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程序

公文写作程序
公文写作程序

第四节公文写作程序

一、公文写作前的准备

1.明确行文目的要求

机关制发每件公文,都有其特定的目的与要求。因此,在公文写作之前,必须首先予以明确。行文目:的与要求一般是由机关领导核心确定,撰文者应当准确领会领导意图,并据此进行写作。

2.确定主题

公文的主题是公文的中心思想,也是作者在说明事物、汇报工作、阐明政策中所表述的基本观点与主张。有些公文的主题,可以根据领导人授意而直接表述,而有些则需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随着对客观实际情况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而逐步提炼与明确。

3.选择文种

在公文中正确标明文种有利于维护公文的权威性、有效性,并且方便公文的写作与处理。

选择文种的主要依据是:(1)遵循国家关于公文处理法规中有关文种的规定,从中选择适宜的文种。不得不用、错用或自造文种。(2)依据作者与主要受文者之间的工作关系选用相应的文种。(3)依据制发机关的职责地位选用恰当的文种。(4)依据行文目的选择文种。

4.调查研究、收集材料

材料是公文写作的基础,在明确行文目的要求、选定文种之后,就应进行深人的调查研究,收集和占有材料。调查研究可以综合运用会议调查、访问调查、统计调查、文献调查等方式。

5.选择表达方式

公文一般兼用说明、叙述、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在写作前,应依据公文性质与行文目的要求,确定表达方式。

二、拟写文稿

1.安排结构

(1)确定公文的组成

为维护公文的权威性与有效性,公文的组成必须完整。

(2)确定正文的表述次序

在安排表述次序时,要照顾不同文种的特点,根据其反映信息的角度与方式以及信息容量采用不同的排列形式。

(3)安排层次、段落间的衔接与转换

对公文正文的各层次、各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转换要求妥善安排,使之相互联接,前后贯通,转折过渡自然,结构严密完整。衔接转换一般是在正文内容或表述方法发生变化的时候,在上下文之间使用关联性的词、词组或者句子以使段落前后衔接。在公文中更多的是使用承转词。

(4)写好开头与结尾

①公文开头通常采取如下内容交代制发公文的根据、目的;概述有关情况,交代公文制发背景;以简要文字揭示全文主题;阐述基本观点;直接点明结论;表明批准、批转或转发的态度;表示祝贺、谢意等。

②结尾通常形式:使用公文结尾词,强调行文目的;概括、深化主题,帮助理解全文;陈述具体要求;发出号召提出希望要求;说明公文生效、履行时间。

2.拟写提纲

提纲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公文标题、开头、正文的表述层次与各层次中的论点、论据(包括理论依据或政策依据、法规依据与事实依据)、字数安排、结尾方式等。

3.书写文稿

文稿应书写在具有规范格式并质地较好的发文稿纸上,文字、图形及一切符号均应书写在图文区内,应使用符合归档要求的字迹材料。公文中的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引文必须准确、具体。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日期应当写明具体的年、月、日。必须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结构层次序数

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用词用字应准确、规范。文内使用简称时,一般应当先用全称,再注明简称。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应正确标明标点符号。

三、审核修改

审核修改的步骤是:首先由撰稿者自己反复推敲修改;对于重要的文稿还要组织讨论,最后提交主管的领导人和综合办公部门核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