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资本与经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篇

第三章

●资本与经济发展

本章主要内容

●3.1资本与经济发展

●3.2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3.3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由多种因素推动的,其中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一向被人们重

视。

●早期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缺少资

本。

第一节资本与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首先要找到造成这种状态的根源,然后

有的放矢的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发展战略。

●早期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在于人均收入水平低,经济

增长陷于停滞,而这又源于资本匮乏和投资不足。

一、资本的含义

●如果我们舍象掉资本的生产关系属性,把资本当作一种生产要素来考察,那

么凡是用于生产、扩大再生产或能提高生产效率的物质都可称为“资本”。

●在现代经济学中,资本被区分为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三种基本形

式。西方发展经济学所讲的资本,主要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用来生产其他产品(消费品和投资品)的物品,

如机器设备、厂房和其他建筑物。物质资本是投资过程的结果,它代表着本期的生产能力。并同其他互补性生产要素结构代表未来时期的生产能力。●人力资本是人类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指劳动力

质量,它可以用劳动者的数量与质量的统一来表示。

二、初始资本与资本形成

●资本形成是指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如何筹措所需的资本,包括

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前初始资本的来源,储蓄转化为资本,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能力的过程。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需要大量的投资,从理论上讲,投资来源于储蓄。

储蓄主要来自生产剩余,而对于低收入国家,生产剩余主要来自农业。农业剩余成为发展中国家初始资本的主要来源。

●将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化所需的物质资本的方式包括两种:

●(1)政府行政干预型

●(2)市场导向型

三、储蓄与资本形成

●在发展经济学中,资本的来源是储蓄,储蓄可以转化为投资,从而转

化为机器设备、厂房、交通工具、基础设施等物质资本。

●储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国民收入中扣除消费后的剩余,是

放弃现期消费的结果。

●用公式表示为:

●Y=工资+利润+利息+地租

●从供给一方看:

●Y s=消费+储蓄=C+S

●从需求一方看:

●Y d=消费+投资=C+I

●当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状态时:

●Y s=Y d

●C+S=C+I

●即:

●I=S

●S=Y-C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储蓄可以来自国内和国外。

●外债和引进外资是来源于国外的官方和私人储蓄。

●国内储蓄来源于家庭、企业和政府。(S=S h+S b+S g)

●一个国家的储蓄能力取决于储蓄倾向,而储蓄倾向又决定于多种因素,如国

民收入水平、收入分配状况、传统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对未来经济形势的估测以及存款利息率等。

私人储蓄

●对于私人储蓄来说,储蓄水平主要取决于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的高低、社

会收入分配的平等状况、存款利率的高低、观念习俗的改变、政治经济环境等等。

企业储蓄

●企业储蓄来自利润,利润可以转化为投资。

●扩大企业生产,提高企业获利能力,增加企业利润并将利润用来进行再投资,

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储蓄

●政府储蓄来自税收。

●税收收入-政府的经常性支出=政府储蓄

●政府储蓄可以转化为政府投资,从而产生资本形成。

第二节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储蓄只有转化成投资,形成物质资本,产生一定的生产能力,才能实现经济

增长。

●发展中国家如何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本来源,有效地推动资本形成?

●在这方面,发展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理论,发展中国家在实践中也做出了许

多努力。

一、西方学者的资本形成作用理论

●资本形成也就是资本积累,在西方经济学中,对资本积累作用的强调由来已

久。

●20世纪50年代前后,发展经济学主要集中于探讨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和

摆脱贫困的出路问题。

●这些理论的重要结论之一,就是认为资本稀缺是经济发展的阻碍或约束条

件。

1、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1943年罗在《东欧和东南欧国家的工业化问题》中,提出了“大推进”理论,

并在后来的成果中加以完善。

●罗认为,欠发达国家为了加速发展应在投资中采取“大推进”,不是小规模

的、渐进的,而是大规模地一次到位。

●他认为欠发达国家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必须要

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

●罗指出,在工业化过程中应当注意三点:

●①为了取得工业企业最优规模,工业化的区域必须有充分的广度,不能过于

狭小;

●②单个企业或行业风险比较大,相反,多企业、多行业同时出现可以相互补

充,减少风险;

●③个别企业或行业对实际的社会效益计算不精确,因此需要大规模的计划安

排。

●实现工业化之所以要在各个部门全面地、大规模地进行投资,是因为发展中

国家的经济中存在着某种“不可分性”和“外在经济”,由此决定了其投资不可能是平衡的,而必须是“大规模跃进”式的。

“不可分性”

●第一,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和社会分摊资本的不可分性。

●第二,需求的不可分性。

●第三,储蓄的不可分性。

“鞋厂寓言”

●罗森斯坦-罗丹以一个“鞋厂寓言”来说明需求的不可分性。设想在一个

具有潜在投资机会的地区建成一家鞋厂,其总产出(鞋的总价)为100万元,总收入(包括工资、租金和利润)也是100万元。

●假如这个地区除了这家鞋厂没有别的企业,与外部也没有贸易,那么这

家鞋厂要存在下去,前提是这100万元的收入都用来买鞋。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只有同时创办多个生产各种产品的工厂,各个工厂的工人、职员和经营者

用他们的收入购买各种产品,才有可能促进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外在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