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月球——地球的卫星》教科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球——地球的卫星》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第5课。在第4课,学生已经了解了月相变化的规律,而月相之所以变化,是因为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绕着地球转动。经过前面4课的学习以及日常积累,学生已经对月球有了比较多的认识,包括月球的月相变化规律、月球的形状、月球与太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等。但月球还有很多值得学生探索交流的地方,例如月球的背面,月球环形山的形成等。

本课通过查看图片、查阅资料、模拟实验等活动丰富学生对月球的认识。观察照片和模拟实验是探索宇宙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前面几课已经有了较好地体验和尝试。本课将使用查找课外资料这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学生课外学习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将极大地丰富学生对月球的认知。通过聚焦问题“月球是一个怎样的星球?月球还有什么秘密?”引入课题,学生作为地球居民,对于陪伴了地球几十亿年的“邻居”月球有多少了解呢?“秘密”一词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探索环节组织学生通过三种活动方式认识月球,活动一是让学生借助照片近距离地观察月球,了解月球的表面特征,通过观察图片来观察宇宙的实际情况,这是探索宇宙的重要方式之一。活动二通过查找资料的方法了解月球,这也是认知宇宙的重要探究方式。环形山是月球的重要特征,学生对环形山的成因很感兴趣,故活动三利用模拟实验的方式去验证环形山的成因。此实验是本单元的第三个模拟实验,因为学生对模拟实验已经比较熟悉了,所以让学生自主分析提供的材料分别模拟月球上的什么,充分锻炼学生的模拟实验能力。

【学生分析】

虽然学生已经知道了一些关于月球的知识,但是月球还有很多“秘密”吸引着学生,例如环形山的形成原因,月球的背面是什么样的,月海盆地又是什么样,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所不了解的。至本课,学生对于模拟实验的理解已经比较深刻,可以利用本课的模拟实验情况对学生的模拟实验能力进行评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2. 月球的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科学探究目标

1. 观察对比图片,发现月球的特征。

2. 学会查找资料、整理信息。

3. 能模拟制作环形山,认识环形山特点。

科学态度目标

1. 保持探索月球秘密的好奇心和兴趣。

2. 积极搜索整理信息资料,乐于与同学分享。

3. 接纳别人的观点,善于分享和敢于修正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 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不懈努力,人类对月球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完善。

2. 认识到月球环境不适合人类居住,进而更加珍惜爱护地球环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通过比较照片、查找资料和模拟实验三种方式去更加深入地了解月球。

难点:探索环形山的成因,清楚模拟的对象是什么,实验结果是如何证明环形山成因的,更加透彻地掌握模拟实验。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关于月球的图片文字资料,环形山材料(沙子、形状不同的球、模拟地球的沙盘等)。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月球正面和背面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 “秘密”分享会。围绕聚焦问题“月球是一个怎样的星球?月球还有什么秘密呢?”组织“秘密”分享会。先在小组内进行分享,然后在班级进行分享,教师及时板书。教师也可以适当分享一些“秘密”,用来与学生交换。

2. 讨论探究方法。如何获得更多“秘密”呢?有什么办法呢?

设计意图:“秘密”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课前组织“秘密分享会”,可以让学生将课外了解的关于月球的信息充分“暴露”出来,这是一个单元前认知的调查,能够帮助老师及时调整教学。在前面四课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探究方法,在这里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月球有什么办法,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探索

活动一看照片识月球

1. 谈话:宇宙的天体离我们非常遥远,无法直接观察。科学家和我们一样,在探索宇宙时,一般是借助各种天文设备所拍摄的照片来开展研究的。

2. 呈现照片。给学生提供月球的正面和背面的高清照片,需要说明这些照片分别是由哪些探测器于什么时间拍摄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关注到技术的进步对科学探索的帮助。给学生讲讲月球的背面是多么神秘,激发学生的探秘兴趣。

3. 及时更新。学生更新第1课《仰望天空》活动手册中的维恩图中关于月球的知识。

设计意图:在该环节可以多展示一些天体(以月球为主)照片,并说明拍摄这些照片的航天器的名称、拍摄时间。例如,科学家通过“嫦娥四号”拍摄的照片,了解到月球的背面是怎样的面貌,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技术进步推进科学研究的体会。

活动二找资料识月球

1. 制作月球小档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太阳和月球的信息,并用一个小册子做成“月球档案”。

2. 交流小档案。互相看一看小档案,了解更多的信息,对于感兴趣的信息,可以摘抄。

3. 查找资料。第二种了解月球的方法是查找资料,这也是认知宇宙的重要探究方式。课堂组织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如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天文图书、视频等资料,或者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电脑室查找资料。

4.及时更新。学生更新第1课《仰望天空》活动手册中的维恩图中关于月球的知识。

设计意图: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时间和资料毕竟有限,所以鼓励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书籍、上网查找等)去收集月球的“秘密”,并制作月球小

档案,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外的积极性,收集到更多有趣的“秘密”。查找资料环节,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采用去学校图书馆上课等更加新颖、丰富多彩的方式,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活动三模拟实验识月球

1. 提出探究问题。月球的表面有很多坑坑洼洼的地方,我们称之为“环形山”,那为什么月球有那么多的环形山呢?

2. 提出猜想。学生回答“可能是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不同大小的陨石就会击中月球,从而形成环形山。”

3. 模拟制造环形山。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实验步骤:

(1)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

(2)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

(3)试着撞击出大小重叠的“环形山”;

(4)讨论和描述实验过程,理解“撞击”是形成环形山的成因。

4. 画一画。把模拟实验中撞击出来的沙盘“环形山”画在活动手册上。

5. 写一写。把其它对月球好奇的问题写在活动手册上。

设计意图:模拟实验是科学家探索宇宙的重要方式。环形山的成因,很有可能是陨石撞击形成的,为了验证,只能进行模拟实验,收集相关的论证证明解释。在该环节,教师要着重训练学生的模拟实验整体设计能力,从提出问题到设想原因,再到模拟实验的操作和模拟实验如何证实猜想,都可以让学生去做,以此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本课的三个活动都需要提醒学生及时更新维恩图。

三、研讨

1. 讲一讲。研讨问题1“通过前面的探索,我们知道了月球的哪些特征?”,由于学生多次更新维恩图,所以可以结合太阳和月球的维恩图进行讨论。

2. 想一想。研讨问题2“根据我们查找的月球资料,月球适合人类居住吗?”,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学生首先要明白人类居住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再去对照月球是否具备这些条件即可,其实这些方面也说明了地球具有的独特性。

四、拓展

1. 谈话: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有很多方面,一个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就是潮汐。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水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规律的涨潮和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