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知识分子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24期总第326期前沿
Forward Position No.242012Sum No.326
解读《中国知识分子精神》
郭三黎(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双语教育系,四川阿坝州624000)
[摘要]本文采用边述边评的方法,将读徐复观先生的《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一书的感想,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整理和介绍:一是界定了知识分子的内涵,二是回顾了知识分子精神困境产生的原因,三是思考了如何重塑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关键词]精神义理;精神困境;人格重塑[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12)24-0165-02
[作者简介]郭三黎(1969—
),女,四川都江堰人,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双语教育与影视文学。
一、风骨、人格、独立精神: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义理
该书选了徐先生的61篇文章,其中半数以上是怀人、忆旧和悼念之文;所忆所念的对象多数是徐先生的师友,个别未曾亲与过从的,徐先生也都从个人角度刻画印象和抒写感受,所以这些文章,读来篇篇都使人感到亲切有味,仿佛能触摸到具体。或者可以说,这里有一册一个个知识分子的肖像合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就从这册合集里透露出来了。
那么,徐先生胸中笔下的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到底是怎样的呢?我想用这样几句话来表达我的理解:应该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神圣使命;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患意识;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是“修齐治平”的人生路向和“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
知识分子是在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条件下产生的,不同的文化和背景和历史时期对知识分子的理解又有所差异。中国《辞海》对知识分子的界定是“有一定文化的脑力劳
动者”
,当然,这种界定显得有些片面而且缺乏内涵。在国外,知识分子主要指“中产阶级”群体,除了受过专门训练,靠知识谋生以外,还必须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独立的思想和自由的精神。中国很多学者认为“知识分子”一词来源于西方,欧洲有关知识分子的概念有两个:“intelligentsia ”和“intellectual ”,分属与东欧是西欧,“in-telligentsia ”来源于俄国,主要指俄国19世纪30到40年代的一小部分留学生,他们带回西欧的思想和生活方式,提
倡社会改革
。“Intellectual ”一词则来源于波兰,在19世纪的波兰有一部分人在文化上具有很高的同质性并且在思想
和生活方式上独具特色,对当时的社会状态也持批判态度,
具有反抗精神。在中国古代最能称之为“知识分子”的当
属“士”或“士大夫”
,中国古代的“士”往往意味着是最有文化底蕴也是最具有批判精神的一批人。中国近现代的知识分子是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科举制的废除而产生,“知识分子”的内涵也远远超出了“士”的范畴。
因此,要被尊称为“知识分子”
,应该具备:(1)首先是“智者”
,而不只是“知识工匠”,不局限于取得的学位和从事的学科,要有超乎常人的学力和成型的思想体系;(2)要有独立于当权者之外的批判精神,不被政权所左右;(3)要有独立的人格和学术品行。知识分子要不受外界左右自己的思想,在历史变迁中,其人品和学品都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因而,知识分子必须具备独立的精神,他们是以思想为生活的人,必须具有社会的良心、自由的精神和独立的人格。
这样的风骨、人格和精神正是徐复观先生在本书中阐述的许多“自觉的知识分子”怀抱“继往开来的真实责任感
”,“不以朝廷赏罚的自身,无条件地当作评判是非的标准,而努力树立、追求在政治地位以外的人生价值
”,“自觉的知识分子,纵然生活上依赖于政治,有如黄山谷所说‘食贫自以官为业’,但决无人承认‘官’的本身,能代表人生的价值,更不会有人想把自己的权势变成自己的学
问。
”徐先生为“当一个中国的知识分子而自豪自慰”!二、精神的丧失与欲望的舞蹈:
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纵观历史,中国不乏优秀的个体知识分子,但是却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群体,除了在先秦和魏晋“礼崩乐坏”
的政治混乱和社会苦痛的时期
,“精神上却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以外,中国的知识分子总是被异化、被政治化进而意识形态化。
·
561·
徐复观先生认为,导致中国知识分子精神沦丧的原因是隋唐科举制度的出现,他说:“自隋唐科举制度出现后,知识分子集团由现实中下坠,直下堕到只知有个人的功名利禄,不复知有人格,不复知有学问,不复知有社会国家的‘人欲的深渊’里去了。所以,唐薛光谦认为实行科举的结果,是‘夫徇己之心切,则至公之理乖;贪任之性彰,则廉洁之风薄’。而朱熹对科举的评议是‘今日上之人,分明以盗贼遇士,士亦分明以盗贼自处’。顺着科举向八股文演进的历史,是中国知识分子在现实中作无底的堕落的历史。”徐先生认为科举遗毒,深中于中国知识分子的心髓;其最显著的形态是:(1)不择手段以争取个人升官发财的私利,而毫不顾惜公是公非。口头上可以讲各种学说,但在私人利害上决不相信任何学说。(2)除个人、家庭享受外,对文化、政治、经济等等,只有破坏,而无半丝半毫的建设性。
徐先生对科举制的态度如此深恶痛绝,应该是以思想家的姿态而非史学家的姿态吧。因为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知识分子并没有因为科举制度的废止而重建理想的人文精神。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就开始缺乏应有的自由精神和独立意识。新中国成立以后,许多的识分子更是在阶级斗争面前屈服,不再追求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意识,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了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责任和精神内涵。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更是急功近利,由于社会的急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在外来文化的包围之下逐渐迷失了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在具有“竹林七贤”式的风骨傲节,虽有坚守道德理想的,但是总体上来看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呈现出迷茫、失落甚至是绝望的精神状体,处于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
三、精神的守望与自救:
知识分子人格重塑的文化思考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中国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重新塑造都是一个困难重重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
知识分子独立人格既是文化深沉的核心精神,又是知识分子的人文品格。历史学家陈寅恪准确地把它概括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1]具体地讲,就是尊重科学,尊重真理,容不得半点亵渎。要找回失去的精神品格,重塑自由思想之灵魂,我以为从这几个方面思考:
第一,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是不务声华、认真治学者。否则,就是名不副实。正如徐复观先生在《一个伟大知识分子的发现》中赞扬的余嘉锡先生。
说到“道问学”的工夫,不禁联想到《中庸》里的一段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2]我以为此处明确指出了知识分子应该具备渊博的学识、慎密的思辨、执著的行动。学当博,问当审,思当慎,辨当明,行当笃,日积月累,则一人能之,己百之。
第二,真正的知识分子具有在历史和文化智慧导引下的追求真理的批判精神。
这种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自从孔子通过删诗书定礼乐“把儒家传统提升到一种知识分子群体的批判的自我意识层次”[3]以后,就成为“士”的显著特征。他们以“道”作为标准来评判社会和表达自身对当权者的不满,如不得志,便“通过诗歌的感受、社会责任感、历史意识以及形而上学间接干预政治。”这种意识形态在近现代中国也已失落。现在,中国知识分子是需要好好反思,既要继承五四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又要具备较高的自我意识,同时要关心天下大事,要有独立于当权者之外的批判精神。
关切家国天下大事,而在历史和文化智慧的导引之下,不丧失高瞻远瞩的批判精神。
徐先生的老友和论敌殷海光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必须‘只问是非,不管一切’。[4]这就要求知识分子不能人云亦云,要有独立的思想和自由之精神,不被流行思想所蒙蔽,也不被他人言论所左右。世间的诽谤和迫害也不足以改变他自身的准则。
知识分子就应该是这样的,不做识时务的俊杰,甘愿为实现正义、公道、自由而努力!
第三,真正的知识分子具有自觉的社会参与和责任意识。
作为社会文化承担者的知识分子,他们应该关切国家政治、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同时注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要彻底摆脱当前的尴尬境地和精神困境则必须广泛猎取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坚守自身准则,自觉的社会参与和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当今社会,广大知识分子除了要具备自己的知识专业以外,更要跳出自己的专业领域,更多的与社会取得联系,不应只为特殊集团服务和谋取个人的私利,更多的要具备社会责任感和良心,通过各种渠道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具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也是“修齐治平”的人生路向和“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
[参考文献]
[1]陈寅恪.王国维墓志铭[M].
[2]黎孟德.四书感悟[M].巴蜀书社,25.
[3]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409.
[4]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
[5]罗宽海.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及其精神状态[D].湖南师范大学,2007.
[6]贺奕.群体性精神逃亡: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纪病[J].文艺争鸣,1995(03).
[7]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M].沈志佳,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9]郑志峰.重建社会重心: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群体研究(1945-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8.
[10]摩罗.由从势者到求道者的位移———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J].文艺争鸣,1996(11).
·
6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