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艺术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丕《典论·论文》
“文以气为主”: “气”主要指创作主体的人
格结构,它是心理的,也是生 理的。
刘勰《风骨》
“气”的主要内涵为“才能、气质、 性格、情感”等素质。他详尽论述了 四者的内在关系及对创作活动的影响, 进而要求艺术家要“清和其心、调畅 其气”,从而为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奠 定生理、心理基础。
第二章
中国艺术心理学思想 的主要特征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主要内容
• 中西方艺术心理学基础的异同 • 中国艺术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特

中国艺术心理学思想主要特征
• 艺术活动的心理本质论 • “文以气为主”的创作人格观 • 创作心态的虚静说 • 创作过程的心理活动
艺术活动的心理本质论
• 创作是深层次心理活动的外化 • 艺术是“心”“物”交互作用
荀子
《荀子·解蔽》: “人何以知道?曰:心。
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
虚静的意义
• 创作神思的前提是:“虚静”、 “澄心”、“凝神”、“神怡”。
• 虚静的目的在于超越物我,进入精 神“逍遥游”的自由状态。
创作过程心理活动
• 创作动机的激发 • 创作心理的运行 • 创作意象的形成 • 创作传达的完成
的结果 • 人在艺术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创作活动的心理本质观
• “辞以情发”的创作心理动 力观
• 文”与“胸”、“臆”同质 • “得意忘象”的创作客体观
创作心理的动力观
• 创作活动中的情感动力说 • “身与物化”的审美移情论 • 艺术情感的社会调节论
“文”与“胸”、“臆”同质
• 乐者,音之所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 于物。
袁中道
从“识、才、学、胆、趣” 的不同角度阐述了艺术创作主 体所应该具备的人格品质。
“气” 的层面
• 先天的禀赋(本气) • 后天的学养(养气)
自身气弱的人,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 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 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 且善于融会和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 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创作心态的虚静说
欲令诗语妙, 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 空故纳万镜。
——苏轼
虚静理论的源头
• 老庄:涤除玄鉴 • 荀子:虚宜而静
老庄“虚静”论
• 老子:“涤除玄鉴”“致虚极,守静 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 庄子:经由“心斋”、“坐忘”,从 而“疏渝而(汝)心,澡雪而精 神。”。
只有极力去除外物干扰而将注意力 高度集中在审美对象上,方能“同于 大通”而至美至乐。
• 音乐 心理活动
客观刺激
“得意忘象”的创作客体观
• 立象以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 • 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
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文以气为主”的创作人格观
• “气”是中国“天人合一”宇宙观 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
• “气”在先秦时代被用于解说人的 生命现象、道德现象与艺术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