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犍为县非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山市犍为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犍为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种类繁多,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榨鼓草把龙、清溪剪纸、舞雩牛灯、孝姑竹琴等一批具有较高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和富有典型性及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清溪剪纸

清溪镇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清溪剪纸以它特有而且散发着芬芳的泥土艺术风格独步全国,赢得了国内外专家的好评。清溪剪纸分布在清溪镇及周边地区。

清溪剪纸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和实用价值。它反映了古代历史人物在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学习、劳动、休闲及戏剧人物的原始状态,同时,创造出真、善、美、丑、鲜活的各种工艺美术人物、动物、食物、果、木等,造型生动、工艺精美,既有实用价值又具有艺术价值,对今后的研究、借鉴、发展更是难得的参考素材。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溪镇从事剪纸这项民间工艺美术的艺人现在屈指可数,如不及时的培养出更多的接班人加以保护、挖掘和传承,将逐步面临消失的困境,因此需要及时收集、整理和保护艺人,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一民间工艺美术发扬光大。

2、岷江号子---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岷江号子》是犍为县独创的一种以戏曲唱段表现的艺术形式,

它产生于岷江26条支流形成的庞大水系,主要流传于该县石溪镇沿江周边区域。清朝时候,船工们在山峦重叠、江河纵横、险滩众多等恶劣的环境中劳作,为了便于统一船工、纤夫们负重前行的步调、节奏,形成了由艄翁击鼓统一行船的方法。千百年来,艄翁和船夫这种根据水势不同喊出的不同节奏、不同情绪的号子逐步演变为现在的民间水系音乐《岷江号子》。

《岷江号子》是随着水势不同,即兴编唱的,无固定的演唱模式,音调时而高亢激越,时而婉转抒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目前该县对水系音乐《岷江号子》的相关资料保存完好,建立了健在的老船工档案。

3、罗城麒麟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犍为县罗城麒麟灯已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被誉为“中国诺亚方舟”的罗城镇,有一种奇特的民间灯舞,因其形状怪异被称为麒麟灯。相传,美丽的七仙女与董永相爱后,王母命天兵将七仙女强行带回天宫后生下一子。董永强压悲愤,一心苦读,高中状元。玉帝闻讯后,派一名天将护送董永的儿子乘坐麒麟下凡,在长安会仙桥将其子送与董永,这就是民间俗称“麒麟送子”的来历。而灯舞的表演,则围绕情节展开:麒麟送子来到人间,土地前去迎接,云童、风女、旗阵、灯队簇拥相伴,天将威风凛凛舞动花抢,麒麟欢腾跳跃起舞,烘托出一派喜庆气氛。其间天将的威猛仪态、土地的善良滑稽、仙童的活泼顽皮、云童的娇健身手、风女的阿娜多姿,无不精彩纷呈,吸人眼球。

麒麟灯表演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从服饰、音乐到表演动作,都借鉴了传统川剧的表现形式,具有显著的地域文化特色,表演阵容宏大,演员多时100余人,最少也需20人左右,为所有民间灯舞中罕有的庞大场面。麒麟灯,乐队吹套打的传统曲牌有《佛头子》、《长锤》、《将军令》、《水龙呤》等,深受当地群众喜受,逢春节,罗城古镇都要耍起麒麟灯,庆贺新年佳节,寓意吉祥幸福。

罗城麒麟灯表演因需要一批具备传统川剧表演技艺和武术功底的人员及昂贵的表演费用,现存的传承人只有罗城塑料厂厂长李忠烈,但要组织表演李忠烈感到资金紧缺,“罗城麒麟灯”传人高度濒危,亟待抢救保护。

3、孝姑竹琴

竹琴分布在犍为县孝姑镇。

竹琴是民间以唱为主,说唱故事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是四川曲艺演唱艺术的代表性曲种。孝姑竹琴,因主要伴奏乐器渔鼓和简板均系竹制,曲种因此而得名。

孝姑竹琴演唱,至今仍沿袭了自唐代以来“道情”的表演样式,即由1人(多为男性)自行敲击渔鼓、简板演唱故事。二十世纪60年代后,偶有小型民乐队为其伴奏的。当代竹琴表演方式多样,不仅有男性演员,还有女性演员,可以一人也可以多人表演,有独唱、齐唱和载歌载舞的表演唱。

由于竹琴制作人极少,会弹唱的人不多,目前孝姑镇在全镇展开

普查,根据普查将相关文字、器乐、音谱等相关资料建档成册,并对传承人进行重点保护。

4、舞雩牛灯

牛灯民间舞蹈产生于宋朝年间,广泛流传于舞雩、定文、下渡、寿保等附近的区域。

牛灯是在舞雩乡漫长社会发展进程和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其历史悠久,起源于我国远古时代,是人们为了庆贺丰年,欢庆佳节,丰富群众文化娱乐和情感渲泄的一种活动方式。由于它代表着欢乐、吉祥、如意和自身的参与性、娱乐性、实用性适用于广大的社会,所以,它历经几千年后仍受到普遍人民群众的亲睐。牛灯,它随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而发展。

牛灯是人们为了庆贺丰收,赞扬牛的劳动和力量的一种表现。在元宵节前,耍牛灯是一项主要文娱活动。

牛灯用撮箕装上两只角,用布或纸糊上,画成牛头,一块麻布作牛身,两人持舞,另一人扮看牛娃,身背背篼,手拿鞭子,头上扎一个朝天辫,有一平坝即可表演。牛灯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将牧童看牛时的割草、喂草、喂水、牵牛洗澡、搔痒和骑掉等动作舞蹈艺术化。牛灯还有“拜五方”,即初生小牛不能站立,四脚跪地,几经颠踬才站立起来的形象。看牛娃还要表演鸡公走路、矮子步行、鹞子翻身等精彩动作。常常博得观众掌声。

牛灯是在舞雩乡漫长社会进程和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创造、代代

相传的民俗灯舞,是群众集体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它蕴含了当地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史诗。它的社会功能不仅表现在娱乐方面满足群众的审美和情感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形体艺术阐释民族起源、历史文化的灿烂与辉煌,以此唤起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相对处于原始状态的舞雩民间灯舞牛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文明的冲击,以及人们价值取向的转变,它在历经几千年坎坷风雨的洗涤后,正面临着生存的困境和根基的动摇,牛灯这一古老的艺术奇葩正逐渐被社会遗忘。所以,及时保护、挖掘、整理和传承,成为当代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历史职责。

5、榨鼓草把龙

草把龙是犍为县榨鼓乡特有的一种民间灯舞。分布在榨鼓乡及周边地域。

草把龙是历代传承下来的民间灯舞。舞龙风俗,西汉伊始,遍布汉族地区,多以草绑扎,遮以布锦,分黄、青、白、赤、黑五色,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最早以祭祀龙神,祈福免灾。宋朝以后渐渐转化为娱乐性质,多在丰年过节时戏耍。犍为舞龙,历史悠久,有水龙、火龙、彩龙、草把龙多种。草把龙独具特色,以稻草绑扎,就地取材,便宜廉价,金黄色调,悦目娱情。

榨鼓乡草把乡独具特色,以稻草绑扎,就地取材,廉价便宜,金黄色调,悦目娱情。榨鼓草把龙总长19米,腰身7节,每节9环相扣,再加首尾,共计9节。草把龙共需14人舞弄,其中9人舞弄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