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一、自主设计实验
在化学实验中,如果教师告诉学生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学生自己的思维就会受到限制,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思考:设计怎样的实验才能达到实验目的?在该实验中,学生虽然知道多种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式,然而学生不知道哪种方法制取氧气是最好的,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氧气有哪些特点?学生得到提示,根据氧气略重于空气、难溶于水、熔沸点较低等特点设计出几种提取氧气的实验.
二、自主探究,总结经验
教师引导学生做实验时,要引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总结,让学生一边从以往学习的课堂理论中优化实验,从实验过程中深化课本中学习过的知识.这个过程能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整合出一套系统的知识.以该次实验为例,教师要求学生总结实验的步骤,学生以自己的实践总结到:检查———检查实验设备的气密性;装药———装入药品;固定———固定试管,且试管口需略低于试管底部;点燃———点燃酒精灯加热药物;收集———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的特点使用排水集气法或者利用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特点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移动———将导管移离水面;熄灭———熄灭酒精灯完成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几个实验中的问题:·固定试管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学生结合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回答:“这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用排水集气法应什么时候开始收集?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当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用哪种方法得到的氧气更纯?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可以得到答案:“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更纯.”·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离水面,还是先停止加热,为什么?学生回答:“先将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否则水将沿导管倒流回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为什么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学生结合实验的思路回答:“可以防止加热
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教师引导学生整合实验中学过的知识,他们会对化学知识有更系统的认知.
三、在反思中创新
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和实验中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思考优化生活的办法.将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学生会更积极的吸收化学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工业制氧需要大批量生产氧气,且不能使用药物以免增加生产成本.那么能不能使用空气设计出批量制取氧气的方法?学生经过思考,设计出以下的制取思路:将空气降温加压,使空气变成液态空气,将液态空气蒸馏,先流出去的是沸点低的氮气,留下来的是沸点高的氧气.这种生产方法可以达到工业批量生产的要求.
四、开展多元化评价方法促进实验能力的提高
评估学生的实验成绩也是生本理念下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使用这种理论评估学生的实验成绩,学生可以从教师的评估中了解自己学习的情况,找到需要完善的方向.要让实验教学达到这种效果,教师需要以多元化、多层次、多视角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应从实验过程、整理结果、整理说明、知识拓展、学习态度这五个方面拟定指标给学生评估.实验的过程是指学生在实验中是否结合过去学过的理论知识,优化实验设计;整理结果是指学生是否用逻辑清晰、简洁直观的方式整理实验的过程;整理说明是指学生是否能够用口头语言表达出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的重点;知识拓展是指学生是否能够对学过的知识展开联想,将学习的知识尽可能的应用到实践中;学习态度包括学生是否投入足够的精力完成学习任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指让学生自己思考化学问题、探索化学知识、总结化学规律,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把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在该种理念下,实验教学就是给学生一个实验的平台,让他们完成这个学习的过程.上文说明教师在实验教学中需要把握的环节及每个环节中可以采取的策略,使用以上策略,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吸收知识、整理知识、应用知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化学实验中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