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天平的称量原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精密度 表示各次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表达了测 定数据的再现性,常用偏差来表示,分为绝对偏差和相 对偏差两种。
绝对偏差= X i X
相对偏差=
Xi X X
100%
准确度和精密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是实验结果好 坏的主要标志。 在分析工作中,首先要做到精密度好,没有一定的精密 度,也就很难谈得上准确。但是,精密度高的不一定准确, 这是由于可能存在系统误差。控制了偶然误差,就可以使测 定的精密度好,只有同时校正了系统误差,才能得到既精密 又准确的分析结果。
P
Q
(四) 分析天平的种类
常用的分析天平有半机械电光分析天平、全机械电光 分析天平、电子天平。
(五)基本构造(以半机械天平为例)
1.横梁 2.挂钩 10.吊耳 9.环形砝码 3.阻尼器 5.托盘 8.光学投 影装置 11.砝码 6.开关旋钮 4.称盘
7.避震垫脚
(六) 电子天平
秤盘
电子天平是物质计量中惟一可 自动测量、显示甚至可自动记录、 打印结果的天平。其最大称量与精 度与前述分析天平相同,最高读数 精度可达±0.1 mg,实用性很宽。 但应注意其称量原理是电磁力与物 质的重力相平衡,即直接检出值是 mg而非物质质量m。故该天平使用时, 要随使用地的纬度,海拔高度随时 校正其g值,方可获取准确的质量数。 常量或半微量电子天平一般内部配 有标准砝码和质量的校正装置,经 质量显示屏 随时校正后的电子天平可获取准确 开关 的质量读数。 去皮
(二)有效数字
1. 有效数字的概念 是以数字来表示有效数量,也是指在具 体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 分析天平称量,质量为30.5119 g,有六位有效数字。 台秤称,质量为30.5 g,有三位有效数字。 如果数字中有“0”时,则要具体分析: 例如: 30.5119 g及5.3200 g中的“0”都是表示有效数字。 0.0036 g中的“0”只表示位数,不是有效数字。 0.00100中,“1”左边的3个“0”不是有效数字,仅表示 位数,只起定位作用,而“1”右边的2个“0”是有效数 字,这个数的有效数字是三位。
Northwest University
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基础化学实验I(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
分析天平的 使用
实验技能训练要点
1. 分析天平的基本操作----首次训练 2. 直接称量法、固定质量称量法和递减称量法的技
能训练----首次训练
3. 良好科研素养和严谨科研态度的培养----巩固培养
(三)分析天平的称量原理
天平根据杠杆原理设计。 分析天平的天平梁起杠杆作用,三个玛瑙刀口是支点 B 与力点A和C,P、Q是两个力点所受的力。 若P代表物体的质量,Q代表砝码的质量,因为天平梁 两臂是等距离的,即AB = BC。
则天平达到平衡状态时,P = Q,砝码的质量即是物体 的质量。
A B C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试剂及仪器 四、实验步骤 五、数据处理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分析天平的基本操作和常用称量方法(直接称量法、固 定质量称量法和递减称量法),为以后的分析实验打好称量 技术基础。
2.经过3次称量练习后,要求达到:固定质量称量法称一个试样 的时间在8 min内;递减称量法称一个试样的时间在12 min内,
X1 X 2 X 3 X n X n
i 1
Xi n
n
(2) 准确度和精密度 ① 准确度 表示测定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表示测定的 可靠性。常用误差来表示,它分为绝对误差和 相对误差两种。 绝对误差=Xi-Xt,
Xi Xt 100% 相对误差 Xt
Xi——测定值;Xt——真实值。 绝对误差有与测定值相同的量纲;相对误差无量纲。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都有正值和负值,正值表示测定结果 偏高,负值则反之。
问题: 3600、1000以“0”结尾的正整数,它们的有效数字? 2 mol铜的质量: 2×63.54 = ? 2. 应用有效数字的规则 (1) 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数字,一般是不定值。记录数据时, 只应保留一位不定值。 (2) 运算时,以“四舍五入”为原则弃去多余的数字,也有用 “四舍六入五留双”的原则。 (3) 几个数值相加或相减时,和或差的有效数字保留位数, 取决于这些数值中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字。 (4) 几个数字相乘或相除时,积或商的有效数字的保留位数, 由其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数值的相对误差所决定,而 与小数点的位置无关。
2. 误差的表示方法
(1) 真实值、平均值和中位值的含义: ① 真实值 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真实数值,但又不能直接测 定出来。由于真实值无法知道,往往都是进行许多次平 行实验,取其平均值或中位值(将一系列测定数据按大小 顺序排列时的中间值 )作为真实值,或者以公认的手册上 的数据作为真实值。 ② 平均值
倾样次数不超过3次,连续称两个试样的时间不超过15 min, 并做到称出的两份试样的质量均在要求的范围之间。
3.培养准确、整齐、简明地记录实验原始数据的习惯,不可涂 改数据,不可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记录本以外的任何地方。
二、实验原理
(一)误差的分类及表示方法 1. 误差的分类
(1) 系统误差 (可测误差) 由于实验方法、所用仪器、试剂、实验条件的控制以及 实验者本身的一些主观因素造成的误差,称系统误差。 这类误差的性质是: ① 在多次测定中会重复出现; ② 所有的测定或者都偏高,或者都偏低,即具有单向性; ③ 由于误差来源于某一个固定的原因,因此,数值基本是 恒定不变的。
(2) 偶然误差 (随机误差或未定误差) 由一些偶然的原因造成的,例如,测量时环境温 度、气压的微小变化,都能造成误差。 性质:由于来源于随机因素,误差数值不定,且方 向也不固定,有时为正误差,有时为负误差。这种 误差在实验中无法避免。从表面看,这类误差也无 什么规律,但若用统计的方法去研究,可以从多次 测量的数据中找到它的规律性。 (3) 过失误差 由于实验工作者粗枝大叶,不按操作规程办事,过 度疲劳或情绪不好等原因造成的。这类错误有时无 法找到原因,但是完全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