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一、设计资料

1、设计个 32.4m ×19.8m 的钢筋混凝土单选板肋梁楼盖。

2、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墙,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 300mm

× 300mm 。 3、荷载

( 1)、楼面活荷载为 5.0kN /㎡。

(2)、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 0.65 kN /m 2 。 (3)、楼盖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γ =25 kN /m 3。 (4)、平顶粉刷: 0.25 kN /m 2。 4、材料

( 1)、混凝土: C25。

( 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 HRB335 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采用 HPB235。

二、板的计算

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L 2200 板厚 h ≥ =

=55m m

,对工业建筑楼盖,要

求h≥70mm,故取板厚

40 40 h=80mm。

1 1 1 1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 )L=(~ )×5400mm=(300~450)

18 12 18 12

11 mm,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故取次梁截面高度h=400mm。梁宽b=

(1~1)32 11 h=(~ )× 400mm=(133~200)mm,取b=180mm。板的尺寸及支承情况

见32 图1-1 。

(1)

(2)计算简图板的计算跨度

0.18

边跨ιn=(2.2-0.12-0.18)m=1.99m

2

a 0.12 h 0.08

ι0=ι n + =(1.99+ )m=2.05m> ιn+ =(1.99+ )m=2.03m n2 2 2 2

故取ι 0=2.03m

中间跨ι0= ιn =(2.2-0.18)m=2.02m

跨度差 2.03 - 2.02 =0.5%<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取1m 宽板带作为计2.02算单元,计算简图见图1-2。

3) 弯矩设计值 连续板各截面弯矩设计值见表 1-3。

表 1-3 连续板各截面弯矩计算

截面 边跨跨中

离端第二 支座

离端第二

跨跨中

中 间支座

弯矩计算系数α

1 1 1

1

11

11

16

14

M=α( g+q )

1

×9.98× 1 - × 9.98×

1

×9.98×

1

×9.98×

11

11

16

14

ι02 / kN .m

2.032 =

3.74 2.032 =-3.74 2.022 =2.55 2.022 =-2.91

4) 0

HPB235级( f y =210N/mm 2 ),混凝土采用 C25(f y =11.9N/mm 2),α=1.0。 各截面配筋见表 1-4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2

表 1-4 板的配筋计算

注:中间区板带(② ~ ⑤轴线间),其各内区格板的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中间跨跨中和中间支座考虑板的 内拱作用,其计算弯矩折减 20%。

三、次梁的计算

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法计算。

11

主梁截面高度 h=( ~ )× 6600mm=(440~660)mm ,取主梁截面高度

15 10

h=650mm ,梁宽 b=( 1 ~1 )h=(217~325)mm ,取 b=250mm 。次梁的尺寸及

32

支承情况见图 1-5

( 1) 荷载计算

( 2)计算简图 次梁的计算跨度

0.25

边跨 ιn =( 5.4-0.12- 0.25 )m=5.155m

a 0.24

ι0=ιn+ =(5.155+ )m=5.275m<1.025ιn =5.284m ,取ι 0=5.275m

22

中间跨 ι0=ιn =(5.4-0.25) m=5.15m

跨度差 5.275 5.150 =2.4%<10%,可按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其计算简图见图

5.150

1-6。

3)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 次梁各截面弯矩、剪力设计值见表 1-7、1-8

1-7 梁各截面弯矩计算

截面 边跨跨中

离端第二 支座

离端第二跨 跨

中中间跨中

中 间支座

弯矩计算系数α

1

-1

1

-1

11

11

16

14

M= α( g+q )

1

×23.79×

1

- × 23.79×

1

×23.79×

-1

×23.79×

11

11

16

14

2

ι02

/ kN .m

5.2752=60.18 5.2752=-60.18 5.152=39.44 5.152=-45.07

表 1-8 次梁各截面剪力计算

截面 边跨跨中

离端第二 支座

离端第二跨 跨中

中间跨中

中间支座

剪力计算系数β 0.45

0.60 0.55 0.55 M= β( g+q )

0.45×23.79×

0.60×23.79× 0.55×23.79× 0.55×23.79× ι n / kN

5.155=55.19

5.155=73.58

5.155=67.45

5.155=67.45

(4)承载力计算 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支承截面按矩形计算,跨中截面按 T 形截面计

算,其翼缘计算宽度为:

/ 1 1

边跨 b f /= ι 0=( × 5275) mm=1758mm

11

离端第二跨、中间跨

b f /= ι 0=( ×5150)mm=1717mm

33

梁高h=400mm,翼缘厚度h/f=80mm。除离端第二支座纵向钢筋按两排布置(h0=(h-60)=(400-60)mm=340mm)外,其余截面均按一排纵筋考虑,h0= (400-30)mm=370mm。纵向钢筋采用HRB335 级(f y=300N/mm2),箍筋采用HPB234级(f yv=210N/mm2),混凝土采用C25(f c=11.9 N/mm2,f t=1.27 N/mm2),α 1=1.0。经判断各跨中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 型截面。

次梁正截面及斜截面计算承载力计算分别见表1-9、1-10。

表1-9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表1-10 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四、主梁的计算

主梁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

(1)截面尺寸及支座简化

22

由于(E?I)梁/(E?I)柱=( E 250 650)/( E 300 300)=5.78>4,故可L L 12 6600 12 4500 将主梁视为铰支于柱上的连续梁进行计算;两端支承于砖墙上亦可视为铰支。主梁的尺寸及计算简图如图1-11。

2)荷载

3)主梁计算跨度的确定

边跨0.3

ιn=(6.6-0.24-0.3)m=6.21m

2

a b 0.36 0.3

ι0=ιn+ + =(6.21+ + )m=6.54m

2 2 2 2

>1.025ιn+ b =(1.025×6.21+0.3)m=6.52m,故取ι 0=6.52m。

中间跨ιn=(6.60-0.3)m=6.30m

ι0=ιn+b=(6.30+0.3)m=6.60m

平均跨度( 6.52 6.60)m=6.56m(计算支座弯矩用)

跨度差( 6.660.526.52)=1.23%<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则主梁的计算简图见图1-12。

(4)弯矩设计值

主梁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采用等跨连续梁的内力系数表进行,其弯矩和剪力设计值的具体计算结果见表1-13、1-14。

表1-13 主梁各截面弯矩计算

注:表中K 为弯矩系数

表1-14 主梁各截面剪力计算

将以上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的弯矩图和剪力图分别叠画在同一个坐标图上,即可得到主梁的弯矩包罗图及剪力包络图,详见图1-15。

5)承载力计算

主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因支座弯矩较大,取h0=(650-80)mm=570mm),跨中截面按T 形截面计算(h f/=80mm,h0=(650-30)

mm=620mm),其翼缘计算宽度为

b f/= 1ι0=(1×6600)mm=2200mm

纵向钢筋采用HRB335 级(f y=300N/mm2),箍筋采用HPB235 级

(f yv=210N/mm 2),混凝土采用C25(f c=11.9N/mm2,f t=1.27N/mm2),α 1=1.0。经判别各跨中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 型截面,主梁的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分别见表1-16、1-17。

表1-16 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表1-17 主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6)主梁吊筋计算

由次梁传至主梁的全部集中荷载 G+Q=(61.41+77.22)kN=138.63kN 吊筋采用 HRB335 级钢筋,弯起角度为 450,则

选配 2 16(402mm 2)

五、梁板结构施工图

板、次梁配筋图和主梁配筋及材料图详见配套的结构施工图

A s =

GQ

2f y sin

3

138.63 10 2 300 sin45 0

2 =326.75mm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