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对联常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仗的规则
律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绝句:绝句的两联也是可对可不对。 排律:首联可对可不对,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最后一联不对。
对仗的特点
1.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 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 例如:“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上句的句式是“主谓定宾状”,下句
第二,古体诗的用韵方法有一韵到底和中途换韵两种,韵脚有逐 句韵(每句都押韵)和隔句韵的不同。近体诗则必须一韵到底,韵 脚只有隔句韵一种,且一般是偶数句押韵。但首句可以入韵,也可 以不入韵。
近体诗的押韵,一般依照“平水韵”。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也用相同的句式相对。
2.不能用相同的字相对 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对仗,在词、曲中是允许的,在近体
诗中则绝不允许。实际上,除非是修辞的需要,在近体诗中必须避免出现相同的
3.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
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代词对代词, 虚词对虚词。如果要对得工整,还必须用词义上属于同一类型的词(主要是名词) 来相对,比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数目对数目,方位对方位,颜色对颜色, 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人事对人事,生物对生物,等等,但不能是同义词。
近体诗平仄的基本规则可以概括为: (1)一句之内,平仄两两相间; (2)联内两句,平仄相反相对; (3)相邻两联,平仄相合相黏。
“对”、“黏”的关键在于五言的第二、第四字, 七言的第二、第四、第六字,其中又以五言的第二字 和七言的第二、第四字尤为重要。
(三)对仗
是近体诗除平仄以外的另一重要格律因素。它是一种特殊的对偶,由两个字 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组成。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 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 该也是一种骈偶。
韵比韵母范围大,一个韵可以包含几个韵母。
押韵是为了声音的和谐,因为同类乐音(元音)在 同一位置上的重复可以构成声音的回环美。
押韵是诗歌的基本格律要素之一。从《诗经》到后 来的诗词,几乎没有不押韵的。
➢押韵 近体诗在押韵方面与古体诗的不同在于:
第一,近体诗一般只押平声Leabharlann Baidu,用仄声韵的很少;古体诗既可用 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
从每句字数来说,古体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多种 形式,近体诗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近体诗有4中主要形式:五言律诗(五律)、五言绝句(五绝)、 七言律诗(七律)、七言绝句(七绝)。
出句、对句
出句:每联的第一句 对句:每联的第二句
律诗的第一至第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韵和韵母不同,它不计韵头,两个字只要韵腹和韵尾相同,就算 同韵,可以相押。
韵母可以分成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三部分。如“娘”niáng 的韵母是iang,其中i是韵头,a是韵腹,ng是韵尾。每个韵母一定有韵腹,韵头 和韵尾则可有可无。如“大”dà的韵母是a,a是韵腹,没有韵头、韵尾; “瓜”guā的韵母是ua,其中u是韵头,a是韵腹,没有韵尾;“刀”dāo的韵母 是ao,其中a是韵腹,o是韵尾,没有韵头。
例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对“月”是天文对,“野”对“江” 是地理对,而“垂”对“涌”,“平”对“大”,“阔”对“流”,也都是在词 义上属于相同类型的动词、形容词的相对。
工对
工对,即工整的对仗。简单地说,凡同类词(指天文 类,时令类的类)相 对,即为工对。说细点,凡词类(所指同上)相同,平仄相反,同字又不重复, 无论在词江意义或语法结构上都对的非常工整的,就叫工对。这是律诗对仗的标 准类型。名词即然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自然算是工对。
近体诗的格律要求比古体诗严格。
这种格律要求可以概括为:句数固定,押韵严格,讲平仄,讲对仗。
1.句数及每句字数:
古体诗的句数是不限的。
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共357句;
我国古代最短的诗歌——晋朝傅玄《杂言》,只有两句。
近体诗的句数是固定的。
律诗八句,绝句四句,排律句数不限,但必须是偶数句。
(二)四声和平仄
四声 指中古汉语的四种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四种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中古四声到现代四声的变化规律: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
三声。
语音学中,将发音时声带振动的音称为浊音,声带不振动的音称为清音。辅 音有清有浊,而多数语言中元音均为浊音,鼻音、边音也是浊音。
古人把名词细分成以下几类,并要求同类名词相对:
1.天文(日风星雨等) 2.时令(春秋晓夜等) 3.地理(山村湖海等) 4.宫室(楼堂府 库等) 5.器物(刀剑杯盘等) 6。服饰(衣巾布帛等) 7.饮食(茶饭粮油等) 8, 文具(纸笔琴棋等) 9.文学(诗书文字等) 10。植物(草木花絮等) 11.动物(鸟 兽虫鱼等) 12.形体(身心魂魄等) 13.人事(道德才情等) 14.人伦(父子姑舅等)
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 韵都有严格的限制。
古体诗: 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
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 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中古时期,韵以声调为纲,不同声调的字不同韵,韵母相同的字 声调不同的话就属于不同的韵。
平仄 平仄其实是对汉语声调的再分类。平指没有起伏升降的声调,即中
古四声中的平声;仄指有起伏升降的声调,即中古的上去入三声。 在创作和欣赏诗词对联这类作品时,仍应该按照中古四声来掌握平
仄。 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
第一节 诗词常识
一、诗词格律的基本概念 格律
指诗、赋、词、曲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 平仄、押运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
(一)韵和押韵 韵
本指和谐悦耳的声音、旋律,引申指诗赋中押韵的字。
押韵 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不同句子的相同位置
上,一般是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近体诗的格律
近体诗: 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体。为有别于古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