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的策略
歌唱是利用人声把歌曲表现出来,是对音乐的再创作。好的歌唱能使人如沐春风、如饮甘醇、如品香茗,能使人的情感得到提升,使人如痴如醉……歌唱教学即是采取唱歌手法,进行的音乐教学。中小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歌唱教学是实现中小学音乐教育整体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中学音乐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歌唱教学。但中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并不多,更不用说什么技巧,歌唱教学基本上属于启蒙阶段。如何在学校音乐课堂内进行歌唱教学呢?我在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出如下点滴体会:
一、形象教学寓学于乐
歌唱中的不少理论,对于初学歌唱的中学生是不易理解的,理论讲得太多,听得越多越糊涂,反而会弄巧成拙。如在教学对歌唱中的状态、气息、咬字吐字等要求时,我说:“声音应该以小腹为根源,想象声音透过后脊梁,到脑后,到口腔后根,整个声音应是竖立的。”学生们听后一头雾水,不知所措。显然,这样纯理论的教学是不行的。因此,我尽可能的用一些形象的语言来解说。如我说:清找一找这样的感觉:你大口咬一口苹果,露出上牙齿,再一口咬下去的同时,发出“嗯”的声音,感觉声音在口腔后部和鼻腔,上部的位置,这就是“共鸣点”。听后,学生们在不停的练习、体验,在一阵阵笑声中,学生们掌握了知识。又如:在让学生体会发音的状态时,我说:“牙关全部打开,笑肌抬起、眉开眼笑。演唱的状态是轻松的,不能有紧张的情绪,因为—紧张,心脏的跳动就加快,气息就稳不住了。”但
这样说却有很多学生听不懂,学生还是不能体验。然后,我做了这样的比喻:“从一个音唱到另一音,就像把头浸在水中的感觉一样”、“唱高音就象橡皮管里的水,只有掐紧水管前端,缝隙一小,压力增大,水就冲得很远”,……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歌词朗诵寓情于景
朗诵歌词有助于学生把握住歌词中所体现出来的节奏性、音乐性、形象性、情感性。优秀的歌曲,词曲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歌唱是把歌词的思想感情进一步的升华。在学唱一首新歌之前,我往往会先让学生带感情地朗读歌词,因为一首歌曲不管先有词还是先有曲,双方作者(词作者和曲作者)都是认真揣摩对方要表达的意境和思想来创作的,因此应该先让学生通过读歌词来揣摩词者的心思和他所要表达的意境。学生在念歌词时,根据歌曲的内容和意境,在自己的头脑中化为一幅幅活动的画面。通过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让学生把一首歌曲的基本情绪和意境都理解了。对歌曲理解越深,感受则越纯真,越完美,那么在表达时就会很真实很生动。例如音乐课本的歌曲《采金秋》时,我先让学生感性认识,观看有关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要求学生体会歌词所描绘的意境并带感情的朗读歌词,在朗读歌词的基础上再视唱几遍旋律。而后,让学生淡谈对演唱此歌的感受,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气氛很是热烈。最后,我让学生听我范唱。唱时,我故意放慢速度,唱完后,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用迷惑的眼神望着我。有一位胆大一点的学生小声说了句:“唱得,不好”!我很高兴,立即请这位学生发表看法。他说:“我觉得老师
唱的情绪不对。”我立即表扬了这位学生,因为我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我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朗诵歌词,更好的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情绪和意境,再用歌唱把它表达出来。再接下来,我和学生一起重新聆,听歌曲,再现图片画面……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熟悉词曲旋律,记忆词曲,然后引导他们用淳朴的乡村少儿音调塑造一群欢乐、活泼、热爱劳动的少年形象,演唱感情要到位。正像我的期望的那样,他们的感情完全通过歌曲流露出来了。
三、因材施教助其所长
从歌曲的作品性格出发,有的适于美声,有的适于用民族唱法,有的适于用通俗唱法,如果让学生千篇一律用………一种声音演唱,显然不科学,这样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针对不同的歌曲,老师必须用合适的发声方法指导学生歌唱。表现强烈的悲痛情绪,可以用较少的气息、较强的力量加强声音的力度,而不是声音全部出来,产生一种压抑的、强忍的听觉效果。如(《松花江上》)。表现高兴、欢乐的情绪,应用有光彩的、流畅生动的声音来表现。如(《青春之歌》)。在平静的气息上用较高的声音位置,柔和、抒情、轻巧的演唱。如(《草原之歌》)。而有人在演唱时常用激动的、大气量的声音来表现,这显然是错误的。“以情带声”,做到“声情并茂”才是最理想的歌唱。
就学生而言,在开始学歌唱时,要让他放开喉咙,用全部的声音来唱练习曲,这样,嗓音就会得到自然发展。歌唱教学没有固定不变的一条适合每位同学的方法。如果说有方法,也应该是一个人(或一
种嗓音特点)一种方法,学生的各方面嗓音条件、特点是不相同的,歌唱教学应是发展其自身嗓音,加以强化和美化,不能去用—些条款去改变它。如果开始就给学生定很多条条款款,一会儿叫学生这样,一会儿叫学生那样,其结果将会抑制学生嗓音的发展,伤害了学生的嗓子。
四、注重年龄特点,树其信心
喜欢歌唱是大部分学生与生俱来的,教师必须好好保护学生的这一天性。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的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演唱,鼓励学生当众自信的歌唱,特别不要对学生说:“你唱得不好”。对学生说:“你唱得不好”,在学生思想上,等于剥夺丁学生唱歌的权利。尤其是女孩子,不能对她们说让她们感到困惑和丧气的话,我们可换—种说法。比如:“你这个音唱低了”、“你把喉咙打开,这一句可以唱得更好些”等。这样通过正面的引导,使他们慢慢的前进,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而不能要求学生在“一夜之间”就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关键还是要看他们是否有进步。
“乘着那歌声的翅膀,亲爱的随我前往,那美丽的好地方……”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应带给学生什么样的动力,让他们在歌声中体验欢乐,在歌声中健康、茁壮的成长,是我们今后在教学中不断发现、思考、总结、创新的永远课题。教师只有心怀学生,不断丰富自身学养,加强锤炼,才能使自己的课堂如春风化雨,催开学生生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