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正确理解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几种因素
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 个方面来展开:
1、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来看; 2、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客观和主观因素来看; 3、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来看 等。 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
(1)遗传因素提供了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2)遗传因素的成熟制约着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 (换言之,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受遗传素质成熟的制 约)。 (3)遗传因素的差异为身心发展的差异提供了生理基 础。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2、遗传因素是怎样通过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作用 的呢?(通过基因)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四)正确理解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 作用
1、什么是主观能动性 亦称“自觉的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 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辞海》1989年版,第1355 页) 主体的人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能力。
2、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1)动力作用 (2)筛选作用 (3)激励作用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一般归纳为以下四条:
①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教育: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②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教育:加强学生身心发展关键期的教育。
教育的关键期 天赋的递减法则.doc ③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教育: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④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另据《信息时报》报道,广东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35次会议对《广东 省人口计划生育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进行了分组审议。部分常委会 组成人员建议,允许双方都是硕士的夫妻多生一个孩子,以提高广东省的 人口素质。提议者认为,目前的计划生育条例大多涉及到控制人口数量, 而提高人口素质的规定则少之又少,比较被动。一般来说,硕士以上文化 水平的人属于高素质人口,从人体基因遗传来说,他们所孕育的后代先天 素质比较好;其次,这样的家庭,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也会好过一般家庭, 对于子女后天的培养有利。
硕士生二胎有道理吗?中科院两院士对这一问题各抒己见、针锋相对, 引起广泛关注。
思考:结合影响人的几种因素,来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一)正确理解遗传因素对人身心的发展的作用
了解遗传因素对人身心发展所起的作用,必须明 确两个概念:遗传素质和遗传
遗传素质:指在遗传的作用下,子代在出生时就 从亲代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征(人生下来后 的结构、形态和机能特征)。它主要指遗传的静态 的结果。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②从环境的性质来看,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存在于人周围的外部天然世界。 主要包括生态环境、重力场、植被、大气等,这 是人类和动物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环境和人的身心发展 德国王子和中国猪孩.doc 印度的狼孩 王安石《伤仲永》
(2)遗传因素本身可以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 改变。
小白鼠走迷宫的训练 《智商提高不是遗传 人类 智商每10年提高3分》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小结:
我们可以看到,遗传虽然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非 常大,但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对此,美国著名的社 会生物学家威尔逊曾经说过,人的发展是一个球,发展 的可能性是一片地形,这个球可以向各个方向滚动,但 是,无论它如何滚动,都不能超出这片地形。
(二)正确理解环境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1、什么是环境? 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并能给人以一定影响的一切外部 条件的综合体。 (1)环境的分类
①从环境是否专门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而组织的角度, 可以分为:
专门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而组织起来的环境(教育环境) 非专门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而存在的环境(一般的社会 环境)。
亲代精卵细胞结合时所形成的存留于受精卵中的遗传 基因提供了人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3、正确看待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遗传虽 然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但这仅仅是一种 可能性,能否转化为现实性,受到一定的条件的制约, 不能过分夸大遗传的作用。这是因为:
(1)遗传因素所提供的可能性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 教育的影响下才能转化为现实性。
对人的发展产生特殊影响的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也 是我们在教育学中所要探讨的环境
2、环境(社会环境)的内容
(1)人化自然: 经过人改造 加工过的自然环境。
(2)人与人的关系 (3)社会意识形态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2、环境的作用: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提供了人的物质生活条件 (2)提供了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交往的场地 (3)提供了人的心理内容,制约着人的心理发展的水平。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2/7
第三的关系
思考:
大家都知道这样两句话:“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孟母三迁”
现在大家来思考下面四个问题:
1、为什么“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2、孟母为何要三迁? 3、近朱者一定赤吗?
近墨者一定黑吗? 4、孟母三迁在孟子的
发展中的作用真的象 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吗?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教育的作用(肖川)
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 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 给蒙迷的双眼带来澄明 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 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2、学校教育为什么起主导作用 (1)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教育的目的性 给孩子多一点信任和空间.doc (2)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3)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4)具有较强的专门性 (5)具有较强的基础性
教育:因材施教。 这个五龄童让人吃惊.doc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 神童 何以成了精 神病患者.doc
违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一位父亲的忏 悔.doc
(2)取决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影 响一致性的程度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思考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 发展的关系
2020/12/7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第一节 人的发展概念 人的发展:
指人生理与心理所发生的变化。
机体的正常发育
生理:
体质的增强
认识
生理:
意向: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首先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系。 其次,生理发展中的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增强两 方面的关系。 再次,心理发展中的认识和意向两方面的关系: 一是认识的发展,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发展; 二是意向的发展,如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发展。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请看下列真实的故事: 百姓故事 指挥舟舟的幸福生活.doc 思考:舟舟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康德: “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 人。人是教育的产物。”
洛克:“我敢说我的日常所见的人中, 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或无,十分之 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 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遗传:指生物借助于繁殖行为,亲代的性状又在 子代表现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特指遗传物质(基因) 从上代传给下一代的现象。它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遗传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可归纳为:提供了人 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1、遗传因素的作用:遗传因素提供人身心发展的物质 前提。
主要表现在: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两院士针锋相对各抒己见 硕士生二胎有道理吗?
本报记者 陈锋/摄 特约撰稿 尚晓阳 孙璐 《青年时迅》 2002年8月8日
据南京《服务导报》报道,日前,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们正在审议 《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草案)》。其中有委员建议将生育政策进 行微调,为博士、硕士这类高素质的人开个口子,使这些人可以生二胎, 借此来提高人口素质。而对那些文化层次较低的社会阶层特别是农民则更 进一步控制人口的增长。
3、正确看待环境因素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1)人对环境具有选择性:人是按照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需要和兴趣来对环境作出反映的。 (2)人对环境具有实践性:人是通过他自己所参加的实践 活动来对环境作出反映并获得发展的。 不能过分夸大环境的作用 跨栏定律.doc
更进一步的思考:为什么具有选择性和实践性呢?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三)正确理解教育对人的身心的作用
——主导作用
1、对教育的主导作用的理解 什么是主导作用? 主要是引导(导向)作用
观点介绍
☆(1)从影响力的大小来讲,教育比之于遗传因素和社
会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来得更大; (2)从影响的结果来讲,教育能把遗传所提供的人的
发展的可能性和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的条件充分运用起来, 变成人发展的现实。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3、正确认识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的主导作用 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主导作用的条件: (1)从学校内部看
①取决于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 性和基础性的实现程度
②取决于教师能否敬职爱业,充分而正确地发挥主动 性、积极性和主导性
③取决于教育过程中能否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