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社会主义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社会主义简介

生态社会主义也称生态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生态运动中形成的一个新思潮、新学派。在西方形形色色的生态理论当中,生态社会主义独树一帜,试图把生态学同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当代环境危机,从而为克服人类生存困境寻找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个又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本文简要介绍一下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背景、主要理论以及对它的评价。

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背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有人把生态问题纳入革命的轨道,例如美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K·博尔丁在他1953年出版的《组织革命》一书中,指出“生态革命”是社会存在的客观条件逐步变化的结果,是观念和理想乃至技术手段的革命。此后,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中出现的生态危机等问题进行研究与批判。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另一著名人物马尔库塞通过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认为它是马克思关于解放全人类的学说中一个一直未被人们重视的方面。马尔库塞认为,把自然的解放当作人的解放的手段的思想是马克思上述手稿的中心思想,他认为,既然人对人的统治是依赖对自然的统治来实现的,那么人的解放同样也要依赖自然的解放来实现,而自然的解放就是恢复那些自然中所产生的向上的力量,恢复那些与生活相异的、表示着自由新特性的感性美的特征。马尔库塞主张应按照马克思提出的“对自然的人道的占有”,即按照人的本质占有自然的思想,确定“自然革命”的内容。以马尔库塞等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的上述思想,在西方思想界影响很大,可是,由于仅仅从理论上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制度和技术制度提出激烈的批判,却未能在革命措施和步骤方面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东西。因此,不少批评家指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是一种“缺少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其特点在于批判性而非建构性。

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同绿色生态运动的发展分不开的,它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代(70年代):以70年代的鲁道夫·巴罗和亚当·沙夫为代表,他们是最早介入绿党的共产党人,被看作是“红色”(共产主义运动)的“绿化”,具政治道路的典型特征是“从红到绿”。生态社会主义的第二代(80年代)代表人物,是威廉·莱易斯、本·阿格尔和安德列·高兹,以及前苏联的一些学者。第二代生态社会主义的典型政治理论特征是“红绿交融”。第三代生态社会主义(90年代)的代表人物,有乔治·拉比卡、瑞尼尔·格伦德曼、大卫·佩珀等欧洲学者和左翼社会活动家。这一阶段生态社会主义

的总体特征是“绿色红化”。生态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红到绿”、“红绿交融”和“绿色红化”三个阶段,终于从绿党主流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代西方社会主义运动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生态社会主义是一支涉及面很广、影响很大的马克思主义派别。生态社会主义总体上的特征是将生态学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结合,企图找到一条既能解决生态危机,又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首先,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是追求经济合理性的社会,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和市场、消费不断扩张的“唯生产力论”是同生态合理性要求不相容的。资本主义“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虽然延缓了经济危机,但是却使得整个社会的消费越来越膨胀,有可能超过自然界所能承受的限度,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导致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破坏,而且这种社会制度倡导的是以消费为荣的消费文化,诱使人们为了享受消费而拚命工作,势必一方面加剧了人的异化,另一方面加重了自然界的负担,污染了环境,从而造成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引起生态危机。

其次,生态社会主义否定生态殖民主义,批判军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生态社会主义认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和剥削是造成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发达国家不仅把生态危机转嫁给不发达国家,残酷掠夺不发达国家的资源,甚至还把第三世界当作垃圾场,倾倒存放各种有毒的垃圾。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也许能在本国或局部地区解决局部的生态危机问题,但不可能解决全球性的全部生态危机问题。

第三,生态社会主义主张立足现实,“超越”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他们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虽然没有错,但却过高地估计了19世纪末开始的资本主义危机的严重性,而对资本主义本身能控制这种不利局势的能力估计不足。另外,这一危机理论分析的重点也往往局限于生产领域之内,而对消费领域可能出现的变化则几乎完全忽视了。他们认为,今天的危机趋势已经从生产领域转移到了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时代变化了理论也应随之进行修正和补充,现在的生态危机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资本主义转移危机的必要手段。

第四、生态社会主义认为,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建立“稳态”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所谓“稳态”,主要是指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改进上来,具体说就是破除跨国公司和垄断企业的集中化、官僚化生产体系,发展小规模、无污染的“软技术”和小企业,“创造一个人人都能参与决策的领域,使每个人都能在其中发展满足自己需要的手段”,让人们到生产活动而不是到消费活动中去寻求满足。

第五、在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手段和方式上,生态社会主义同生态主义的观点相同,也提倡非暴力和基层民主的原则。

第六、生态社会主义主张依靠生态运动、女权运动、民权运动等社会运动的力量,同时也要与马克思主义的工人运动相结合,亦即把“绿色”与“红色”结合起来,如拉比卡所说,这种结合是“工人运动的文化革命阶段”。

生态社会主义简评:生态社会主义发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内含着的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论阐释,并将其与现实中的生态危机问题结合起来。如在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问题上,许多西方环境理论著述中,对这个问题或轻描淡写不敢涉及,或抽象地归咎于“人类中心主义”,而生态社会主义则正确地揭示了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乃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同时,它也在寻找一条解决问题的道路,例如,豪沃德·帕森斯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是一种政治生态学或社会生态学,它的基本观点就是,环境问题像其它社会问题一样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剥削性结构,它的彻底解决方案也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根本转变和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并服务于所有人的利益。在保护自然环境问题上,生态社会主义要求人们按自然规律办事,反对把人同大自然的关系变成一种单纯的索取关系;反对人们无限地追求高消费,反对把消费同满足或幸福等同起来的传统观念;主张实行劳动闲暇一元论,不仅要有物质生活,而且要着重精神生活等等,都是符合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同时也应看到,生态社会主义在一些问题上也暴露了自己的局限性,如它把生态问题看得高于一切,或者用“生态危机论”去取代“经济危机论”,是自觉不自觉地用人与自然的矛盾去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这就必然导致否认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其结果只能是转移人们的斗争方向。另外,它还以觉悟和知识而不是以阶级立场来划分革命的动力与非动力,这显然也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相去甚远。有研究者认为:尽管少数生态社会主义者仍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但从总体上说,与科学社会主义有着原则的区别。总之,生态社会主义虽然从理论体系上来说,还比较粗糙,不够系统,很不成熟,而且有很多空想的成分,但却不能不承认,它在许多方面是有价值的。今后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如何,人们将拭目以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