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防治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病患者在高烧时一般仍然是神志清醒,甚
至自觉尚好,但在体温下降时自觉症状增多, 并加剧,这种高热与病况相矛盾的现象为布 病所持有。迁延性的布病患者,体温可能出 现波动症状,波与波之间的间隔不一。短者 3~5天,长者数周。


(2)多汗:多汗为布病主要症状之一,尤以急性期患者为 甚。特别是晚上增多,是其特征。与一般发热疾病不同的是 出汗相当严重,体温下降时更为明显,常可湿透衣裤,使患 者感到紧张、烦躁、甚至影响睡眠。大量出汗可以导致虚脱。 (3)疼痛:急、慢性期布病患者都可以发生骨关节与肌肉疼痛。 在急性期关节与肌肉疼痛呈游走性与风湿颇为相似。主要在 大关节,疼痛十分剧烈。慢性期的关节疼痛一般局限于某一 部位,并以骶、髂、膝、肩、肘、踝等大关节最为常见。多 为持续性纯痛,常因过劳或气候变化而使疼痛加重。其他部 位的疼痛,如部分病人脑膜受到侵犯有相当剧烈的头痛和脑 膜刺激症状,眼眶内疼痛的眼球胀痛等。
神经痛,多因神经干或神经根受累所致。根
性神经痛多发于病后2~3日,以腰骶神经根居 多,患者腰部及两下肢剧痛。神经干病变多 发生于肋间神经,坐骨神经。

乏力:几乎全部病人都具有此症状。患者 自觉疲乏不力。 ⑸ 其他症状:急性期患者可以产生极度的毒 血症,血小板减少,心内膜炎或其他更严重 的合并症状。并且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 便秘;顽固性咳嗽。少数女性患者可有流产。 慢性期患者常表现为精神抑郁不振,表情淡 漠,失眠,烦燥不安,易于激动,畏寒喜暖, 四肢发冷,阳萎,遗精,自觉手足发烧等。
谢谢
二、布病的传染源 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是布鲁氏 菌的宿主。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 其次是犬。它们都能从不同途径(从奶、尿、便、 精液、引导分泌物)向外排出布氏菌,尤为重要的 是怀孕母畜在生产时可排出大量布氏菌。人接触到 这些带菌物质时就可能被感染。家畜与畜产品与人 类接触密切,从而增加了人类感染的机会。 患者也可以从粪、尿、乳向外排菌,但人传人的实 例很少见到。在一般情况下,布病病人不会将布病 传染给他人或家畜。

六、怎样控制和预防布病 我国对布病防治(制)原则是,因地制宜,分类管理,采取以检疫、 淘汰疫畜和免疫健康家畜为主的综合措施。 1、淘汰疫畜或阳性畜:控制布病疫情或预防布病发生都必须执行淘 汰措施。 在防制布病中淘汰疫畜不同于口蹄疫,不必将疫畜或阳性畜活埋 或焚烧。可将应淘汰畜集中一处由专人屠宰(加强个人防护),皮毛经 适当处理可以制革或纺线等;其肉经煮沸或腌制也可出售、食用;屠宰 场地要严格消毒,其内脏经高压、充分煮沸处理,也可食用。 2、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措施既是预防措施,又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措 施。在防制布病中预防接种主要对象是健康家畜,对于发生严重疫情的 高危人群也可接种疫苗进行防护。不同种类家畜和人群使用的接种疫苗 有所不同。 3、其他措施:在综合性措施中还包括宣传教育群众,牲畜检疫(海 关、各类牲畜市场、牲畜出入运输、屠宰前等)、加强个人防护,做好 食品、动物皮毛、畜围和牲畜排泄物及流产物的消毒处理等,布氏菌抵 抗力并不强,常用消毒剂合理使用皆可达消毒目的。 控制和预防布病需要多部门的合作,尤其是兽医部门与卫生部门的相 互配合、互通信息、协调一致、统一措施,方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人畜 布病。

4、临床分型: ⑴ 内脏型:心脏血管型、肺型、肝脾型。 ⑵ 骨关节型:关节损害,骨损害,软骨损害,综合性损 害。 ⑶ 神经型:周围神经系统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⑷ 精神型:出现精神病症状者。 ⑸ 泌尿生殖型:睾丸、附睾损害,子宫、卵巢、输卵管 损害,乳房损害,肾脏损害。 ⑹ 外科型:即有固定的隐性病灶,需要外科手术切除者。 5、临床代偿状态 ⑴ 代偿:精神状态良好,主要脏器功能正常,能照常参 加劳动。 ⑵ 亚代偿:精神状态及主要脏器功能有轻度失调,参加 劳动易出现疲劳或有衰弱感。 ⑶ 失代偿:精神状态不佳,器官功能失调,被迫卧床休 息或需他人护理。
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
合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屈莲芳
一、布鲁氏菌病概念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 机体,引起的一种以发热、出汗、乏力、关节肌肉 痛为主要症状的人兽(畜)共患病。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全球部分国家和地区流窜, 到90年代中期,仅在中国就有10多个省(区)有布 病,造成发病率打幅度上升。布病对人和动物造成 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家畜患病后可出现流产、死胎、 不孕等,致使牲畜量锐减。在全球范围内可感染60 多种野生动物。被列入乙类传染病,还被列为《家 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中二类传染病之首。

三、布病传播途径 在一般情况下,布氏菌可以从呼吸系统(鼻、咽、 气管、肺)进入机体,也能从消化系统(口、食道、 胃肠)进入体内,布氏菌也能从皮肤、黏膜直接侵 入机体。所以,布氏菌可以多种途径传播。病菌污 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食用被 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 而感染。直接接触病畜或其它排泄物,阴道分泌物, 娩出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 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 结膜感染;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 感染。

四、人群易感性(易感人群) 各类人群(不同年龄、性别、人种、民族、地区等) 对布氏菌都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不同种 布鲁氏菌间有交叉免疫,再次感染发病者有2%—— 7%,疫区居民可因隐性染病而获免疫。就是说不同 类别人群都可能得布病,不同类别人群对布氏菌易 感性无何区别。但是,确实看到,在不同人群中布 氏菌感染率,患病率等有很大区别。如,兽医、牧 工、家畜饲养员、挤奶工、屠宰工、皮毛收购员、 毛纺工、制革工等患布病的人数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这个现象不是人群对布氏菌易感性差别,而是不同 职业与牲畜及其产品接触机会不同。所以,布病有 一定职业性,主要是接触布病的家属。


2、主要体征: ⑴ 皮疹:急性期患者出现各种各样的充血性皮疹,持续 时间短。还可以见到出血疹,水泡疹,类似开花的脓疱疹等。 少数患者可出现皮下出血性紫斑。 ⑵ 淋巴结肿大:有些患者可以出现淋巴结肿大。不仅有 局限性淋巴结炎而且还可以发生多发性淋巴结炎。个别患者 淋巴结化脓形成瘘管,在脓汁中可分离到布氏菌。 ⑶ 骨关节变化:骨关节系统的损害是布病的主要体征之 一,可发生于布病的各个期,但慢性者多见。关节肿大,多 数由滑膜炎、关节周围炎,关节旁组织炎,关节炎,骨关节 炎和滑囊,腱鞘炎症性变化引起。 关节粘连。在个别病例中,可以发生部分的或完全的关节粘 连。使关节呈屈曲畸型或强直以及肌肉萎缩等。脊椎受累, 患者被迫处于固定弯曲状态。 形成脓肿。它仅偶见于个别病例。 ⑷ 肝脾肿大:国内资料,急性期肝脾肿大占21.31%,脾 肿大占10.13%;慢性期肝脾肿大占4.26%。肿大的肝脾质软, 中等硬。由于肝脏损害,可出现黄疸。






五、布病临床表现、诊断; 临床表现 (一)潜伏期:在一般情况下其潜伏期为1—3周,平均为2周。也有个别病例潜 伏期可达一年之久。潜伏期的长短与病原菌的菌型、毒力、菌量及机体抵抗力等 诸因素有关。 (二)发病及前驱期症状:目前多数病例发病缓慢,少数病发病较为急骤。在发 病缓慢者中,有些布病患者可以看到所谓的前驱期症状。一般诉说全身不适、乏 力感、有时失眠、食欲不振、劳动力减弱、头痛、多汗。与一般感冒有类似。有 些病例可见便秘,腰及各部位肌肉和关节有轻度风湿样疼痛,傍晚有轻度畏寒等 症状。体征可以发现患者有微热,傍晚为重;淋巴结轻度肿大。偶见肝脾和扁桃 体肿大。前驱期持续时间变动甚大,短者几天长者数周。起病急剧者一般没有前 驱期症状,或者易被忽略,发病一般就表现为恶寒、发热、出汗等急性期症状。 主要症状和体征 1、主要症状 (1)发热:发热是布病患者最常见而且是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之一。可见于布病 的各个期。热型不一,变化多样,观察体温傍晚升高。根据我国布病患者热型分 析,主要有以下五种型:低热型、波状热型、不规则热型、间歇热型、弛张热型。 而稽留热罕见。 在抗生素普遍应用之前,波状发热曾被认为是典型的热型,因此,曾把布氏菌称 为“波状热”热波的数量、持续时间和强度等差异很大。波与波之间的间隔不一, 短者3~5天,长者数周。波状发热多见于羊种布氏菌感染。近年来,波状热型已 属少见。

布病可以通过猪、牛、羊等动物传染源经消化道、 皮肤黏膜和呼吸道途径传染给人类,一旦侵入人体, 潜伏1——4周,然后才发病。多数病例发病缓慢, 表现类似感冒,全身不适,乏力倦怠,食欲不振, 头痛、失眠、肌肉及关节酸痛,出汗,低热伴有肝、 脾和淋巴结肿大。有10%——30%的患者发病急骤, 表现为恶寒、高热、大汗、大关节游走性疼痛。根 据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就能诊断出是 否是布病布病主要根据三个方面: 第一是布病的流行病学接触史,第二是病人 临床表现,第三是对布病的特异性的试验检 查。 布病流行病学接触史:就是指病 是什么职 业、与牲畜接触机会如何;所接触的牲畜有 无流产或拐子畜、睾丸肿大否;到布病疫区 去过否,如果去过停留多长时间;与牲畜皮 毛接触机会多少,有无喝生奶吃生习惯等。


⑸ 软组织肿胀:各期布病患者均可发生软组织的损害,又 如筋膜、腱膜、关节囊、关节周围组织及肌肉等。形成蜂窝 组织炎和纤维组织炎,出现大小不同的结缔组织结节及浸润。 慢性期患者较为常见。 3、临床分期: ⑴ 急性期:发病3个月以内,凡有高热者有明显其他症状, 体征(包括慢性患者急性发作),并出现较高的血清学阳性反 应者。 ⑵ 亚急性期:发病3~6个月,凡有低热和有其他症状, 体征(即慢性炎症存在),并出现血清学阳性反应或皮肤变态 试验阳性者。 ⑷ 慢性期:发病6个月以上,体温正常,有布病症状或体 征,并出现血清学阳性反应或皮肤变态试验阳性者。 如果在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已确诊的病人,体温正常但仍 有症状或体征,血清学检查阳性也应视为慢性期病人。 ⑸ 残余期:体温正常,症状、体征较固定或功能障碍往 往因气候变化,劳累过度而加重者。

2、布病表现,参照上述的症状体征。 3、特异性试验检查: (1)血清凝集试验(Wright试验) 试管法较灵敏。患者 多在第二周出现阳性反应,1:100以上有诊断价值。病程中 效价递增4倍及以上意义更大。 (2)补体结合试验 补体结合抗体主要为IgG,出现 较迟,持续较久,一般1:20以上即为阳性。对慢性患者有 较高特异性。 以上三个方面综合一起方可诊断,一般说缺一不可。但 在个别情况下,流行病学接触史问不清,此时布病临床表现 和特异性实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说求医者只有布病流 行病学接触史和特异性检查阳性,无临床表现,不能诊断为 布病,只能说此求医者是布氏菌感染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