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水肿的中医辨证论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转归和预后
《诸病源候论》提出水肿五不治,即“第一,唇黑 伤肝;第二,缺盆平伤心;第三,脐出伤脾;第四, 足下平满伤肾;第五背平伤肺。凡此五伤,必不可 治。”
《千金翼方》对水肿亦有五不治,认为“一、面肿 苍黑,是肝败不治;二、掌肿无纹理,是心败不治; 三、腹肿无纹理,是肺损不治;四、阴肿不起,是肾 败不治;五、脐满肿反者,是脾败不治。”
• 水肿部位的凹陷性较明显,且水肿部位与体位有明 显关系,多为下垂性水肿。
• 伴有肾病综合征的其他体征,如大量蛋白尿、低蛋 白血症、高脂血症等。
肾病综合征
肾炎性水肿的特征
• 多首先出现于眼睑和颜面部,以早晨起床时最为明 显。
• 虽为可凹陷性水肿,但水肿部位组织较肾病性水肿 坚实,可凹陷性较差。
• 水肿发展顺序,首先出现眼睑及颜面部水肿,而后 随着病情的加重延及下肢及其他部位。
肾性水肿的中医辨证论治
水肿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肾性水肿是由于肾脏 疾患所造成的水肿。
引起肾性水肿的原因有: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 钠潴留;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使体液进入组 织间隙;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引起血浆胶体渗透 压降低;有效血容量减少,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
中医认为与水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 是肺、脾、肾,这三个脏器的功能失调是引 起水肿发生的关键所在,中医将肾性水肿归 属于“水气病”范畴。本课件从中医理论角 度论述了肾性水肿的辨证论治。
水肿的转归较为复杂,一般而论,病在肺,在 标,较浅;病在肾,在本,较重;病在脾,为枢, 不可失治。阳水邪实,正邪相争,若正胜邪却,肿 退则病追;若正虚邪恋,水肿缠绵,则病进。阳水 表解,而内损脾肾,气化不利,阳水可转为阴水; 若阴水复感外邪,本虚标实,亦可转为阳水。水肿 反复,阴阳气血日渐耗伤,可导致重症。若脾肾虚 损日重,损及肝、心、胃,肠,脑等,则病情恶化。 水肿的预后,若发展到关格则属于危候。
呆身重者,多属湿;水肿而伴有咽痛溲赤者,多属热;因疮疡、 猩红赤斑而致水肿者,多有湿毒。
若水肿较甚,咳喘气急,不能乎卧者,病变部位多在肺; 水肿日久,纳食不佳,四肢无力,苔腻身重者,病变部位多在 脾;水肿反复,腰膝酸软,耳鸣神疲者,病变部位多在肾;水 肿不甚,头晕目花,易怒舌红,病变部位多在肝。
判断转归和预后
肾性水肿的基本概念
水肿的病理生理是水钠潴留。肾是机体排除 水、钠的主要器官,当肾脏患病时,水、钠排 出减少,乃至水、钠潴留而形成水肿,称为肾 性水肿。
肾性水肿的临床特点
肾病性水肿的特征
• 常首先出现于面部,并迅速发展至全身,亦可一开 始即为全身分布的水肿。
• 水肿形成和发展快,常在短时间内迅速出现明显的 全身性水肿,并伴有胸、腹水。
脾虚湿盛证
• 证候特点:本证多见于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迁延难愈,反 复发作者。浮肿程度有轻有重,多伴有消化能力减退,脘腹 胀满,甚至恶心呕吐,气短乏力,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腻 ,脉濡细。
• 病因病机:外感或内伤于湿邪,困遏脾气,使脾失健运,水 湿内停,泛溢肌肤而发为水肿。
• 治法方药:治以益气健脾,助运化湿。方以参苓白术散化裁 ,处方:党参15g 茯苓20g 白术10g 炒苡仁10g 炒扁豆10g 陈皮10g 山药10g 砂仁6g(后下)桔梗6g 车前子20g
• 加减运用:脾阳虚者,可加炮附子,草果或以实脾饮化裁; 水肿较重者,加冬瓜皮、抽葫芦。
气滞水停证
• 证候特点:多见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或肾病综合征,全身浮 肿较重,反复发作,腹胀明显,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尿少 ,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
• 病因病机:久病而致脾肺气滞,使三焦气机壅塞,决渎无权 ,而致水湿内停,溢气肌肤,故全身浮肿较重,反复发作; 肝木乘脾,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故见腹胀明显,胸闷气短 ,恶心呕吐。
思考
肾病性水肿和肾炎性水肿的特征分别是 什么? 如何辨阴水和阳水,实肿和虚肿?
思考提示
肾性水肿的辨证论治
水肿的中医常见证候
风水泛滥证 脾虚湿盛证 气滞水停证 水瘀互阻证 肺脾气虚证 肾阳亏虚证 肝肾阴虚证
重点提示: 水肿的中医常见证候
风水泛滥证
证候特点:此证多见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者。以 起病急、水肿显著为主要特点,可伴有发热、咽痛、咳嗽、身 痛、苔白腻或薄白,脉浮滑或浮数。
• 伴有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如高血压及尿量减少等 表现,尿液检查有蛋白尿、血尿或管型尿。
慢性肾炎
中医如何辨证论治肾性水肿?
肾性水肿的中医辨证要点
辨阳水和阴水
水肿以阴阳来分,可分为阳水和阴水。
阳水初起多有外感,属表、属实;阴水病久多有内伤, 属里、属虚。
阳水起病急骤,水肿较重,常以面目先肿,然后发展到 全身,皮色光亮而薄,按之凹陷,易于恢复;阴水起病缓慢, 水肿较轻,常以晨起面肿,入暮肿重,皮色萎黄,甚则灰黯, 按之凹陷,不易复起。
病因病机:因外邪侵袭肺卫,肺失宣降,既不能敷布水津, 又影响水道通调。上病及下,肺肾同病,水邪外溢而为浮肿。
治法方药:治以宣肺利水。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处方: 炙麻黄6g 连翘10g 炒杏仁10g 赤小豆 20g 桑白皮15g大枣6 枚 生姜6g 冬较 高者,可以浮萍代麻黄。
实肿多见于青少年病人,虚肿多见于中老年病人。
《医宗必读·肿胀》说:“先肿于内而后肿于外者,为实; 先肿于外而后胀于内者,为虚。小便黄赤,大便秘结为实; 小便清白;大便溏泄为虚”。脉“滑实有力为实;弦浮虚细 为虚。色红气粗为实,气悴声短为虚”。
分清病因和病位
由于外邪侵入的不同,临床表现亦有区别。 水肿头面为主,恶风头痛者,多属风;水肿下肢为主,纳
《丹溪心法·水肿》说:“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 大便闭,此属阳水。……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 少,不涩赤,此属阴水。”
辨实肿和虚肿
水肿以虚实来分,又可分为虚肿和实肿。
实肿以邪实为主,或虽有本虚,亦以实证多见,常伴有 风、湿或湿热、湿毒等六淫症状。虚肿以本虚为主,或虽有 外邪,亦以虚证叠见,常伴有肺,脾、肾或肝、心等虚损症 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