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看排水规划的发展趋势

从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看排水规划的发展趋势
从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看排水规划的发展趋势

45

【作者简介】

谢映霞(1955-),女,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收稿日期】2012-12-28

【文章编号】1002-1329 (2013)02-0045-06【中图分类号】TU984.11+6【文献标识码】A 【摘要】从城市规划、用地布局及排水专项规划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城市内涝灾害发生的原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最佳实践经验,从系统构成、规划理念、规划标准、规划方法、制度建设等方面对我国的雨水规划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排水规划的发展思路和应对城市内涝灾害的规划对策。特别提出了构建大排水系统的概念,并从理论上进行了阐述,结合实践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城市内涝灾害防治;规划理念;规划标准;设计方法;雨水影响评价;内涝风险评价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urban waterlogging disaster from perspectives of the urban planning, the land use layout, and the special drainage planning. Based on the advanced concepts and successful practical experiences abroad, the paper conducts a thorough analysis on the storm water planning from aspects including system composition, planning concepts, planning standards, planning methods, and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before putting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thoughts for drainage planning and the planning countermeasures for prevention of urban waterlogging disasters. The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establishing large drainage system in particular both in theory and with practical examples.

KEYWORDS: prevention of urban waterlogging disaster; planning concept; planning standard; design method; stormwater impact evaluation; waterlogging risk evaluation

1 引言

近年来,国内多个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涝灾害。2011-2012年,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南京、杭州、海口、南昌、潍坊、莆田等

多个大城市发生内涝,城市积水严重,造成交通瘫痪,给人民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影响。特别是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遭遇近年来最大一次降雨袭击,全市平均降雨量170mm,城区平均降雨量215mm。其中暴雨中心房山区河北镇日降雨量达541mm,最大小时雨量95mm。中心城区63处主要道路因积水导致交通中断,全市受灾人口119.28万人,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18.35亿元。北京市“7.21”特大洪涝灾害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引发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城市内涝问题成为中国政府、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大问题。

其实城市内涝灾害近年来一直困扰着各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对32个省的351个城市的内涝情况调研显示,自2008年,有213个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积水内涝,占调查城市的62%;内涝灾害一年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就有137个,甚至扩大到干旱少雨的西安、沈阳等西部和北部城市。内涝灾害最大积水深度超过50mm的城市占74.6%,积水深度超过15mm的超过90%;积水时间超过半小时的城市占78.9%,其中有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表1)。

2 城市内涝灾害成因剖析

城市内涝灾害频发,暴露出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有观念体制问题,也有排水系统本身的问题,城市大规模开发建设更是推波助澜,放大了内涝灾害的影响。造成城市内涝的原因很复杂,概括起来与规划及用地相关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气候变化导致城市暴雨发生频繁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大气气流季节性异常,极端天气频发,降雨量增加,很多

从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看排水规划的发展趋势

谢映霞

从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看排水规划的发展趋势

谢映霞

DEVELOPMENT OF DRAINAGE PLANNING IN VIEW OF FREQUENT URBAN WATERLOGGING DISASTERS

XIE Yingxia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3年 第37卷 第2期 VOL.37 NO.2 FEB. 2013

46

京西郊受纳水的大水库玉渊潭也从文革前160万m 3的库容降到现在不足60万m 3库容,城市受纳水体不足,排水系统无出路。

2.3 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

土地高强度开发引发的城市地区地形地貌变化、改变了原有的自然排水体系、破坏了原来的水循环系统。原有的湖泊水系改变了,原有的排洪通道填掉了,不仅调蓄容量变小了,洪水出路也减少了。例如,北京白颐路上的排水边沟因为要增加交通流量而荡然无存(图3,图4)。

2.4 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地表径流改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城市内不透水面积增加,蓄水面积减少,地面沉降等下垫面情况发生改变,使得径流形成规律发生变化,同量级暴雨的产流系数增大,加大了城市地区的径流,即雨水向低洼地更快汇集。

2.5 原有管网规划设计标准偏低

雨水系统安全可靠性与规划设计标准直接相关。在排水设施的规划设计标准中,重现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其表示设计暴雨强度出现的周期,它是根据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积水后财产损失的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城市雨水系统设计重现期一直比较低,以前建设的城市雨水排水工程绝大多数为1年或低于1年重现期的设计标准,甚至有1年2遇、1年3遇,1年4遇的设计标准。这大大低于一般发达国家的设计标准。

表1 2008年以来中国351个城市内涝的基本情况

Tab.1 Basic information of waterlogging in 351 cities of China since 2008

内涝事件数量(件)最大积水深度(mm)持续时间(h)1~2≥3Total 15~50≥50Total 0.5~11~12≥12Total 城市数量76137213582623202020057277

城市比例

22%

40%

62%

16.5%

74.6%

91.1%

5.7%

57.0%

16.2%

78.9%

地方出现特大暴雨,有些城市甚至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再加上我国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每年夏季大部分城市都会遭遇强降雨的袭击。短时内大量降雨,造成城市排水系统瘫痪。

迅速发展的城市形成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改变了城市降雨中心的分布和强度。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道路、建筑密度不断增加,城市“热岛效应”显著。这是因为城区在同样天气下比郊区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加上城市生产生活产生大量热量,形成热岛效应,进而产生雨岛效应,大城市及高度城市化地区更易产生这种现象,更容易成为区域的暴雨中心,高强度暴雨可能的频率更高。

2.2 河道行洪能力缩减,雨水调蓄能力减小

随着城市向周边扩展,以往城外的行洪河道演变成城市的内河,行洪能力缩减。而城市中原有的河湖水面经过大规模改造,已所剩无几,幸存的河流水面也大幅度减少,例如北京的前三门,首段18.8km护城河在1965-1985年间改为暗沟,大大降低了雨洪水的通行能力;调蓄雨水的能力大大降低。

城市水系不断萎缩。以闻名于世的“百湖之市”武汉为例,2010年水域面积比1991年减少约39%。1950年代主要城区湖泊127个,目前仅存38个;湖泊面积到1980年代已由1581km 2缩减为874km 2;近30年来,又减少了228.9km 2(图1,图2)。

北京原来蓄水量28万m 3的莲花池,从1970年修铁路开始陆续填埋,现在已无蓄滞水功能;北

图1 武汉市1991年南湖、东

湖等水域面积

Fig.1 The water areas of South

Lake, East Lake and other stream in Wuhan in 1991图2 武汉市2010年南湖、东湖等水域面积Fig.2 The water areas of South

Lake, East Lake and other stream in Wuhan in 2010

图3 北京老白石桥

Fig.3 Image of old Baishiqiao in

Beijing 图4 北京新白颐路

Fig.4 Image of new Baiyi Road in

Beijing

47

2.6 城市规划建设机制不顺

我国城市建设速度很快,城市面积不断向外围扩张,以前的上游变成了下游,原来设计的满足原有片区的排水系统难以承接不断增大的汇水面积上的雨水,上游新建地区不断排入的雨水,使得老管道远远达不到排水要求。

另一个问题是建设机制问题。管线是随道路敷设同步施工的,但由于建设主体各有分工,道路建设和排水管网建设维护不是一个部门,往往道路、排水设施建设施工不同步,形成断头路,断头管,造成排水无出口。河道整治又是另一个部门,河道整治跟不上,不能满足排水水位要求,暴雨时经常发生河水倒灌的现象。

3 排水规划发展趋势

城市排水与暴雨内涝问题已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务院领导多次做出重要批示。2012年8月1日温家宝总理在考察长江、黄河防汛工作时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城市暴雨内涝防范;指出目前许多城市对给排水地下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暴露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不足,要求必须深刻吸取教训,下决心加强城市排涝设施规划和建设,全面提高城市排涝能力;并提出了“城市建设必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提高排水标准”;“强化城市排水和内涝应急管理”3点具体意见。同年9月温总理在天津达沃斯论坛上答记者问时又指出,中国“现在的城镇化应该说是不完全的城镇化”;还强调“城镇建设必须科学规划,不仅要注重地上高楼大厦,而且要十分重视地下管网的建设。城市建设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温总理的讲话为未来排水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排水规划和排水设施的建设已成为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城市建设工作的重点。

城市内涝致灾原因和城市建设规模密切相关,也和城市开发建设模式有关,反思当今城市规划和排水专项规划,很明显已不能适应对城市内涝防治的实际需求。近年来城市变化对排水系统的影响很大,规划对此缺乏考虑和有效的对策,不能很好的指导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

4 应对城市内涝灾害的规划对策4.1 做好排水规划

现有的法定规划中,虽然都有排水规划的内容,但大多数形同虚设,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业规划,虽然覆盖面大,深度不够。受时间进度、资料条件等限制,不

可能做得很细,特别是受比例尺度限制,管线、蓝线、绿线等都难定位;详细规划中的排水专业规划,虽然比较细致,有一定的深度,但系统性差。从排水专业角度看,现在的状况是有设计,无规划。排水规划更多的侧重于管道、泵站等排水设施的布置,其计算也是为了核定设施规模,而对大小排水系统的衔接、管道和河道的衔接考虑不足,缺乏系统的规划。

再来看城市用地规划和排水规划的衔接。城市用地分类基本没有考虑土地和地表径流的关系,做城市用地布局时很少考虑雨水排水的出路,做城市竖向设计和道路竖向设计时,也很少结合雨水的综合利用和排放,导致排水不畅。例如城市中的绿地是难得的透水地面,但很多城市绿地都比道路标高要高,无法接纳附近的雨水。

城市内涝防治是系统工程,不可能孤立的、光靠“工程配合”来解决,关键要和规划用地相结合;工程不再是配合,内涝问题也不可能全靠管道泵站来解决,而要在总体规划阶段合理确定排水系统的布局,优先解决排水去向和大通道;多专业协调联动,使规划能够顺应原有的自然水体,适应原有的自然蓄水和排水条件,符合千百年来自然界水循环的机理。因此,城市规划是内涝防治的顶层设计,做好排水规划是内涝防治的关键环节。

4.2 构建大排水系统

国外发达国家城市排水一般都有两套系统。即小排水系统(minor system)和大排水系统(major system)。小排水系统主要针对城市常见雨情,设计暴雨重现期一般为2-10年一遇,通过常规的雨水管渠系统收集排放;大排水系统主要针对城市超常雨情,设计暴雨重现期一般为50-100年一遇,由隧道、绿地、水系、调蓄水池、道路等组成,通过地表排水通道或地下排水深隧,传输小暴雨排水系统无法传输的径流。该系统也可以称为城市内涝防治体系,是输送高重现期暴雨径流的排水通道。也有的国家将大小排水系统称为“双排水系统”(dual system)(图5)。

而中国目前仅有小排水系统,或叫管道系统,在已有规划体系中,没有大排水系统的概念,也就是说没有明确的城市内涝防治系统。我国在流域层面已经建设了一套防洪工程体系,有相应的规划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目的是防止客水进入城市;也有一套城市管网排水系统及相应的标准规范,但对于应对超过雨水管网排水能力的暴雨径流没有说法,既没有统一的设计方法,也没有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划设计规范,当然也缺乏相应的工程设施和综合手段。

过去常用的内涝概念一般是指低洼地水滞

从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看排水规划的发展趋势

谢映霞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3年 第37卷 第2期 VOL.37 NO.2 FEB. 2013

48

例如澳大利亚采用的是防洪、大排水系统和小排水相对独立的模式,香港则采取的是防洪、大排水系统和小排水系统一体化的模式(图6)。

4.3 树立新的设计理念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国际上排水规划的理论、技术、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美国的低冲击开发、英国的可持续发展排水系统以及澳大利亚的水敏感性设计等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被不断引进。

低冲击开发(又称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理念起源于1990年代的美国,其基本原理是在人工系统的开发建设活动中,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冲击和破坏。低冲击开发理念、可持续发展排水系统和水敏感性设计都强调城镇开发应减少对环境的冲击,其核心是基于源头控制和延缓冲击负荷的理念,构建与自然相适应的城镇排水系统,合理利用景观空间和采取相应措施对暴雨径流进行控制,减少城镇面源污染,使区域开发建设后尽量接近于开发建设前的自然水文状态。

为综合解决雨水问题,我国应该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雨水系统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规划要结合我国城镇化的特色,强化绿色、低冲击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推广低影响开发、可持续排水系统、水敏感设计等规划技术,通过蓄、渗、滞、净、用、排等手段,使土地开发时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的自然水文特征和自然系统,充分利用大自然本身对雨水的渗透、蒸发和储存功能,促进雨水下渗。采用源头消减、过程控制、末端处理的方法,从源头开始全程控制地表径流,降低雨水径流量和峰流量,减少对下游受纳水体的冲击,保护利用自然水系。达到防治内涝灾害、控制面源污染、提高雨水利用程度的目的。

多家研究成果表明,屋顶绿化、雨水蓄渗、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地面、生物滞留池等LID 设施对综合雨水径流的大小有一定的影响,可以减少雨水径流量,减少进入分流制雨水管道和合

流制管道的雨水量(图7~图9)。大面积透水铺装及下凹式绿地等雨水控制和利用措施对小区综合

径流的削减作用十分明显,尤其在低重现期时效果更明显;雨水调蓄设施、低绿地、透水铺装等雨水控制方式的组合利用,能有效降低径流系数。

4.4 完善排水规划标准

4.4.1 建立内涝标准

国外发达国家城市雨水标准体系一般包含两个层面的标准。欧盟标准体系中明确规定了管

图5 大小排水系统的构成

Fig.5 Compositions of the major drainage system and the minor drainage system

图6 香港排水系统构成

Fig.6 Composition of the drainage system of Hong Kong

留的一种自然现象,城市内涝灾害是近年来伴随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内涝灾害频繁发生提出的新概念,目前国内还缺乏相应的规划理论、设计方法、设计标准。传统的管道系统一般只解决小重现期的暴雨径流,要解决高重现期暴雨内涝问题,解决超管渠设计标准的雨水出路问题,必须构建大排水系统,或称内涝防治体系。该体系主要针对超常暴雨情景,应能抵御高于管网系统设计标准、低于防洪系统设计标准的暴雨径流形成的内涝,目前排水规划的核心问题是在顶层设计中缺少大排水系统,没有应对超过管道设计标准的雨水系统,即没有内涝防治体系。

内涝防治体系模式的选择要因地制宜。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气候特征、受纳水体、气象水文等资料,根据地形条件和规划布局,综合确定系统构建方式,靠近大江大河大海的可以直排,缺水地区应采取蓄排结合的方式。

49

道排水标准和涝灾控制标准;美国和澳大利亚标准体系明确规定了小暴雨排水系统标准和大暴雨排水系统控制标准。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也有大小排水系统之分,但防洪、排涝和管道的标准是统一的(表2~表4)。而大陆目前还没有城市内涝控制标准,或说还没有大排水系统的标准。以往所说的内涝标准是水利上针对农作物耐淹程度而定的,并不适用现在的城市内涝。已有的排水规划设计标准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 -2000)》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1)》都仅仅是针对排水管道和泵站等雨水设施而言的,对城市内涝防治、城市排水系统应对超标雨水等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划标准,对城市初期雨水污染、雨水综合利用等方面也没有具体的要求和技术标准。为指导城市内涝防治规划的编制和相关设施的建设,当务之急应尽快制定城市内涝标准。

4.4.2 逐步提高管网标准

鉴于我国的降雨特征和经济水平、危害损失等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雨水系统设计重现期一直比较低。几经修改,在2011年颁布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1)》中已将设计重现期提高到“一般地区应采用1-3年,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应采用3-5年”的标准。并提出“经济条件较好或有特殊要求的地区宜采用规定的上限,特别重要地区可采用10年以上”的要求。还提出校核城镇排水系统排出地面积水能力的概念。使雨水系统的建设标准大大提高了。虽然这一设计标准有所提高,但对大量即成事实的建成区来说,要想改造达标还是有相当难度的,还需要多种措施综合解决。

4.5 改进设计方法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沿用传统的推理公式法计算雨水的流量。该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恒定均匀流,即假定暴雨强度在整个汇水面积上是均匀分布的,且汇水面积随集流时间增长而均匀增加。欧美等国家也使用推理公式法,但使用时有严格的限制。欧盟标准规定,推理公式法仅适用于工程范围小于200hm 2的区域;美国标准规定,推理公式法仅限于面积80hm 2以内使用。

这些规定表明,推理公式法只适用于汇流面积较小的区域,而对于汇水量较大的地区,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是采用水文水力模型进行模拟计算,这是由排水规划的特点决定的。要规划内涝防治系统,就要知道各排水分区发生不同级别降雨时的水量,不同频率洪水位和管网系统、内河系统的高程关系;还要弄清楚管道系统的排水

量,超出管网设计标准的雨水量,这些水会不会

图7 透水铺装地面+下凹式路面Fig.7 Permeable paved

road and concave road

图8 植被草沟

Fig.8 Vegetation grass

ditch 图9 生物滞留池

Fig.9 Biorentation pond

地区小暴雨系统重现期

N年一遇

大暴雨系统重现期

N年一遇

居民区2-5 100

高产值的商业区

2-10机场2-10高产值的闹市区5-10洲际高速公路或排水河道

100

表2 美国ASCE雨水系统设计标准

Tab.2 American ASCE stormwater system design standards

表3 欧盟EN752雨水系统设计标准

Tab.3 EU EN752 stormwater system design standards

用地类型

小暴雨系统重现期N年一遇

大暴雨系统重现期N年一遇

农村郊区 1 10居民区

220 城市中心、工业和商业区(有洪水监测)230城市中心、工业和商业区(无洪水监测)530地铁和地下通道

10

50

表4 香港排水系统设计重现期标准

Tab.4 Hong Kong drainage system return period design

standards

排水系统类别 重遇期(年) N年一遇

市区排水干渠系统 200市区排水支渠系统 50主要乡郊集水区防洪渠

50乡村排水系统 10密集使用农地

2-5

形成积水?在什么地方形成积水?积水的深度和持续的时间是多少?显然靠传统的推理公式计算方法很难回答这些问题,特别是对水动态的变化过程,如水位的变化过程,高水位的持续时间,雨水排放后对下游水位的影响等,只能依靠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和模拟才能得出结果,也只有在这个结果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出切合实际的排水系统方案。因此,尽管模型的推广使用有很大的难度,笔者还是希望有条件的地区采用数学模型法计算雨水设计流量,或采用动态数学模型对规划结果进行校核,为内涝防治系统的规划建设提供

从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看排水规划的发展趋势

谢映霞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3年 第37卷 第2期 VOL.37 NO.2 FEB. 2013

50

市雨水排放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洪涝灾害区划,进行规划和用地管理工作(图10)。

洪涝灾害风险分布图不仅用于城市内涝风险分析,为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管理提供辅助决策依据,还用于内涝防治规划的编制,为规划方案优化提供技术支持,为城市开发建设及改造提供决策支持。

我国城市还没有建立雨水影响评价与内涝风险评价制度,系统的洪涝灾害风险分布图也非常少见,因此难以识别各种暴雨和洪涝灾害情形下不同地区的风险程度。为提升排水系统规划的科学性和城市风险管理水平,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我国逐步建立雨水影响评价与内涝风险评价制度。

5 结语

目前排水规划面临很多难题,例如标准欠缺、城建系统和水利系统统计手段、计算方法不衔接,甚至存在概念定义不清的问题。雨水规划的技术手段还需要实践的检验,技术指标、技术参数还需要进一步校核,规划到底怎么做还在探索中。面对严峻的内涝形势城市规划必须有所作为,也应当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Drain and Sewer Systems Outside Buildings BS EN 752-4[S]:1998.

2 Standard Guidelines for the Design of Stormwater Systems

ASCE/EWIR 45-05[S].1992.

3 Stormwater Drainage Manual Planning, Design and

Management[Z] Drainage Services Deparement of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2000.

4 Drainage Impact Assessment Process for Public Sector

Projects[Z].2006.

5 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11)[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6 谢映霞.城市内涝引发的思考[M]//中国城市科学研

究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等.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报告2011-201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7 蒋昕捷.水漫百湖城[J]. 财经《新世纪》,2011.8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行动规划[Z].2012.

图10 墨尔本城市集水区TUFLOW模型绘制的典型洪涝灾害情况Fig.10 Typical ? ood disaster map of Melbourne urban catchment based on

TUFLOW model

科学依据。

国内关于城市雨水模拟模型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无通用的独立开发的成熟模型,主要引入国外模型进行计算,常用的软件有丹麦DHI 的Mike软件,美国的HEC-HMS和英国Wallingford 公司的InfoWorks CS。

在未来在雨水规划、设计和管理中,水文水力模型的引用、吸收、消化、开发是必不可少的技术环节,因此应尽快开发一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简便可行的、实用的模型软件,既方便大家使用,也可降低成本。同时要加大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雨水模型应用水平,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6 逐步建立雨水影响评价与内涝风险评价制度

雨水影响评价与内涝风险评价制度是进行雨洪管理的依据,为了有效地进行洪涝风险管理,需要了解洪涝灾害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了解洪涝水灾的类型和成因、发生概率、发生范围、持续时间、深度和速度等方面的特征;同样重要的是,还要了解洪涝灾害可能发生的地点和方式,以及洪涝灾害发生后可能受到影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以有效制定应对措施和确定措施的优先级别。

研究国外经验表明,澳洲、日本、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均有雨水影响评价和雨洪风险评估制度,都有洪涝灾害分布图,以表达排水系统遭遇不同暴雨频率下内涝发生的可能性、淹没时间、淹没范围以及淹没深度,从而展示城市建设用地(地块)的淹没风险,识别城市开发建设给城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第一部分规划编制大纲 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规划背景 1. 区位条件 2. 地形地貌 3. 地质水文 4. 经济社会概况 5. 上位规划概要 6. 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二)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1.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 2. 问题及成因分析 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 (一)降雨规律分析与下垫面解析 (二)城市现状排水系统能力评估 1. 排水系统总体评估 2. 现状排水能力评估 (三)内涝风险评估与区划 三、规划总论 (一)规划依据

(二)规划原则 (三)规划范围 (四)规划期限 (五)规划目标 (六)规划标准 7.雨水径流控制标准 8.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设计标准 9.城市内涝防治标准 (七)系统方案 四、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一)径流量控制 (二)径流污染控制 (三)雨水资源化利用 五、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一)排水体制 (二)排水分区 (三)排水管渠 (四)排水泵站及其他附属设施 六、城市防涝系统规划 (一)平面与竖向控制 (二)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

(三)城市防涝设施布局 10.城市涝水行泄通道 11.城市雨水调蓄设施 (四)与城市防洪设施的衔接 七、近期建设规划 八、管理规划 (一)体制机制 (二)信息化建设 (三)应急管理 九、保障措施 (一)建设用地 (二)资金筹措 (三)其他 十、附件 (一)近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列表 (二)规划附图要求 第二部分关于规划编制大纲的说明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规划背景 3.区位条件 描述城市位置与区位情况。

12.地形地貌 描述城市地形地貌概况。 13.地质水文 描述城市气候、降雨、土壤和地质等基本情况。 14.经济社会概况 描述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情况等。 15.上位规划概要 (1)城市性质、职能、结构、规模等内容。 (2)城市发展战略和用地布局等内容。 (3)城市总体规划中与城市排水防涝相关的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城市防洪规划等内容。 16.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重点分析城市防洪规划、城市竖向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专项 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城市水系规划等与城市 排水与内涝防治密切相关的专项规划的内容。 (二)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4.城市排水防涝现状 (1)城市水系 城市内河(不承担流域性防洪功能的河流)、湖泊、坑塘、 湿地等水体的几何特征、标高、设计水位及城市雨水排放口 分布等基本情况。 城市区域内承担流域防洪功能的受纳水体的几何特征、设计 水(潮)位和流量等基本情况。 (2)城市雨水排水分区 城市排水分区情况,每个排水分区的面积,最终排水出路等。(3)道路竖向 城市主次干道的道路控制点标高。 (4)历史内涝 描述近10年城市积水情况,积水深度、范围等,以及灾害造 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间接经济损失。 (5)城市排水设施 城市现有排水管渠长度,管材,管径,管内底标高,流向, 建设年限,设计标准,雨水管道和合流制管网情况及城市雨 水管渠的运行情况。 城市排水泵站位置,设计流量,设计标准,服务范围、建设 年限及运行情况。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第一部分规划编制大纲 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规划背景 1. 区位条件 2. 地形地貌 3. 地质水文 4. 经济社会概况 5. 上位规划概要 6. 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二)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1.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 2. 问题及成因分析 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 (一)降雨规律分析与下垫面解析 (二)城市现状排水系统能力评估 1. 排水系统总体评估 2. 现状排水能力评估 (三)内涝风险评估与区划 三、规划总论 (一)规划依据

(二)规划原则 (三)规划范围 (四)规划期限 (五)规划目标 (六)规划标准 1. 雨水径流控制标准 2. 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设计标准 3. 城市内涝防治标准 (七)系统方案 四、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一)径流量控制 (二)径流污染控制 (三)雨水资源化利用 五、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一)排水体制 (二)排水分区 (三)排水管渠 (四)排水泵站及其他附属设施 六、城市防涝系统规划 (一)平面与竖向控制 (二)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

(三)城市防涝设施布局 1. 城市涝水行泄通道 2. 城市雨水调蓄设施 (四)与城市防洪设施的衔接 七、近期建设规划 八、管理规划 (一)体制机制 (二)信息化建设 (三)应急管理 九、保障措施 (一)建设用地 (二)资金筹措 (三)其他 十、附件 (一)近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列表 (二)规划附图要求 第二部分关于规划编制大纲的说明 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规划背景 1. 区位条件

描述城市位置与区位情况。 2. 地形地貌 描述城市地形地貌概况。 3. 地质水文 描述城市气候、降雨、土壤和地质等基本情况。 4. 经济社会概况 描述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情况等。 5. 上位规划概要 (1)城市性质、职能、结构、规模等内容。 (2)城市发展战略和用地布局等内容。 (3)城市总体规划中与城市排水防涝相关的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城市防洪规划等内容。 6. 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重点分析城市防洪规划、城市竖向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城市水系规划等与城市排水与内涝防治密切相关的专项规划的内容。 (二)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1.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 (1)城市水系 城市内河(不承担流域性防洪功能的河流)、湖泊、坑塘、湿地等水体的几何特征、标高、设计水位及城市雨水排放口分布等基本情况。 城市区域内承担流域防洪功能的受纳水体的几何特征、设计水(潮)位和流量等基本情况。 (2)城市雨水排水分区 城市排水分区情况,每个排水分区的面积,最终排水出路等。 (3)道路竖向 城市主次干道的道路控制点标高。 (4)历史内涝 描述近10年城市积水情况,积水深度、范围等,以及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间接经济损失。 (5)城市排水设施 城市现有排水管渠长度,管材,管径,管内底标高,流向,建设年限,设计标准,雨水管道和合流制管网情况及城市雨水管渠的运行情况。

城市内涝排水分析与对策的简析

关于西区城市排水现状分析及对策的报告 一、西区概况: 西区(一期)由衢江沿江平原和丘陵组成,平原海拔一般在60~65米之间,最低海拔为59米,丘陵海拔在70~85米之间,最高处海拔89.36米。 历史上有代表性的衢江水位标高:1955年6月20日65.76米;1967年6月20日65.28米;1998年7月24日65.09米;2011年6月16日64.11米。衢江警戒水位为61.19米,危急水位为63.69米。 报告中将提到“九华山路地块”。九华山路地块指:九华山路(花园岗路以北)以东地块及紧邻九华山路(花园岗路以北)西侧的地块。 二、综述 为更好的解决西区排水问题,尽量减少降低暴雨天气下内涝带来的影响,结合6月份暴雨天气造成的影响,现就西区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分雨水系统、污水系统两部分进行简要现状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然后根据现状各点存在的问题,提出全面系统的对策,包括建设时序、雨水排涝泵站建设的可行性、日常管理、应急措施等。 三、雨水系统 (一)具体已建和规划待建雨水管网(含雨水排水口)见图。 黑色管网为已建,蓝色为规划管网;雨水排水口除A、C、J(暗红色的标注)其余已建成。 (二)6月16日,暴雨时西区范围内积水处(照片)、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1、“积水点A”: 仙霞路江源路路口仙霞路特种设备门口 江源路冠发君悦北门口九华山路职业技术学院公交站 亭川老小区 b、问题及原因:简要如图,具体如下 在“五十年一遇洪水位”下西区存在的排水问题:

目前西区规划(含已实施)的雨水管网以“石梁溪、衢江的五十年一遇洪水位为城市耐淹水位”为标准,西区绝大部分地区(除九华山路地块)自然地势标高高于“五十年一遇洪水位”,因此在遇到五十年一遇洪水时九华山路地块将排水不畅(主要为排水口N不畅),产生内涝,需设置强排泵站排除积水。 6月16日上午,因为排水口N处洪水位到达64.11米(五十年一遇洪水65.52米),已高于排水口N处管子标高,并高于部分九华山路道路标高(九华山路道路标高约63.965~66.366米),所以造成职业技术学院公交站和联通门口处道路积水(两处道路标高都低于64.11米)。 因此当衢江排水口N处洪水位达63.965米时,九华山路低处就将开始积水(还未考虑由于排水速度低造成的因素)。如果到达五十年一遇洪水65.52米,从花园岗路(仙霞路以东)、九华山路(园花岗路~衢州一中门口)及仙霞路部分路段(仙霞路标高约65.0~65.5米),道路及周边地区(如亭川小区)到将被淹没。 c、解决方案:简要如图,具体如下 建议尽快按《衢州市西区(一期)排水专项规划》(修编)中的雨水管优化方案实施。尽快建设2号雨水强排泵站,以排除当“衢江排水口N处洪水位达63.965米时,九华山路低处就将开始积水,产生内涝的问题”。远期适时断开在盈川东路与九华北大道交叉口南侧向九华北大道方向的雨水管;建设优化方案图中所示红色的雨水压力管道(C点处直接经过在建五星级酒店与规划国土局之间,后沿市政公园排入石梁溪的可能性;B点尽量向上游延伸,靠近月亮湾公园);

排水专项规划设计提资清单规划

排水专项规划工程设计所需提供的基础资料 1.城市总体规划 1.1提供城市总体规划说明文本及基础资料 1.2城市内涝水位 2.城市概况 2.1县志。 2.2县城建成区面积(包括现状、近期、远期且说明年限) 2.3县城区近5年人口数据、城区用水情况(填写附表相关内容) 2.4近5年县城GDP数据;城区工农业经济状况,主导产业如城区主要工业、商业、服务行业等发展状况;近5年城区工业产值,县发展计划经济指标等。提供上述相关文字资料。 2.5县城区地图(现状)、近远期城区规划图(1:10000或1:20000)、道路路网图(包括各道路控制标高)、人口分布或人口密度图等。 2.8发展规划纲要文本,计划主要建设项目情况的文字资料。 3.县城供排水现状 3.1城区排水系统设计规模,污水厂实际处理能力,采用的处理工艺、排水处理流域等情况的详实文字资料及相关设计文件。 3.2现有和拟建污水提升泵站规模及水泵主要运行参数。 3.3污水厂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及主要构筑物图,水泵机组型号及运行方式,污水厂运行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污水厂进水水质、出厂水水质情况报告。 3.5排水管网现状图(1:10000或1;20000)包括雨水、污水现状图,那

些地区采用合流制,那些地区采用分流制,各污水厂、提升压站、排污口及主要排污大户位置。 主要街区或街道的管道材料,管道长度(填写附表); 管网、管材统计表(填写附表); 排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详实文字资料。 3.7近5年主要运行经济技术指标(填写附表)。 3.8城市污水水质 4.附表 历年供水主要指标 历年排水经济指标

现有污水处理构筑物、建筑物一览表 注:以污水厂为单位填写,如有多个污水厂,按本表格格式另外制作填写。 排水管管径、管材统计表 污水厂人员编制一览表

地级及以上城市排水防涝标准及对应降雨量

附件3 序号省份城市 内涝防治标准 (重现期:年) 对应降雨量 (毫米/24小时) 1北京北京市100410.0 2天津天津市100270.0 3河北石家庄市50280.0 4河北唐山市50194.4 5河北秦皇岛市30210.0 6河北邯郸市30100.0 7河北邢台市30236.1 8河北保定市30184.0 9河北张家口市30100.4 10河北承德市30151.4 11河北沧州市30158.0 12河北廊坊市30249.5 13河北衡水市30195.7 14山西太原市50180* 15山西大同市50120* 16山西阳泉市30150.0 17山西长治市30102.5 18山西晋城市3079.2 19山西朔州市30100.0 20山西晋中市30150.0 21山西运城市30138.5* 22山西忻州市3050.0 23山西临汾市2075.6 24山西吕梁市20147.3 25内蒙古呼和浩特市50120* 26内蒙古包头市30100* 27内蒙古乌海市30150* 28内蒙古赤峰市50146.4* 29内蒙古通辽市30172* 30内蒙古鄂尔多斯市30100* 31内蒙古呼伦贝尔市30101.4* 32内蒙古巴彦淖尔市30150* 33内蒙古乌兰察布市30100.4* 34辽宁沈阳市50250.0 35辽宁大连市50102.9 36辽宁鞍山市30164.3 37辽宁抚顺市30150.0 38辽宁本溪市30177.2 39辽宁丹东市30172.2 40辽宁锦州市30177.6 41辽宁营口市30158.1 42辽宁阜新市30190.4地级及以上城市排水防涝标准及对应降雨量 1

城市排水系统发展与研究

1绪论 1.1理论背景 近年来,在几次强降雨过程中,北京、武汉、杭州、重庆、广州等城市出现了严重的城市内涝,严重影响了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作,引起了全社会对城市排水系统空前的关注和思考.目前,我国的经济建设不断呈上升趋势,城市建设也在逐步的发展,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得以推进.城市给排水管网作为市政基础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城市之间以及市郊地带不断的延伸.在现阶段,我国的很多城市给排水系统还不是很完善,更为严重的是还有很多的城市继续沿用20世纪甚至更晚到解放前的给排水管道,在效果和使用的效率方面存在许多的弊端.因此,必须加强城市的给排水管网的优化配置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排水、供气、供暖等市政管道系统的建设.作为市政管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排水管网系统是由各种水塔、管道等多种基础设施构成的输送水系统.从使用材料、管线的方案,设备的配置等个方面都是属于这个系统的工程,无论哪个方面出现了错误,就会影响整个工程技术的经济指标.因此,优化配置好排水管网,可以降低管网的投资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管网系统的可靠性,从而降低能耗,达到新技术的发展.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发展,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使新城区的规划和老城区管网的改造能够顺利进行.科学合理的选用污水指标,选择老城区的排水机制,规划水处理厂的布局,解决道路及低洼地区积水并且有针对性地做好雨水系统的规划、雨水的资源化利用是十分重要的. 1.3研究的重点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主要是污水系统和雨水雨水两部分.通过排水现状如排水管网、城市防洪排涝等基础设施布置、河流水系等的调查分析,分析现存问题,理清发展思路,提出改造意见.另外对中水回用、雨水利用做一些阐述. 2我国城市排水系统的现状分析 我国许多大城市已建成较为完善的现代化排水系统,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由于经济与人口的急剧增长,原规划排水量标准偏低,排涝标准低,规划建设的污雨水管道管径偏小;建设分布不均匀,污雨水管道系统建设滞后;城市排水河流河道浅并淤积严重,对排涝不利;城市污水处理程度不高等.在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给排水管网的覆盖密度也在逐步的增加,建设速度也在逐步的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新的给排水系统与原有的管网系统的对接配合问题是难免的,新系统设计与设备的配置也会存在着是否合理的问题.(1)主要的寄出设施建设的管理工作和规划设计滞后,主要表现为只是重视城市建筑物的规划而忽略了市政工程的管线规划,重视道路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轻视工程管线配套.(2)在工程的管线设计过程中,设计院也经常缺乏资料和长远的考虑,并没有结合实际的综合管线设计.(3)在设计方法上,一般大多数的工程技术员都是采用传统的计算模式进行,这样导致工作的效率比较低,优化的切入点自然地也会存在一些难题.(4)对于现在的那些城市里的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在设计时,常常没有考虑到它们功能上的专门优化,从而导致水压不稳、检修等 城市排水系统发展与研究 郭小东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建工系,陕西西安710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区雨水可渗透地面越来越少,而市区降水汇水面积却越来越大,导致城市内涝问题日益严重,给城市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通过对我国排水系统现状的研究,分析现存的整体弊端,试图提出一些符合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城市排水系统改扩建及规划方面的建议,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做一点贡献. 关键词:排水系统;水体污染;城市内涝 中图分类号:TU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3)01-0044-03 44 --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 50318-20001 总则 1.0.1 为在城市排水工程规划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提高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排水工程规划。 1.0.3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在城市排水程规划中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且应考虑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 1.0.4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划定城市排水范围、预测城市排水量、确定排水体制、进行排水系统布局;原则确定处理后污水污泥出路和处理程度;确定排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建设规模和用地。 1.0.5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应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方针。 1.0.6 城市排水工程设施用地应按规划期规模控制,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1.0.7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应与给水工程、环境保护、道路交通、竖向、水系、防洪以及其他专业规划相协调。 1.0.8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排水范围和排水体制 2.1 排水范围 2.1.1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范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一致。 2.1.2 当城市污水处理厂或污水排出口设在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外时,应将污水处理厂或污水排出口及其连接的排水管渠纳入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范围。涉及邻近城市时,应进行协调,统一规划。 2.1.3 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外的城镇,其污水需要接人规划城市污水系统时,应进行统一规划。 2.2 排水体制 2.2.1 城市排水体制应分为分流制与合流制两种基本类型。 城市排水体制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要求,当地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形及气候)2.2.2

城市内涝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城市内涝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2011 年六月,国内普降大雨,二十余大中城市相继发生严重内涝;2012年7月21日,北京又遭遇61年来特大暴雨,截止今日城区内涝造成37人死亡,经济损失拭目以待。最近,其它城市暴雨内涝也比比皆是从技术角度看,城市内涝主要是由于国家排水设计规范所采用的低设计标准造成的。防洪规范GB50201—94,规定了对人口超过150万的城市,防洪标准采用重现期>=200 年,这是合理的城市防外洪的标准,但不能指导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国家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规定城市排水设计重现期为0.5 年到5 年,按照规范中这一排水设计标准建设的城市排水系统,城市一两年内涝一次是理所应当的。此规范只规定了雨水收集系统的低设计标准,缺乏城市整个排水系统(包括管道和地表排水通道)防御高重现期强降雨能力的规定。从管理角度看,近几年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应有的配套排水设施没有跟上,给原本超负荷工作的下游排水系统造成更大压力,有些建设项目缺乏水力评价,破坏了地表排水通道,这些都会使内涝频率更高,危害更加严重。 据有关报道,国内某一大城市为了改变频繁的大面积内涝,在全城范围内不惜开挖主要道路,甚至是新建道路,来改造城市排水管网,可是耗费巨资、按照国家排水规范改造后的排水系统,仍然让该城市裸奔在2011 年之夏的暴雨中。 下面以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市的排水建设为例,介绍较为合理的城市排水规范及设计研究方法,为国内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1,澳大利亚水文水力学发展概况 总体上,澳洲是除南极洲外降雨最少的一个洲。但是受热带气旋的影响,人口分布密集的沿海和部分内陆地区也会有特大暴雨袭击,洪涝泛滥给澳洲农业、矿业及城市造成很大危害。因此,澳洲政府非常重视水文水力学的研究及防洪排涝工程的建设。Australia Rain Fall and Run Off 是澳洲水文水力研究理论及其成果的集大成,它提供了全国各地降雨基础设计资料,在指导地方具体防洪排涝工作方面也很给力。另外,各州及地方政府针对本地气候及水文地质特点也都有各自的补充性规定。这些完备的水文气象基础资料及成熟的水文水力分析方法,为本

排水工程专项规划编制纲要

内容包括: 第一部分规划文本 第二部分规划图纸 第三部分规划说明 第四部分基础资料汇编 第一部分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1.1 规划目的。说明规划编制背景及目的。 1.2 规划依据。法律法规、相关规划、有关政策和其他相关资料。 1.3 规划范围。 1.4 规划原则。 1.5规划期限。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明确规划基准年和近、中、远期的划分。 第二章规划目标 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环保规划、城市防洪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为依据,明确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近期、中期、远期的目标。建设排水体制适当、系统布局合理、处理规模适度的城市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系统。实现控制水污染,保护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维护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配置适宜的雨水收集排除系统,消除水涝灾害等目标。 第三章排水体制与分区 3.1排水体制。根据城市发展水平、环保要求等综合因素,明确城市排水体制。 3.2排水分区。划分城市排水分区。 第四章污水管网工程规划 4.1污水受纳水体。 4.2 污水管网布置。根据污水排水分区,明确污水主干管的走向、管径、管材等。 4.3 污水处理厂、站。污水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站的建设规模、选址、用地控制,以及周围防护距离控制、污泥处理处置等。对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安全运行提出要求。 4.4 污水资源化回用。明确污水资源化回用的途径或提出建议。 第五章雨水管网工程规划

5.1 雨水受纳水体。确定雨水受纳体及排放口的位置、数量。 5.2 雨水管网系统。根据雨水排水分区,明确雨水主干管的走向、管径、管材等。 5.3 雨水泵站。雨水泵站的建设规模、选址、用地控制,以及周围防护距离控制等。提出雨水工程系统的安全运行要求、城市内涝应急措施等。 5.4 雨洪调蓄及资源化利用 提出雨、洪调蓄利用及雨水资源化途径。 第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明确各类排水设施及排水管道近期建设内容,并对近期建设项目进行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等。 第七章规划实施措施 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提出政策措施、政策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明确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城市排水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职责。 第八章附则 规定本规划的调整修改、审查批准、解释权归属等程序性内容。对规划中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规范性解释。 第二部分规划图纸 1、城市区位图 2、城市总体规划总图。图纸中要明确标注规划居住用地、公共建筑用地、工业用地、绿地用地,河流、铁路等要与其他用地明确区分。 3、城市污水设施及污水管渠现状分布图。标明现状设施的位置、占地界线、服务范围,现状管渠的分布、管径、控制点的埋深等。 4、城市污水排水分区图。标明各个分区的界线、分区面积。 5、城市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简图。以简图的形式标明污水管网各管段的流量、坡度、管径、管长、排水方向等。 6、城市污水工程规划图。以城市规划总图为底图,标明污水管网的实际敷设路径、管径、管长、排水方向等,标明污水厂站的位置,用地界线、防护距离等。 7、城市雨水设施及雨水管渠现状分布图。标明现状设施的位置、占地界线、服务范围,现状管渠的分布、管径、控制点的埋深等。 8、城市雨水工程排水分区图。标明各个分区的界线、分区面积。 9、城市雨水管道水力计算简图。以简图的形式标明雨水管网各管段的流量、坡度、管径、管长、排水方向等。 10、城市雨水工程规划图。以城市规划总图为底图,标明雨水管网的实际敷设路径、管径、管长、排水方向等,标明污水厂站的位置,用地界线、防护距离等。 11、城市污水工程近期建设规划图。以城市规划总图为底图,标明城市近期建设管道的

排水专项规划编制细则

城市排水专项规划纲要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为确保我省城镇排水专项规划质量,规范城镇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使其科学化和制度化,以促进我省排水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纲要。本纲要适用于我省城市和镇的排水专项规划。 城镇排水专项规划在城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规划设计,是对城镇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其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册和附录四大部分。城镇排水专项规划要综合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环境保护等多方因素,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因地制宜地科学确定城镇排水体制、排水管网系统、城镇污水处理厂及排水水体,促进城镇科学、可持续发展。 城镇排水工程专项规划编制单位须有相应的规划设计资质。 第二章编制原则 一、充分合理利用城镇原有排水设施功能。 二、统一规划,远近结合,适度超前,分步实施。 三、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科学环保,利于城镇人居环境。 四、远期雨污分流。应充分回收利用城镇雨水及处理后的污水,科学合理处置污泥。 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促进城镇长远发展。 第三章成果格式 一、规划文本 (一)总论 (二)排水体制 (三)污水系统规划

(四)雨水系统规划 (五)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六)排水管材选用与附属构筑物 (七)再生水利用规划 (八)近期建设规划 (九)投资估算 (十)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二、规划说明书 (一)总论 1、规划依据 2、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3、规划期限及规划范围 规划年限分为近期和远期,近期一般为5年,远期一般为15-20年。且规划期限应与城镇总体规划一致。规划范围依据城镇总体规划确定范围,并应考虑与远景发展的衔接。 4、规划目标 城镇排水专项规划以显著提高城镇公共排水功能和改善城镇水环境为目标,通过合理确定城镇排水设施标准、布局、建设时序,达到雨水能及时排除、污水能有效治理,同时,要兼顾初期雨水的截流、调蓄和处理,排涝与治污并重,处理和利用并举,改善城镇水环境。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等相关要求,提出近远期城镇污水处理率、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城镇雨水管道服务面积普及率、城镇污水管道服务面积普及率等规划指标值。 (二)城镇概况 1、自然条件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行政辖区、气候气象、降水与蒸发、水文、工程

城市排水防涝自查报告一

城市排水防涝自查报告一 XXXX年汛期将至,为全面做好XXXX年城市排水防涝工作,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将排水防涝安全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明确职责 为有效防御洪汛灾害,开展好防汛排涝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确保排水设施的正常使用。我局领导十分重视,从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了防汛排涝领导小组。制定了防涝抢险应急预案,明确职能,安排了汛期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做到值班领导和人员二十四小时不关机,保持高度警觉,随时待命,确保发生灾情有组织、有领导、有人员、有预案的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二、重点排查,抓好落实 根据排水防涝工作职能和重点防汛区域,汛期前重点进行了排查,排水管网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原则,责任人每天对全市雨水井及检查井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当天解决如不能当天解决,解决时间不能超三个工作日。同时在汛期前,组织精干人员对城区所有排水管道彻底进行清挖、疏通。及时清理打捞排水道入口处的杂物。做好汛期内市政基础设施的修缮与维护工作,加强对城区排污、泄洪干渠的巡查、检查,加强汛中观测,及时处理突发险情。坚持24小时值班制,不得脱岗。逢大雨时城区重点积水部位,确保降雨量10公分内及时到达打捞各类杂物,同时开启井盖,确保洪水排出。 三、存在的问题:

1、城市排水设施不完善,承受不了排涝能力,排水管道直径小。 2、用于排水防涝的专用设施设备数量不足。 3、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段a、光明北街原五矿处b、向上路与建设街交叉处c、口岸街人民医院门诊前d、大路老交警队门前e、锦水街警察公寓门前f、口岸街海关转弯处。 四、应急预案: (一)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二)强化汛期安全事故防范,配备相应设备、仪器及防护器具; (三)制定预警等级,根据雨量大小及积水程度分为二个等级。 1、二级预警:一般雨量,道路积水较少,通过排水口可正常排放。 2、一级预警:雨量为大到暴雨,道路积水较多,通过排水口已无法排涝。 城市排水防涝自查报告二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热岛效应影响,每到汛期,xxxx 城区频繁遭受暴雨袭击,部分沿山、低洼路段积水严重,城市交通受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遭到威胁。为根治城区渍涝之患,xxxx市对受渍原因、防涝对策进行了综合分析城区。 一、渍涝成因 (一)先天气候条件影响,特殊地形地势制约。xxxx市中心城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江,整体呈盆状的特殊地形地势,加上区域年降水量丰沛,且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先天气候条件,形成了中心城区易遭受

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治理分析

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治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9-05-24T09:50:06.3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作者:许可[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大力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但是在这种大环境的背景下衍生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城市内的排水以及内涝问题。宜水环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0233 摘要: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大力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但是在这种大环境的背景下衍生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城市内的排水以及内涝问题。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多的洪涝灾害在不断发生,这不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威 胁,与此同时这对于整个城市的安全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对于城市内部的排水和防涝工作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案。经过专业人员的研究和多年工作的经验我们得知造成这种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多是排涝管渠及泵站设施不完善。关键词: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治理 1项目背景 项目范围为昆山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域范围内的吴淞片区和城南片区,面积合计4.96平方公里,是吴淞圩和城南圩北部区域的一小部分,现状主要为老城区、将拆迁地块、部分未开发地块和村庄。 2降雨分析 2.1降雨特征 昆山市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133.3毫米,年际差异较大,最多年降水量达1522.4毫米(1991年),最少年降水量为826.1毫米(1992年),统计年降水量大于1200毫米的有十年,占三分之一,有五年的年降水量在900毫米以下。一日最大降水量为204.9毫米,出现在1985年8月1日。统计全年暴雨日数(日降水量≥50毫米)平均为2.9天,以6-8月出现次数最多。统计全年总降水日数,历年平均为124天,最高年份1980年达144天,最少1995年仅99天。月降水日数最多的为6月份,1月为最少。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9%,各年变化差异不大,最大84%(1984年),最小69%(2005年),日最小相对湿度极值为6%(1986年3月5日)。相对湿度的日变化正好与温度反,一天中清晨气温出现最低时,往往是相对湿度最大时,反之亦然。 2.2修订后暴雨强度公式 目前,昆山市排水设计一直借用的城市暴雨强度公式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编制的苏州市暴雨强度公式,样本系列为1959~1979年21年的降雨资料,且选样采用了年多个样法。该公式编制时间较早,至今已有30余年。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发,给许多地方带来了内涝灾害。同时,由于苏州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区范围的扩大,旧暴雨强度公式已不能够代表现状及未来一段时间的苏州地区实际的暴雨特性。公式适用范围为除苏州中心城区(602km2)、常熟市、太仓市以外的苏州市域范围。就暴雨强度公式本身而言,无论从编制年代上、编制的技术方法上及适用范围,均不符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及适用性、合理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全省城市排涝设施建设管理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1]20号文件),于2011年底前,经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昆山市开展了“昆山市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和设计雨型研究”项目。修订后的暴雨强度公式如下: 式中:i——设计暴雨强度(mm/min); t——降雨历时(min); ——设计重现期(年)。 短历时设计暴雨雨型 根据《昆山市暴雨强度公式和设计暴雨雨型研究报告》中相关研究结果,采用K.C法对昆山雨量站1980-2015年共36场次降雨数据统计分析。根据36场次暴雨统计,雨峰出现在各降雨时段的比例确定120min雨峰位于第11位,雨峰时段雨量占总雨量的19.70%,r=0.438,120min降雨时程分配如下所示。 昆山市短历时设计降雨雨量时辰分配情况表 根据《昆山市暴雨强度公式和设计暴雨雨型研究报告》中相关研究结果,昆山市288*5min设计雨型如下图所示。288*5mi雨型中雨峰时段发生在第214位,r为0.741,雨峰时段雨量占总雨量的7.46%,288×5min雨型中按1h滑动的最大小时降雨量占总雨量的29.83%。 3内涝风险评估 平原河网地区的内涝风险主要有二种成因,一是城区局部短历时暴雨,此时河网水位基本维持常水位;二是由于区域性长历时降雨,河网水位抬高导致管网排水不畅,低洼地区积水。成熟城区有可能受上述二种风险因素之一,或者组合遭遇影响。短历时暴雨内涝风险 ①常水位1年一遇两小时设计暴雨下内涝风险

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的编制要点

第一作者简介:关鸿滨,男,1967年4月生,山西省太原市人,1989年毕业于太原工业大学给排水专业,工程师,太原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山西省太原市金刚堰路46号,030009. 文章编号:1005-6033(2001)05-0040-02收稿日期:2001-06-13 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的编制要点 关鸿滨1,张晋峰2 (1.太原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山西太原,030009;2.山西省城乡规化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27) 摘 要:结合工程规划实例阐述了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的编制要点,并对其编制方法和深度作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办法;编制要点中图分类号:TU 99 文献标识码:A 城市给排水工程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衡量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给排水设施的配置是否合理完善是关系到城市各项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编制科学可行的给排水专项规划可为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因而近年来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已开始得到广泛的重视。由于目前我国尚未颁布统一的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办法和实施细则,因而各地在规划内容的广度、深度以及规划成果形式上不尽相同。针对此种情况,本文结合山西省晋城市主城区给排水专项规划实例对给排水专项规划的编制要点进行阐述,旨在对规划编制方法和一些关键问题提出探讨意见。 1 城市给排水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子项 首先应明确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是相应于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并从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子项。同其它工程专项规划如道路、电力、电信、燃气、供热等专项规划是并列的关系。从规划期限到规划范围也都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给排水专项规划中所采用的一些基础指标如规划人口规模、规划用地规模等均是依据城市总体规划而来。从实施和管理程序上,给排水专项规划也是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当地规划部门依照规划进行管理。换言之,从实施和管理的角度讲,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明确这一点,对把握编制深度有重要意义。 城市总体规划是依法管理城市建设的法规文件,因此成果中包括具有法规条文性质的文本,而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不仅是总体规划中给排水专业规划的延伸和深化,同时还可作为行业管理的技术原则和依据,在内容上更注重技术上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因而从成果形式上,我们认为可分 为3部分(规划说明、现状基础资料、规划图纸),不需要编制规划文本。 2 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与给排水专业规划不等同 依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总体规划阶段的各项专业规划中 (包括给排水专业规划),对其内容及深度要求也做了明确规定,要求估算 城市用水量、排水量,确定水资源供需平衡方案,确定水源地范围及给排水厂站设施的位置、数量、设计规模,确定给排水管渠的布局、走向、管径等。 近年来一些规划界人士对此规定提出了质疑,原因主要归结为总体规划阶段,由于侧重点主要在城市的定性分析和宏观布局以及规模指标的控制,由于受资料的广度、深度限制,总体规划中专业规划难以做到也没有必要提出过多量化指标(如给定管径等),即便提出量化指标,在没有深入分析和广泛论证的基础上,也不会切合实际,且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误导,带来许多实际问题。我们在编制《晋城市主城区给排水专项规划》的过程中就发现,晋城市总体规划中给排水专业规划中的许多量化分析就不够准确,不够符合实际。笔者认为:深入量化的分析研究过程应放在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中,在占有大量深入的基础资料、做好细致的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使规划切合实际,同时使规划各阶段的深度要求划分更明确。 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在深度上除要满足《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要求外,还应在城市基础资料调查分析、给排水系统建设规模论证、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排水分区划分、近远期规划结合等方面做更深入的工作。在《晋城市主城区给排水专项规划》中,仅在水源开发规划上就分别对近期和远期城市供水各提出了3个水源开发方案进行对比论证,在给水管理网规划中也进行了多种工况的设计、校核,使供水管径选择和工作压力 4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第一部分规划编制大纲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 规划背景 1、区位条件 2、地形地貌 3、地质水文 4、经济社会概况 5、上位规划概要 6、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二)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1、城市排水防涝现状 2、问题及成因分析 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 (一) 降雨规律分析与下垫面解析 (二) 城市现状排水系统能力评估 1、排水系统总体评估 2、现状排水能力评估 (三) 内涝风险评估与区划

三、规划总论 (一) 规划依据 (二) 规划原则 (三) 规划范围 (四) 规划期限 (五) 规划目标 (六) 规划标准 1、雨水径流控制标准 2、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设计标准 3、城市内涝防治标准 (七) 系统方案 四、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 (一) 径流量控制 (二) 径流污染控制 (三) 雨水资源化利用 五、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 (一) 排水体制 (二) 排水分区 (三) 排水管渠 (四) 排水泵站及其她附属设施 六、城市防涝系统规划

(一) 平面与竖向控制 (二) 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 (三) 城市防涝设施布局 1、城市涝水行泄通道 2、城市雨水调蓄设施 (四) 与城市防洪设施的衔接 七、近期建设规划 八、管理规划 (一) 体制机制 (二) 信息化建设 (三) 应急管理 九、保障措施 (一) 建设用地 (二) 资金筹措 (三) 其她 十、附件 (一) 近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列表 (二) 规划附图要求

第二部分关于规划编制大纲的说明 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 规划背景 1、区位条件 描述城市位置与区位情况。 2、地形地貌 描述城市地形地貌概况。 3、地质水文 描述城市气候、降雨、土壤与地质等基本情况。 4、经济社会概况 描述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情况等。 5、上位规划概要 (1)城市性质、职能、结构、规模等内容。 (2)城市发展战略与用地布局等内容。 (3)城市总体规划中与城市排水防涝相关的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城市防洪规划等内容。 6、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重点分析城市防洪规划、城市竖向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城市水系规划等与城市排水 与内涝防治密切相关的专项规划的内容。 (二)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有关优化城市排水系统应对暴雨内涝的研究

有关优化城市排水系统应对暴雨内涝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暴雨内涝此起彼伏,以至各种问题逐步显现,暴露了一个个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严重落后的问题。我们通过控制变量进行一些列分析,尝试为研究城市排水系统应对暴雨内涝提出一点建议。 标签:暴雨;内涝;排水系统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暴雨内涝此起彼伏,以往鲜亮的城市在瞬间变成“水城”,交通中断、出行不便、财产损失,人身伤亡,各种问题逐步显现,暴露了一个个看似实现了“现代化”的城市在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严重落后的问题。 2 原因分析 仔细分析,暴雨侵袭造成损失是天灾也是人祸,就其原因分析大致有如下:(1)国内整个管网设计及施工水平标准较低,部分设施老化。北京市排水系统设计的是1到3年一遇,能够适应每小时36-45毫米的降雨,而纽约是10至15年一遇,东京是5至10年一遇,巴黎是5年一遇。除了设计标准不高,城市排水系统还存在老化的问题。(2)排水设施建设落后,排水系统不健全。中国不少城区排水系统还是雨水和污水合用一根管道,排水管沟基本小于3米,而一些发达国家的排水管沟还能跑汽车。(3)城市建设引发积水问题突出。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空间大面积硬化,每逢大雨降临,难以渗入地下的雨水涌向排水管网,增加了排水管的压力。(4)管理缺陷造成设施安全运行保障能力不足。城市地下系统由于长期养护运行经费不足,导致排水设施管养人员不足、不稳定,技术素质低,远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规范化管理要求。 3 原因探究 要分析广州市暴雨洪涝灾害的影响,即是要分析广州市暴雨洪涝的流量Q,就要对雨水管道设计流量进行有关的控制变量分析,于是我们控制如下几个变量,分别尝试的得到几种结果。 根据我们所查资料,得出广州市雨水管道计算方法如下: 雨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Q=ψq F和q=■来说; Q:雨水设计流量

排水工程专项规划编制纲要

排水工程专项规划编制 纲要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内容包括: 第一部分规划文本 第二部分规划图纸 第三部分规划说明 第四部分基础资料汇编 第一部分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规划目的。说明规划编制背景及目的。 规划依据。法律法规、相关规划、有关政策和其他相关资料。 规划范围。 规划原则。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明确规划基准年和近、中、远期的划分。 第二章规划目标 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环保规划、城市防洪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为依据,明确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近期、中期、远期的目标。建设排水体制适当、系统布局合理、处理规模适度的城市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系统。实现控制水污染,保护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维护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配置适宜的雨水收集排除系统,消除水涝灾害等目标。 第三章排水体制与分区 排水体制。根据城市发展水平、环保要求等综合因素,明确城市排水体制。

排水分区。划分城市排水分区。 第四章污水管网工程规划 污水受纳水体。 污水管网布置。根据污水排水分区,明确污水主干管的走向、管径、管材等。 污水处理厂、站。污水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站的建设规模、选址、用地控制,以及周围防护距离控制、污泥处理处置等。对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安全运行提出要求。 污水资源化回用。明确污水资源化回用的途径或提出建议。 第五章雨水管网工程规划 雨水受纳水体。确定雨水受纳体及排放口的位置、数量。 雨水管网系统。根据雨水排水分区,明确雨水主干管的走向、管径、管材等。 雨水泵站。雨水泵站的建设规模、选址、用地控制,以及周围防护距离控制等。提出雨水工程系统的安全运行要求、城市内涝应急措施等。 雨洪调蓄及资源化利用 提出雨、洪调蓄利用及雨水资源化途径。 第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明确各类排水设施及排水管道近期建设内容,并对近期建设项目进行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