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智力——概念、理论及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绪智力——理论及问题*

王晓钧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深圳,518060)

摘要情绪智力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问世的一种正在研究的心理与教育理论,近年来流行于国际学术界,我国也讨论颇多,但却出现了大量的概念、理论和应用导向等谬误。本文从概念、理论、测量、应用和问题5大方面对“情绪智力理论”进行研究,目的是澄清概念,阐明理论,分析其发展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纠正流行于我国学术界,重点是教育界、心理学界的情绪智力研究谬误和应用偏差。

关键词情绪智力概念理论测量应用问题

1997年以来,“情绪智商(EQ)”概念、理论在我国各行各业,尤其在教育界迅速流行,其速度之快,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实为我国学术界所罕见。与之相呼应的是,社会上迅速出现了一批“EQ专家”和“EQ丛书”,众多报纸、期刊上出现了一批“EQ研究”文章。也正是在这类书和文章中,出现了大量的概念谬误、理论谬误和应用导向谬误,这些谬误,有些出自曲解,有些出自相互抄袭,有些甚至与市场炒作行为密切相关,对严肃的学术理论研究和教育应用研究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偏差甚至谬误,除了经济利益驱动原因之外,对情绪智力理论不甚了解或完全不了解是主要原因,其中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是有些作者把本来就存在谬误的二手资料,甚至三手资料拿来作为观点引证,以至于错上加错。[1] 反观之,真正从学术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全面研究的文章尚未出现。本文对“情绪智力理论”从1989-1990年提出至今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从概念、理论、测量、应用和现存问题5大方面对“情绪智力理论”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澄清情绪智力概念和理论,分析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纠正流行于我国学术界,重点是教育界、心理学界的情绪智力研究谬误和应用偏差,或许对这一研究在我国的健康发展起一些积极作用。

一、情绪智力概念的发展

一、Meyer和Salovey的情绪智力概念

“情绪智力”术语的使用并非始于情绪智力理论的提出者、美国人Meyer和Salovey。曾性初认为,情绪智力这个词是德国人“Barbara Leuner(1966)首先提出的。”[2]美国相关网页指出:“在以往的文献中,1966年Geman用了‘情绪智力’一词,W.L.Payne在1983年写了一篇本题为‘一项情绪研究:发展与害怕、疼痛和欲望有关的情绪智力和自我整合’的论文也用到了‘情绪

*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课题“中国公务员情绪智力理论结构的建立及量表的编制”部分成果。

智力’一词”。[3] “1985年,美国一名艺术学院的毕业生在其博士论文题目中用了‘情绪智力’字样,这似乎是第一次在学术上使用情绪智力术语。”[4]然而,首次将情绪智力视为理论概念,由此发展出一套理论,并始终位居此学术领域前沿的人却是Meyer和Salovey。1989-1990年间,Meyer 和Salovey相继在美国“人格评估杂志”和“想象、认知和人格杂志”上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正式提出并解释了情绪智力概念和情绪智力理论。最初,他们将情绪智力定义为:“情绪智力是社会智力的一部分,包括:审视自我和他人情感和情绪的能力;辨别情绪并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和行为的能力。”[5]

将情绪智力定义为社会智力有其历史渊源:自从斯皮尔曼智力理论提出以来,智力研究产生了两大态势,一是智力因素论,如Thurstone,Vernon,Guilford,Wechsler的理论,这类研究并未超越斯皮尔曼理论的基本内涵,即智力的核心成分是认知能力;另一种是综合智力论,如Thorndike,Gardner的理论,这类研究突破了传统智力的概念范围,认为传统智力无法包含全部人类智力。1920年,Thorndike首次定义了“社会智力”概念,认为社会智力是:“理解和管理男人和女人,男孩和女孩,在人类关系中明智行动的能力”[6] 在本质上中,Thorndike将社会智力定义为知觉自我和他人的内部状态、动机和行为,并乐于以此信息为基础行动的能力。是将传统智力社会化的理论取向。

很明显,Meyer和Salovey提出情绪智力概念及理论的最初灵感来自于Thorndike的社会智力和Gardner的个体智力。他们指出:“情绪智力是智力,但有别于一般智力。”“我们定义情绪智力的方法——如同一系列心理能力一样——是把它看作一种智力的形式。”“选择‘智力’一词是为了与有关智力的历史文献形成联系。我们的概念与加德纳的‘个体智力’相对应,这种能力机制的核心是涉及个体自我的情感生活——个体的情感范围:这是一种在情感中对情境产生即时影响,并最终承受情感,用象征性符号表达情感,调动情感理解和引导行为的能力。”[7] 因此,Meyer和Salovey 1989-1990年定义的情绪智力是一种与传统智力完全不同的社会智力。

至1997年9月止,围绕情绪智力主题,Meyer和Salovey先后共发表了7篇相关学术文章,[8]主要内容是阐明情绪智力的概念和理论;解释情绪智力与传统智力、人格的区别与联系;推测与情绪智力有关的神经机制;编制量表和初步测量。此间,他们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思考一直没有超出1989-1990年定义的范围。

1997年10月,Salovey在其主编的《情绪发展和情绪智力》一书中,收录了他和Meyer合著的文章:“什么是情绪智力”,此文不仅总结了1989年以来的研究,也是情绪智力学术研究的重要转折。在此文中,Meyer和Salovey修正了过去的定义,并解释说:“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是根据情绪智力所包括的能力来定义它的。”“然而现在看来,这个定义在某些方面不太明确,感觉上显得单调,它们仅谈到了情绪的知觉和调节,以及情感对思维的促进作用。一个修正这些问题的定义如下:“情绪智力包括: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接近或产生促进思维的情感的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9]

很显然,这个定义无论从因素构成上,还是概念内涵上都远比1989-1990年的定义严谨和充实,因而更加概念化和规范化。从1997年至今,Meyer和Salovey不仅再没有修正过此定义,而且此后的一系列研究,包括建立情绪智力理论结构,编制“多因素情绪智力量表(MEIS)”量表以及开展学术争论,都是以这个定义为基本展开的。

(二)Goleman的情绪智力概念

自Meyer和Salovey 提出情绪智力概念之后,围绕情绪智力概念的讨论日渐热烈,首先是许多美国学者加入到这一行列中,例如,Epstein认为:“建构思维是情绪智力的关键。”[10] BarOn认为,具有情绪智力的人“一般是乐观的,现实的,灵活的,能够不失去控制地成功解决问题和妥善面对压力”。[11]然而最出名的人物是“一个名为Daniel Goleman 的杂志作者,他采用了Mayer和Salovey 的理论,并转而把这一理论写进了他名为《情绪智力》的畅销书中。”[12]

Gloeman 在此书的第43-44页这样描述情绪智力定义: “Salovey将Gardner的个人智力纳入他的情绪智力基本定义中,由此扩展为5个主要维度的能力:了解情绪;管理情绪,自我动机,认知他人情绪,处理关系。”[13]在每一个维度上,Gloeman还作了详细的解释。实际上,从上述Mayer和Salovey的定义可以看出,这个定义根本不是Salovey的定义,而是Gloeman借Salovey之名自己下的定义。此定义不仅在因素构成上与Mayer和Salovey的定义不同,而且在概念内涵上也无端扩展Mayer和Salovey定义的原意。对此,自1995年以来,Mayer和Salovey多次撰文阐明自己的观点,批驳Gloeman定义中明显的学术观点谬误和隐含的非学术倾向。1999年,Mayer在美国心理学会在线网上撰写了题为“情绪智力:通俗的或科学的心理学?”的文章,指出:“情绪智力是两个领域的产物,一个是畅销书、日报和杂志的通俗文化领域,另一个是科学杂志,书章和相关评论领域。我猜想,大多数人是通过Goleman 1995年的通俗书“情绪智力”或通过许多市场通俗书、文章和电视节目熟悉情绪智力一词的。”以Goleman为代表的通俗观点“扩展了情绪智力的涵义。现在,由通俗作者定义的情绪智力有十多个,典型的是给情绪智力列出一组人格特点菜单,象‘同情、动机、坚持性、温情和社会技能’。由于Goleman,BarOn等人将多种多样的人格混在了一起,我们将这些定义称为‘混合模式’。”“这种通俗模式正在抓住一个新名词,用旧有的人格研究和预测时尚作为卖点。”[14] 同时,他们将自己的情绪智力模式称为:“‘能力模式’,因为这一模式反映了直接和标准智力定义相关的人的实际心理能力。”[15] 从以上结果可看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