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性力学(第一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σ
(6)
A
C
——表示图5(a)中的 AC/ AB 表示图5 表示图 线段比
O ε
p
B
ε
ε
(a)
4.幂次强化模型
σ = Bε
m
(8) σ σ0 signε,
1.0
(其中B>0,0<m<1)
注:这种模型在 ε =0处的斜率为 无穷大, 近似性较差, 无穷大 , 近似性较差 , 但在数学 上比较容易处理。 上比较容易处理。
结论:拉伸失稳分界点的斜率正好和该点的纵坐标值相等。 结论:拉伸失稳分界点的斜率正好和该点的纵坐标值相等。
[2] 注意到
~ σ = σ (1+ ε ),
~ σ C′′ C
颈缩时的条件也可写为: 颈缩时的条件也可写为:
~ ~ σ = σ (ε )
~ ~ dσ = dσ (1+ε ) +σ = σ = σ , dε dε 1+ε
二、塑性与脆性 如果变形很小就破坏,便称是脆性 如果变形很小就破坏,便称是脆性 ——采用弹性理论分析 ——采用弹性理论分析 如果经受了很大的变形才破坏,材料具有较好的 如果经受了很大的变形才破坏, 韧性或延性,这时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较强, 韧性或延性,这时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较强,便 称是塑性 在这种情况下, 塑性。 称是塑性。在这种情况下,物体从开始出现永久 变形到最终破坏之间仍具有承载能力。 变形到最终破坏之间仍具有承载能力。 ——采用塑性力学分析 ——采用塑性力学分析
在最高点以后, 在最高点以后,增加应变时 应力反而下降, 应力反而下降,在通常意义 下称试件是不稳定的。 下称试件是不稳定的。
σS
σ
MC M 1
A
O
M
A'
'
N
ε
图2(a)
M''
注意:拉伸试件在出现颈缩后,试件局部区域的截面积会有 注意:拉伸试件在出现颈缩后, 明显减少, 明显减少,再用名义应力和应变来描述此时的材料特 性是不适当的
σ
M M1 C C
σ
σS
O
A
上屈服点
M1
σS
M
下屈服点
N
ε
p
ε
e
ε
O
εS
ε
M′
A′
(a)
M ′′
(b) 图 2
实验曲线加载过程
线弹性阶段 非线性弹性阶段 屈服阶段 强化阶段 颈缩阶段
实验曲线卸载过程
σp
σ
σb
σS
A M
C
σe σs σb
O
N
ε
弹性阶段: 弹性阶段:卸载沿原路返回 塑性阶段:卸载沿直线返回, 塑性阶段:卸载沿直线返回,斜率与弹性 阶段相同
§1.1 引言
一、变形 弹性变形: 弹性变形:物质微元的应力和应变之间具有单一的 对应关系 非弹性变形: 非弹性变形:应力和应变之间不具有单一的对应关系 塑性变形 (是指物体在除去外力后所残留下 非弹性变形
的永久变形) 的永久变形) 弛等) 弛等) 随时间而改变,如蠕变、 粘性变形 (随时间而改变,如蠕变、应力松
σ
(5)
(假定拉伸和压缩时屈服应力的绝对值和强化模量都相同) 假定拉伸和压缩时屈服应力的绝对值和强化模量都相同)
类似地,上式也可用应变表示为: 类似地,上式也可用应变表示为:
当ε ≤εs时 σ = Eε , , 当ε > εs时 σ = [σs + E′( ε − εs )]signε.
四、实验总结
1 、 在材料的弹塑性变形过程中 , 应力与应变之间已不再 在材料的弹塑性变形过程中, 具有单一的对应关系。 具有单一的对应关系。 加载路径—— 加载路径——σ与ε之间的关系依赖于加载路径 ——σ 内变量——宏观参量, 内变量——宏观参量,用来刻画加载历史 ——宏观参量 例如,作为最简单的近似,可以取内变量ξ为塑性应 例如,作为最简单的近似,可以取内变量ξ 而将简单受拉( 变εp,而将简单受拉(压)时的应力应变关系写为 ε=σ/E+εp (1) ——其中 ——其中E为杨氏模量 其中E
σS
A
O
M'
A'
N
ε
M''
图2(a)
五、影响材料性质的其它几个因素 1、温度 当温度上升时,材料的屈服应力将会 当温度上升时, 降低而塑性变形的能力则有所提高。 降低而塑性变形的能力则有所提高。 2、应变速率 如果实验时将加载速度提高几个数量 则屈服应力也会相应地提高, 级,则屈服应力也会相应地提高,但材料的塑性应 变形能力会有所下降。 变形能力会有所下降。 3.静水压力 当静水压力不太大时,材料体积的变 当静水压力不太大时, 化服从弹性规律而不产生永久的塑性体积改变。 化服从弹性规律而不产生永久的塑性体积改变。
2、真应力
~ = P, σ A
3、对数应变
P) σ , (名义应力Fra Baidu bibliotek= A0
~ = ι dl′ = ln( l / l ) = ln(1+ ε ) ε ∫ 0 l′ ι0 l − l0 (名义应变ε = ) , l0
4、截面积收缩比 q=(A0-A)/A0 q=(
二、真应力
假定材料是不可压缩的: 假定材料是不可压缩的:A0l0=Al,并认为名义应力 达到最高点C时出现颈缩: 达到最高点C时出现颈缩:
σ
MC M 1
σ =ψ(ξ),
dε P ∫
σS
A
—— ξ 是刻画塑性变形历史的参数
例如:可取 ξ = 例如: 或
A'
O
M M''
'
N
ε
ξ =W P = ∫ ε P σd
图2(a)
该模型不论拉伸还是压缩都使屈服应力提高,对应图2 该模型不论拉伸还是压缩都使屈服应力提高,对应图2(a)中的NM 和NM'' 。
类似地,上式也可用应变表示为: 类似地,上式也可用应变表示为:
σ
(4)
σS
当ε ≤ εs时, = Eε, σ σ 当ε > εs时, = σs signε
O εS
ε
图 3
适用:强化率较低的材料, 适用:强化率较低的材料,在应变不太大时可忽略强化效应
2.线性强化弹塑性模型
当 ≤ σS时 ε = σ σ , E, σ , 当 > σS时 ε = σ / E + (σ −σs )( 1 − 1 )signσ E′ E

σ = σ (ε ) ε
O
1
~ ~ = dσ (1+ ε). σ dε
(b)
~ 拉伸σ - ε曲线
结论: 结论: 拉伸失稳点C′′的斜率为其纵坐标值除以(1+ ε )
[3] 以截面积收缩比q为自变量 以截面积收缩比q

~= σ , σ (1- q)
dq dε = , (1- q)
dσ = 0, dq
当材料有较大的塑性变形时(弹性变形相对地很小), 当材料有较大的塑性变形时(弹性变形相对地很小), 可近似地认为体积是不可压的。 可近似地认为体积是不可压的。 静水压力对屈服应力的影响也是不大的。 静水压力对屈服应力的影响也是不大的。
应力§1.3 应力-应变关系关系的简化模型
1.理想弹塑性模型
当 < σs时 ε = σ E , σ ε 当 = σs时, = σ E + λsignε σ
~ σ
C′
dσ = 0, dε ~ ~ = P ⋅ A = P ⋅ l = σeε 0 [1] 由 σ A A A l0 0 0
则在颈缩时真应力应满足条件
O 1
~ ε
~ ~ ~ ~ dσ = ( dσ ⋅ dε )eε +σ ⋅ eε = σeε = σ ~ ~ ~ dε dε dε
(a)
~ ~ 拉伸σ - ε 曲线
M
A'
'
N
ε
M''
图2(a)
该模型对应图2 该模型对应图2(a)中的 NM和 NM''。
适用:考虑包氏效应, 适用:考虑包氏效应,认为拉伸屈服应力和压缩屈服应力的代数 值之差,即弹性响应的范围始终是不变的。 值之差,即弹性响应的范围始终是不变的。
§1.4 轴向拉伸时的塑性失稳
一、拉伸失稳的概念 1、拉伸失稳: (见图2) 拉伸失稳: 见图2
上式表明, 内变量)一定时, 之间有单一的对应关系。 上式表明,当εP(内变量)一定时,σ与ε之间有单一的对应关系。
2. σ与ε之间的线性关系 ε=σ/E+εp
(1)
式是有适用范围的。对于固定的内变量ε 式是有适用范围的。对于固定的内变量εP,σ或ε σ 并不能随意取值。 并不能随意取值。
MC M 1
例如,对处于图2(a)中的M点,当加 中的M 例如,对处于图2 载时即应力(或应变)继续增长时, 载时即应力(或应变)继续增长时, 应力应变曲线将沿AMM 方向延伸, 应力应变曲线将沿AMM1方向延伸,公 当卸载时即应力(或应变) 当卸载时即应力(或应变)减小时应 力应变曲线才以( 式的规律沿MN 力应变曲线才以(1)式的规律沿MN 向下降。 向下降。为了区分以上这种加载和卸 载所具有的不同规律, 载所具有的不同规律,就必须给出相 应的加卸载准则 加卸载准则。 应的加卸载准则。
三、两种现象
σ
M
C
应变强化:
材料经过塑性变形得到强化
σS
A
O
包氏效应:
实验曲线反向加载: 实验曲线反向加载:
M
A'
'
N
ε
M''
图2(a)
单晶体,其压缩时的屈服应力也有相似的提高(图2(a) 单晶体,其压缩时的屈服应力也有相似的提高( 中的M´´点 中的M´´点) 多晶体,其压缩屈服应力( 多晶体,其压缩屈服应力(M´点)一般要低于一开始 就反向加载时的屈服应力( )。这种由于拉伸时强 就反向加载时的屈服应力(A´点)。这种由于拉伸时强 化影响到压缩时弱化的现象称为包氏效应 包氏效应( 化影响到压缩时弱化的现象称为包氏效应(Bauschinger effect)。 effect)。
n
说明:这对应于割线余率为0.7E的应力和应变, 说明:这对应于割线余率为0.7E的应力和应变,上式 0.7 中有三个参数可用来刻画实际材料的拉伸特性, 中有三个参数可用来刻画实际材料的拉伸特性,而在 数学表达式上也较为简单。 数学表达式上也较为简单。
6. 等向强化模型及随动强化模型 等向强化模型
适用: 适用:材料的强化率较高且在一定范围 内变化不大
σS
E′
O εS
E
ε
图 4
3.一般加载规律
对于一般的单向拉伸曲线,在不卸载时应力应变关系: 对于一般的单向拉伸曲线,在不卸载时应力应变关系:
σ = φ(ε ) = Eε[1−ω(ε )]
其 中 0 ω(ε ) = [Eε - φ(ε )]/(Eε ) 当ε ≤ εs 当ε > εs
由颈缩时的条件
拉伸失稳时真应力所满足的条件: 拉伸失稳时真应力所满足的条件: ~ ~ σ dσ = , dq (1- q)
三、材料本身的失稳现象
例如,在低碳钢拉伸实验中由上屈服应力突然下降到下 例如, 屈服应力的现象, 屈服应力的现象,它与材料变形的内部微观机制的变化 有关。 有关。 随着材料的变形,微裂纹和(或)孔洞的生成及汇合也将会 随着材料的变形,微裂纹和( 造成材料的弱化而导致失稳。称之为应变弱化。 造成材料的弱化而导致失稳。称之为应变弱化。
适用: 适用:拉伸时的屈服应力和压缩时的屈服应力始终是相等 的。
σ
随动强化模型 p σ −ψ(ε ) = σs ,
p 的单调递增函数) (ψ(ε ) 是塑性应变ε p的单调递增函数)
MC M 1
σS
A
上式在线性强化情形下也可写为
σ − hε = σs ,
p
dψ (h = p 是一个常数 ) dε
O
n =1 n=2 n =5 n =∞
O
1.0 10
7

σ0
图6
5.Ramberg-Osgood模型 Ramberg-Osgood模型 其加载规律可写为:
ε / ε0 = σ /σ0 + (σ /σ0 ) . (9)
如取
σ = σ0 就有 10 10 σ 0 ε = 7 ε0 = 7 E ,
3 7
基本方程: 基本方程: ①几何关系 ②守恒定律 ③本构方程
§1.2 材料在简单拉压时的实验结果
一、实验描述
A0 A0
l0 l0
材料:金属多晶材料 材料: 受力: 受力:单向拉伸或压缩实验 名义)应力: (名义)应力:σ=P/A0 名义)应变:ε=( (名义)应变:ε=(ι-ι0)/ι0
二、实验曲线
三、塑性力学目的
研究在哪些条件下可以允许结构中某些 部位的应力超过弹性极限的范围, 部位的应力超过弹性极限的范围,以充 分发挥材料的强度潜力 研究物体在不可避免地产生某些塑性变 形后,对承载能力和( 形后,对承载能力和(或)抵抗变形能 力的影响 研究好何利用材料的塑性性质以达到加 工成形的目的
四、塑性力学的方法 塑性力学是连续介质力学的一个分支,故研究时仍采 塑性力学是连续介质力学的一个分支, 用连续介质力学中的假设和基本方法。 用连续介质力学中的假设和基本方法。
塑性力学
第一章 简单应力状态下的 弹塑性力学问题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1.10 §1.11 引言 材料在简单拉压时的实验结果 应力应力-应变关系 简化模型 轴向拉伸时的塑性失稳 简单桁架的弹塑性分析 强化效应的影响 几何非线性的影响 弹性极限曲线 加载路径的影响 极限载荷曲线( 极限载荷曲线(面) 安定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