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荧光及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表面功能化(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稀土荧光及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表

面功能化

稀土荧光及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在荧光体、显示显像、固态光源、X 射线增光屏、激光和光纤放大以及生物荧光探针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稀土发光具有吸收能力强,转换效率高,可发射从紫外线到红外光的光谱等优点。而上转换发光是稀土发光的一种独特形式,稀土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在红外光激发下,可产生可见发射,且发射谱线窄(寿命长),发光稳定(不易受环境影响)和荧光背景低,因而在生物荧光标记和成像领域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稀土荧光及上转换纳米发光粒子作为生物荧光探针在生物荧光标记和成像领域应用受到一定因素的限制,首先,尺寸和形貌可控、高质量、具有特征发光性能的稀土发光纳米粒子的有效合成方法不多;其次,常规方法合成的稀土发光纳米粒子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差;第三,目前成熟、行之有效的稀土发光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功能化方法不多,致使稀土发光纳米材料与生物分子偶联困难。上述这些因素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稀土荧光及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作为生物荧光探针在生物荧光标记和成像方面的应用。本文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尝试开发了稀土荧光及上转换纳米粒子的新型、有效合成方法,研究了所得稀土荧光及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的发光特性;同时,通过无机壳层包覆和表面氧化等途径,探索了稀土荧光及上转换纳米粒子表面修饰和功能化构造的有效方法,以期到达获得具有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符合生物荧光标记和成像应用要求的稀土荧光及上转换纳米粒子。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归纳如下:1、开发了微乳-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稀土YVO_4基质材料和稀土

Y_(0.78)Yb_(0.20)Er_(0.02)VO_4及Y_(0.78)Yb_(0.20)Tm_(0.02)VO_4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荧光光谱等手段系统研究了所得稀土发光纳米粒子的尺寸、分布、形貌、微结构和相结构以及上转换发光特性。研究表明,相对比固相掺杂方法所制备的

Y_(0.78)Yb_(0.20)Er_(0.02)VO_4和Y_(0.78)Yb_(0.20)Tm_(0.02)VO_4纳米粒子,通过微乳-水热方法可获得弱团聚、尺寸较小,较为分散的四方相

YVO_4 , Y_(0.78)Yb_(0.20)Er_(0.02)VO_4和

Y_(0.78)Yb_(0.20)Tm_(0.02)VO_4纳米粒子,其中

Y_(0.78)Yb_(0.20)Er_(0.02)VO_4和Y_(0.78)Yb_(0.20)Tm_(0.02)VO_4稀土纳米粒子具有特征的上转换发光性质。2.采用稀土三氟乙酸配合物高温液相分解方法,制备了高质量的稀土NaY_(0.95)Eu_(0.05)F_4和

NaY_(0.78)Yb_(0.20)Er_(0.02)F_4发光纳米粒子,利用独特的水/CTAB/正己醇/正庚烷四元反相胶束体系为包覆介质,对稀土NaY_(0.95)Eu_(0.05)F_4和NaY_(0.78)Yb_(0.20)Er_(0.02)F_4发光纳米粒子进行了表面包覆和修饰的功能化构造。通过控制包覆物有机硅烷的[正硅酸乙酯(TEOS)、3-氨乙基三甲氧基硅烷(APS)]用量、反相胶束的组成及稀土纳米粒子的浓度,成功地实现了对稀土NaY_(0.95)Eu_(0.05)F_4、和NaY_(0.78)Yb_(0.20)Er_(0.02)F_4纳米粒子的表面包覆和修饰,实现了其表面带有氨基或羧基的功能化构造,为其进一步与生物分子偶联提供了条件;而且,表面包覆和修饰对NaY_(0.95)Eu_(0.05)F_4和NaY_(0.78)Yb_(0.20)Er_(0.02)F_4纳米粒子结构和发光特性无明显影响,包覆后的稀土发光纳米粒子仍然具有特征的荧光及上转换发光特性,可以作为生物荧

光探针尝试进行生物荧光标记和成像研究。

同主题文章

[1].

陈宝玖,孔祥贵,鄂书林,秦伟平,许武,黄世华. Tm~(3+)掺杂的PWG玻

璃材料上转换发光的研究' [J]. 发光学报. 1999.(02)

[2].

肖素芳,王宗花,罗国安. 碳纳米管的功能化研究进展' [J]. 分析化学. 2005.(02)

[3].

陈晓波,张光寅,刘言滨,李加季. Tm_(0.1)La_(0.9)P_5O_(14)玻璃的上转换发光' [J]. 发光学报. 1994.(04)

[4].

陈晓波,张光寅,宋增福,刘言滨,李家季. ErP_5O_(14)晶体中

Er~(3+)的~4S_(3/2)和~2H_(11/' [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995.(04)

[5].

杨中民,张勤远,刘粤惠,姜中宏. Yb~(3+)/Er(3+)共掺锗碲酸盐玻璃上转换发光增强机理的研究' [J]. 物理学报. 2005.(05)

[6].

肖方明,卢其云,唐仁衡,彭能,王英. 镍氢电池负极用纳米晶稀土贮氢

合金的性能研究' [J]. 稀有金属. 2005.(01)

[7].

马秉正,张小水,霍海航,常春丽. 利用表面修饰技术提高酒敏元件

的选择性' [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4.(S1)

[8].

张皓,郝恩才,杨柏,沈家骢. ZnSe∶Cu纳米晶/聚电解质多层膜制备和

结构研究' [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0.(11)

[9].

姜勇,张平,刘祖武,尹付成,黄舸. TiO_2纳米晶的制备' [J]. 材料科

学与工程学报. 2003.(03)

[10].

郭广生,顾福博,王志华,李铎,郭洪猷. 激光蒸凝法制备不同形貌的锌

纳米晶' [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4.(10)

【关键词相关文档搜索】:无机化学; 微乳-水热; 稀土荧光纳米粒子; 上

转换发光; 表面修饰; 功能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