传统纸媒和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有何不同,然后介绍传媒界的“标题三秒”法则。第二个环节“试一试”,学生尝试拟写新媒体标题。第三个环节“在班级公众号上推送学生文章《男神老潘》(老潘是他们的数学老师)”,学生讨论如何拟推文的标题。因不能了解课堂的后续内容,如果单从论文反映的整个教学活动来看,课堂内容似乎主要是探讨如何拟微信公众号推文标题。而微信公众号推文的写作,不仅有拟标题,还包括写摘要、配图、配乐、字体及颜色、

内容选择等。山东省淄博市桓台一中的耿文超老师,

也专门进行了本任务群活动实践。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活动一是“识媒介———跨媒介获取信息”。活动二是“评媒介———跨媒介的探究与评价”,通过“人类食用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话题,分小组分别搜集不同媒介(报纸、电视、杂志、广播、微信、微博、QQ 等)对这个话题的报道,然后比较不同媒介报道这个话题时观点的异同;再是围绕“多种媒介的信息传播利害关系”展开辩论。活动三是“用媒介———跨媒介的呈现与表达”,开展“秀家乡文化,展家乡风采”主题宣传活动。学生利用寒暑假搜集资料和整理创作,

综合运用多种媒介推广家乡文化,促进家乡文化的传播和宣传。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宣传活动方式:线上宣传活动(创建主题网站、博客、微信公众平台等),线下宣传活动(家乡宣传语整理,新闻稿件撰写,摄影展、宣传海报制作等)。本次教学实践涉及的内容丰富、

课程容量大,用时也较长,总课时为十八个课时,如加上暑假的调查实践、制作、宣传等,全部课时应会大大超过计划用时。

杭州外国语学校倪江老师进行了一次跨媒介批判性阅读尝试。课堂上以两部好莱坞最佳动画短片《父与女》《月神》为研读对象,通过比较欣赏,尝试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两大学习任务群结合起来。课堂探究总结出好莱坞电影叙事的关键词(故事、人物、奇观),总结出好莱坞电影的“万能叙事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两个大问题:“你喜欢这些噱头和插科打诨的‘功能性’人物设计吗?”“你更喜欢有套路、人物类型化、影像奇观化的好莱坞的叙事模式,还是更喜欢《父与女》这样作者化的叙事模式?”组织学生对好莱坞电影的“万能叙事模式”展开讨论,对其进行评价,实现批判性阅读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浙江诸暨海亮实验中学的姜志超老师进行了跨媒介与新闻传媒的教学实践,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辨和理性推理能力。

姜老师以2017年被网易、中国青年网、人民网等多家媒体纷纷转载的假新闻《大学生娶同学妈妈背后隐藏的真相竟是这样》

为例,让学生尝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