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顶商人”胡雪岩
明代中叶到清朝乾隆末年,有一支商帮称雄 中国商界300多年,那就是徽商。在辉煌的 数百年间,徽商造就了一批享誉中华大地的 的百年老字号,有的至今还熠熠生辉,这不 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 。尽管徽商有过极其辉煌的历史,但是今天 的“徽商”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在目前各类 财富排行榜中,少有安徽人的身影
商贾将货款委托给各道设在京城的办事处进奏院,领取 票券游走四方,可在京城或回本道取钱。这样商旅就不 用长途携带钱币,各地之间也不用运输税钱。
明清经济发展示意图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县。乔氏家族的第一 创业人乔贵发,年轻时只身走西口,在包头苦心 经营,终于发展起一家最大商号。到第三代乔致 庸,金融资本在一千万两白银,以上大约相当于 现代的近百亿资产。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 乔家”之说。
①商业城市繁荣 ②市场发展:都市商业和农 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 ③柜坊和飞钱问世④对 外贸易发展
①两宋城市繁荣,市场发达②商品种类增加③ 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④商税成为宋朝 重要税源⑤边境贸易、海外贸易发达⑥元大都 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①城镇商业依然繁荣②农副产品大量入市 ③ 长途贩运发展快④货币作用越来越大⑤商帮形 成—晋商、徽商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朝代
历代对外贸易的发展
西汉 开通海、陆丝绸之路,外贸逐渐发展
唐朝
广州成为重要港口,市舶使专管对外贸
繁荣 两宋
与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非洲等国 贸易;海外贸易税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元朝 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特点
①官府控制
②朝贡贸 易占重要 地位
走向 明清
衰落
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对外贸易渐趋 萎缩;清只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 营对外贸易。
探究: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
战国时期齐国的一名商人刀闲,听说秦国的丝绸价格很高,于 是带着一批丝绸货物跋山涉水,千里迢迢逃过军队的封锁线,历 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秦国,心想可以大赚一笔,但谁知秦国 的尺寸比齐国的大,所以尽管是高价出卖,仍然没有赚到钱,只 是拿到了本钱,本想在秦国继续做生意,但是秦国政府又严格限 制商人的活动,对商人征收沉重的赋税,最后返回齐国时,已经 身无分文。
商代已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周朝实行“工 商食官”政策,即:当时工匠和商贾都是贵族的奴 仆,主要为奴隶主贵族服务,受官府的严密控制, 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极少。
“公食贡,大夫食邑 ,士食田,庶人食 力,工商食官,皂 隶食职,官宰食加 。” ——《国语·晋语》
夏商时期的贝币
范蠡,春秋战国之际杰 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 谋略家,同时也是一位 生财有道的大商家。范 蠡一生艰苦创业,积金 数万;善于经营,善于 理财,又能广散钱财, 故称其为文财神。
古代中国的商业
中物理
【课堂目标】 掌握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商业发展 的特征。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阶段
朝代
表现
兴起
初步发展 继续发展
商、周 春秋战国 秦汉 隋唐
空前繁荣 宋元
继续繁荣 明清
“商人出现”;“工商食官” 打破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出现大商人
重农抑商政策,商业艰难,但仍然得到发展
古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1)功能转变: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 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益活跃。
(2)发展趋势: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 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3)新变化: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 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4)文化影响: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 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
宋朝
①打破城中市、坊界限,城中随处开店 ②打破特定城市设市,“草市”普遍,市镇出现 ③取消时间限制(早市、夜市、瓦子) ④交易活动不受政府直接监管
看图析史
在城市特定的 位置设市
凡市,以日中击鼓
三百响, 而众以会;日 入前七刻,击钲三百 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二十。
西
东
市
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草市
原来是乡村定期 集市,经过长时 期的发展,到宋 代,其中一部分 发展成为居民点, 个别的上升为县、 镇;而紧临州县 城郭的草市,则 发展成为新的商 业市区。
汉代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 及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
海禁:中国明代政府禁阻私人出洋从事海外 贸易的政策。又称洋禁。始于明初,直至明 末,未曾撤销。清朝延续了这一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清王朝严格限制和 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
春秋末期 范蠡
--商人的鼻祖
邸 店 是为远距离柜和坊大宗和商飞品钱交易服务的机构,
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利润丰厚。东晋时已出现, 唐朝时各大商业城市大量兴办。
柜 坊 :从邸店中分离出来的专营货币借贷和存放
的场所,这是银行的雏形,比地中海金融机构早六、 七百年的时间。
飞 钱 又称便换,类似今天的汇票。唐后期出现,各地
广州十三行
总结 1.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1.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
唐朝以前以陆路交通为主;唐朝时海陆贸易并重;宋元明清 ,2.陆外路贸贸政易策下由降开,放海到路闭贸关易。地位上升。
3.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主,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 4.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西亚不少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也相继西传 5.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
思考: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些因素影响商业的发展 ?
影响因素:
政治:国家是否统一、政局是否稳定 经济: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②货币及货币制度是否完备 ③政府的政策和法令 ④国内外交通是否便利 ⑤民族关系与中外关系。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阶段
概况
宋朝以前
①特定城市和区域 ②市(商业区)坊(居民区)分区 ③设专职官员严格管理 ④定时经营,闭市后不准经营
博大高深的徽文化是 "滋养"百年徽商的沃土
历经百年,胡庆余堂依然熠熠生辉, 保持“真不二价”的诚信传统
北宋交子——世界最早纸币
北宋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当时通用的铁钱携带极不方便 ,于是商人们发行一种类似存款 收据的“交子”,代替铁钱流通 使用,这种“交子”是世界上最 早的信用货币。
宋仁宗时“交子”收归官办。由 政府发行,交子就成了国家发行 的纸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这种纸币的大量发行、流通, 为宋代商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