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
本书以国内外常见的 PC机为例来介绍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PC是 Personal Computer的缩写,其意是个人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目前多采用总线结构,其结构图如图2.2所示。由图2.2看出,中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微型计算机普遍使用的外存储器有硬盘、固太硬盘、光盘和优盘。基本输入设备是键盘和鼠标,基本输出设备是显示器、音箱和打印机。此外,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外设接口与各种外设连接,还可以通过通信接口连接通信线路,进行信息的传输。
由图2.2看出,在机器内部,各部件通过总线连接,对于外部设备,通过总线连接相应的接口电路,
图2.2微型计算机体系结构示意图
2.2.1 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又称为中央处理单元,是计算机的核心,主要由运算器(Arithmetic unit)和控制器(control Unit)组成。或者说由算术逻辑部件(ALU)、累加器和通用寄存器组,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和译码器、时序和控制部件等组成。运算器的功能是执行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如取数、送数、相加、移位等,运算器按控制器发出的命令来完成各种操作。控制器是规定计算机执行指令的顺序,并根据指令的信息控制计算机各部分协同动作。控制器指挥机器各部分工作,完成计算机的各种操作。控制器是按指令的要求来指挥的,但指令是由人输入的,可见计算机是由人来指挥工作的。
现在许多微型计算机使用CPU芯片,这种芯片是将运算器及控制器等集成在一个半导体片内,CPU采用极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制成,又称为微处理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微处理器的水平持续飞速提高.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是美国INTEL公司的微处理器系列,先后有4004、4040、8008、8080、8085、8088、8086、80286、80386、80486、Pentium(奔腾,俗称586)、Pentium Pro(高能奔腾,俗称686)、PentiumⅡ、PentiumⅢ、PentiumⅣ、i3、i5和i7、i3和i5二代、i7六代等,功能越来越强工作速度越来越高,内部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从每秒完成几十万次基本运算发展到数十亿次,每个微处理器中包含的半导体元件从2千多个发展到十亿个,如四核的Core i7是拥有7.31亿个晶体管。
目前世界上生产PC机CPU的厂商主要有Intel、AMD。Intel公司是最大的CPU制造商,它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该公司还生产主板芯片组以及网卡等产品。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主要是i7、i5、i3 级芯片。
由于微机的核心部件是CPU,人们习惯用CPU档次来概略表示微机的规格。微机的性能与CPU的档次确实有密切的关系。CPU的性能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内核数量、主频、字长、Cache容量等。
CPU主要性能指标介绍如下:
1. 核心数量
传统的CPU采用单核,随技术的发展,目前PC机CPU主流配置为四至八核。
2.工作频率
CPU的工作频率也称CPU的主频,它决定CPU内部数据传输和指令执行的每一步的频率,单位MIPS。
时钟频率分为内部时钟频率和外部时钟频率(总线时钟频率)两种。内部时钟频率表示CPU内部的数据传输速度,外部时钟频率则表示CPU与外部数据的传输速度。早期CPU的内部时钟频率与外部时钟频率一致,后来出现了倍频技术,使得CPU的内部时钟频率和外部时钟频率可以不一致。例如,如果外部时钟频率为200MHz,采用14倍频技术,则内部时钟频率将达到2.8GHz。
3. 字长
CPU在单位时间内(同一时间)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叫字长。能处理字长为8位数据的CPU 字长8位。目前,主流微机CPU字长为64位,CPU一次可以处理8个字节。
4. Cache容量
Cache也称高速缓存,简称快存。Cache容量越大,访问cache的命中率越高,计算机运行的速度就越快。Cache容量的大小对前端总线频率较低的微机性能影响更为突出。
5.前端总线频率
CPU通过前端总线(FSB)连接到北桥芯片,进而通过北桥芯片和内存、显卡交换数据。目前高端微机前端总线频率高达2400MHz。
2.2.2 存储器的功能和分类
存储器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两种。主存储器也称为内存储器(简称内存),辅助存储器也称为外存储器(简称外存)。
1.内存(Main Memory)
微型机的内存用来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待处理数据,也可以存放运算完的结果。目前,内存储器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存放数据与指令的半导体存储单元,包括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由于RAM是主要内存,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内存容量主要由它的容量决定,所以人们习惯将RAM称为内存。ROM是一种只能读出不能写入的内存储器,其信息通常是在脱机情况或者非正常情况下写入的。ROM的最大特点是在关掉电源时其内的信息也不会消失,因此常用ROM来存放固定的程序和数据,如自检程序等,只要一接通电源,程序就可运行。
(1)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内存(RAM)由内存芯片、电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组成的,它是主机的组成部分,为了加快系统的速度,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计算机中配置的内存数量越来越大,目前微机较常见的内存配置为4GB、8GB 、16GB。将信息存入存储器称为写操作,将信息从存储器中取出称为读操作,计算机运行过程中CPU频繁地对内存实施读写操作。运行的计算机中内存存有大量的程序和数据,关机后这些信息将自动消失。
根据其制造原理不同,分双极型(TTL)和单极型(MOS)两种。微机使用的主要是单极型的MOS存储器,它又分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和视频RAM(VRAM)三种。
①静态RAM(SRAM)
SRAM(Static RAM)的一个存储单元的基本结构是一个双稳态电路。由于读、写的转换由写电路控制,所以只要写电路不动作,电路有电,开关就保持现状,不需要刷新,所以称为静态RAM。由于这里的开关实际上是由晶体管代替,而强烈的交叉正反馈使晶体管的转换时间一般都小于20ns,所以SRAM的读写速度很快,一般比DRAM快出二三倍:电脑的外部高速缓存(External Cache)就是SRAM。但是,这种开关电路需要的元件较多,在实际生产时一个存储单元需要由4个晶体管和2个电阻组成,这样就增加了生产成本。
②动态RAM(DRAM)
DRAM(Dynamic RAM)就是通常所说的内存,它是针对静态SRAM来说的。
SRAM中存储的数据,只要不断电就不会丢失,也不需要进行刷新;而DRAM中的数据是需要不断地进行刷新的。因为一个DRAM单元由一个晶体管和一个小电容组成,晶体管通过小电容的电压来保持断开、接通的状态,当小电容有电时,晶体管接通(表示1);当小电容没电时,晶体管断开(表示0)。但是充电后的小电容上的电荷很快就会丢失,所以需要不断地进行“刷新”。所谓刷新,就是给DRAM的存储单元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