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散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汉代散文
课件制作洪静云
第二讲汉代散文
学习要点:
•西汉散文
•东汉散文
第二讲汉代散文
•思考与练习:
1、《谏逐客书》是如何力谏秦王逐客的?《过秦论》又是如何指陈秦之过的?试分析二文写法上的异同之处。
2、贾谊、晁错政论文有何共同点?
3、刘向散文特色及如何评价其叙事散文《新序》《说苑》《列女传》。
4、西汉散文前中后三个时期风格有何变化?
5、以《自纪》为例,看王充思想的先进性及写作特色。
第二讲汉代散文
一西汉散文
(一)西汉初期
•贾谊(公元前200—168)
贾谊,又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
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人。西汉初年
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
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
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二十三岁时,因遭群臣
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
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
至33岁忧伤而死。
第二讲汉代散文
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
《过秦论》(上中下)
《论积贮疏》
《陈政事疏》(《治安策》)
《过秦论》(上)
•思考:
《谏逐客书》是如何力谏秦王逐客的?《过秦论》又是如何指陈秦之过的?试分析二文写法上的异同之处。
《过秦论》(上)
•结构层次
首先,概括回顾秦国由弱到强,最后统一天下,达到强盛顶点的过程。
接着,写出当年能吞并天下的秦王朝,今天竟被陈涉给推翻。
最后,总结出秦亡的教训:
《过秦论》(上)
•写作特色:
1、主题明确,就是论述秦“过”,选材与论证都是围绕这一中心。
2、论证方法上,主要采用陈述史实与议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史实的分析中,揭示其论点与结论。文章结构是按历史进程的顺序而展开的,清晰而严谨。
3、采用比喻、夸张、铺排、反复对比映衬、渲染等文学表现手法,增强文章形象性和说服力,句式又灵活多变,造成雄健奔放的气势。
4、语言酣畅淋漓,纵横驰骋,雄辩滔滔,有战国纵横家的遗风。
《过秦论》
后世论贾谊: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客,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ª¡ª唐¡¤李商隐
贾生
一时谋议略施行,
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
古来何啻万公卿。
——北宋·王安石
毛泽东
七绝¡¤贾谊
贾生才调更无伦,
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堕马寻常事,
何用哀伤付一生。
七律¡¤咏贾谊
少年倜傥廊庙才,
壮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
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
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惜长沙傅,
空白汨罗步尘埃。
(一)西汉初期
•晁错(公元前200—154)
颍川(今河南禹州)人。年
轻时学法家学说,汉文帝时为
太子家令,有辩才,号称“智囊”。
汉景帝时为内史,后升迁御史大
夫。曾多次上书主张加强中央集
权、削减诸侯封地、重农贵粟。代表作《论贵
粟疏》。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枚乘《上书谏吴王》
第二讲汉代散文
•鲁迅:
指出贾谊晁错文章¡°为文皆疏直激切,尽所欲言¡±,¡°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ª¡ª《汉文学史纲要》
一西汉散文
(二)西汉中期
•刘安与《淮南鸿烈》
•司马相如:
•司马迁《报任安书》
(三)西汉后期
•桓宽与《盐铁论》
•刘向
(三)西汉后期
•刘向(公元前77—前8?)
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历经宣、元、成帝三朝,几次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重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七略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治《春秋穀梁传》,在典籍整理上有很大贡献。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
刘向
•《谏营昌陵疏》:
纵论古今薄葬之理,厚葬之弊。
•刘向散文特色:
叙事中杂有议论说理,见解深刻,语言简洁,文笔生动。虽不及贾谊的《过秦论》雄峻,然从容浑厚,贯以劲气,似无意为文而自能尽意,舒缓平易中见深沉恳切之情。
第二讲汉代散文
•东汉散文
(一)王充与《论衡》
王充(27——约97),字仲任,
会稽上虞人。一生志在纠正世
俗的荒谬。写作《论衡》一书,
共85篇,是我国思想史上一部重要著作。
(二)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
其哲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天自然无为”
2、“天不能故生人”
3、神灭无鬼
4、今胜于古
《论衡》
•写作目的:
是故《论衡》之造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故虚妄之言不黜,则华文不见息;华文放流,则实事不见用。故《论衡》者,所以诠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非苟调文饰辞,为奇伟之观也。
——《论衡·对作》
《论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