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瓜类病害综合防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ra Baidu bibliotek
(二)黄瓜蔓枯病
• 一种重要病害 • 可危害多种瓜类作物,以黄瓜、丝瓜、节
瓜、冬瓜、苦瓜、南瓜受害最重 • 病害流行时可使瓜田出现大量死藤,减产
可达20~30%以上
1.病原 甜瓜球腔菌 Mycosphaerella melonis
2.症状特点 • 叶片、茎蔓、瓜条及卷须等地上部分均可受害 • 叶片染病,多从叶缘开始发病,黄褐色至褐色“V”字
真菌性病害 • 枯萎病!!! • 蔓枯病 • 霜霉病 • 白粉病 • 炭疽病 • 疫病 • 菌核病 • 灰霉病 • 猝倒与立枯
细菌性病害: • 细菌性角斑病 病毒病 根结线虫病 生理性病害 • 药害 • 缺素 • 温度不适
• 畸形瓜或 苦味瓜
二、瓜类苗期病害
• 多数病害在合适条件下均可在苗期发生 • 子叶病害:系由种子带菌引起子叶发病的
1、病 原
• 葫芦科刺盘孢菌
2、 症状
• 瓜类的生长全期,植株各部位都可受害。
• 成株期染病,在叶片上先出现湿润状小斑点,逐渐扩大 成淡褐色至深褐色近圆形的病斑,潮湿长出黑色小粒点, 其间还有桔红色粘稠小液滴。
• 天气干燥时病斑中部易 破裂穿孔,许多病斑相 连时可使叶片早枯
•叶柄、茎蔓受害,产生黑褐色梭形或短条 状稍凹陷的病斑,其上亦长出黑色小粒点
媒体昆虫、农事操作也可传播。 • 病菌经气孔、水孔或伤口侵入,再侵染。 • 棚室内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温度24~28度
时会引发该病。 • 重茬田,种植过密,通风不良,排水不畅,管理
粗放会加重发病。 。
• 在福建未见有性阶段,仅见 无性世代粉孢属(Oidium sp.)。
2. 症状
• 主要为害叶片,叶 正反面病斑圆形, 较小,上生白粉状 霉,逐渐扩大汇合, 严重时整个叶片布 满白粉,变黄褐色 干枯,白粉状霉转 变为灰白色
3. 发病规律
(1)越冬:病原茵以菌丝体在病芽、病叶、病 枝中越冬。
(2)侵染与传播:翌年,病菌随芽萌动而开始 活动,以分生孢子初侵染,直接侵入或气孔侵 入,后气流传播,再侵染多。
2.病 原
• 腐霉菌:有性 阶段产生卵孢 子,无性阶段 产生有鞭毛的 游动孢子。
• 立枯丝核菌:只 产生菌丝不产生 分生孢子,老化 菌丝多呈直角分 枝。
• 产生菌核。
• 尖镰孢: • 可产生3种分生
孢子
共同特点: • 土壤习居菌,环境适宜时可在地面枯死的植
物残体上大量繁殖,侵染为害 • 寄主范围十分广泛。
型病斑,或产生圆形及不规则形病斑,后病部产生黑 色小点,易破裂。
• 茎蔓染病,逐渐扩大后往往围 绕茎蔓半周至一周,纵向可长 达十几厘米
• 病部密生 小黑点, 后期病斑 变成黄褐 色。
• 田间湿度大时,病 部常流出琥珀色胶 质物,干燥后纵裂, 造成病部以上茎叶 枯萎。
• 与枯萎病相区别?
3.发病特点 • 越冬:以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
4、发病条件
• 较低温高湿病害:发病的适温为20~25℃, 相对湿度90%以上。
• 大田多雨,通常会诱发病害的流行。
(六) 瓜类炭疽病
•炭疽病是我国南北菜区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以黄瓜、 丝瓜、冬瓜、节瓜、南瓜发生较多,甜瓜、西瓜也受害 较重。 •病害流行年份常造成植株中下部大量叶片枯干。果实产 生病斑降低品质或完全失去商品价值。
3、侵染循环
(1)越冬: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壁孢子在病残 体和土壤中越冬,病菌在土壤中有顽强的 生命力,可存活6~7年。
(2)传播与侵入 • 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菌丝体可产生大量的分
生孢子,通过灌溉水、土壤耕作、地下害虫或土 壤线虫传播。 • 孢子发芽后从根部伤口或自然裂口或根冠侵入。
• 侵入后,开始时扩展缓慢,至进入维管束的导管 后,扩展速度加快。
(五)瓜类灰霉病
• 重要病类,常造成大量烂瓜
1、病原
• 无性阶段:灰葡萄孢, 半知菌亚门,分生孢 子梗丛生,顶端簇生 分生孢子。分生孢子 椭圆形。
• 有性阶段可产生菌核。
2、症 状
• 多从开败的雌花处侵入,致 使花瓣腐烂,进而向幼瓜扩 展,致使脐部呈水浸状,幼 瓜迅速变软萎缩,而后腐烂, 表面密生霉层。
《农业植物病理学》第二模块
第五节 瓜类病害及其综合防治
瓜的基础知识
• 葫芦科(Cucurbitaceae) • 瓜类蔬菜种类较多,主要有黄瓜、南瓜、节瓜、
丝瓜、苦瓜、西葫芦、瓠瓜、佛手瓜、蛇瓜等
• 总体喜温耐热性作物,生长期间需要充 足的光照。
• 均为蔓性作物 • 雌雄异花作物 • 虫媒异花授粉,也有单性结实
2. 症状 • 叶片发病,初生针尖大小的水渍状斑点,扩大时
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灰褐斑,易穿孔或破裂。
• 茎部发病,呈水渍状浅黄褐色条斑,后期易纵裂, 湿度大时分泌出乳白色菌脓
• 果实发病,初呈水渍状小圆点,迅速扩展,小病 斑融合成大斑;果实软化腐烂
3.发病规律 • 病残体在土壤中或在种子上越冬。 • 借风雨、浇水、叶面结露和叶缘吐水飞溅传播,
显症。 • 染病植株多从开花、结瓜,特别是瓜果膨大期
开始陆续显症
晴天中午,叶片出现似缺水状萎蔫,尤其是心叶萎蔫下 垂较明显,早期傍晚或次日清晨可恢复正常状况;如此 反复,几天内枯干死亡
• 主蔓茎基部外皮常出现纵裂,湿度大时表面长出 一层粉红色霉层。将病株茎基部剖开,可见到维 管束变褐色。
2、 病原
瓜连作;冬瓜、节瓜连作。
(2)栽培条件 • 地势低、积水、土层瘦薄 • 酸性土壤 • 施用未腐熟的有机粪肥等均有利于发病。 • 地下害虫多的瓜田发病也较重。
(3) 较高的土温和气温 • 植物蒸腾量大,加快病情发展。 • 一般土温在15℃以上便开始发病,气温
24~28℃最适于发病,30℃以上的高温对病 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侵染循环
(1)越冬: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可存活6~7年,土 壤带菌是最重要的侵染来源。
(2)传播与侵入:通过灌溉水、土壤耕作、地下害虫传 播,从根部伤口或自然裂口或根冠侵入。腐霉菌和镰刀 菌可分别游动孢子、分生孢子通过风雨进行传播。
4.发病条件
(1)栽培措施不当: •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 • 种质差,发芽弱 • 苗木种植过密,苗床过分荫蔽 • 连作土壤 • 覆土深或浅 • 施用生肥
(三)瓜类霜霉病
• 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尤其以黄瓜、丝瓜、苦瓜、 甜瓜发生普遍且受害较重。
• 霜霉病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病害,在未种植抗 病品种的菜区,病害流行时轻则减产30~40%, 严重的达70~80%以上。
1、 症状 • 叶片上出现浅绿色水浸状斑点,扩大后正面病
斑呈多角形,后期病斑合成片,全叶干枯卷缩, 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成灰黑色霉层。
差异很大。 • 瓜类中以黄瓜、丝瓜、苦瓜、甜瓜等较感病; • 冬瓜、南瓜、葫芦瓜等较抗病。
(四)瓜类白粉病
• 世界性病害, • 南方以黄瓜,苦瓜,南瓜等发生较重,春秋两季
为害较大。
1. 病原
• 瓜白粉菌 Erysiphe cucurbitacearum
• 瓜单囊壳 Sphaerothecacucurbitae
• 较大的瓜条被害时,染病组 织先变黄并生有灰霉,后霉 层腐烂.
• 叶片上的病斑较大, 表面着生少量灰霉。
3、侵染循环
(1)越冬途径:菌核、分生孢子、菌丝体在病残 体越冬。
(2)传播与侵入: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灌溉 水传播,由寄主开败的花器、伤口、坏死组织侵 入,也可由幼嫩表皮直接侵入,再侵染次数多。
• 病菌在导管内可分泌一些分解酶,致使导管内积 累许多胶状物质而堵塞导管。
• 毒素毒害寄主,因而使染病植株表现萎蔫、枯死 的症状。
• 枯萎病的特点是潜育期长,一般在一个生长季只 进行一次侵染,少有再侵染发生。
3、发病条件
枯萎病的发生与下列条件密切相关: (1) 同属同种瓜类连作发病较重。如黄瓜、甜
3、发生时期: • 温室栽培周年都可发生。 • 分生孢子在相对湿度低于25%时仍可萌发并侵入为害,
自由水过多反而不易病害发生。孢子萌发适温20~ 25℃,低于10℃或高于40℃都不利。雨量偏少的年份发 病较重。 4、栽培条件:通风及排水不良地块、氮肥施用过多或缺 肥、缺水、生长不良等均使病情加重。
4、发病条件 (1)气候条件:高湿闷热,天气忽晴忽雨,台风
频繁。22-24C发生普遍。 (2)栽培条件:瓜类作物连作或邻作,病菌来源
多;瓜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种植密度过大,田 间湿度高;土壤瘦瘠、施肥不足或偏施氮肥等, 都有利于诱发炭疽病
(七)瓜类细菌性角斑病
危害黄瓜、苦瓜、西瓜、甜瓜等多种瓜类 1. 病原: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变种
病害 • 土传病害:育苗介质土壤带菌引发的病害 • 主要病害有猝倒病或立枯病、炭疽病、菌
核病、枯萎病、疫病等
(一)猝倒或立枯病 1、症状特点 • 土中腐烂型
•猝倒型
主要发生在幼苗 期,发病部位在 茎基部和根部。 病部凹陷缢缩, 黑褐色,幼苗倒 伏枯死
•立枯类型
苗茎部组织木 质化。常不倒 伏而表现立枯 症状。
• 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 • 病株茎基部表面所见粉红色霉层是病菌的菌丝体、
分生孢子和厚壁孢子。
• 大型分生孢子、小型分生孢子、厚垣孢子
• 专化型:在不同寄主上寄生的尖镰孢菌往往是不会交互 侵染的。
• 黄瓜专化型 Fusarium oxysporoum f.sp. cucumerium • 丝瓜专化型 Fusarium oxysporum f.sp. luffae • 苦瓜专化型 Fusarium oxysporum f.sp.momordicaenov • 甜瓜专化型 Fusarium oxysporum f.sp. melonis • 西瓜专化型 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 • 冬瓜专化型。。。。。。
2 病原菌: • 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 • 无性繁殖:孢囊梗及孢子囊。 • 有性繁殖:产生卵孢子,但
自然条件不易出现。
3.侵染循环: • 南方一年四季瓜类种植,所以霜霉病终年不断 • 传播:孢子囊气流传播。 • 侵染:气孔侵入,气流传播。多次再侵染。 • 越冬:可通过孢子囊、菌丝体越冬
4、 发病条件: (1)稍低温、高湿的病害。 • 孢子囊在5-30C均可萌发,萌发适温为15-20C,
湿度要求在83%以上。侵入温度为10-25C,最 适16-24C。 • 萌发与侵染要求在叶片有水滴或水膜的存在。因 此雨量是决定病害发展的严重程度 • 多雨、多雾、重露,空气潮湿,昼夜温差大,有 利于孢子囊的形成、萌发和侵染。
• 瓜果染病产生油渍状近圆形凹陷病斑,严重时可 使瓜果腐烂;此病在贮运销售期间可继续为害。
3、侵染循环
(1)越冬: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盘在病落叶中越冬。 也可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越冬
(2)传播与侵入:翌年春末形成孢子借风雨传播,主要 从伤口侵入,在幼嫩叶片也可直接侵入。带病种子也可 远距离传播。潜育期14~20天。此病在每年3-11月均 可发生,以4-6月为高峰期。温室中长年常保持菌源。
越冬,种子也可带菌传播。 • 传播与侵入:翌春条件适宜时,病菌从水孔、气
孔、伤口等处侵入,引起发病。
• 气候条件:病菌喜温暖、高湿条件,适宜温 度20-25℃,相对湿度85%以上。在夏秋雨 季发生,雨日多,或忽晴忽雨,天气闷热等 气候条件下易流行。
• 栽培条件:排水不良,通风不畅、光照不足、 空气湿度过高时发病重。
(2)栽培管理因素: • 影响湿度的栽培措施:
• 瓜田低洼、土质粘重、排水不良,或种植过 密,整枝绑蔓不及时,田间杂草丛生、湿度大, 均有利于发病。
(3)施肥因素:
• 土壤肥力不足或结瓜后追肥不及时,或过量 偏施速效氮肥,都会降低植株抗病性,加重 病害发生程度。
3、品种的抗病性 • 不同的瓜类或同种瓜不同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
2、气候条件: • 天气高温多湿 • 苗出土后遇连阴雨 • 光照不足
三、茎、叶、瓜部主要病害
(一) 瓜类枯萎病
• 最重要的病害,引起毁灭性损失 • 全国各菜区都有分布,危害多种瓜类作物,其中
以黄瓜、西瓜、甜瓜、丝瓜、节瓜等受害较重。
1、 症状
• 枯萎病是一类幼苗期从根部侵染、维管束 内寄生的全株性病害,但一般在幼苗期较少
(二)黄瓜蔓枯病
• 一种重要病害 • 可危害多种瓜类作物,以黄瓜、丝瓜、节
瓜、冬瓜、苦瓜、南瓜受害最重 • 病害流行时可使瓜田出现大量死藤,减产
可达20~30%以上
1.病原 甜瓜球腔菌 Mycosphaerella melonis
2.症状特点 • 叶片、茎蔓、瓜条及卷须等地上部分均可受害 • 叶片染病,多从叶缘开始发病,黄褐色至褐色“V”字
真菌性病害 • 枯萎病!!! • 蔓枯病 • 霜霉病 • 白粉病 • 炭疽病 • 疫病 • 菌核病 • 灰霉病 • 猝倒与立枯
细菌性病害: • 细菌性角斑病 病毒病 根结线虫病 生理性病害 • 药害 • 缺素 • 温度不适
• 畸形瓜或 苦味瓜
二、瓜类苗期病害
• 多数病害在合适条件下均可在苗期发生 • 子叶病害:系由种子带菌引起子叶发病的
1、病 原
• 葫芦科刺盘孢菌
2、 症状
• 瓜类的生长全期,植株各部位都可受害。
• 成株期染病,在叶片上先出现湿润状小斑点,逐渐扩大 成淡褐色至深褐色近圆形的病斑,潮湿长出黑色小粒点, 其间还有桔红色粘稠小液滴。
• 天气干燥时病斑中部易 破裂穿孔,许多病斑相 连时可使叶片早枯
•叶柄、茎蔓受害,产生黑褐色梭形或短条 状稍凹陷的病斑,其上亦长出黑色小粒点
媒体昆虫、农事操作也可传播。 • 病菌经气孔、水孔或伤口侵入,再侵染。 • 棚室内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温度24~28度
时会引发该病。 • 重茬田,种植过密,通风不良,排水不畅,管理
粗放会加重发病。 。
• 在福建未见有性阶段,仅见 无性世代粉孢属(Oidium sp.)。
2. 症状
• 主要为害叶片,叶 正反面病斑圆形, 较小,上生白粉状 霉,逐渐扩大汇合, 严重时整个叶片布 满白粉,变黄褐色 干枯,白粉状霉转 变为灰白色
3. 发病规律
(1)越冬:病原茵以菌丝体在病芽、病叶、病 枝中越冬。
(2)侵染与传播:翌年,病菌随芽萌动而开始 活动,以分生孢子初侵染,直接侵入或气孔侵 入,后气流传播,再侵染多。
2.病 原
• 腐霉菌:有性 阶段产生卵孢 子,无性阶段 产生有鞭毛的 游动孢子。
• 立枯丝核菌:只 产生菌丝不产生 分生孢子,老化 菌丝多呈直角分 枝。
• 产生菌核。
• 尖镰孢: • 可产生3种分生
孢子
共同特点: • 土壤习居菌,环境适宜时可在地面枯死的植
物残体上大量繁殖,侵染为害 • 寄主范围十分广泛。
型病斑,或产生圆形及不规则形病斑,后病部产生黑 色小点,易破裂。
• 茎蔓染病,逐渐扩大后往往围 绕茎蔓半周至一周,纵向可长 达十几厘米
• 病部密生 小黑点, 后期病斑 变成黄褐 色。
• 田间湿度大时,病 部常流出琥珀色胶 质物,干燥后纵裂, 造成病部以上茎叶 枯萎。
• 与枯萎病相区别?
3.发病特点 • 越冬:以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
4、发病条件
• 较低温高湿病害:发病的适温为20~25℃, 相对湿度90%以上。
• 大田多雨,通常会诱发病害的流行。
(六) 瓜类炭疽病
•炭疽病是我国南北菜区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以黄瓜、 丝瓜、冬瓜、节瓜、南瓜发生较多,甜瓜、西瓜也受害 较重。 •病害流行年份常造成植株中下部大量叶片枯干。果实产 生病斑降低品质或完全失去商品价值。
3、侵染循环
(1)越冬: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壁孢子在病残 体和土壤中越冬,病菌在土壤中有顽强的 生命力,可存活6~7年。
(2)传播与侵入 • 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菌丝体可产生大量的分
生孢子,通过灌溉水、土壤耕作、地下害虫或土 壤线虫传播。 • 孢子发芽后从根部伤口或自然裂口或根冠侵入。
• 侵入后,开始时扩展缓慢,至进入维管束的导管 后,扩展速度加快。
(五)瓜类灰霉病
• 重要病类,常造成大量烂瓜
1、病原
• 无性阶段:灰葡萄孢, 半知菌亚门,分生孢 子梗丛生,顶端簇生 分生孢子。分生孢子 椭圆形。
• 有性阶段可产生菌核。
2、症 状
• 多从开败的雌花处侵入,致 使花瓣腐烂,进而向幼瓜扩 展,致使脐部呈水浸状,幼 瓜迅速变软萎缩,而后腐烂, 表面密生霉层。
《农业植物病理学》第二模块
第五节 瓜类病害及其综合防治
瓜的基础知识
• 葫芦科(Cucurbitaceae) • 瓜类蔬菜种类较多,主要有黄瓜、南瓜、节瓜、
丝瓜、苦瓜、西葫芦、瓠瓜、佛手瓜、蛇瓜等
• 总体喜温耐热性作物,生长期间需要充 足的光照。
• 均为蔓性作物 • 雌雄异花作物 • 虫媒异花授粉,也有单性结实
2. 症状 • 叶片发病,初生针尖大小的水渍状斑点,扩大时
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灰褐斑,易穿孔或破裂。
• 茎部发病,呈水渍状浅黄褐色条斑,后期易纵裂, 湿度大时分泌出乳白色菌脓
• 果实发病,初呈水渍状小圆点,迅速扩展,小病 斑融合成大斑;果实软化腐烂
3.发病规律 • 病残体在土壤中或在种子上越冬。 • 借风雨、浇水、叶面结露和叶缘吐水飞溅传播,
显症。 • 染病植株多从开花、结瓜,特别是瓜果膨大期
开始陆续显症
晴天中午,叶片出现似缺水状萎蔫,尤其是心叶萎蔫下 垂较明显,早期傍晚或次日清晨可恢复正常状况;如此 反复,几天内枯干死亡
• 主蔓茎基部外皮常出现纵裂,湿度大时表面长出 一层粉红色霉层。将病株茎基部剖开,可见到维 管束变褐色。
2、 病原
瓜连作;冬瓜、节瓜连作。
(2)栽培条件 • 地势低、积水、土层瘦薄 • 酸性土壤 • 施用未腐熟的有机粪肥等均有利于发病。 • 地下害虫多的瓜田发病也较重。
(3) 较高的土温和气温 • 植物蒸腾量大,加快病情发展。 • 一般土温在15℃以上便开始发病,气温
24~28℃最适于发病,30℃以上的高温对病 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侵染循环
(1)越冬: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可存活6~7年,土 壤带菌是最重要的侵染来源。
(2)传播与侵入:通过灌溉水、土壤耕作、地下害虫传 播,从根部伤口或自然裂口或根冠侵入。腐霉菌和镰刀 菌可分别游动孢子、分生孢子通过风雨进行传播。
4.发病条件
(1)栽培措施不当: •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 • 种质差,发芽弱 • 苗木种植过密,苗床过分荫蔽 • 连作土壤 • 覆土深或浅 • 施用生肥
(三)瓜类霜霉病
• 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尤其以黄瓜、丝瓜、苦瓜、 甜瓜发生普遍且受害较重。
• 霜霉病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病害,在未种植抗 病品种的菜区,病害流行时轻则减产30~40%, 严重的达70~80%以上。
1、 症状 • 叶片上出现浅绿色水浸状斑点,扩大后正面病
斑呈多角形,后期病斑合成片,全叶干枯卷缩, 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成灰黑色霉层。
差异很大。 • 瓜类中以黄瓜、丝瓜、苦瓜、甜瓜等较感病; • 冬瓜、南瓜、葫芦瓜等较抗病。
(四)瓜类白粉病
• 世界性病害, • 南方以黄瓜,苦瓜,南瓜等发生较重,春秋两季
为害较大。
1. 病原
• 瓜白粉菌 Erysiphe cucurbitacearum
• 瓜单囊壳 Sphaerothecacucurbitae
• 较大的瓜条被害时,染病组 织先变黄并生有灰霉,后霉 层腐烂.
• 叶片上的病斑较大, 表面着生少量灰霉。
3、侵染循环
(1)越冬途径:菌核、分生孢子、菌丝体在病残 体越冬。
(2)传播与侵入: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灌溉 水传播,由寄主开败的花器、伤口、坏死组织侵 入,也可由幼嫩表皮直接侵入,再侵染次数多。
• 病菌在导管内可分泌一些分解酶,致使导管内积 累许多胶状物质而堵塞导管。
• 毒素毒害寄主,因而使染病植株表现萎蔫、枯死 的症状。
• 枯萎病的特点是潜育期长,一般在一个生长季只 进行一次侵染,少有再侵染发生。
3、发病条件
枯萎病的发生与下列条件密切相关: (1) 同属同种瓜类连作发病较重。如黄瓜、甜
3、发生时期: • 温室栽培周年都可发生。 • 分生孢子在相对湿度低于25%时仍可萌发并侵入为害,
自由水过多反而不易病害发生。孢子萌发适温20~ 25℃,低于10℃或高于40℃都不利。雨量偏少的年份发 病较重。 4、栽培条件:通风及排水不良地块、氮肥施用过多或缺 肥、缺水、生长不良等均使病情加重。
4、发病条件 (1)气候条件:高湿闷热,天气忽晴忽雨,台风
频繁。22-24C发生普遍。 (2)栽培条件:瓜类作物连作或邻作,病菌来源
多;瓜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种植密度过大,田 间湿度高;土壤瘦瘠、施肥不足或偏施氮肥等, 都有利于诱发炭疽病
(七)瓜类细菌性角斑病
危害黄瓜、苦瓜、西瓜、甜瓜等多种瓜类 1. 病原: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变种
病害 • 土传病害:育苗介质土壤带菌引发的病害 • 主要病害有猝倒病或立枯病、炭疽病、菌
核病、枯萎病、疫病等
(一)猝倒或立枯病 1、症状特点 • 土中腐烂型
•猝倒型
主要发生在幼苗 期,发病部位在 茎基部和根部。 病部凹陷缢缩, 黑褐色,幼苗倒 伏枯死
•立枯类型
苗茎部组织木 质化。常不倒 伏而表现立枯 症状。
• 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 • 病株茎基部表面所见粉红色霉层是病菌的菌丝体、
分生孢子和厚壁孢子。
• 大型分生孢子、小型分生孢子、厚垣孢子
• 专化型:在不同寄主上寄生的尖镰孢菌往往是不会交互 侵染的。
• 黄瓜专化型 Fusarium oxysporoum f.sp. cucumerium • 丝瓜专化型 Fusarium oxysporum f.sp. luffae • 苦瓜专化型 Fusarium oxysporum f.sp.momordicaenov • 甜瓜专化型 Fusarium oxysporum f.sp. melonis • 西瓜专化型 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 • 冬瓜专化型。。。。。。
2 病原菌: • 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 • 无性繁殖:孢囊梗及孢子囊。 • 有性繁殖:产生卵孢子,但
自然条件不易出现。
3.侵染循环: • 南方一年四季瓜类种植,所以霜霉病终年不断 • 传播:孢子囊气流传播。 • 侵染:气孔侵入,气流传播。多次再侵染。 • 越冬:可通过孢子囊、菌丝体越冬
4、 发病条件: (1)稍低温、高湿的病害。 • 孢子囊在5-30C均可萌发,萌发适温为15-20C,
湿度要求在83%以上。侵入温度为10-25C,最 适16-24C。 • 萌发与侵染要求在叶片有水滴或水膜的存在。因 此雨量是决定病害发展的严重程度 • 多雨、多雾、重露,空气潮湿,昼夜温差大,有 利于孢子囊的形成、萌发和侵染。
• 瓜果染病产生油渍状近圆形凹陷病斑,严重时可 使瓜果腐烂;此病在贮运销售期间可继续为害。
3、侵染循环
(1)越冬: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盘在病落叶中越冬。 也可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越冬
(2)传播与侵入:翌年春末形成孢子借风雨传播,主要 从伤口侵入,在幼嫩叶片也可直接侵入。带病种子也可 远距离传播。潜育期14~20天。此病在每年3-11月均 可发生,以4-6月为高峰期。温室中长年常保持菌源。
越冬,种子也可带菌传播。 • 传播与侵入:翌春条件适宜时,病菌从水孔、气
孔、伤口等处侵入,引起发病。
• 气候条件:病菌喜温暖、高湿条件,适宜温 度20-25℃,相对湿度85%以上。在夏秋雨 季发生,雨日多,或忽晴忽雨,天气闷热等 气候条件下易流行。
• 栽培条件:排水不良,通风不畅、光照不足、 空气湿度过高时发病重。
(2)栽培管理因素: • 影响湿度的栽培措施:
• 瓜田低洼、土质粘重、排水不良,或种植过 密,整枝绑蔓不及时,田间杂草丛生、湿度大, 均有利于发病。
(3)施肥因素:
• 土壤肥力不足或结瓜后追肥不及时,或过量 偏施速效氮肥,都会降低植株抗病性,加重 病害发生程度。
3、品种的抗病性 • 不同的瓜类或同种瓜不同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
2、气候条件: • 天气高温多湿 • 苗出土后遇连阴雨 • 光照不足
三、茎、叶、瓜部主要病害
(一) 瓜类枯萎病
• 最重要的病害,引起毁灭性损失 • 全国各菜区都有分布,危害多种瓜类作物,其中
以黄瓜、西瓜、甜瓜、丝瓜、节瓜等受害较重。
1、 症状
• 枯萎病是一类幼苗期从根部侵染、维管束 内寄生的全株性病害,但一般在幼苗期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